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百味书屋 > 现代都市 > 完整版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

完整版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

折耳根的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主角姜甜韩季松,是小说写手“折耳根的猫”所写。精彩内容:不然还能怎么办呢?女儿怀了人家的种,男方家要是不肯要,谁家还肯要这样的女人呢?所有人都没想到,恋爱脑的堂姐,到了这一刻,反倒看清了男人一家的丑恶嘴脸。趁着爸妈出去找人借钱,她从自家的墙缝里,摸出了一包老鼠药。然后,烧火热灶,把老鼠药搅到面糊里,烙了几张香喷喷的葱油饼。怀里揣着掺了老鼠药的葱油饼,堂姐捧着已经显怀的肚子,慢慢走到......

主角:姜甜韩季松   更新:2024-06-03 19: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甜韩季松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版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由网络作家“折耳根的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主角姜甜韩季松,是小说写手“折耳根的猫”所写。精彩内容:不然还能怎么办呢?女儿怀了人家的种,男方家要是不肯要,谁家还肯要这样的女人呢?所有人都没想到,恋爱脑的堂姐,到了这一刻,反倒看清了男人一家的丑恶嘴脸。趁着爸妈出去找人借钱,她从自家的墙缝里,摸出了一包老鼠药。然后,烧火热灶,把老鼠药搅到面糊里,烙了几张香喷喷的葱油饼。怀里揣着掺了老鼠药的葱油饼,堂姐捧着已经显怀的肚子,慢慢走到......

《完整版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精彩片段


也不怪胡琼芳这么想,她是亲眼见过一个好好的女孩子,就这么被人给逼上了绝路的。

那时候她还没嫁人,娘家有个堂姐,就这么被人骗了身子。

没想到俩人处对象的时候,那男人甜言蜜语,毒誓发了一箩筐。等到确定堂姐怀上了他的孩子,男人立刻翻脸无情,对堂姐说,要么就让她自己把孩子打掉。

要么就让堂姐自己和家里人说,愿意一分钱彩礼都不要,也不要三转一响,两家热热闹闹把婚事给办了。

胡琼芳的堂姐长得特别漂亮,很像八十年代某个红透半边天的女电影明星。

堂姐的爸妈也不是那种想卖女儿的,夫妻俩还一门心思的各种托关系,请客吃饭,想把宝贝女儿嫁到镇上或者县城里去呢。

本来家里连相亲对象都给她找好了,结果一声惊雷劈到夫妻俩头上!

女儿居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搞大了肚子!

二伯娘当时就气晕了过去,胡琼芳她二伯气得想杀人。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那个年代,一个姑娘叫男人破了身子,还怀了男人的孩子,名声已经坏掉了,这样的姑娘,在婚嫁市场上,甚至还不如离过婚的女人。

离过婚,有些受到新思想熏陶的人家,还觉得这样的女人有骨气,有志气,尤其是家里儿子软糯不顶事的,还格外喜欢这样自己能拿主意的儿媳妇呢。

可要是婚前就稀里糊涂把自己的身子都给出去了,那这个姑娘脑子就有点问题了。

但凡一心为儿子着想的父母,是宁可让儿子娶个二婚头,也不想要这种脑子拎不清的儿媳妇。

最后没办法,只能咬牙答应了。

谁知道男方这时候居然摆起谱来了,男人的亲妈带着媒婆上门请婚期,话里话外都嫌弃堂姐“不守妇道”,“贱骨头”,还没结婚就被男人搞大了肚子,以后结了婚,万一给她儿子戴绿帽可咋办?

最后又提出:想让她儿子娶堂姐可以,但堂姐必须陪嫁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还有一架蝴蝶牌缝纫机。

这时候,十里八乡都知道胡琼芳的堂姐跟人处对象,被对方搞大了肚子,都在揣着手等着看热闹呢。

听了男方家的要求,二伯气得生平第一次对女儿动了手。

打了堂姐一巴掌,这个苍老的农村汉子只能舍下老脸,到处找亲戚借钱买自行车,买缝纫机。

不然还能怎么办呢?女儿怀了人家的种,男方家要是不肯要,谁家还肯要这样的女人呢?

