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百味书屋 > 现代都市 > 畅读精品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

畅读精品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

朝云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程弯弯赵大山是穿越重生《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朝云紫”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程弯弯扔掉树叶就站起身:“大山,你跟我去一趟程家!”昨天晚上老二老三就想去程家村讨债,她反对之后,以为这俩小子消停了,没想到竟然偷偷跑了过去。程家村的人全部姓程,往上数三代都是一家人,怎么可能会容许两个姓赵的小子过去撒野。程弯弯和赵大山连饭都没顾上吃,顶着大中午的太阳就往程家村赶。在原身的记忆中,程家村真的不远,原身隔......

主角:程弯弯赵大山   更新:2024-06-09 03:1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弯弯赵大山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精品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由网络作家“朝云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程弯弯赵大山是穿越重生《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朝云紫”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程弯弯扔掉树叶就站起身:“大山,你跟我去一趟程家!”昨天晚上老二老三就想去程家村讨债,她反对之后,以为这俩小子消停了,没想到竟然偷偷跑了过去。程家村的人全部姓程,往上数三代都是一家人,怎么可能会容许两个姓赵的小子过去撒野。程弯弯和赵大山连饭都没顾上吃,顶着大中午的太阳就往程家村赶。在原身的记忆中,程家村真的不远,原身隔......

《畅读精品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精彩片段


赵大山在院子里劈柴。

闻到兔子的肉香味,他的口水唰的一下流出来。

趁没人注意,他赶紧擦了一把,转头就见老四的舌头伸出来,舔着空气里的香味,像只饿疯了的小狗。

“好香……”

赵四蛋不停地咽口水,根本就咽不完。

他早上才喝了两碗粥,照理说不会饿肚子呀,为什么肚子一直咕噜咕噜叫个不停。

他的脚步不受控制往灶房走,他看到锅子里在冒泡,兔子肉里加了萝卜,满满一大锅子,不停地有汤从锅子缺口的位置渗出来。

程弯弯也是头疼,这口锅本来就不大,还破了个口子,等有机会她得从商城买一口新锅。

她将锅盖盖上,拿鸡蛋在灶上磕破一个口子,打进碗里搅拌,准备做一个野蘑菇蛋汤。

还有一大把长豆角,可以直接炒了吃,味道应该还不错。

看到她这样,吴慧娘已经麻了,从昨天开始婆婆就不对劲,家里无论有什么东西都得一餐吃完,就好像是不打算继续过日子了一样……

算了,家里有吃的就吃吧,吃完就安心了,免得婆婆又送去给程家人……

吴慧娘手脚麻利的帮忙。

程弯弯一扭头,就看到赵四蛋站在灶房门口,口水都流到衣服上了。

她失笑着揭开锅盖,顿时香气扑鼻,她夹了一块兔肉,笑着道:“四蛋,张嘴。”

赵四蛋呆呆的张开嘴巴。

程弯弯吹了吹,将兔肉塞进他嘴里。

“唔!”

赵四蛋睁大眼睛,天哪,太好吃了,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他恨不得把舌头也给吞下去。

程弯弯问他:“兔子肉好吃吗?”

赵四蛋又呆住了,这就是兔子肉吗,他是不是该吐出来……

他正想着,程弯弯又塞了一块兔肉进他嘴巴里:“去喊你二哥三哥回来吃饭吧。”

赵四蛋囫囵吞下去,真香……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对兔子说一声对不起了……

他飞快跑出去找二哥三哥回来吃饭。

吴慧娘麻利的将一大锅兔子肉盛起来,然后在婆婆的指挥下做了一道蘑菇蛋汤,又清炒了一个长豆角,最后将粟米倒进锅子里焖着。

小小的木桌上,摆了三个菜,还有六碗粟米饭。

赵大山劈柴都不想劈了,嘴里不断的分泌出口水,眼珠子不停看向饭桌。

吴慧娘走出去给他擦汗,小声的道:“大山,这么吃真的能行吗……”

昨天晚上一顿就吃了那么多白米饭,今天又吃光了所有的粟米,兔子肉也全炖了,今天是吃饱了,可明天呢,吃啥子,真的喝西北风去吗?

