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安然丁长赫的现代都市小说《带球跑:弃妻太诱人了怎么办精品全集》,由网络作家“芳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带球跑:弃妻太诱人了怎么办》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安然丁长赫,讲述了门,而安然就在这一天,被送上一辆驴车。还有一个拉物件的牛车,带着一对上了年纪的老夫妇去了乡下的庄子上。车走远后,门后的婆子才转身回去。“夫人,人送走了,可这事瞒着老爷和大爷好吗。”“怎么不好,不是说别亏待了,要照顾好吗。我给了房子,给了地,这还不算好。”寒冬腊月的赶了两天路,刚到庄子上,安然就着凉发热了。安然脑子昏昏沉沉的,里外看了看......
《带球跑:弃妻太诱人了怎么办精品全集》精彩片段
“抬起头来看看。”
安然抬头,看了主位一眼,上面坐着一个一身富贵的女人,四十岁出头的样子,还有一个蓄着胡须的中年男人。
这应该就是公婆了。
站在婆婆身边的还有一个男人,面容冷峻,看五官倒是俊朗不凡,和坐着的男子有四五分相似。
看来这位就是她的夫君了。
安然半垂下头,也算理解了昨晚为什么在洞房里,会有那么多人说话不中听了。
就她自己看来,俩人确实也配不上。
看来她们说的要送自己去乡下,怕是真的。
安然想着,也一边向主座上的俩人见了礼。
丁韩氏叹口气,说道:“看着还像是懂点礼的。”话是这么说,可声音却是冷冷的。
“我看不错,爹当年定下的,也不会差到哪去。”中年男人说道。
丁韩氏轻轻一笑,说道:“敬茶吧。”
丁长赫走过来,说道:“随我见过父亲母亲。”
安然低低说了声,“是。”
安然跟着丁长赫,走到父亲母亲面前,接过茶盏向长辈敬茶。
当着一屋子人,倒是没人刻意刁难。
丁韩氏说道:“昨天累了一天,先回去歇着吧,可听得懂我们说的话。”
安然看一眼,半低下头没说话。
安然知道,只要自己一说话肯定被笑,因为口音实在是太重。
丁韩氏皱了皱眉,对儿子说道:“我的儿,真是委屈你了,若非你祖父,唉…。”
丁长赫的父亲丁胜康说道:“好了,老大,带你媳妇去给你祖父磕个头吧。”
出来后,丁长赫大步流星的往前走,安然必须加快步伐,才能远远的跟上。
到灵堂给老太爷磕完头,丁长赫就让一婆子送安然回了屋。
不一会儿,有婆子给安然送来早饭,吃完饭后,安然把屋里的东西都收了起来。
正厅里丁胜康对丁长赫说道:“既然三王爷来了命令,那你就动身吧。”
丁韩氏说道:“家里这么多的事儿,老大这会儿怎么能走。”
丁长赫看向他娘说道:“为了丁家的将来我必须得走,顾不得给祖父守孝了。还有安氏,她在这时嫁过来也委屈,娘你看着安排,别亏待了。”
丁韩氏面不悦的说道:“内宅事儿不用你操心。”
丁胜康说道:“天黑后你立马动身,我一个月后再走,家里的事儿就让你娘安排吧。”
丁长赫点点头,没办法,事都赶到了一起,只能先顾要紧的。
安然把刚才收到的红包都拿出来数了数,还好,加起来有十多两银子。
安然难得的笑了笑,算了,她知道婆婆不喜欢她,不喜就不喜吧,在这件事上,她是没有一点主动权的。
那些不中听的话和挑剔不善的眼光,确实让人不好受。
其实细想想,若真把她送到乡下,她也许还会过得更自在一些。
新娘子出嫁第三天应该回门,而安然就在这一天,被送上一辆驴车。还有一个拉物件的牛车,带着一对上了年纪的老夫妇去了乡下的庄子上。
车走远后,门后的婆子才转身回去。“夫人,人送走了,可这事瞒着老爷和大爷好吗。”
“怎么不好,不是说别亏待了,要照顾好吗。我给了房子,给了地,这还不算好。”
寒冬腊月的赶了两天路,刚到庄子上,安然就着凉发热了。
安然脑子昏昏沉沉的,里外看了看,然后叫丁婆子到村里抓几味草药来,又让老丁头去找这里的里长。
安然的爷爷是个土郎中,治发烧的方子,安然还是知道的,自己熬了药,喝完便找地儿蒙头睡下。
第二天,就是腊月二十七。
老丁头和丁婆子都是曾经跟丁老太太的人,丁韩氏掌家后,这俩人就被闲置了。
让安然到乡下来,婆婆对外说是给去世的丁老太爷念经祈福,给了两个服侍的下人。
一是不想让人说闲话,又抬举了安然,也顺便打发了俩没用的老人。
第二天,安然感觉好些了,便出来仔细看了看以后要住的地儿。
五间青砖大房还不算差,西面还有一间大厨房。但府里很少有人来,所以院里很破败,也不知道屋顶漏不漏。
安然一阵庆幸,好歹还有这几间房,临走时, 丁韩氏还派人送了她三十亩地的田契。
安然对老丁头说道:“丁伯去村里看看,有谁过来帮忙搭把手,咱们得尽快把屋子院子收拾出来。”
过两天该过年了,三个人总不能连睡觉的地都没有吧?
