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我在明末守边关》,是以王动谢秀娘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王动”,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主角:王动谢秀娘 更新:2024-04-09 09:05: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完整作品》,由网络作家“王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我在明末守边关》,是以王动谢秀娘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王动”,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由于从四倾梁匪寨那边拆回大堆的木料石料,所以建造堡墙堡寨的原料可说充足。
不过木料石料虽是不缺,但修建堡墙,却需要大量的黄土夯泥。
夯筑过程中,挖土,和泥,脱坯,晒干,同样需要大批人手。
王动只是调动所有的靖边堡居民帮忙,几百口人,无论男女都是上阵,那些匠户的家口同样出来劳作。
“大人,以青石为墙基,先需经过打磨,夯筑堡墙,同样需要用浆汁粘合。”
在王动前面,大批挑着簸箕、箩筐的男女沿着堡墙边来回运土奔跑,一些工匠在指挥靖边堡男丁打磨石料,一些工匠则在指挥男丁夯筑堡墙。场面热火朝天。
此时在王动身旁的,除了韩朝等人外,便是那个制造水车的老匠,他虽是木匠,但同样精通土木泥工。
“浆汁粘合?”
听了老匠的话,王动有些奇怪,他不知道夯筑堡墙还需要用浆汁粘合的,而且这浆汁又是何物?
经过老匠的解释,王动才明白。原来这古时修建城墙,是用黄土浆、河砂、石灰、糯米浆混合成一定比例制成三合土,如此夯筑的堡墙才经久坚固,难以隳坏。甚至有些地方筑墙时还要加入狗尿,当地相信如此可以避邪,当然对王动来说就算了。
黄土、河砂好说,想到要用去大批的糯米,王动就忍不住一阵阵心痛。旁边的韩仲等人同样露出可惜的神情,糯米啊,他们平日都是舍不得吃,没想到却要砌入到这堡墙中。
不过按老匠说的,如此夯筑堡墙才坚固耐用,可历数百年,而且这也是古时最普通的筑墙手法了,在一些大城或是宫廷内,他们夯筑堡墙,如果外面要包砖,除了加入大量的糯米汁外,甚至还要加入大量的黄糖、蛋清、红豆等物制成粘合剂,这所费的钱更是不计其数。
听了老匠的话,王动还能说什么?只得交待一句:“一定要保质保量。”
然后又到处巡视了。
……
在王动与众工匠的规划计算中,靖边堡的堡墙比董家庄略小,周长一里零几十步,堡墙高约十米,城基厚五米,不包砖。南向设南门一座,门上筑城楼,外设瓮城,再有护城沟壕一道。
在堡外,再建一个供军士操练的较场,供军官坐镇指挥和休息的演武厅。
而在堡内,街巷打算都用山石铺就,两旁有排水沟,同样用石头铺就。由于靖边堡的地形是北高南低,这样如有下雨,便容易排水,不存在雨涝积水之患。同时在南门外建一个石坑,未来积水直接经水道从堡内排入石坑外,那水便用于堡内人畜之用,甚至可用于将来的田地灌溉。
这个构思是王动想出来的,经工匠们商议后认为可行,同时对王动的奇思妙想赞叹不己。
在街道建好后,由于堡内己是事先规划出一块块的土地,日后堡内的军户或是外来居民,如果不想住营房的,都可以从王动手中购买土地,在划分好的地块上建自家房子,最后全堡的人合资兴修庙宇、戏台等公共建筑。
有了王动与工匠们的设计,靖边堡的军户们只需好好劳作便可,王动等人估计这堡墙要建好,约需要二、三个月的时间。
高强度的劳作需要耗费大量的米粮,虽然王动不可能让众人吃白面,不过小米杂粮,黑面饼子王动可以管饱。高强度的劳作同样需要荤腥,否则体力支持不了,容易尿血。