赵大山用力劈开木柴:“娘这么安排肯定有道理,你听娘的就行了。”

吴慧娘不再多想,弯腰将劈好的柴捡起来放进灶房码整齐。

程弯弯坐在堂屋的凳子上,手里拿着一片大树叶扇风,这天气真的太热了,在灶房里折腾了一会儿,浑身上下都是汗,今晚说什么都得洗个澡。

刚坐一会,赵四蛋就蹬蹬蹬跑回来了:“娘,铁柱哥说看到二哥三哥去程家村了。”

程家村,就是原身娘家住的村子,离大河村不算远,一来一回大概一个时辰。

这俩小子,去程家村干什么!

程弯弯扔掉树叶就站起身:“大山,你跟我去一趟程家!”

昨天晚上老二老三就想去程家村讨债,她反对之后,以为这俩小子消停了,没想到竟然偷偷跑了过去。

程家村的人全部姓程,往上数三代都是一家人,怎么可能会容许两个姓赵的小子过去撒野。

程弯弯和赵大山连饭都没顾上吃,顶着大中午的太阳就往程家村赶。

在原身的记忆中,程家村真的不远,原身隔三差五就会回一趟娘家,可程弯弯却觉得好远,她两条腿都走不动了,还没看到程家一片瓦。

古代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了,出行靠两条腿,走到怀疑人生。

等她有钱了,一定要买一辆马车。

想到这里,程弯弯苦笑不已,一会要买大棉被,一会要买锅子,一会要建房子,现在还想买马车,她想的倒是挺美,现实却很残酷……

不知走了多久,终于看到了一片村落。

程家村比大河村人口多,看起来也富裕一些,唯一的共同点是这个村也缺水,稻田里一片干涸。

程弯弯熟门熟路走到程家门口。

还没进去,她就看到了让自己目眦尽裂的一幕。

赵二狗和赵三牛竟然被绳子绑在院子的槐树上,太阳直射,没有喝水,两个孩子的嘴唇干裂都流血了,小脸苍白至极,仿佛下一秒就会晕厥过去。

“二狗!”

“三牛!”

赵大山愤怒的冲进去。

两人看到大哥过来,以为是来救自己的,一抬头,就见程弯弯沉着一张脸走进来,两人吓得脸色更白了。

很久很久之前有一次,娘在程家受了气,他们过来给娘出头,最后却被娘反过来狠狠揍了一顿。

总之,无论程家有多不好,娘都不许他们来找程家的麻烦。

可他们实在太气了,所以才偷偷过来,二十两银子要不回来没关系,怎么着也得让程家吃点亏……

可事情好像被他们搞砸了,娘会不会更向着程家……

赵二狗和赵三牛有气无力的靠着大槐树,嘴唇干裂,稍微动动嘴唇就疼得要命。

“大山娘,你来的正好!”程老太太一脸怒气的从屋子里走出来,“这两个赵家的小子太不是东西了!竟然来我们程家偷鸡,程家最后一只大母鸡被这俩狗东西拧断了脖子,这只鸡一天生一个蛋,一个月生三十个蛋,可以换几十个铜板,就这么没了……”

程弯弯看向被绑着的两个小子,这俩小子不敢看她,也就是说,程老太太这话是真的。

程老太太理直气壮:“这只鸡可是我们程家的大功臣,你大侄子能念书全靠这只鸡生蛋!我也不要多的,二两银子,现在就给我!”

听到这话,程弯弯都笑了。

这程家人也是有意思,昨天把原身打的头破血流,失血过多死了,今天又把原身俩儿子绑起来,现在竟然还有脸狮子大开口!

