“次日清晨,李新建一家老小闹起肚子来,疼痛难以忍耐,只因昨个夜里拉了一宿,把人给整虚脱了!”李新建他喝了酒,忘记了喝水,也忘记了撒尿,也不知啥是疼,啥叫难受,他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咋叫也叫不醒。李新建醒时发现,家里的人都在苦苦哀嚎,个个说着难受。不知是何种原因,除李新建外,其余全部倒下。
令人意外的是,李新建本人为何无事?说来也怪,细想不对,家里除了李新建,为何全都躺了下来。李新建心想,肯定是吃坏了东西。白条鸡?李新建瞬间明白,一定是鸡惹的祸!他未吃,其余人都吃了。此时;李新建想起母亲的话,白条鸡,颜色不对,哎呀,肯定是鸡出了问题,殊不知全是“瘟鸡!”
又想,马伯安早已弃暗投明,他为何要加害我们?不对,鸡他也吃了,他吃的最多。他最喜欢吃我做的烧鸡。只因吃的少,家中许久未见到肉,自己不舍的吃,再加上马伯安他们三人,全家老小加在一起,九口之多!三只白条鸡,两个大肘子,根本不够吃的。况且李新建并未吃饱,只是酒喝好了。当前最紧要的,是先把家里人医治好才是。离李家寨最近的药房,只有南王庄那里的中医堂。于是,李新建连忙借来了李一刚家的拖拉机,全村仅此一辆!
李新建不敢怠慢,他怕误了治病的时辰,急忙开着拖拉机便往南王庄跑!从南王庄村口往南,再往西,走进一个大口胡同,顺着胡同向前走,那里有一棵柳树,便是中医堂。李新建先是把拖拉机停在柳树下,放眼望去,一看,从柳树南排着一个长队,全是来瞧病的。中医堂的老王很是奇怪,为何今天病人出现的都是同样的症状?
都是拉稀跟闹肚子。中医堂老王猜想,难道是他们吃坏了肚子……嗯,应该是,不然今日怎会有如此多的人,前来瞧病!中医堂老王先是给旁庄刘一敏号了脉,看了她嘴唇上的舌苔之后,老王就找到了如何救治的方法。老王给每人开三副药,拿回去煎喝服用即可治病。如此这样一来,排着的长队前来看病的人,很快就看完了!中医堂老王见到李新建,便问,“你怎么来了?”
“老王一看,他们家的人全都来了。老王道,你们都是一个症状?”
“他们点头,嗯嗯。”
老王唉了声,“这个病,不是你们自身的得,肯定是吃坏了什么东西?”
刘爱梅说,“白条鸡。”
“老王啊了声,白条鸡?”
刘爱梅说,是的。“昨个马伯安惦着三只白条鸡,来到俺家,我看鸡的颜色有些不对,我当时并未在意,新建就把三只鸡全做成了烧鸡,然后我们就把鸡给吃了。”
老王显然觉得,很是奇怪,马伯安怎么会跟李新建家拎鸡。老王心想,这恶贼又回来?白条鸡,肯定是些瘟鸡。瘟鸡不能吃,轻着拉稀,重着丧命!是谁如此缺德,居然干出这样厚颜无耻的事!
定是镇南街,李磊家的屠宰鸡铺,若是别人,绝不会干如此害人之事!
李磊他们家,也算不上什么好人。从前他们家在南门北坡上养鸡,按说也算赚钱,可他爹跟他娘从不干好事,常把北坡上养的死鸡拿去卖。买鸡的人,也不知道买的是什么鸡?现杀活鸡,还是瘟死的鸡?前来买鸡的人,一看鸡的橙色不对,有的为了改善生活,便买了回去。有的看了后,也不买也不要。李磊他爹跟他娘一看买鸡的人少了,鸡卖不动,也就没有钱赚!老两口心疼钱,于是就把北坡养的死鸡拿回家吃。李磊嘴刁,不吃死鸡,只吃活鸡。他爹跟他娘骂他是败家子,说是活鸡拿来卖钱,死鸡不好卖,拿回家吃。遇上不懂的,也就买回了死鸡。时间久了,十里八村还有左右乡邻都知道李磊他家卖死鸡,后来他们家的鸡就再也卖不动了。特别是在南门北坡上养的死鸡,更无人买。有一次瘟鸡,他家养的鸡死了十有八九,从最早的上百只,如今剩余的活鸡也就只有几只。李磊他爹跟他娘,在北坡急哭,哭这可咋办。于是,李磊便心生一计,把死去的瘟鸡全拿镇上去卖。他爹跟他娘当即说好,随后,他们便把瘟死的鸡拿镇上去卖!他们一进镇上,去了南边最里面的那个胡同,胡同里有一个草棚,李磊跟他爹还有他娘他仨,就在镇上南边胡同里卖了一天的死鸡。来买鸡的人也多,卖的也算不错,百十只鸡,最后卖的也就只剩下了几只。这可把他爹跟他娘高兴坏了,老两口声声夸他儿有出息,干的不错。他爹跟他娘心想这剩下的鸡咋办,他爹说,拿回去吃……!
