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精忠报国》,是网络作家“潘阳忆兴”倾力打造的一本都市小说,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向往最新一季开播,拍摄地点在原始大山的某处山村之中。原本想要拍摄田园生活的节目组,意外发现了一个独居的神秘少女。少女,被父亲丢下,在山上的老屋里独居了四五年。当所有人都在可怜少女,痛骂人渣父亲的时候。摄制组的镜头,却在老屋里拍下了更加惊人的内容。染血的铠甲,断折的长枪……阴森的灵堂,悲怆的遗书……满屋的阵亡通知书……这,是一个忠烈家族......
主角:潘阳忆兴 更新:2024-02-18 08:27: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潘阳忆兴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忠报国完整篇章》,由网络作家“我有九块腹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忠报国》,是网络作家“潘阳忆兴”倾力打造的一本都市小说,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向往最新一季开播,拍摄地点在原始大山的某处山村之中。原本想要拍摄田园生活的节目组,意外发现了一个独居的神秘少女。少女,被父亲丢下,在山上的老屋里独居了四五年。当所有人都在可怜少女,痛骂人渣父亲的时候。摄制组的镜头,却在老屋里拍下了更加惊人的内容。染血的铠甲,断折的长枪……阴森的灵堂,悲怆的遗书……满屋的阵亡通知书……这,是一个忠烈家族......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过就是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奋斗着。
只不过,有人付出了一生的时间。
有人付出了短暂的生命。
人生的价值,绝对不可能用生命的长短来衡量。
亦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比较的必要。
只要坚守了自己的信念,开心就好。
小可看似随意的话,却说出了相当复杂的哲理。
或许,在岳家人眼中,为了信念战死,根本就不是一件多么特别的事情。
所以,这两面写着追封名号的旗帜,才会被卷起来,随意放在角落里。
他们,根本就不在意这些表面的荣誉!
但是……
“孙老师,我有一个提议,既然这里本就是佛堂,不如我们祭拜一下这两位小英雄吧。”
英雄不在意虚名,后世之人却无法无视。
黄老师的提议,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孙正哪有拒绝的道理?
他和忆兴一起,把两面旗帜树立在佛龛的两侧。
而后,所有人都望向了小可。
要祭拜岳家人,当然是得岳家人先来。
小可没有过多的言语,走到佛龛前的蒲团前,默默的跪下,郑重的向前方拜了拜。
紧接着,是陈梦溪。
说实在的,陈梦溪到现在,仍旧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自己年轻不懂事时结实的人渣,居然是岳家的后人?
但是,岳扬的真实身份,已然不重要了。
她就算只是一个和岳家没有任何关系的旁观者,也会想要祭拜一下岳家的英灵。
“请岳家先祖保佑岳扬平安,保佑我们能够早些找到他。”
她一边叩拜,一边暗暗的祈愿道。
她还有好多话想要问岳扬,要是岳扬真就从此彻底消失了,她将一辈子带着疑问过下去。
下一个,是黄老师。
他提前做了一点小小的准备,从佛龛旁边找来了三支香,持香祭拜。
“敬岳家世代英灵!”
与此同时。
直播间的观众,也都纷纷肃然起敬。
他们没办法抵达现场,却也敲动键盘,留下了自己的心声。
“敬岳家世代英灵!”
“英雄安息!”
“山河已复,人间太平!请先烈放心!”
……
黄老师将三支香插在了香炉里,他的祭拜也算完成了。
忆兴已经准备好接替。
可就在这时,狂风大作。
狂风就像是被这间灵堂吸进来似的,不断的朝着屋里灌来。
房门被吹得不断开合,刚刚插上香的香炉直接被吹翻。
两面旗帜也被吹得东倒西歪,全靠忆兴和黄老师扶着。
“怎么回事?”黄老师大声喊道。
“傍晚山里常见的山风,过一会儿就好了!”小可回答道,独自一人去将房间给关了起来。
当小可将房门关严。
房间里的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刚才的风实在是太吓人了。
就像是暴风雨快要到来似的。
“我家里祭拜老人的时候,有一种说法,说烧纸钱的时候,纸钱灰飞得越高,就代表着老人越高兴。”
“你们说,会不会是岳家先辈显灵了?”