老丁头和丁婆子一块儿去了村子里,老丁头找人帮着打扫归置屋子,院子。
而丁婆子则是去买米面菜之类的。
请人干活是要管饭的。
总算在大年三十下午这天,把房子整理一遍,院子收拾干净。就连屋顶也有年轻的小伙子上去查看,有没有漏的地,全给修补好了。
安然又拿了些铜钱和一个荷包,带着丁婆子就去了村里。
村里人都知道了,村头那个大户人家来人了,听说是孙媳妇来给过世的老太爷念经,守孝。
所以看她进村,人人都像看稀罕物似的,多瞅她几眼。
这次她们买了一些糙米腌菜,还向富裕点的人家买了点白菜萝卜。
肉前两天还剩一点,正好今天晚上吃。
晚上,安然和丁婆子俩人做的饭,蒸的糙米饭,五花肉炖白菜,萝卜汤,没办法,手头就这些东西。
吃完饭也没守夜,要不然点灯熬油太浪费。
睡觉前,安然把手头的钱又数了一遍,见礼收的红包,临出门时又给了她五两银子。刨去路上吃住用去一些,到这后修整院子用掉一些,现在手里还不到八两了。
安然拍拍胸口,轻轻一笑,还好还好,现在有房有地,手里还有余钱,比在娘家那会儿还要好上一些。
而另一头的老丁头夫妇,则感慨安然的遭遇。
“这几天看下来大奶奶人不错,也知礼,可偏偏府里就是容不下。”丁婆子唉声叹气的说道。
老丁头把烟敲掉,说道:“别操这心了,咱俩估计到死都得跟着大奶奶了。”
丁婆子说道:“我觉得这样也不错,你看老太太死后,夫人连老太太跟前的老人一个都容不下,咱俩若还留在府里,以后指不定死哪呢。”
老丁头长叹口气,不说话了。
~~~
安然:我可不是什么小绵羊,只是初来乍到,身份悬殊,孤身一人只得低头。
趁着天还没全黑,安然带着丁婆子和陈大姐,把住处收拾一遍,陈大姐又赶紧到厨房,又把路上剩的干粮热热。
安然现在也庆幸,那会儿走的时候很多东西都留下了,虽然现在落了一层土,但擦擦就能用,总比再置办的要省事。
晚上小石头嘴里含了一块糖果,给他娘嘴里也塞了一块,说道:“这个大叔挺好的,昨天我就见到他买糖果了,原来真的是送我的。”
“丁家也不全是坏人,像你祖父,像老管家,还有前院你玩的好的几个人,对你都不错。”
小石头想了想,说道:“那我也不愿回去,他家再好,我也不喜欢。”
安然看儿子对丁家一点好感没有。
“小石头,那也是你的家,别忘了你姓丁。”
“那我就不姓丁了,我跟娘姓,当我稀罕跟他们一个姓呢。”
安然轻笑两声,把儿子揽在怀里,轻声说道:“这不是娘和你能决定的,等你长大了,有本事了,把欺负过咱们的人打趴下。你是丁家的嫡长孙,这是你的身份,不管什么人,都得要有一个身份才能好好活下去。”
小石头眨巴着大眼睛,他还不是全能明白,但是他要记住娘说过的话。
等第二天他问过丁婆子和老丁头后,心里就有了数。
原来是这样,自己只要还姓丁,就是丁家的嫡长孙,将来丁家一切都是自己的。将来自己可以不要,但是他不能不给,以后丁家就是他说了算。
想明白后,小石头高兴了,丁家,你们等着我,早晚带我娘风风光光回去。
随后又一想,干嘛回去,都风光了,就和娘风光的住在外面,不回去。
等小石头把他的想法跟安然说完后,安然笑着说道:“现在你理解的比较浅,还可以再往深里想想。”
小石头抓抓头,“那我得想些日子。”
安然把小石头抱在怀里,说道:“没关系,你慢慢想,想多久都成,娘会一直陪着你。”
第二天,就有跟安然交好的妇人,拿着地里种的菜来看安然。
跟小石头玩的好的伙伴也都来了,几人在大门外空地上一直玩闹,大黑时不时吼两声。
花婶看着安然比以前更沉静了,说道:“走了这些日子,看着倒比以前消瘦了,怎么在大宅子里还过得不舒心。”
安然见陈二郎媳妇儿也关心的望着她,便说道:“咱们都是乡下出身,在那过不习惯。”
刘大郎的媳妇儿说道:“看大奶奶说的,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哪不比乡下好,要我说大奶奶就不该再到乡下来。”
刘大郎家的媳妇儿人不错,就是太嘴碎,要想传点什么话,找她是最合适的。
“刘嫂子你不知道,大宅院里规矩多,像我和小石头都散漫惯了,根本就适应不了。尤其是小石头,就像现在这么玩闹都不行。”
刘嫂子睁大眼睛说道:“小孩子这玩都不行,那干什么呀?”