王动同样与去年开荒时规定一日荤,五日素,清晨给于早粥,每十人七日给酒一杓。
有王动这样的上官,加上建设自己的家园,虽然活很重,众人干劲都很足。不过王动估计,按这样下去,等堡墙建好后,自己去年剿匪得来的钱米又要去了一半。
……
靖边堡立堡以来,堡内军户们的生活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每天要干活,但却人人可以吃饱,在这个年景中,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且王动等靖边堡的上官体恤下属之名也是远扬,特别是那王总旗还是敢杀鞑子的好汉,去年还随军剿灭了残害百姓的四倾梁匪徒。待人和气又有能力,经过口口相传,靖边堡对各人的吸引力越大。
从今年年初起,陆续都有一些民众军户前来投奔王动。
王动对人口的需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投奔的人他都是收下,让钟荣将他们一一登记入册,发给他们靖边堡的军户帖。
当然了,这其中有些人还是别的千户所的逃军户籍,收下他们,难免将来会引起一系列的纠纷,不过进入自己嘴中,王动又岂能往外推?照收不误。
前来投奔的人中,有一些还是单独的女子,这些女子都很眼熟,王动记得她们是去年自己与韩朝等人夜袭后金军后所救的女子之一,听闻她们获救回去后大多日子不好过,曾有几人因忍受不了风言风语而自尽。想起当日王动对她们说的话,再打听当日的恩人己是升为总旗,并在靖边墩这边建堡,她们便一一前来投奔。
王动收下她们,吩咐陶氏与刘氏二女好好安排她们,二个妇人都是满口答应,特别是陶氏,答应得更是响亮。这些时间内,堡内的女子都是听二女指挥,洗衣做饭杂物等,都是由她们的安排,这让两个妇人颇有春风得意的感觉。
崇祯八年的三月初,正是谷雨这天,又有十余户流民满怀希望地站在王动面前,希望王动能收留他们。
王动当时正在总旗官厅内与众人商议事务,听到又有一批流民前来投靠时,他忙带着众人出来。
看到这批流民,王动吃了一惊,只见这群流民约有十多户人,五十余口的样子,是这些时间前来投靠靖边堡人数最多的一次。看他们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而且操持的都是同一个口音,似乎是同一个村庄出来的人。
这些人站在南门前,都是用畏惧的眼神看着周边各人,同时眼中又是满怀希望。
在他们周边,一些干活的靖边堡军户不时对他们指点议论着,看着这些悲惨的流民们,靖边堡的军户们才发现自己的幸福,想当年自己与他们一样,现在却可以吃饱穿暖,这让他们说话的声音更为响亮。
王动一行人出来时,见那些流民周边围了一圈人,杨通走上去大声喝叱道:“你们干什么干什么,都不用干活了吗?”
众军户们轰的一声散了,又继续干自己的活,不过各人的耳朵都是高高竖起,时刻注意这边的动静。
众流民见一个年轻的军头走出来喝叱众人,似乎很有权力的样子,众人都是下意识的身子一缩。不过见这人相貌堂堂,却是嘴上缺了两个门牙,这让他说话有些漏风,语音不清的样子。
再看过去,众流民看到如众星捧月一般被众人围着的王动,看他虽是年轻,却是身形高大魁梧,气势不凡,刚才那个喝叱各人的军头也是满面笑容地回站到他身边。
众流民知道这就是那位远近闻名的王动大人,纷纷跪了下来,哀求道:“求王大人收留。”
王动闻到这些人身上多日未洗澡的酸臭味,再扫了这些饥民一眼,从男人到女人,从老人到小孩,个个眼神都是期盼,他问道:“你们是从何而来?哪里人氏?”
其中一个老者出来叩头,他颤声道:“小的等是从怀来而来,家内遭了灾,田税又重,只得出来逃荒,闻听大人仁义,特来投靠,希望大人收留。”
立时又是一片的叩头哀求声。
齐天良一直注意着王动的神情,见他略一点头,当下走上前去,大声说道:“大人开恩,愿意收留你们,不过你们需谨记我们靖边堡的规矩,来到堡内,需得尽数加入军户,不愿者立时驱逐!”