一个工作人员提出了看法。
“你所说的都是封建迷信。不管纸钱灰被卷起,还是刚才的山风,都是自然现象。”
“但是,留有这样一个小小的念想,也不是一件坏事。”
黄老师微微一笑。
他当然不相信什么英魂显灵之类的事情,但是这代表着人们心灵的寄托,没有必要深究。
其实,在他看来。
只要人们将先烈的精神传承下去,这份感情,就已经算是传递到先烈那边去了。
“好了,风停了,大家都收拾收拾,准备吃饭吧。这一不注意,都已经傍晚了。”
山顶的风,来得快,去得也快,黄老师重新卷起旗帜,放回了原来的位置。
忆兴也有样学样,将旗帜放好,紧接着又走向佛龛,把香炉扶了起来。
香炉里的灰,倒了大半,几乎已经见底。
忆兴一眼扫去,竟是在香炉底部,看到了一截布料。
“师父,有发现!”
忆兴不禁激动的喊道。
仿佛真的是岳家的先烈显灵了一般,要是这香炉不倒,他永远也找不到这藏在香炉里的东西!
虽然没有看到这神秘物品的全貌,但藏得这么深,想来也是宝贝。
至少也是承载着岳家在历史上的大秘密!
孙正和黄老师也兴奋不已。
他们本以为这间屋子已经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谁知道此刻竟又有意外之喜。
他们赶紧凑到香炉旁边,由孙正亲自将香炉灰扫开,拿出了香炉底部的物件。
一片撕破的布料。
上面似乎写有字迹。
孙正的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他小心翼翼的将布料举起,把有字迹的一面翻转了过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布料上赫然写着李清照的一句诗词!
没有任何的秘辛。
只是一段诗句。
可这也不妨碍众人的豪气在心中荡漾。
“好诗!这首诗用来形容岳家先辈,再合适不过了。”
“恰如其分,不知这又是岳家哪位先辈写下的。”
“虽然笔锋稍显拙劣,但是却写出了岳家的风骨来!”
“感动!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
……
弹幕不断的刷屏。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项羽,但是用在岳家人的身上,也不为过。
它的意境,让原本悲凉的氛围中,多出了一份豪迈之情!
然而,正在众人感慨的同时。
孙正和黄老师的脸上,却布上了一层阴霾。
岳小可凑近布料,端详了许久,终于高兴的叫道:“这是爸爸的笔迹!这是我爸爸写的!”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我觉得,作为岳家人,敢于走进元朝的朝廷,才更需要勇气吧?”
突然,一条弹幕打破了沉静。
其实,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时候应该做些什么?
安慰古人吗?
告诉他,他不是罪人,而是英雄?
告诉他,就算他拿的是锄头,也是民族的骄傲?
告诉他,让苍生吃得饱饭,比打下江山,更加重要?
不,他听不到。
他也不需要。
而这一条弹幕,无疑给了其他人一个非常好的思路。
我们虽然因为古人而感慨,为古人而叹惋。
但为什么一定要和古人对话呢?
自己聊自己的,不就行了?
“这已经靠的不是勇气了,是顶着背负千古骂名的风险,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我觉得,子良的理想应该非常远大,大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想要的,绝对不是在一个小地方当一个小官,而是青云直上,自上而下的改变社会。”
“等等,他想要的,不就是今天的华夏吗?各个民族和谐共存,携手共进!”
“天啊,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他已经放下了民族之间的偏见?”
“你们说得越来越玄乎了,可我怎么觉得挺有道理……”
子良虽然到死都没有将自己当官的最终目标说出来。
但是,现代的人们,在传承了先祖的智慧后,却能够体会到他当时的心境,推断出他的最高理想。
这并非是特别难推理的东西。
因为这个理想,正是潜藏在每个华夏子女内心深处的东西。
当然,若是岳子良在元末的时候,就已经初步窥探到了民族融合的可能性。
那么,他即使距离他的最终理想遥不可及,也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
“这间屋子里,还有什么有研究价值的东西吗?”