乡下孩子除了帮着家里干点活,就是疯玩,你能让他干什么?
安然笑着说道:“所以说才适应不了呢,还是在这儿吧,这儿过的自在些。”
花婶叹口气说道:“谁说不是呢,各有各的难处,在这儿你也不愁吃穿,我觉得也挺好。”
刘二郎媳妇问道:“大奶奶,你这还缺什么,你就说一声,家里要是方便的先拿来给你用。”
“不用不用,今天一早,你家二郎和丁伯就去镇上买东西了,缺不了什么,我们也带了一些。”
这话听的丁韩氏心里一阵后怕。
身边的婆子忙伏到耳边,说道:“夫人,府里最近入府的,只有大奶奶和大少爷她们俩呀。”
丁韩氏想了想,说道:“而且还是从南边过来的。”
主仆俩对视一眼,不管真假,这人都不能留啊。
谢过道士,婆子送出去时还给了一个素荷包,要求他出去 别说太多。
别说太多,而不是要求他别说。道士心领神会,谢过婆子出了府。
这时,丁韩氏把小韩氏的贴身丫头叫来,问道:“今天你家姨娘怎么样?”
丫头说道:“夫人,姨娘还那样,肚子一阵一阵的,有时胎儿动的厉害,害的姨娘一直在哭。”
“我记得上次也这样。”
丫鬟眼睛一动,说道:“是啊,上次是在园子里站久了,也是碰上大少爷,多说了两句话,回来后就不好了。”
这下丁韩氏就肯定了,肯定是这个孽障,克两个没出世的孙子。
第一次还当是意外,送老爷走后第二天就又这样,头天晚上可是一起吃的饭,这可离得近呢。
而且当天两个有身孕的都这样,这不由得丁韩氏不信。
第二天一早,两个有身孕的妾室来到丁韩氏跟前,低声哭泣。
“姨母,我们两个不中用,这次怕孩子还是保不住。”说完又看了丽姨娘一眼。
丽姨娘也抹着眼泪说道:“这孩子动的越来越厉害,不知道还能在我肚里待几天。”
丁韩氏压住怒气说道:“说的什么话,都别哭了,都回去好好歇着,我一会儿再请大夫。”
送走两个姨娘,丁韩氏心中有了计较。
丽姨娘回到屋里坐下,喝着丫头端来的燕窝粥,“姨娘,咱们干嘛要掺和这事,对咱们又没好处。”
丽姨娘喝完后擦擦嘴,才说道:“府里是夫人和韩姨娘的天下,不管谁当主母,对我来说都一样。可得罪了夫人和韩姨娘,咱的日子可怎么过。”
丫头倒是叹口气,说道:“姨娘也是难做,大奶奶也是可怜,这段时间看下来,也不是个爱惹事儿的。”
丽姨娘揉着肚子说道:“好有什么用,咱们还是多想想自己吧。”
当天下午,丁韩氏就把安然叫了过来。
安然听完后,这才明白过来,说到底还是冲自己和儿子来了。
“母亲,小石头从出生到现在,从没和任何人有过冲撞。”
丁韩氏沉着脸说道:“韩姨娘和他接触两次,就两次难受,丽姨娘也是。他和别人不冲撞,是因为他人小,可孕妇和胎儿不一样,她们阳气弱,可不就被冲撞到了。”
安然看丁韩氏的态度,便直接问道:“那母亲说吧,要怎么样。”
这时小石头也来了,他是担心他娘吃亏,所以才特意从前院赶过来的。
这会儿丁韩氏看着小石头,越看越难受,喝了两口茶,却越觉得心慌。
虽然小石头人小,可煞气重,自己都这样,何况孕妇。
“明天一早送小石头到清风道观,去去身上的煞气,等府里两个孩子生下来,身体养壮实了,再接他回来。”
安然一惊,这是要把自己的小石头送走啊!