所有人都没想到,恋爱脑的堂姐,到了这一刻,反倒看清了男人一家的丑恶嘴脸。

趁着爸妈出去找人借钱,她从自家的墙缝里,摸出了一包老鼠药。

然后,烧火热灶,把老鼠药搅到面糊里,烙了几张香喷喷的葱油饼。

怀里揣着掺了老鼠药的葱油饼,堂姐捧着已经显怀的肚子,慢慢走到了男人家里。

看着她白皙脸上的巴掌印,男人心里有一丝愧疚,但想到他妈说的话,像堂姐这么漂亮的女人,真要是请媒人上门说亲,人家答不答应还两说,就算答应了,肯定也要让他们家狠狠出一大笔钱的。

还不如像现在这样,反正俩人连孩子都有了,不嫁给他,农村谁家会娶一个大着肚子的姑娘呢?

堂姐哭着说她爸要打死她,她妈舍不得,所以偷偷把她放出来了。


他们村外面有一条大河,大河拐弯的地方,天然形成了一大片滩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渐渐长出了大片的野生茭白。

胡琼芳哎呀一声,懊恼地拍了一下脑门。

“我说我这几天总觉得有什么事情给忘了,今年咱家还没晒茭白干呢,翠芝你先去,我回家拿两个化肥袋子就来!”

听到她妈说要去河滩上掰茭白,姜甜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

“妈,我记得河滩那边淤泥多,下面怕是有不少泥鳅吧?”

胡琼芳僵了一下,突然跺了跺脚:“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走走走,回家拿铁锹,再带两个桶!”

两个?

河滩那边真有这么多泥鳅?

胡琼芳白了闺女一眼:“你忘啦?你小时候我还带你去那边挖过芦根呢。”

这个年代老百姓一般的小病都是不去卫生院的,都是自己在家搞点土方子。

芦苇根就是农村经常用到的一味土方药。

母女俩急匆匆回到家,拿了两个编织袋,两把镰刀。

想了想,还是没拿水桶。

怕女儿不明白,胡琼芳小声对女儿叮嘱道:“回头遇到村里人,你可别说咱们要去河滩那边挖泥鳅,等明天晌午,外边没人的时候咱们再去。”

河滩那边要是真能挖到泥鳅,那可就是他们家以后的“重要货源”了,而且还是不要钱的那种。

稻田里的泥鳅毕竟有限,而是割完稻子之后,家家户户都要把稻茬挖出来,重新耕地种麦子、种油菜了。

到时候田里没有水,泥鳅也活不了,肯定都顺着田埂钻到水沟里去了。

逃到水里的泥鳅,那就是大海捞针,比在稻田里难抓一百倍!

要是河滩那边的淤泥下面真有泥鳅,那就好办多了。

胡琼芳不怕卖力气吃苦,只要一铲子下去,能挖上来几条泥鳅,毫不夸张,她能把铁铲给铲出火星子来。

姜甜也激动得不行。

村外大河边的河滩她知道哇,特别大!

夏天茭白长出来的时候,大片绿油油的茭白叶,简直一眼望不到头。

那淤泥下面要真有泥鳅,哪怕到了冬天,他们也不愁弄不到泥鳅了。

而且……冬天泥鳅难抓,到时候价格肯定还会涨起来。

老妈说得对,这件事情不能让村里人知道!

不然等入冬之后,地里没活儿了,要是村里的男人们都跑来挖泥鳅,她们母女俩怎么抢得过那帮大男人?

母女俩一边商量着什么时间点去挖泥鳅能瞒过村里人,一边急匆匆赶路,没一会儿就走到了村外,远远就能看到河滩边已经有好些人在掰茭白了。

野生的茭白个头不大,但问题是它不要钱啊!

而且掰回来的茭白除了可以炒菜吃之外,还能切片晒干了,冬天拿来炖肉吃特别香。

主要也是这个年代的老百姓还吃不起大棚蔬菜,冬天地里除了萝卜白菜,就是芫荽菠菜大蒜那几样,一吃几个月,都要吃吐了。

所以每年夏秋季节,勤快的主妇们都会晒很多干菜,什么茄子干、豆角干、莴笋干、芝麻叶、白菜干、黄瓜干、土豆片、黄花菜之类的。

他们村因为占据了“独特的地理优势”,离河滩最近,所以每年还有很多人家会去河滩那边割茭白回来,晒茭白干。

一大片望不到头的野生茭白,压根都不用抢,胡琼芳冲着河滩吆喝了一声,听到胡翠芝的回答,立刻顺着声音走到她这边,放下化肥袋子,拿起镰刀就开始割了起来。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