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启明周亚夫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篇章西汉小亭侯》,由网络作家“喝口小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西汉小亭侯》是作者““喝口小酒”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赵启明周亚夫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所用到的容器基本以“陶”为主。像他今天打碎的那个花瓶,无论再怎么不伦不类,客观来说都已经是最先进的技术,而且价格不菲,随随便便就值几千株。这样的价格,侯府当然是消费不起的。所以像昨天打碎的青瓷花瓶,整个侯府也没有几件,吃饭用到的基本都是陶盘陶碗。这让他有点看不顺眼。怎么说也是堂堂侯府,用这么寒酸的泥盘子泥碗,这太丢人了。所以,他打算为侯府烧一出几套真......
《精选篇章西汉小亭侯》精彩片段
书房里。
赵启明横躺在地上,旁边的案几摆着四个空盘。
他刚刚吃了来到这里之后的第一顿饱饭。
一盘韭菜炒鸡蛋,一碗白菜炖豆腐,外加两个鸡腿,以及大白米饭。要放在他那个年代,这只是普通上班族打个电话就能叫来的普通外卖。而他作为堂堂侯爷,却吃的痛哭流涕。
因为老妈子们养猪大户的出身,做的东西实在难以下咽,而他自己本身也不会做菜,所以三天时间下来,他几乎是用纯粹的理论知识,用了很大的力气和才智,努力与坚持,才终于教会老妈子们使用“炒”这种烹饪技巧。
而在此之前,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炒菜”的概念。
虽然食用油已经存在了,但“智慧”的古代人民居然没想过用油来做菜。所以这个时代所谓的烹饪,用到最多的方法,是无论什么食材都统统扔进锅里,加些调料用水煮。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所谓“菜肴”全部都是汤汤水水的原因。
但除了汤汤水水之外,这个时代的所谓菜肴还莫名其妙的寡淡。
赵启明也是刚刚才知道,这事主要怪汉武帝他奶奶。
因为太皇太后尊奉黄老之道。就像爱看《养生堂》,逼着全家一起顿顿白萝卜,声称是在养生的老太太。
而这位太皇太后不仅自己尊奉黄老学说,还成功把封建迷信带到了贵族圈子。
于是,上至太皇太后,下至侯国夫人,很多人都吞服丹药上瘾,以“铅中毒”为荣。仿佛在这个年代,没把自己吃的脸色发黑拉不出屎,就不打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
好在侯府比较理智。当然更可能是因为穷,总之多年来都没有形成这样的风气。
但不吃丹药归不吃丹药,日常生活中却多少受到了黄老学说的影响。就比如饮食,老百姓想吃肉吃不上,贵族们却崇尚素食,口味清淡,连最基本的盐都不肯多放,跟清规戒律一样。
所以赵启明刚开始教老妈子做菜的时候,居然遭遇到了“多放一把盐就是信仰问题”的谬论,偏偏他还无法破除迷信,所以不得不抬出小侯爷的身份进行全方位的恐吓,迫于淫/威老妈子们才逐渐妥协。
这条路走得异常艰辛啊。
但无论如何,老妈子们已经学会了“炒”,并且已经被强迫养成多放一把盐的习惯,以后只要这几位老妈子不要在哪一天突然打算重操旧业,回老家继续当养猪大户的话,饮食问题算是解决了。
很好。
赵启明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呻吟了一声,然后坐了起来。
案几上的饭菜被一扫而空,现在只剩下几个空盘子。
但也就是这几个空盘子,让赵启明陷入了思考。
自从意识到这个年代“陶瓷”技术还处于萌芽状态之后,他才逐渐发现,家里所用到的容器基本以“陶”为主。像他今天打碎的那个花瓶,无论再怎么不伦不类,客观来说都已经是最先进的技术,而且价格不菲,随随便便就值几千株。这样的价格,侯府当然是消费不起的。所以像昨天打碎的青瓷花瓶,整个侯府也没有几件,吃饭用到的基本都是陶盘陶碗。
这让他有点看不顺眼。
怎么说也是堂堂侯府,用这么寒酸的泥盘子泥碗,这太丢人了。
所以,他打算为侯府烧一出几套真正的陶瓷。
精美绝伦的青花瓷就算了,白瓷还是要有的。
因为就算是普普通通的几个白瓷的盘子,装上不那么难吃的菜肴,也能让人食指大动。
而且,如果真的成功的话,说不准这东西还可以卖出一些,贴补一下侯府的家用。
反正赵启明觉得自己有些过于无所事事,所以这个想法在他看来,是挺好的事。
想着这些的时候,书房的门打开了。
赵启明以为是钱管家来了,迅速换了个姿势,端端正正的跪坐。
结果走进来的是细柳。
于是赵启明紧绷的身体又放松下来。
不过既然都已经坐好,他也没打算重新躺回去。
得好好用功,做些准备工作了。
毕竟,他不是学习陶瓷工艺的专业,只是在帮那个陶瓷工厂跑贷款的时候,去工厂里参观过几次。所以,想要把陶瓷工艺在这个年代实现,他首先得回忆一下关于制作陶瓷的流程。
细柳没敢打扰赵启明,轻手轻脚的收拾着碗筷。
赵启明的注意力逐渐集中起来,回想着那个陶瓷工厂的一切。
但很快他就发现,他不可能根据记忆,把陶瓷的所有的流程都想起来。
甚至不算那些细节,仅仅只是大致的几个流程,他也已经记不清楚。
那这要怎么办呢?