“以后我们屯堡会组织你们开垦荒地,并借于耕牛犁具等物,日后分下田地,第一年,堡内给大家免征税粮。第二年,每亩屯田征粮一斗,以充付先前支借的牛具等银。第三年起,每亩开征屯粮二斗,你们可是愿意?”
这些怀来来的流民事先都听过靖边堡的规矩,眼下这个世道,能吃饱穿暖才是重要,民户又比军户好在哪里?更不要说到时还有自己的田地耕牛分配,此后大家都可以过上安定的日子,眼前的那些军户就是例子。
当下人人叩头道:“全凭大人作主!”
王动让齐天良把这些人安排下去,先煮一些粥给这些人吃,然后让他们到河边去洗个澡,免得有什么细菌带入堡内。此外,又吩咐钟荣将这些人一一登记入册,发给他们军户帖,以后他们就是靖边堡的军户。
王动又为这些新的军户安排了营房宿舍,等这些人休息几日后,便让他们修建堡墙干活,有了这些新加入的人丁,或许堡墙的修建可以更快些,等堡墙建好后,又要组织这些新的人手开垦荒地了。
最后王动拿来钟荣的文册一看,不由吃了一惊,年初到现在,新加入的军户己经有三十余户,一百多口人。连原来的军户匠户,现在的靖边堡己经有户上百,人口四百多了。
现在靖边堡的人口规模己是超过辛庄,与董家庄齐平。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王动昂首出列,仔细看着王动,张贵问道:“你就是王动,昨晚斩杀五个鞑子兵那个?”
王动抱拳大声道:“小的就是,为国杀贼,生死早己置之度外!”
看着王动,张贵脸上满是欣赏的神情,如此高大强壮,如此悍勇的军士,可是每个上官都渴望获得的
一边打量王动,一边张贵脑中己有着将王动拉拢自己麾下的念头。
余者董家庄各人看向王动的目光中也满是不可思议的神情,他一人就斩杀了五个鞑子兵?
难道他是天兵下凡,不然怎么办到的。
而在董家庄一些人中,他们也是知道王动以前的事情的,知道他是出名的王大软蛋。
身手好是好,却是胆小如鼠,就他斩杀了五个鞑子兵,什么时候他变得这么胆大犀利了?
不过眼前铁定的事实,还有王动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沉稳气势,却又不得不让他们心中相信。
只是内心暗暗惊疑,什么时候这个王大傻子象变了一个人似的?
王动的话博得一片彩声,张贵也是喝了一声彩。
他对各人大声道:“你们都是好样的,立下如此大功,某要为你们夸功游街。
好让我董家庄堡内军民百姓知道,我张贵治下,出现了你们这样敢为国杀贼的好汉子!”
韩仲等人都是听了眼睛发亮,夸功游街,这可是非常荣耀的事啊。
王动又抱了抱拳道:“管队大人,小的有一请求。
我们昨晚出战九人,可惜有四个兄弟死难,小的希望大人上报朝廷,给这些死难的弟兄抚恤安慰。”
张贵叫道:“如果某请不下来抚恤,就将某这颗脑袋拿去当球踢好了!”