他娘说,好。
随后老两口便把没卖完的死鸡拿回家炖了。吃饭时,李磊一看炖的是鸡,原本想吃上一碗,谁料炖的是死鸡子,李磊生气的不吃了!
他爹看他儿恁龟孙;“他爹怒了,你个龟孙,爱吃不吃,不吃拉倒!”
李磊回他爹,“拉倒就拉倒。”
一家人,兴致勃勃的吃完了整锅炖的鸡。他爹还喝了两口,吃着锅里炖的肉,喝着温好的酒,他爹说了句,真是人间百味呀!
哪料,还真出事了,他爹吃瘟鸡喝烧酒死了。他娘疼的哭天喊地,疼痛而死。他女儿因体质虚弱随之也死了。如今就剩李磊他媳妇张巧玲,不过还好,保了个命。李磊把他媳妇送到中医院老王那医治好后。
张巧玲看透李磊他家的为人,竟然干出这样伤天害理的事,于是张巧玲便跑回张桥回了娘家,再也没有回来。
李磊他爹跟他娘聪明一世,他们虽是聪明过人,终还是遭了天谴。他们不知的是,瘟鸡不能吃,轻着拉稀,重着丧命。死鸡不能吃!首先瘟鸡本就是得了瘟疫而死,其次,瘟鸡死后肉质有毒,肉质看上也不像正常鸡本有的颜色。这下可好,一家老小四口人,死了三口,媳妇张巧玲也跑回了娘家。李磊也不敢去接张巧玲,原因是怕挨打!
那次瘟鸡,让很多人丢了命,丧夫的也有,丧子的也有,还有丧妻的,要是哪个壮汉家妻丧了,正好还可以娶个二房,纳上妾。还好,上次瘟鸡是解放前的事,再说李磊他爹跟他娘还有他闺女三人都已丧命,罪人已死,无处判刑,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哪料李磊居心不该,李新建原想他早已弃恶从善,谁知他又再次贩卖瘟死的鸡。
“母亲刘爱梅说,这人哪能说改就改,没有那么容易的事。过去老人们常说,爹娘是啥样,他的儿孙就是啥样。学啥像啥,还学的有模有样!”
李新建说,“这次瘟鸡,虽然并无人丧命,但李磊他早已触碰了法律。新中国法律制定了,就是来惩治像李磊这样的恶人的!”
中医堂老王听后说道,“新建言之有理,如此一看,还真要让那害人的李磊受到些惩处,谁让他净干些伤天害理之事!”
说罢,李新建便找叫了几个铁哥们,还有没那些吃了李磊卖的瘟鸡拉稀的人,他们也都赶了过来。大家商量后,共同认为,的确应该让李磊受到惩罚。随后他们便一起去了南门小镇南街边胡同里去找李磊。李磊一看,来了一群人,原以为是来买鸡,哪料是来送自己到县衙的。
李新建他们根本不给李磊说话的机会,便把李磊五花大绑的送到了,南门小镇不远处的县衙。县长姓刘,是李新建的母亲刘爱梅他邻里边的亲戚,按辈分他管刘爱梅叫姐。刘县长一听,李磊卖的瘟鸡,前来告李磊的人不在少数,都因瘟鸡的事而来。看来这件事,的确如此,只是无人丧命,这已经算是好事了。李磊心想这下完了,本想多赚些钱,卖些瘟鸡,谁知却把自己送进县衙里边,即将等自己的就只有法庭上的宣判。
李磊想罢,很是后悔。自己不该犯错,如今是新中国,不再是从前的旧社会,想到这,李磊再也没有了从前的脾气和秉性,只好认命接受宣判。不久后,李磊受审开庭,在南门小镇北头十里街,刘县长亲自坐镇宣判了罪人李磊。一审宣判,对罪犯李磊所犯之事,判处有期徒刑为五年零六个月。这下好了,李磊绝望道,卖鸡卖鸡,卖进监狱,宣判后,李磊发誓从此要做个好人!
众人听罢,都说,但愿如此。随后众人全都散去,回了自己家。
中医堂老王听到李磊被宣判的消息时,他激动不已的说,害人的李磊终于受到了制裁!
此刻,也让老王想起了从前的自己,有多犯浑。老王是陇西人,说话带着一口甘肃口音。老王没来南门之前,他家是甘肃陇西的,按说他家的生活还算不错。“老王他爹是当地有名的地主,家有一百多亩地,还有一百多只羊。”无论是住的,还是吃的,穿的,应有尽有。老王他家的房子很大,大大小小共有三十二间,其中包括正房和偏房。老王不争气,生性好赌。
一天夜里,老王在陇西县城,赌了一宿,把他家的一百多地,还有一百多只羊,包括他们家的房子,全都给输了!