就算现在粮食紧缺,市面上的大母鸡也没卖到这么贵,二两银子可以买几十只鸡了。

还有,程昭能念书,靠的是她这个姑姑多年的补贴,跟这只母鸡有什么关系?

既然要算账,那就一笔一笔算清楚!


风吹过来。

带来了泉水的清凉,但一行人心头依旧燥热。

赵安河一否定,赵二狗就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往下说了。

程弯弯淡声开口:“除了挖沟渠,你们还能想出其他更好的主意吗?”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想不出来。

“二狗子,你继续说。”里正吸了一口旱烟,“万一能行得通呢?”

赵二狗昨晚一夜没睡,自然不是为了失恋的事,而是在想怎么更好的挖渠引水。

这是全村最重要的一件事,早就超过了他的私人感情。

“十几里听起来很远,走起来也得大半个时辰,但其实,只要把十几里分成无数个小段,每人负责一段,这件事就不算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他站起身,走了三四大步,继续说道。

“这大概是一丈,一个人一个时辰能挖完,不过天不下雨泥土很硬实,泥土里还有石头啥的,那就假使一个人挖一丈地需要两个时辰。”赵二狗侃侃而谈,“我昨天走下去测量了一下,一共大概是三千丈出头,一丈需要一个人挖两个时辰,那三千丈就需要三千人挖两个时辰……”

他用的是昨天程弯弯教给他的计算方法,算的很快。

里正平常处理田间的庶务时,经常要心算这些数字,他瞬间就给出了答案。

大河村的壮年劳动力,十六到四十五岁之间的人大概有四五百人,这么多人一起上阵,差不多是十五六个时辰。

人不可能一整天都高强度劳作,时间分化一下,那就是大概两天半。

两天半的时间,能将山上的水引流到稻田,这是里正之前根本就不敢想的荒唐事。

“二狗子,你真聪明……”里正难以置信,“我以前觉得铁柱是大河村最聪明的孩子,今天开始,你也算一个。”

赵四蛋噘嘴:“那我就不聪明了嘛。”

里正哈哈大笑起来:“你要是能认十个字,你就是大河村第三聪明的孩子。”

赵四蛋立马揪着赵铁柱的手:“铁柱哥,教我认十个字吧,我请你吃糖炒栗子。”

赵铁柱的口水瞬间就流出来:“一个字换一个栗子。”

赵四蛋立马点头。

心里有了成算,里正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他站在高石头上,看着蜿蜒向下的山道,开口道:“大山娘,你觉得沟渠选哪条路挖下去更好?”

平时遇到这种事,里正都是和村里的庄稼老把式们商议,但今天,他却总想听程弯弯的意见。

能把赵二狗教的这么聪明,大山娘肯定也不差。

而且大山娘是程家人,程家可是出了一个童生,据说是十里八村年纪最小的童生。

程弯弯思索一会后道:“水源处在谷底,直接从谷底挖沟绕到东边来,然后一路往下,这边不是太阳直射,土质没那么硬实……”

里正频频点头,和程弯弯将沟渠的路线大致定了下来,沿途还做了一些记号。

忙完后,到了午时。

一行人准备下山。

走到半路,程弯弯想到了昨儿赵四蛋的话——要是能孵小鸡就好了。

那两只大母鸡看起来就不像野鸡,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但如果当着里正的面在山上捡到一只大公鸡,就算是过了明路。

说做就做,程弯弯立马在商城里买了一只专门用来配种的大公鸡,毛色亮丽,鸡冠鲜艳,花了她八十文钱。

她落后了几步,将大公鸡放出来。

“咯咯哒!”

大公鸡扑腾起飞,直朝赵二狗扑去。

赵二狗正在思考挖沟渠的事,这件事虽然已经定下来了,但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他一直在想……

突然有什么东西生扑过来,他吓了一大跳,飞快的就朝边上躲去。

“好大一只鸡!”赵铁柱眼睛发亮,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猛然生扑过去,一把揪住了大公鸡的翅膀,“哈哈哈,阿爷,爹,二叔,我抓住了一只野鸡,今天晚上有野鸡肉吃了,啊哈哈哈!”