众人都是大笑起来,一时间,王动对张贵的好感大增,这张贵虽然粗豪,倒是个体恤下属的好官。
王动五人回墩略一收拾,他们身上除了十几两碎银外,所分的银钱细软等物早己藏在回来的路上,
除了那些马匹兵器首级外,此次王动等人缴获的鞑子粮食与鸡羊等也是搬回墩内,张贵没说什么。
最后在墩内各人羡慕的眼光中,王动五人,钟大用与王有金二人,还有营救回来的那几个女子,都是一起坐于马上。
随张贵前往董家庄堡夸功游行,想必经过这个非常风光的事后,王动等人肯定会在舜乡堡境内声名远播。
出发前,张贵更是交待了一声,立时他的家丁队头张堂功吩咐下去。
一骑出队而出,飞马向董家庄方向而去,先行一步通报消息。
一行人向南而去,过了河不久,董家庄堡己是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那董家庄堡是在离靖边墩西南十里的地带,万历年间包砖。
堡内建有军营、马铺等设施,由管队官张贵领官军五十余人防戍,所辖墩台四座。
除了堡内的官军外,还有原百户所的军户们,还有四座墩台的墩军家属们也住于此,整个堡内人口数百。
那董家庄堡只有一个进口,就是东面的迎恩门。
当王动等人到堡门前时,此时从东门外到瓮城,一直到街内两旁,己是挤满了围观的军户民众等。
一声声欢呼传来,更有人放响了鞭炮。
董家庄的居民都很穷,不论是军还是民,很多人身上的衣服都是补丁叠补丁,脸上也满是营养不良的菜色。
不过人人都是真心为王动等人欢呼。
王动五人都是昂首挺胸地坐在马上,连钟大用与王有金都是满脸笑容,连连对周边拱手。
韩仲更是将自己马下一颗后金军首级用枪挑起,策马在堡门前转了一圈,引来的欢呼声更是热烈。
张贵抚须哈哈大笑,韩朝微笑着对王动道:“这臭小子,就是喜欢胡闹!”
王动笑道:“高兴嘛,就随他了,你见管队大人不也高兴?”
他微笑地坐在马上看去,四边都是众百姓真心的敬佩与赞叹声。
他们对着各人马下的后金军首级指指点点,又是看着几人身后大群健马与马上缴获的物质发出阵阵惊叹声。
看到这一切,王动心中分外有种满足感,这一切都是自己用命换来的。
再看过去,齐天良也是裂开大嘴笑个不停,高史银那满是横肉的脸上更是笑得如一朵花一样。
众人正要进堡,忽然听到北边有吹吹打打的声音传来。
接着看到一队百姓担着猪羊酒米,敲锣打鼓的往这边而来。
众人都是疑惑,张贵也派了一个兵丁前去询问。
不久,那兵丁回来,手上高兴地拿着几文铜钱,他对张贵禀报道:
“管队大人,那队百姓是从栾庄那边过来,是来感谢大人对她们子女救命之恩的!”
王动知道他们肯定是昨晚自己救的那些女子家人及庄人,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来感谢了。
他们不惧外人议论她们妻女被掳的事情,从这点上看,这是非常难得的。
张贵哦了一声,赶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饰盔甲,神情庄重而威严起来。
同时眼神柔和地向王动几人看了一眼,心知这群百姓肯定是王动他们引来的。
很快的,那群百姓敲锣打鼓的来到了堡门前面。
百姓中有几个女子眼尖,一下子看到王动五人,立时她们冲了出来,口称恩公,跪下连连向王动、韩朝几人叩头。
王动见这几个女子正是昨晚自己救的女子之一,见她们叩头,他们五人忙去扶她们起来。
听着这些女子哭泣的感谢声,再听到围观的众董家庄军民们的赞叹声,不时有人冲他们叫道:“好汉,好汉!”
王动心中感慨万端,他也可以看到旁边高史银神情呆呆的样子,脸上的横肉都是跳动个不停。
这时一个领队的栾庄百姓出来向张贵拜谢,多谢张贵麾下官军救了她家小女性命,语音哽咽真诚,听得很多人都是落下泪来。
张贵面容沉静,稳重地走到那百姓面前,亲切地道:“这位乡邻不用多礼,本官一向爱民如子,眼见百姓受难,岂有不援手之理?平日我也是教导部下要忠义爱民……”
他滔滔不绝,引来了一片片的叫好声,听得王动也是佩服不己。
好容易张贵说完,那栾庄领头百姓又是拜谢:“大人高义,有大人此等忠义佑民之军,乃我们乡邻百姓之福!”
