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百味书屋 > 现代都市 > 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畅读全文版

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畅读全文版

南方有佳人绝世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奇幻玄幻《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是由作者“南方有佳人绝世”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李牧周庭,其中内容简介:大周的普通百姓们人家是根本供不起孩子入书院读书的,最多就是上个私塾认个字。而大周也只有繁华的大都城才会有书院,整个北岭郡地处北境蛮荒之地,连一个书院都不曾有,可以看出书院的稀少,对普通百姓的重要性。在靖北县建立书院也是李牧之前上奏在公文中提到的,本来只是想试一下,没想到朝中大佬们竟然都答应了,这对靖北县来说也是个意外之喜。最终,李牧在靖北县百姓们的......

主角:李牧周庭   更新:2024-02-09 15:2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牧周庭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畅读全文版》,由网络作家“南方有佳人绝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奇幻玄幻《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是由作者“南方有佳人绝世”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李牧周庭,其中内容简介:大周的普通百姓们人家是根本供不起孩子入书院读书的,最多就是上个私塾认个字。而大周也只有繁华的大都城才会有书院,整个北岭郡地处北境蛮荒之地,连一个书院都不曾有,可以看出书院的稀少,对普通百姓的重要性。在靖北县建立书院也是李牧之前上奏在公文中提到的,本来只是想试一下,没想到朝中大佬们竟然都答应了,这对靖北县来说也是个意外之喜。最终,李牧在靖北县百姓们的......

《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畅读全文版》精彩片段


“早知道当初,老子也……哎~。”

围观的百姓们中,一声声叹息传来。

当然也有很多牺牲在了城上,都是家人们代领的,牺牲的士卒,百姓赏银都是50两起步,也让失去家人的妻子父母有了生活下去的保障。

一直到了暮色降临,所有的赏银才发放完毕。

李牧也兑现了他的诺言,亲自把赏银都发到了每个百姓手上。

虽然领完了赏银,但是高台下的百姓们依然热情高涨。

发完最后一个赏银,李牧对着高台下的百姓们开口说道:“诸位父老乡亲们,赏银也都发放完毕了,每一位对靖北县有功的家庭,都给你们发放了一个凭证,以后咱们靖北县衙门会出资建立一所书院,拿着凭证可以免费到书院入学。”

李牧说完,台下安静了片刻。

随后爆发出阵阵议论声。

“刚才县尊大人是说,准备在咱们靖北县建立书院,我没听错吧?”一个老头看向边上的百姓,想要确认。

“县尊大老爷刚才是说,我们家的孩子可以免费进入书院读书?”

“什么凭证?”

高台下的百姓们好奇,急忙翻着手中的布袋,这才发现布袋里不光有银子,还有一块正面盖着衙门印章,背面刻着他们姓氏的木牌。

“刚才我就看到了这个木牌,还在疑惑有什么用呢?”

“我这有。”

“我这也有……”

找到牌子的百姓们纷纷举在手中,比他们上台领到银子还激动。

外围看热闹的百姓们,眼眶都红了,如果说看着高台下的百姓们领取赏银他们只是单纯羡慕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就是嫉妒了,眼睛死死的盯着衙役们警戒线内百姓们手里的木牌,恨不得现在就去抢过来。

拿着木牌的百姓看着外围百姓们发红的眼睛,都急忙小心翼翼的收起手中的木牌,这可比银子贵重多了,在大周,书院可以说是普通百姓步入上流社会的敲门砖。

大周的普通百姓们人家是根本供不起孩子入书院读书的,最多就是上个私塾认个字。

而大周也只有繁华的大都城才会有书院,整个北岭郡地处北境蛮荒之地,连一个书院都不曾有,可以看出书院的稀少,对普通百姓的重要性。

在靖北县建立书院也是李牧之前上奏在公文中提到的,本来只是想试一下,没想到朝中大佬们竟然都答应了,这对靖北县来说也是个意外之喜。

最终,李牧在靖北县百姓们的欢呼声中回到了县衙。

今天领到赏银的不止是百姓们,还有衙门的衙役,基本现在每个人身上都揣着至少二十两以上的银子。

而范春元,周庭也都在朝廷的嘉奖名单上,周庭提升了正八品校尉,可以掌管三千县兵,需要自行招募,朝廷只负责给军饷。

而范春元却是提升成了县丞兼主簿,妥妥的二把手,范春元自己都没想到临到老了还升了一级……

果然跟对人,比努力强多了。

回到县衙,李牧让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的一众衙役们也早些下衙,让他们早点回到家中与亲人分享这一刻的喜悦。