这孩子,都快笑傻了。

赵二狗懊恼不已,朝他飞过来的一只鸡,他竟然躲开了。

这么肥的大公鸡,起码四斤,反正不会生蛋,直接把头拧断,回家炖汤或者烤着吃……这么一想,赵二狗的口水就滋溜流出来了,然后更加懊恼。

程弯弯:“……”

失算了,没想到赵铁柱反应这么敏捷,真不愧是大河村最聪明的娃儿。

她往边上挪了几步,又花八十文买了一只大公鸡……这次,大公鸡朝赵大山飞去。

赵大山眼疾手快,赵二狗带着愤怒,赵三牛像大山一样,赵四蛋生怕鸡飞走了,四个小子同时扑过去。

“咯咯哒!咯咯哒!”

大公鸡被压在最底下,不断的发出惨叫。

程弯弯赶紧将几个孩子拉开,要是这只鸡被压死了,她还得再买一只大公鸡……

还好,这只大公鸡的生命力相当顽强,扑腾着翅膀要逃走。

赵大山搓了一根草绳将大公鸡绑起来,扔进背篓。

“这两只鸡长得一模一样。”里正满脸惊奇,“这年头,野鸡长得比家养的鸡还壮实漂亮,这山里怕是还有什么杂粮没有被发现,以后有时间再找找看。”

程弯弯腹诽,里正你真的想多了,这两只大公鸡都是现代人工饲料鸡,长得能不好看吗?

两家人下山去,一家捉住了一只大公鸡,引起了村里人的围观。

“山上很多好东西!”里正压抑着激动,“你们互相通知一下,一刻钟后全村人来开会,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给大家!”

全村人都沸腾起来。

“今儿个没有水,应该是有关水的好消息。”

“是不是里正答应了桂花村啥条件,桂花村的人答应让我们过去挑水?”

“桂花村的人最难缠,恐怕是要走了我们全村一半的粮食。”

“我们村哪有什么粮食,所有的希望都在地里,天上不下雨,田地一粒米都收不起来。”

“别管什么田里了,现在连人喝的水都没有……”

村里人慢慢汇集在大槐树边的空地上。

大河村一共一百九十七户人家,有没分家的四代同堂,也有分家后的一家四五口,老老少少都来了,一千多个人,站满了空地。


天色渐渐暗下来。

院子里飘出香味。

一道藕丸子被端上桌,两根藕,切碎混合面粉搅拌,捏成藕丸子炸熟,整整两大碗。

赵四蛋趴在餐桌上,口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程弯弯往他嘴里塞了一个丸子,没好气的说道:“这几天肚子也吃饱了,咋还天天流口水?”

“娘做的菜实在是太好吃了!”

赵四蛋一口将丸子吞下去,脆爽香甜,根本就吃不够。

程弯弯夹了十五个丸子堆成一满碗递过去:“送去给你阿奶。”

赵四蛋捧着碗就跑出去了。

赵家这会儿就老太太一个人在,野菜糊糊已经煮好了,但是不见其他人回来,老太太有些犯愁,生怕出啥事了。

毕竟是深山老林,万一有个啥的猛兽蹿出来,一家人就完犊子了。

等着等着,就闻到了诱人的香味,然后看到赵四蛋蹦蹦跳跳的走进院子:“阿奶,我娘让送来的!”

满满一大碗丸子,炸的金黄酥脆,一看就放了许多许多油。

“你娘咋又糟蹋东西!”赵老太太恨铁不成钢,“这是啥?”

“娘说是油炸丸子。”赵四蛋笑嘻嘻的,“阿奶,你尝一口,可好吃了,恨不得把舌头吞下去。”

赵老太太扯了扯唇角,放了这么多油,好像还放了糖,就算是一块泥巴也能变好吃。

不过老大媳妇在缺粮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的送吃食过来,却又一直不提搬回来的事,这是在憋啥坏主意呢?