次日上午,来收地契,房契,还有羊的来了。老王他爹一听,这个败家子竟然把家里的地跟所有的房子还有羊全给输了,他爹当场气的吐血而死。老王他娘听后,便拿着家里的地契,房契,那些递给了过来收房契跟地契还有羊的人。老王他娘很是不舍,但又没有办法,只好忍痛割爱的把自己住了一辈子的房屋,交与他人。
之后老王他们一家,搬到了陇西老港街里的草屋住下,他娘也因此得了中风!
一天老王出门给人看病,老王他娘找不到老王。他娘便一驱拉,一驱拉的走出去,去找老王。他娘找了半天,依然不见老王的踪影!老王他娘连喊老王的名字,宝平,宝平的叫着,还是未见到老王。老王他娘看找不到老王,因此他娘也只好回到家里。谁知,老王他娘刚一转身,就摔了个四脚趴地,他娘爬不起,也挪不开。没一会,老王他娘趴在地上,没了声音。他娘满脸淤青,嘴唇发紫,两眼像熊猫一样,是憋死的。
老王回来后,看见他娘的面貌后,老王悔呀,恨呀,恨自己不争气,输了自家的所有土地。要不是自己如此犯浑,老王他爹和他娘,也不会因此而死!
几日后,老王把他爹还有他娘下葬之后,老王便把家里的仆人还有雇的长工,全都遣散回了家。老王他们心有不舍,但没了能让人活命路,他也只好如此选择!
之后,老王便带着自己孩子和妇人,他们上下十一口人,逃了出来。只因没有吃的,老王不能看着妻儿他们就这么被饿死,老王也只好如此选择。走一段路,老王他们便少一人,走一段路,老王便少一人。老王即将走到离南门还有五十公里时,这时也只有老王和他的妻子两个人了。
出门时,老王他们一共是十一口人,刚走到濮阳西的时候,却只有老王和他的妻子马王氏他们两个还活着!老王心想,人都被饿死了,只因没有吃的,老王的九个子女,他们全都饿死在了来的路上!
我是来逃命的,逃命就是为了寻找吃的,结果吃的没找着,孩子们也都饿死了。此时的老王与他的妻子,早已饿的精疲力尽,没有了力气。不行,要赶紧找到吃的,缓冲一下体力才行!于是,老王走到一户人家里问,有没有吃的。一问,原来他们家也没有什么吃的,老王心寒着说了句,这就是命呀。谁让咱不争气呢?怪就怪自己无能。老王他们只是喝了些水,便继续向前走,还未走到南门,老王的妻子马王氏也死了。老王悲痛着给妻子挖个坑,把妻子掩埋后,他对天痛哭。苍天啊,你为何如此对我!只因我犯下了过错,你就把我的妻儿还有我的父亲,母亲他们离我而去吗?老王心想,我带人是为了逃命,结果这一路走来留下来的,却只有自己一个人了。老王当场骂到,走是死,不走也是死,不如死在此地!总之自己,也早已没了活路,不如饿死在此地还能和妻子作伴。老王话音刚落,老王便昏了过去。
李科正此时在此地经过。于是,李科正近前一看,人还活着,随后,李科正便把老王带到南门李家寨,回到自己家。
老王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间红色瓦房里住着,老王很是诧异。奇怪的是,自己为何会在此处?正当老王疑虑时,李科正走了进来。
“李科正说道,看兄弟你的样子不是本地人吧?”
老王说,我是甘肃陇西人。我带着妻儿一家出来逃命,未能料到,他们居然都饿死在了半路之上。我的妻子也与昨日,饿死在了离南门不远处的地方。
老王随后叫了一声老哥,你是?
李科正回答,我叫李科正,是南门李家寨人氏,看年龄,你要小我几岁。
老王说,是的。
随后李科正从自家灶火,给老王端了碗饭,老王很是感激的吃下。结果没吃饱。李科正又给老王端来一碗,老王还说没吃饱,李科正转过身去走进灶火,又给老王端来一碗。这时老王说,吃饱了。感谢老哥救命之恩,你的大恩大德,宝平我永生难忘!
“老王名叫王宝平,他和李科正初次见面,二人便志同道合的坐在了一起。”
之后,李科正便帮老王在南王庄按了家,还帮他开起了一个中医堂。老王从此在南门便落了根。他和李科正也成为了一生的挚友。俩人非常要好,如亲兄弟一般。
老王到了南门,他未娶妻生子,而是苦学医术治病救人。老王从此变了个人,他不在是从前那个,一心只喜欢赌博不认真学习医术的那个老王。
“李科正看到老王比如认真对待医术,也就说明,南门十里八村的人,今后不用在为此而感到苦恼。”
“老王每日用心与人把脉,给人治病,在南门当地也拥有了非常好的名声和威望!”
“李科正对老王的行医之路,也提供了不少帮助,老王也心存感激,从未忘记救过自己性命的这样一位老哥!”
“李科正并没有因此感到自豪,而是感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说法。李科正笑着说,老王他是个好人,不过是生错了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