黄老师站在这间属于屋子的中央,同时看着岳子良的前后半生,向孙正问道。
“我倒是想它有。”
孙正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虽然口干舌燥,略感疲惫,但是精神却是极为振奋的。
岳子良的故事,根本不会让他感到厌烦,了解得越多,越让他感到意犹未尽。
他早就不是以考古学者的心态在看待岳子良的事迹了。
因为这也算不上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
他和许多直播间的观众一样,只是单纯的以个人的兴趣,在不断探索岳子良的故事。
此时此刻,他甚至想要知道岳子良和婉茹是如何恋爱的。
这样的人,想来就算结婚生子,也绝对不会只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只可惜,没了,就是没了。
子良只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粒小小尘埃。
他的存在,并不足以改变历史大势,不足以载入史册。
他的事迹,更是不会被大彰大表。
就算在其他地方挖掘,也再不可能挖掘到有关他的信息。
作为考古学者,孙正当然明白这一切。
他已然将这份遗憾连同子良的故事一起,全部收藏在了心中。
“走吧,不要打扰他了。”
孙正说着,自顾自的率先走出了房间。
紧接着,其他人也随之一起,走出房间,来到院中。
此刻,已是正午,艳阳当空。
在子良的房间里消耗的时间,比想象中还要漫长。
“我马上做饭,你们先休息一会儿。”
黄老师撂下一句话,就忙活去了。
现在既然到了午饭时间,自然没必要加班加点的干活。
忆兴本来准备找小可看一会儿电视剧。
但是出门不多久,就没看到小可的踪迹了。
等了半天,才看到小可气喘吁吁的从池塘那边过来,手里还拿着银锤。
“妈,把那东西放地上吧。”
小可举起银锤指了指陈梦溪手中拿着的木板,道。
陈梦溪点了点头,直接将木板往地上一丢。
小可登时一个旋身,借助腰部的力量,带动银锤,抡出一个巨大的圆弧,猛地砸下。
嘭。
这一次,木板碎得比上一次更加干脆,直接被砸出了十几道裂纹。
然后用手轻易的剥开了木板。
木板之中,果然还是藏着东西。
一枚戒指。
银戒指!
“孙伯伯,你看这个。”小可拿出戒指,冲着孙正挥舞了一下。
其实,孙正早就注意到了这边。
他走了过来,拿起戒指看了两眼,最后却是摇了摇头道:“这就是一枚普通的银戒指,没什么特别的。”
“不!它是特别的!”
孙正话音刚落,陈梦溪的声音突然响起。
只见陈梦溪紧咬着嘴唇,双眼朦胧,眼眶因为湿润,看上去仿佛在不断的颤动着。
那一张脸上想要表达的情绪,也不知道是爱,还是恨。
亦或者又爱又恨。
“它是我和岳扬的情侣对戒……”
陈梦溪缓缓说道。
她万万没想到,在岳扬特制的木板里,居然会保留着一件属于她记忆中的东西。
而当她说出这一点后,观众们也惊掉了下巴。
“难不成岳扬还是惦记着陈梦溪?”
“惦记着有什么用?我要是有这样的老婆,天天陪着都嫌不够!”
“我觉得倒像是岳扬故意留给小可的线索。”
“有话直接说呗,费这么大劲干嘛,真的是!”
……
直播间的观众里,虽然大部分还是在对岳扬进行着吐槽。
岳扬这样的作风,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因为好歹留下了关于小可母亲的线索,倒是骂的没有之前难听了。
陈梦溪拿起戒指,看了看内环,果不其然,里面有陈梦溪三个字的拼音开头字母缩写。
而她的戒指里,同样有岳扬的缩写。
只是,她和岳扬一样,没有把戒指带在身边。
以她现在的身份,戴一枚便宜又不怎么时尚的银戒指,只会凭添麻烦。
不过,这一对戒指的另一半,她仍旧完好的保存在家里,从来没有丢弃过。
“行了,别伤感了,吃饭!咱们边吃边聊!”
黄老师端着一大盆的红烧鸭肉走了过来,让氛围稍稍缓和。
一群人重新围坐起来,准备开动。
“好了,梦溪,聊聊吧,这戒指背后的故事。”
可谁也没料到,一上桌,黄老师竟又摆出一副八卦的姿态,向陈梦溪问道。
推荐我师父的书《向往:封狼居胥,被女儿曝光!》,写的比我好看,兄弟们支持一下!绝不让你们失望!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是一艘船。
一艘停泊在海岸边,如同高楼大厦一般,令人仰视的帆船。
船体全部由木质结构建成,树立了足足九根桅杆,全速航行时,可以扬起九张巨帆。
船头雕刻着威武的龙虎兽脸,船身绘有彩色的图案,像是抽象的飞龙,又像是徜徉在海中的游鱼。
它不仅仅庞大,而且美感十足。
其他的船只在它的面前,就像是巨人面前的婴儿,竟显得微不足道。
“华夏古代,有这样的船吗?这也太大了吧!”