赵启明想了想,很快就有了办法。
他忽然想起,除了原料之外,貌似烧陶和制瓷技术其实差不了太多的样子。
或者可以说,瓷器工艺就是烧陶技术的升级版。而这个年代虽然还没有好的瓷器技术,烧陶技术肯定是有的。那么现在他只要掌握瓷器技术和烧陶技术的不同,做一个升级不就行了?
这么想着,赵启明很快就有了进展。
他想起那个厂长曾经说过,陶与瓷最大的差别除了原料,剩下的就是炉温和上釉。
他十分激动,打算立刻记下来,于是豪迈的大手一挥:“细柳,给本侯爷拿纸笔!”
“纸?”细柳正跪坐在地上,拿着托盘收拾着碗筷呢,听到这话茫然的看着赵启明。
“差点忘了。”赵启明一拍脑袋:“现在还没纸,用的是竹简。”
细柳眨了眨眼,然后细心的问:“小侯爷要写东西吗?”
“对。”
细柳放下托盘,拿来了竹简和笔墨。
赵启明看着这些东西,挠了挠脸。
他不会毛笔字啊。
有点为难的捏着毛笔,回忆着电视里那些古代人写字的样子,先把姿势找准了。
这个时候,跪坐在旁边的柳絮也已经磨好了墨。
于是赵启明有模有样的蘸了蘸墨汁,然后咳嗽一声,在展开的竹简写下“白泥”二字。
……真他/妈丑啊。
赵启明自己都不忍直视,觉得丢人极了,于是偷偷斜着眼睛看了看跪坐在旁边的细柳。
结果小丫头片子居然流露出崇拜的表情。
真是个审美独特的姑娘啊。
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丫头根本就不认识字。
赵启明觉得过几天要找人教细柳写字。不过现在,既然这丫头都不认识字,他也就不觉得字丑丢人,索性就放开了手脚,按照自己习惯的简体字模式,把想起来的东西都记录下来。
很快,竹简上就写满了字。
不过赵启明却忽然想起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了,你知道附近哪有烧陶的作坊没有?”
太快了。
赵启明只顾着和灌英说话,几乎没怎么关注比斗。
等他听到叫好声,扭过来一看,秦文已经潇洒的结束了战斗,而落败者正被人抬走。
没想到这才几句话的功夫,比斗就已经结束,都没怎么看到秦文大杀四方的英姿呢。
赵启明有点遗憾。
但灌夫却高兴起来,站在那,像个成功劫路的悍匪一样,咧着嘴哈哈大笑,毫不掩饰对落败者的羞辱。而后面的小辈,以及端坐在附近的其他达官显贵,也都配合的朝这边拱手道贺。这样一来灌夫就更得意了。
“擂台战,最后获胜的人便是胜者。”灌英怕赵启明搞不清楚规则,提醒了一句。
事实上,赵启明的确有点不清楚规则,但此时听到灌英的解释,他却更加疑惑,指着比武场中的秦文,向灌英问:“既然比赛结束,秦文不是应该回来了吗?为什么往另外一边去了。”
“今天的彩头由静安公主来出,想必秦护卫是去见静安公主去了。”
公主?
赵启明很感兴趣的张望,发现秦文正走过去的地方,的确有些与众不同。
远远看去,那里是正北方向,整个比斗场最好的位置,而且还在一棵巨大的柳树下。此时,可以清楚的看到平台上跪坐着两排中年人。但再往深处,却有白色的纱幔,挡住了视线。
想来,那里面坐着的就是公主了吧?
这就让赵启明有点羡慕了。
他都没见过静安公主呢,秦文居然见上了,看来回头一定要好好问问公主什么样。
“赵家小子来的及时。”灌夫得意完了,大笑着走了回来,颇有些意气风发的样子,动作也豪迈起来,随意的坐在首位,满意的朝赵启明书说:“若非有秦文在,老夫也不会轻松取胜。”
“伯伯客气了。”赵启明行了个礼,然后看着那一群站在仪仗附近的护卫,朝灌夫说:“您的这些人看上也不比秦文差多少,即使秦文今天没有跟我来这,您也一定能够力压全场。”
这马屁让灌夫十分受用,摸着自己的胡须,眯起眼睛说:“这话倒也在理,要说之前落败的几个护卫,只不过替我跑腿办差的人手而已,怎么比得上这些个跟在我身边多年的亲卫?”
