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颜荀盛子戎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阅读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由网络作家“八字过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是作者“八字过硬”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颜荀盛子戎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家年迈,总有力尽之时,况,本王此行若无归期,叫你姊妹二人何去何从?且守住王府好好过活,年纪到了便寻婚配,以璞王义女的妆奁出门子罢”侍书闻言,眼泪终是掉了下来,还欲再言,我摆了摆手挡了。“三个月后才走,你俩哭也不急这一时,下去吧”“......”本王以为出发守关前的三个月,将是清汤寡水的三个月,毕竟这厢才被罚去戍边,不大好再去逛楼子顶风......
《完整阅读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精彩片段
我听着这个问法,心里慌的只想骂娘,我素日最厌兵法。
兵书里种种阴险诡谲坑杀屠城,叫人看的浑身发寒。
无奈父皇今日偏问这出,那厢哥哥答完了,此刻便该我了。
父皇道:“子戎何解?”
我吓得身子木了半边,生怕说不出来就要挨罚,只得硬着头皮道:“借炭火一盆以暖身,借灶火一门以果腹,借......借草木灰一捧以止血”
父皇皱了眉头,骂道:“暖身果腹只顾安逸!你可解得你名中这个戎字!”
我解不得啊父皇!
十岁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名字里的戎,乃是一个毛绒绒的绒啊!
唉。
时光一晃到如今,只叹年少不知事。
圣旨既出,便没有收回的道理,三月之后,本王便要启程向那边关去。
那里没有楼子,没有花园活泉,唯有一点好处,便是能离了紫禁城中的是是非非。
眠个花宿个柳之类的事,不会再被人写成折子送至御前。
小翡翠厅内静极,管家又上来替我续了一盏茶。
璞王府中除了管家还有两个小婢,这两个小婢也系双生,偌大一个王府,添上本王也不过四口人。
王府初立时,本王上街溜溜达达散德行,不想一抬头便瞧见这对儿姐妹花卖身葬父。
只见两姊妹面目相同眉眼楚楚,心下怜爱顿生,便花了银子将她俩接进了王府为婢。
她俩也乖觉,埋了自家爹爹之后,就一心一意侍奉本王。
刚收了她俩那时节,上一任大理寺少卿白蒙书,还暗戳戳的在请安折子里同陛下提到此事。
说本王买了一对儿十二三的小姊妹进了璞王府,想来是兽性大发,色令智昏如何如何。
折子递上去第二天,本王在楼子里砸重金和小倌儿胡搞的事就传遍了京城,一时间璞王断袖这事儿,断的人尽皆知。
白蒙书一个专管司文断案的小包公,一朝错算了本王的喜好,还递折子面了圣,告了一纸糊涂状后自觉尴尬。
他性子又是个不肯折屈的文人脾气,当即臊了就要告老还乡。
皇上大抵也觉得他术业不精,竟准了。
本王觉得他挺糊涂,为这屁大点子事情就丢了乌纱,忒不值当的。
是以临他还乡前本王前去送了一送,意欲宽慰他两句。
告诉他回了乡亦可开设私塾学堂,继续为我朝的司法公正孵化人才。
无奈他却以为本王是去嘲讽他的,当即修下长书一封于世人。
先是骂本王如何昏聩,如何混账,如何叫人不齿。
后是在字里行间将自己比作陛下手中一支蒙了尘的判官笔,又将本王比作阎罗殿里的缠人小伥鬼。
我看着那长书笑了几回,只觉得这人业障不小。
正忆着这个往昔,侍书和茉莉便进来了,她俩便是本王当年买下的那两姊妹,侍书是姊姊,茉莉是妹妹。
侍书初来王府时,常偷偷摸摸去看本王书房里诗经礼记。
我见她好学,便准她伺候笔墨,许了她侍书这个名讳。
偶然看见什么新奇有趣的侠客传记,也状似无意的落在书案上。
她洒扫完左顾右盼见四下无人,才小心翼翼捧起那传记来读。
直至她看的一双眸子缓缓睁大,渐渐得了书中趣味,本王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小丫头,世间好书何其多。
诗经礼记端庄持重有什么趣儿?女工女德规训之言又得什么好?
都是假的。
人在世间活法万万千千,且看书中刀客剑客江湖快意,痴情男女慈悲蹉跎。
岂不比那起子正经书有嚼头?
茉莉的名字则来的更妙,璞王府中原是没有花草的。
不想两姊妹进府那日,邻居园中一支茉莉竟爬墙进了王府。
茉莉爱花草,一时看的心热,却因刚进王府,捏不准我的脾性,不敢来我这里讨银钱买花种。
只得在夜里悄悄将那越了界的茉莉枝子剪下了墙头,扦插在王府花园中,日日浇水侍弄,以待花开。
那夜茉莉剪花之时,恰逢本王醉了一口小酒回府,见她身子薄薄曳在一宵晚来风中,茉莉香气缠人好似她鬓角青丝。
我扶着回廊柱子,被这一幕少女剪花的妙景美痴了。
只叹古有黛玉葬花凄艳哀绝,今有茉莉剪花明艳如诗。
是以,取了茉莉二字给了妹妹。
两姊妹立在翡翠厅中,脸上都有哀色,我不知缘由便问:“怎么都垮着脸?喜兴街的米糕又卖完了?”