衙役们还待矜持一下,李三就开口了:“大人都亲自开口了,还不都赶紧滚蛋,领了银子回家该孝敬老娘的孝敬老娘,该给自家婆娘买礼物的也别不舍得,别想着去逛窑子,晚上老子亲自巡街,别让老子在窑子里逮着你们。”


龙颜大悦的天武大帝扫了一圈承文殿,起身往外走去,他觉得乱糟糟的承文殿配不上他此时的心情。

殊不知造成这副景象的罪魁祸首就是他。

好吧,你是皇帝怎么都对。

赵默紧跟着天武大帝朝着殿外走去。

走出殿外的天武大帝突然停下了脚步,开口说道:“去查一下。”

“遵旨,老奴这就去。”

赵默心领神会的弓着腰朝着天武大帝施了一礼,退了下去。

心情大好的天武大帝朝着御书房走去,他准备一会要把大臣们叫来,好好商量一下如何把这个鹤鸣宴办好。

……

北境,夜。

刚晴了一天的天空中又飘起了雪花,寒冷的夜色下,县衙后院,县尊居住的院落,侧厅,屋子里烧着一盆碳火,橘红色的火光微闪,不时传来“噼啪”的煤炭炸裂声。

李牧坐在了圆桌前,一边烤着火,一边小口小口的就着咸菜喝着粥。

两碗粥下肚,腹中的饥饿感才消失。

“呼……”

喝完粥的李牧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靠在了椅子上,一动不动。

“少爷睡了三天,腹中空不能吃油腻的饭食,明天小蝶给您做您最爱吃的狮子头。”

看着一脸满足躺在椅子上的李牧,小丫鬟快速的递了一杯茶在李牧手中。

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李牧喝了一口茶,看着正在收拾碗筷的小丫鬟心里想着。

万恶的旧社会。

不过,我喜欢……

记忆中,李牧出生在江南郡平安县的一个大户人家,老爹李百万是开酒楼的,一听名字就有钱。

老妈穆云是书香门第家的大小姐,长得非常漂亮,因为家里遭了难,才下嫁给了老爹。

李百万一介商贾,能娶到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小姐,按他的话讲,那是八辈子积来的福,家里祖坟冒了青烟,所以对自家媳妇一直很好。

事实也是如此,李牧能考上进士及第,跟穆云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商贾家出了李牧这么一个当官的,李百万对自家媳妇就更好了。

小丫鬟叫小蝶,从小在家就伺候着李牧。

李牧来北境上任的时候就带了小丫鬟小蝶,照顾起居。

这妥妥的富二代啊,而且还是个有实力的富二代。

躺平。

必须躺平。

李牧本身就是一个小人物,如今的身份,地位已经让他觉得无所追求了。

要钱有钱,要权自己大小是个县令,放现代那就是县长。

但是别忘了这是古代的县令啊,基本这一片自己说的就算。

而且这个年代嫖娼……呸,不是。

读书人的事能叫嫖娼吗?

那是以文会友,看歌舞表演。

可以三妻四妾。

李牧一边喝着茶,一边对未来憧憬着。

“大人你醒了。”

门外传来了周庭的声音。

李牧:“……”

……

京都,夜。

皇城内漆黑一片,唯有文华殿还灯火通明,文华殿是阁老们上班处理公务的地方。

内阁有四位阁老,乃是朝中最有威望的几位大臣担任,帮着皇帝处理政务。

每天都会有一位阁老在文华殿值班,今天值班的正是右相张礼。

“张阁老,陛下在御书房,让您过去一趟。”

一个青衣小太监,来到文华殿朝着正在伏案的张礼开口道。

闻言张礼站了起来说道:“这么晚了,陛下有何事召见?”

张礼身材不高,是一个面容清瘦,留着山羊胡子的小老头,也是大周顶级大儒之一,唯一一位有着七斗才气,还在朝中为官的大儒,虽年过半百却是精神十足。

“陛下没说,您去了就知道了。”青衣小太监低眉提着手中的灯笼侧身说道。

张礼也不在多问,走出文华殿,跟着青衣小太监朝着皇城内走去。

……

皇宫,内城。

御书房内,天武大帝端坐在案几后,手里拿着暗影司传来的秘报,赵默站在一旁侯着。

暗影司,是天武大帝安插在各州县监察百官的特殊衙门,主要是监察百官,刺探情报,由大太监赵默统领着。

“陛下,两位阁老,尚书到了,就在外面侯着呢。”门口传来小太监的声音。

“宣。”