老太太叫住要走的赵四蛋,问道:“你娘这几天有没有跟你们念叨什么?”

“有呀!”赵四蛋掰着手指头说道,“娘说要让我们吃饱肚子,还说要想住新房子,还说让我们每天能吃肉……”

老太太眼皮直跳,果然是想搬回来住!

竟然还想天天吃肉,做哪门子的美梦?

以前住在一起的时候,天天鸡飞狗跳,老大媳妇要是不改掉那些臭毛病,她绝不会允许大房搬回来!

赵四蛋飞快跑回去吃晚餐。

吴慧娘正在跟程弯弯说隔壁王大麦的事:“手脚很勤快,帮忙挖了不少野菜,还把家里的柴全砍了,又给家里挑了两桶水……”

程弯弯不知道该说什么。

古代历史上,只要发生荒灾,就会有卖孩子的事出现,甚至还会有人易子而食。

这种惨绝人伦的事,她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边。

程弯弯低头迅速吃完了晚餐,然后带着藕丸子再次去里正家。

这会儿天色已暗,夜晚是猛兽出动的时候,村里人一般不会在夜晚上山,太阳一落山,赵老头子就带着儿孙们下来了,好在村里没什么人在外面闲逛,一群人有惊无险的回到老赵家院子里。

一群人累的瘫在椅子上,手心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赵老太太赶紧给孩子们加餐,一人多蒸了一个窝窝头,待吃饱喝之后,一群人才终于活了过来。

赵老头子吸了一口旱烟,站起身道:“我去找里正。”

赵老太太没好气的骂道:“都累成啥样了,不能明儿再去吗?”

孙氏的眸子闪了闪:“是啊爹,先休息一晚上,明早再去里正那边吧。”

赵老头子摇摇头:“我心里安不得事,必须要说清楚。”

他穿上草鞋,推开院门,顶着疏朗的星光朝里正家走去。

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院子里传来熟悉的说话的声音。

“今儿早上我上山,看到一片枯塘,随便挖一铲子,就挖到了这种东西,白白净净的,也不知道是啥,但是感觉能吃,我挖了点带回去煮熟。”程弯弯有条不紊的说道,“切碎了裹上荞麦粉,在锅里炸一下,不知道有多香。直接放在锅子里炖熟了也能吃,吃起来跟地瓜味道差不多,所以我就在想,这东西是不是也能跟地瓜一样填饱肚子?”

里正目光惊疑:“大山娘,这东西哪来的?”

“山上有很多,四五亩的样子。”程弯弯开口,“厚厚的泥土里全都是,我估摸着能有上千斤。”

里正老伴眼睛放光:“上千斤,那每家每户岂不是能有快一百斤,虽然比不上粟米能饱腹,也起码半个月不会饿肚子……”

里正尝了一个藕丸子,油放得多,比肉还香还好吃,这东西要是真有上千斤,大河村还愁什么?

他目光还有些疑虑:“咱大河村有这东西,咋以前没人见过?”

“这是玉笋!”

赵老头子迈步就走了进去。

里正和赵老头子是堂兄弟,赵老头子略长几岁,目光笃定的道,“我几十年前见过,南方有很多玉笋,能填饱肚子,不过听说是专门进贡给京城的,不晓得为啥我们大河村竟然也有。”

程弯弯惊讶极了,没想到赵老头子竟然见过这东西。

原来在这个时代,莲藕叫做玉笋,这名字听起来还挺美的。

莲藕富含淀粉,确实能在短时间代替主食,但不如主食有饱腹感。

里正的神情有些迫不及待,他忙开口道:“我去换双草鞋,等下就上山看一看。”

里正老伴不赞同的道:“这都什么时辰了,山上有狼,就不能明早再去?”

“等不到明天早上了,这可是跟吃饱肚子有关的大事!”