侍书垂着头一抹眼睛:“王爷若至边关守疆,侍书愿随军而行侍奉左右”
茉莉见我便忍不住了,哭的直抽抽,听了问书的话狠狠点头。
“我也一样!我也一样!”
我叹了口气,心道原来是为了此桩。
“你二人随我去了边关,王府怎么办?”
侍书皱了眉头:“梁管家会......”
我摇了摇头,打断了侍书的话。
“梁管家年迈,总有力尽之时,况,本王此行若无归期,叫你姊妹二人何去何从?且守住王府好好过活,年纪到了便寻婚配,以璞王义女的妆奁出门子罢”
侍书闻言,眼泪终是掉了下来,还欲再言,我摆了摆手挡了。
“三个月后才走,你俩哭也不急这一时,下去吧”
“......”
本王以为出发守关前的三个月,将是清汤寡水的三个月,毕竟这厢才被罚去戍边,不大好再去逛楼子顶风作案。
只是一进客栈,他便帮我打来一盆水,将我手上的污泥悉数洗净。
我站着没动,也没有什么想开口的力气,万幸,向熹什么也没问。
我也不知自己怎么了,只是身子虚乏,困顿不堪,索性一把扯过锦被,睡了个天昏地暗。
梦中又见菩萨,我跪在莲台前垂头丧气。
菩萨她老人家皮笑肉不笑,上吊的眼尾睥睨着我。
我垂着头问道:“菩萨,哥哥不救母妃,当真是不在意母妃的死活,还是......还是另有什么隐情也未可知?”
菩萨笑:“盛子戎,你好糊涂,你那哥哥生来便是一副无血无泪的帝王心肠,你竟还觉着他是个有心有情可讲的活人?”
“帝王心肠......”
菩萨又道:“你且看着吧,你盛家一门的子嗣,今日死了头一个,日后还多着呢,且有的是丧事可办”
我醒来时,天色已经暗透了,向熹躺在我身边,睁着眼一瞬不瞬盯着我看。
我抬手揉了揉眼睛,发觉自己脸上满是泪痕。
都说小儿有夜啼之症,我这把岁数,竟也能在梦里哭出来,真是荒唐。
向熹将我拢进怀里:“你睡着了也一直皱着眉头”
“没什么,就是发了个邪梦”
这一夜就这么糊涂着过去,隔日天晴云淡,我便同着向熹策马往蓉城去,初夏已至,巴蜀闷热。
眼见着城门就在前头,天气却蓦然变化起来,方才还日阳高照,此刻便有些乌云压顶的阵势。
我看了看天色,只求着雨不要顷刻间就落下来,古人言春雨贵如油,夏雨却易招病。
本来么,夏季里人的身子都是热的,猛然间被浇上一场冷雨,不病也难。
我甩开了马鞭,也顾不上马儿疼不疼,给了向熹一个跑快马的眼色,便压低了身子向着蓉城飞奔。
到城门前三里,第一道雷便从黑云中劈了下来,三道雷后必有雨,万幸在第三道雷落下之前,我同向熹已经过了蓉城关口。
进了关内,我还在喘着粗气,方才跑马太快一路颠腾,此刻总算避开了这一场雨。
我看落雨从天尽头倾盆而下,横洒在苍茫天地之间,心里忽然觉得很痛快。
若紫禁城也有这样一场雨,或可洗去那些经年累月攒下的血腥气。
许是因为这场疾驰的跑马,自肃王死后压在我心里这口闷气,终于被排解了出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天为地都不仁 ,遑论我那为人皇的哥哥。
彼时他身为皇子,为继位叛母而去,于帝王之道看来,好似也没什么错处。
孤家寡人,哪里是白叫的?
事发到如今,我算是想通了一半。
向熹这两天见我话少,一直小心翼翼的瞧着我的脸色,我心里有愧,此刻看他更觉心疼。
“说了领你进蓉城玩,事多繁杂,磨蹭到现在才来”
向熹摇摇头浅笑:“来了就好”
我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头,出关的城门楼子底下,有几个守关口的大头兵。
我知守城的军备里,就属这些把着关口的兵将有油水捞,也属他们最知道,城中吃喝玩乐该往哪里去。
我捉了个看着顺眼的小丘八,用袖管拢住他的手掌,悄无声息顶了一块儿碎银子在他手心。
“蓉城这样大的城池,小人打乡下上来,吃在哪里住在哪里一概不知,劳烦军爷给指指路吧”
小丘八一笑,将我和向熹拉到避人处,开口也爽利:“吃吃喝喝往花椒楼去,玩玩乐乐嘛,好赌的去彩宝园,好嫖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