“太夸张了,我感觉好像有一条龙在面前飞过一样,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它的霸气。”
“诺亚方舟也不过如此吧?”
“那帆都快把天给挡住了,这是真实存在的船?”
“要是真的,那这船也就比航母的排水量小上一些了!”
“可要不是真的,谁会画出这么具有真实感的画来啊!”
……
屏幕前的观众们,纷纷惊叹不已。
如果说,这张图出现在现代,或许大家只会把它当做一幅游戏或者动画的插图。
可这是古画啊!
那个时候可没有动漫和电子游戏的概念。
这幅画很可能就是一幅写实的画作。
但越是如此猜测,众人越感到不可思议。
华夏的造船技术,在几百年前,就到达了这样的高度?
“太夸张了吧?这一艘船,能坐多少人啊!”
现场的忆兴,也连连感叹。
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孙正居然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上千人。”
“什么?孙老师,你难道知道这艘船的历史?”
忆兴从孙正的语气中,听出来一些端倪。
“知道一些……”孙正点了点头,指向画作。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明朝宝船!”
“加上这标志性的九根桅杆,它应该是明朝的宝船中,传说中最大的那一艘!”
明朝宝船?
还是最大的那一艘?
忆兴只觉得莫名震撼,继续问道:“这宝船,是明朝的战船吗?”
“不完全是。”
孙正摇头道。
“宝船,是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帆船的统称,它们的规格,用途,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不过现在,我们一说到明朝的宝船,想到的一般都是其中传说中有九根桅杆的最大宝船。”
“也就是画面中这一艘!”
众人恍然。
原来郑和下西洋的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在此之前,很少有人知道,郑和下西洋的船只,也有这么多讲究。
但这就更令人感到惊叹了。
“雾草,我刚刚去查了一下明朝宝船,最大的那艘长度几乎快有150米,宽度也有60米……”
“这……这……这也太夸张了吧,那可是古代啊。”
“在那个科技落后的时代,他们到底是如何建造出这么巨大的宝船的?”
“太不可思议了!”
“这船最流弊的地方,不是它有多大!关键是它又大,又能真的下水!”
……
观众们兴奋的讨论着。
孙正此刻盯着这张图,连连称赞:
“不得不说,这幅画的画功,极为精湛。将宝船的细节刻画得非常清楚,让人感觉船仿佛就在眼前一般,栩栩如生!”
众人听到这里,再次将目光投去,全部聚集在了这副画作上面,重新看了一遍这幅画。
这时,人们才惊讶的发现,这幅画的画功,确实精湛老道。
亦或者说,本就是因为画得太好了,才会让他们第一眼就被宝船给震撼住。
这幅画的画师,以他精湛的技艺,完美的将宝船重现在了一张纸上。
都不能说像是拍照。
因为拍照有时候都会模糊。
这简直就像是复制!
直接将宝船的所有细节,原原本本的复制在了纸上!
这样精湛的画技,让所有人震撼!
而弹幕上也是激烈的讨论了起来。
“单纯从画风上来说,我觉得这位画师和画圣竟有几分相似之处!”
“画圣是谁?”
“吴道子,唐朝时的人了。我反倒觉得,这幅画比吴道子的画,还要细腻许多。”
“而且这幅画,对颜色的运用,也不比那些历史上成名的画家差。”
“我一直认为,国画注重于对意境的阐述,但这幅画却告诉了我们,国画也可以写实!”
“甚至这幅画,还融合了西洋画派的一些手法,能看得出一些透视效果。”
……
大家激烈探讨的同时,也有许多人立刻查询资料,想要看看明朝有什么出名的画家。
可是,能够查询到的画家,要么画风和这幅画相去甚远,要么画功与这幅画有明显的差距。
再有的,根本没机会接触到宝船。
黄老师感慨道:“能研发出这样的宝船,不得不说,咱们古人真是太具有智慧了!”
忆兴点头,深以为然地说道:“是啊,而且就连这画作的水平,也是一流!”
就在两人感慨的时候。
一声大喊在屋内响起:“你们看,这是什么!”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