里正赶紧去换鞋,里正老伴无奈,只好去烧火把,举着火把上山,狼群不敢靠近。

赵老头子看向程弯弯,赞许道:“大山娘,我以前是看错你了。”

发现了一大片玉笋,明知是能吃的东西,却能第一时间过来告知里正,大山娘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自私、贪得无厌。

以前他觉得老三媳妇不错,但在面对巨大的粮食诱惑时,老三媳妇的格局就显出来了。

程弯弯咳了咳道:“我们家就六个人,一个小的一个孕妇,这么多玉笋也挖不完……”

最主要的是,她有商城交易系统,一把野菜就能换几斤米,他们一家人在荒年也不会饿肚子,但其他人却不行。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无私,但至少,她不会跟一群看不到希望的人去抢救命的食物。

里正举着火把走出来,身后跟着三个儿子,赵老头子回去叫上老二老三,一群七个大老爷们夜晚上山,危险性没那么高。


程弯弯愣住了。

她正疑惑时,眼前浮现出一个虚拟的半透明面板。

面板上的主图是她眼前的稻田,田埂上的一株野菜被标红,注明是苦苣菜。

【天然无污染苦苣菜,一斤10文。】

程弯弯将脚边的两颗野菜扯出来,脑海里再度响起机械声。

【叮!天然无污染苦苣菜二两,价值2文钱,是否售卖?】

【是!】

这一瞬间,她手上的苦苣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枚铜钱。

程弯弯满眼不可置信。

这时虚浮的面板发生变化,竟然出现了一个类似于某宝的商城。

这些商品的价格单位都是铜钱,两枚铜钱可以买一个肉包子,也能买一瓶矿泉水。

她看明白了,这是一个连接另外时空的交易商城。

她点击购买后,手里的两文钱消失,变成了一个肉包子。

程弯弯是真的饿坏了,她三口两口就将包子吃下去,肚子里有了食物,身上也有了力量。

她决定再多挖一点野菜换钱,她想买的东西太多了。

苦苣菜是一种耐旱的野菜,久不降雨,许多野草都干死了,苦苣菜却长了一大片,田埂上到处都是。

程弯弯蹲在田埂采野菜时,一个声音突然在她耳边炸开。

“哪个短阳寿的偷老娘家的稻子!”

风吹来稻子倒下,露出一个身影。

“嗬,原来是赵大嫂子!”

王婶子咬牙,两人是邻居,天天扯皮掐架,她一直骂不过赵大嫂子,今天终于抓住了死对头的小辫子。

“大家快来看啊,赵大嫂子偷我们王家的稻子!”

这么一吆喝,不少人都看过来。

这边的稻田是王家的,而程弯弯蹲在王家稻田的田埂上。

今晨赵大嫂子头破血流从娘家回来,可让村里人笑了许久,这会儿大家又议论起来。

“哟,这是偷王家的粮食去补贴娘家呢?”

“赵大嫂子越来越混不吝了,偷鸡摸狗的事都干,还有啥事儿她干不出来?”

“接下来说不定还会偷人呢,反正是寡妇,哈哈哈……”

程弯弯的脸都黑了。

这块田就在家门口,她还以为是自家的田,谁能想到是王家的?

她拍了拍身上的草屑,慢慢的站直身体。

她将手里的几颗野菜扔出来,声音冷淡:“怎么,你们连稻子都不认识了?”

村里人看清楚了,这是小鹅菜。

苦苣菜又叫小鹅菜,味道很苦,根茎非常硬,不易煮熟,村里一般拿来喂猪喂鸡,没有到快饿死那一步,是不会有人想到吃这种野菜的。

在现代,人们追求的就是这种无污染的野菜,但在这个时代,苦苣菜并不受欢迎。

王婶子插着腰骂道:“你家里鸡鸭都没了,挖小鹅菜干啥,我看你就是故意找由头偷我家稻子!”