他又递上一个礼单,说是栾庄百姓心意,专门感谢官兵撘救他们女儿的,请管队大人一定要收下。
张贵推辞了一会,便高兴地收下这些栾庄百姓担来的酒米猪羊了。
……
经过这个插曲后,气氛更为浓烈,王动等人进堡,张贵也邀请栾庄百姓进堡款待。
那董家庄堡内建有三街十四巷,东大街建有百户官厅,西北街建有军营、马铺,东南街建有粮仓、草料场。
此外在堡内的大街小巷上还分布着众多的庙宇戏台等。
在游遍了三大街后,王动等人被安排在官厅休息。
张贵让家丁队头张堂功款待那些栾庄百姓,自己则是在大厅设宴招待王动等人/
那些栾庄百姓担来的酒米正好拿来吃了,猪羊正好杀了一头拿来宴请。
大厅建筑很陈旧,桌椅很多也是东歪西倒,不过此时厅内却飘满了饭菜的香味。
大个的包子,大碗的肉,大碗的汤,王动等人都是吃得狼吞虎咽。
张贵一直招呼:“来来来,喝酒喝酒。来来来,吃肉吃肉!”
他自己也是吃得开怀,满腮满须的汤水肉汁。
朝中粮饷经常拖欠,而张贵又要养一帮手下,他平时也是难得吃肉,反倒是钟大用与王有金二人吃相会好一些。
此外齐天良也是如鱼得水,他人长得干瘦,食量却大得惊人,一人吃的是几个人加上来的那么多。
席中,张贵还让王动他们再细说昨晚的事情,神情间,张贵对王动几人颇为亲热。
很显然,昨晚都是王动五人的功劳。
特别是王动,一人杀了五个鞑子兵,放眼整个保安卫,没有一个人有此勇力。
再看韩朝四人也是以王动马首是瞻,他拉拢王动的心就更热切了。
而且此次战功后,王动他们肯定会升职的,就更有拉拢的价值了。
依大明的军功制,军士如果独斩一颗首级者,便可以升实授一级。
而王动更是斩首五级,还有这么多缴获,虽说他让出来两具首级,但还是极有可能升实授两级。
这样他便可能从普通墩军直接升到总旗官衔。
而余者各人最少可以实升一级,甚至韩朝兄弟还可能署职到总旗。
这样的人不值得拉拢,谁值得拉拢?
而且因王动等人之功,到时军功赏赐下来,他自己稳升一级是没有问题的。
张贵本身就是正百户,到时升到副千户可说是轻而易举。
种种原由下来,张贵是越看王动等人越顺眼。
在席中,钟大用与王有金倒是成为了配角,不过二人生气也没用,王动这种人是他们压制不住的。
两人这次也能分到不少功劳,钟大用部下有功,到时他分润军功后,最少一个试百户是跑不了的。
同样的,因高史银的斩获,王有金到时一个冠带总旗也跑不了。
众人大声谈着昨晚的大战与未来的军功赏赐,人人都是兴奋与向往。
借着酒意,张贵己是叫王动为王老弟了,听得钟大用嫉妒不己。
每年自己孝敬张贵,也没见张贵对自己这么亲热过。
张贵对王动道:“此次老弟缴获甚多,那些盔甲器械我就不说了,老弟所获的鞑子马匹,能不能打个商量,让一部分给哥哥我?”
大明军功制,凡所夺人口畜货尽给俘获原主。
不过说是这样说,如果是别的人张贵就一把夺来又如何,不过眼前的王动可不是这种软脚色,搞急了他,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所以张贵破天荒地对一个小兵对上了商量的口气。
其实张贵也知道王动等人此次收获并不会只这么少。
那些鞑子掳获乡里,会没有掠到银钱细软?
这些缴获名单上都是没有的。
不过这些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是看着王动,看他怎么说。
还有他这话是直接对王动说的,只肯定这批物质的主人是王动,并没有征求他上官钟大用的意思。
以前钟大用对自己还有价值,眼下他的价值比起王动来,己经可以排在末尾了。
他看了韩朝等人一眼,韩朝微一点头,韩仲叫道:“一切由王大哥作主。”
齐天良也是应道:“是的是的,王哥儿怎么说就怎么做好了。”
高史银也是沉默地点了点头。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