“父亲说的极是。”灌英特意起身行了个礼,这小子的礼数真是多的让人想打他,还十分谦虚的说:“可惜孩儿花拳绣腿,实在比不上父亲的亲卫,不然今天一定会替父亲夺得头筹。”
灌夫哈哈大笑,很喜欢这种又拍马屁又十分孝顺的话。
真是奇葩父子欢乐多啊。
不过听了这番对话,赵启明终于明白,原来这土匪一样的家伙,之所以带着人手气势汹汹的过来,是因为之前在比斗场上碰了一鼻子灰,心里不忿于是跑回家去,中途又换了一批人。
真是幼稚。
正说着,一个身着罗衫,好像是宫廷侍女的姑娘款款走来,先向在场三人施施然行了个礼,然后微微低着头,用轻柔好听的声音问了一句:“请问几位大人之中,东亭侯是哪一位?”
不错。
怪不得人人想当皇帝,这宫里的姑娘就是不一样。且先不说容貌如何,身段怎样,光是这一颦一笑的姿态,和动听的声音,就已经让人觉得赏心悦目。想必那些公主们会更胜一筹吧?
等一下!
东亭侯?
这不是我吗?
正笑眯眯欣赏人家姑娘的赵启明吓了一跳,赶紧回答:“东亭侯是我,是我。”
宫女抬起眉眼,轻飘飘的看了看赵启明,然后继续低着头说:“侯爷,静安公主有请。”
“啊?”赵启明脖子一缩。
他不认识静安公主啊,一点也没有很熟,为什么要请自己过去?
“秦文是你的人,他赢了比斗,长公主顺便见见你也理所应当。”灌夫全然不当回事,还有点不满的斜视着赵启明:“怎么说也是侯门出身、功勋后代,不至于这么畏畏缩缩的,快去吧。”
赵启明咽了咽口水,只能硬着头皮起身。
“等等。”灌英忽然站了起来。
难道这小子要陪着他的好朋友一起去,好为他的好朋友壮胆吗?
赵启明感激的看着灌英,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好孩子。
但此时的灌英,却忽然向他规规矩矩行了个礼,然后说:“启明兄慢走。”
这个时候就不要这么多礼节了吧!
赵启明气的扭头就走。
但他心里其实是有点害怕的。
因为据他所知,汉唐时期的公主,都是出了名的刁蛮,平时参与朝政不说,杀个人也跟玩似的,要万一那个什么静安公主觉得自己的脑袋形似足球,非要砍下来玩玩,那可如何是好。
这一路赵启明走的十分忐忑,只是再忐忑,也总有走到的时候。
终于,宫女将他带到了地方。
赵启明偷偷扫了眼四周,发现这里坐着的两排人以中年人居多,其中也有几个花白胡子的老头,此时都看着他。估计作为主人的窦婴也在其中吧。不过他不知道是谁,也没时间辨认。
“参见长公主。”赵启明学着电视里的样子跪了下来。
清风吹来,白纱轻舞。
纱幔后面过了一会儿,才懒洋洋的飘出一句:“平身。”
这声音很好听,不像小姑娘的清脆,有种慵懒的妩媚……
“方才和灌将军一起进来的,就是东亭侯吧?”
听到这话,赵启明有点惭愧。
因为“与灌将军一起进来”和“被灌将军当成公文包一样夹在腋下进来”可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位静安公主肯定也看到自己像俘虏一样被灌夫带来的样子,只是说的比较含蓄而已,看来自己今天是丢人丢到人家公主这了。
“正是微臣。”赵启明硬着头皮回答。
“听说赵老侯爷在战场上救过灌将军的命。”静安公主继续慵懒的说:“如今赵老侯爷故去多年,灌将军对东亭侯仍然这般溺爱,如此战友情谊,让本宫一介女流也忍不住心生崇敬。”
赵启明差点哭了。
他也不知道这个公主是真的在说两家的交情,还是太过调皮,取笑他被灌夫虐待。
毕竟,被当成俘虏一样抓来,实在很难说是因为宠爱啊……
也不知道是真的没听明白,还是在拍马屁,总之,听到这话的在场其他人,一个个都出声附和,什么“公主说的是”、“赵老侯爷和灌将军情谊深厚”之类的,还都一脸感慨的表情。
赵启明有点无语,但旁边的人都接话了,他也不能不有个表示,于是他厚着脸皮说:“这些年来灌将军的确对微臣有诸多照顾,就像微臣的父亲一样,微臣打心底里感激灌将军。”
无耻啊。
好没尊严的感觉有没有。
赵启明都忍不住厌恶自己。
“既是如此,东亭侯府的家臣替灌将军出战,倒也合情合理。”静安公主似乎觉得有些无趣,准备让赵启明退下了,但说完这话她稍微停顿了一下,又问了一句:“第八套广播体操是什么?”
“啊?”赵启明懵了。
然后他下意识的看了眼旁边站着的秦文。
而秦文正一脸佩服的看着他。
“秦护卫说他虽然夺得头彩,却是武艺稀松,比不上东亭侯的第八套广播体操。”静安公主的声音仍然慵懒,却明显透着些感兴趣的意思:“这么说来,想必东亭侯也定是位世外高人吧?”
果然,秦文这家伙居然跟静安公主说了第八套广播体操。
看来这家伙真的把第八套广播体操当回事了。
……他妈简直缺心眼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