程弯弯叹了一口气,幽幽道:“这不是家里没粮食了吗,为了让孩子们吃饱,只能挖点小鹅菜回去加餐了……各位大姐看不上小鹅菜,想来家里的余粮一定还有许多,不如借点粮食给我们家吧……”

她头上有伤,再加上这副神情,显得有些可怜巴巴。

众人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一向泼辣刻薄的赵大嫂子,竟然示弱,还要借粮!

这年头,借什么都不能借粮食,围观的人瞬间散了。

王婶子呸了一口唾沫,想找她借粮,做梦去吧!

不过到底是怕被缠上,王婶子转身就钻进地里去拔草了。

程弯弯将地上之前挖的野菜捡起来,略微迈了两步,走到自家的稻田里。

她蹲在田埂上挖菜,毒辣的阳光照下来,豆大的汗珠从她额头滚落,衣衫后背也湿透了。

也不知道挖了多久,直到商城提示有三斤了,她才停下来。

站起身时,她一阵头晕眼花。

她记起来,脑袋上的伤还没处理,也没吃消炎药什么的,要是发炎感染了,在古代可是要命的事。

三斤苦苣菜卖了30文钱,花20文在商城里购买了消毒水和消炎药。

辛辛苦苦赚的钱,还剩下10文,程弯弯不敢再乱花。

她揉了揉酸疼的老腰,迈步往家里走。

刚走到家门口,她就听到屋子里传出热闹说话的声音。

“大哥,野菜糊糊好好吃!”

“我的肚子终于吃饱了!”

她走进院子,看到屋子的桌边上坐着四个人,是原身的四个儿子。

大儿子赵大山,今年刚满十八,去年娶了媳妇回来,算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二儿子赵二狗,今年十六岁,是几个儿子里比较机灵的。

三儿子赵三牛,今年十四岁,长得很壮,看起来和老二差不多身量。

小儿子赵四蛋,今年刚满十岁,小小的个子,一看就营养不良,此时的他抱着豁口破碗,小舌头将碗舔了一圈,将一点点小糊糊都卷进了肚子里。

程弯弯没想到,那么一点点野菜糊糊,竟然分给五个人吃,而且每个人都一脸满足。

她真切的认识到,这个家真的太穷太穷了,否则一直向着娘家的原身也不会回娘家去讨债吧。

看到她回来,四个儿子整齐划一站起身。

赵大山:“娘,你回来了。”

赵二狗:“娘,我挑了两桶水回来。”

赵三牛:“娘,我砍了柴。”

赵四蛋:“娘,我挖了一点野菜。”

程弯弯抿紧唇。

就算是最大的儿子,也只有十八岁,在现代大概刚读完高中,还是个被父母宠爱的孩子吧。

可在这个时代,才十岁的小儿子,就已经扛起了家中的部分活计。

【叮!发现天然无污染野蕨菜!】

程弯弯看去,老四挖回来的正是野蕨菜,商城提示30文一斤。

她挖三斤苦苣菜才抵上的这么点蕨菜……心累,身体更累!

她弯腰将野蕨菜拿起来,往里屋走去。

四个人面面相觑,以往干完活回来,娘都会对他们各种教训指责,尤其是今天娘还在程家受了气挨了打,不是更该把他们狠狠训一顿吗,一言不发是几个意思?

程弯弯卖了野蕨菜,花十文钱在商城买了五斤大米,手上余额还剩30文。

她无比庆幸,大河村在南北交界处,北方多吃面食和粟米,而南方更多的是吃大米。

她是南方人,最喜欢吃白米饭。

她将拎出去两斤多,扔在堂屋的桌子上。

“这是……白米!”

“咋来的白米!”

大河村去年蝗灾,收成很差,靠官府的救济才过到了今年,全村就没有谁家里还拿得出白米。

就算没有天灾,村户人家秋收后,也会把大米背到镇上换成粟米或荞麦,一斤大米能换两三斤粟米……粮食足够多,全家人才能吃饱肚子,才能撑到下一个秋收。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