小石头不高兴的嚷道:“我又不当道士,我不去道观,我就在家里和我娘在一块儿。”
“不去也得去,明天一早就走,你回去给他收拾好,明天也别过来了。”
小石头跳起来嚷道:“凭什么你让我走我就走,我就不走。娘,咱们回去,别跟她这儿废话。”
说完,小石头拉着他娘就往外走,安然顺势跟着走了出来。
安然笑看着儿子,“娘知道,我的小石头将来肯定有本事,也是最孝顺的。”
小石头得意的说道:“那肯定的。”脸上笑嘻嘻的,在娘脸上亲了一下,奖励他娘说的很对。
母子俩对着笑了起来,旁边刷碗的丁婆子看了,也不禁笑了。
在丁府的那些日子,就没见大奶奶笑过。
第二天,小石头就和他娘去了山上,他一路练着小弓箭,又练打弹弓,技巧越来越熟练。
这会儿也没什么药材了,倒是采了不少蘑菇,还有野菜,野果子也摘了不少。
他们没往深山里去,但就这样,小石头还是打了一只鸡,两只兔子。
在这方面,小石头比安然学习的快多了,就是准头,安然现在也比不过小石头。
下山后,安然让老丁头明天把两只兔子卖掉,把鸡炖上自己吃。
不能不算计着过日子,没收入,几口人吃喝用,每天都要花铜钱。
幸亏粮食暂时不用买。
光花不进,日子没法过,而且小石头慢慢长大,将来要去学堂,要交束脩,还要买笔墨,这些都是不能省的。
在平常吃的上面,安然也不想委屈儿子,隔段时间就买些肉,小石头是无肉不欢的。
地里的药材长时间没人打理,也收不上多少,但好歹能换点油盐钱。
安然心中装着这么多事,但表面依然很淡定,尽量不影响到小石头。每天去山里转转,采些能用的东西,下午和晚上就教小石头练字,或者和老丁头练习腿脚功夫。
十月份过后,天一天天冷了,丁婆子和陈大姐把院里的菜地又扩大了一些,整理出来,种了白菜,萝卜等物。
小石头好像在短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每次老丁头去镇上买东西或办事,他都要跟着。
出去的多了,安然便又教他一些人情世故,如何与人说话相处。
出门在外,老丁头尽量不出面,都是让小石头出面,也是锻炼他的意思。
今年收成不太好,雨水少,收的租子也少,安然一粒粮食都没卖,全都留了起来。
小石头也知道今年收成不好,村里有好几个小伙伴家,顿顿都喝稀粥了。
小石头隔两三天就会问他娘,家里还有多少银钱,米面还够吃多久,弄得安然不禁一阵心酸。
这么小的孩子,心里记挂的却是这些。
每次吃干饭,给小石头单炖了肉,他都会埋怨他娘一顿,“今年这个年景,娘怎么还蒸饭吃,以后别这没吃了,也喝粥吧,还能多撑些日子。”
安然摸摸小石头的头,说道:“粮食咱家还有,娘心里有数。”
小石头嘟囔着,“娘净哄我,今年谁家日子都不好过,我都知道。”
吃饭时先喂他娘吃两口,他才会吃,若安然不吃,他就看着他娘也不吃。
丁婆子常常看着小石头偷偷抹眼泪,这是多好的孩子啊,瞎了眼的丁家,怎么就那么狠心算计这母子俩呢。
安然知道自己没多大本事,但她依然每天和儿子商量安排着生活,要让小石头相信将来一定会过得很好。
天一天比一天冷,安然事先做了准备,让老丁头赶着驴车把油盐还有肉都买回一些,肉骨头也买了一些,现在天冷,不怕搁不住。
老丁头现在闲下来,每天不是帮人拉东西,拉脚,就是去捡柴火。
家里有丁婆子和陈大姐,安然就安心教小石头练字,一个冬天,小石头认得了不少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