“遵旨。”小太监应声退了出去。

不多时。

御书房外便传来了脚步声。

“老臣,参见陛下。”

“臣,参见陛下。”

四位大臣向着天武大帝拱手行礼。

首辅,高长青,须发皆白,一身官服不怒而威。

右相,张礼。

礼部尚书,徐西平,是一位五十多岁,身材微胖,看起来给人感觉很和气,又很不好接近的样子。

吏部尚书,孙平凡,人如其名,长得并无特点,一脸严肃,四十多岁是大周最年轻官拜尚书的官员。

大周,二品以上官员见皇帝是不用下跪的,只需要拱手施礼就可以。

“哈哈哈,深夜打扰各位爱卿,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跟众爱卿商议。”

天武大帝看着四位大臣笑着说道。

“来人,给四位大人搬凳子来。”

四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这什么情况,最近咱这位天武大帝不是一直为七国诗会烦心嘛?怎么还这么高兴,还有凳子坐。”首辅高长青。

礼部尚书回了一个眼神“我还在家睡觉呢,就把我叫来了。”

“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左相张礼老神在在,目不斜视的站在一边。

“别看我,你们都不知道,那我就更不知道了。”吏部尚书面瘫脸上毫无表情,摊摊手。

几人眼神快速的交换了一下。

“诸位爱卿看下,这是北岭郡传来的战报。”

天武大帝的声音传来,四位大臣收起眼神,坐了下来。

一旁的大太监赵默拿着奏折递给了左上首的高长青。

这就是一封很正常的战报,荻人犯边,陛下怎么还这么高兴,高长青耐着性子往下看。

“啊,天纵奇才,简直是天纵奇才。”

看到靖北县战报的时候,高长青高呼。

高长青意识到不对,立马起身拱手道。

“陛下赎罪,老臣失礼了。”

天武大帝摆摆手,示意无妨。

几人看着高长青,心中排腹,啥事啊大惊小怪的,年纪大了遇见点事就一惊一乍的。

高长青扫了几人一眼,就知道几人心里想啥,把手中的奏折又递给了张礼。

哼,还嘲笑老夫,一会别惊掉你们的大牙。

张礼接过奏折。

半响。

惊呼。

“才华横溢,哈哈,儒道多久没见过如此才华横溢的文人了,大周儒道有望了,这是谁的学生,如此天纵之才。”

张礼打开奏折,前面看着平平无奇,可看到靖北县战报也不禁站了起来。

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两人对视了一眼,感觉事情不对,一个人失礼还说的过去,连张礼这老头都惊呼。

不同寻常。

两人接过奏折,一起看了起来。

靖北县……

“咝……”

两人咝了一口凉气,看着对方。

这世间竟有如此惊才艳艳之辈。

大周的儒道要雄起啊。

天武大帝一直观察着众人的神色,悠哉的喝着茶,一副果然不出我所料的样子。

四人又对视了一眼,“难怪陛下如此高兴。”

“恭贺陛下。”

四人朝着天武大帝拱手道贺。

“哈哈哈,朕也没想到,在朕的治下有如此能臣,这是大周的福气。”

天武大帝站起身来,示意众人不用多礼。

“朕,深夜召各位爱卿前来就是想商量一下,明晚的鹤鸣宴如何安排。”

天武大帝说出了今晚开会的主题。

“陛下,臣为礼部尚书,这个鹤鸣宴的事就交给臣来办,保证给您办的漂漂亮亮的。”

不待众人开口,礼部尚书一脸献媚的站起身对着天武大帝拱手说道。

“哼,怎么也轮不到你礼部操办吧。”

吏部尚书一脸正气的对着天武大帝施礼道。

“臣愿为陛下分忧。”

“老夫还在,何时轮到你两小儿为陛下分忧。”张礼睥睨的看着两人。

两位尚书:“……”

要知道张礼可是两人的直属上司,两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你们都当老夫不存在么?陛下御书房内,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两位尚书不敢说话,却有不惧张礼的,高长青怒喝一声,站了起来。

“陛下,老臣今年八十有二了,不知道还能辅佐陛下多久,鹤鸣宴的事就交给老臣,让老臣也为陛下,为大周发挥最后一丝余热。”

“呔,高老匹夫,倚老卖老,年纪大了就回家歇着,给年轻人多留一些机会。”

张礼虽为左相论官位比高长青低半级,但张礼却是丝毫不给高长青面子。

“你,你……贵为左相,还是大儒,如此出口不逊,如何做读书人的表率,如何主持鹤鸣宴,真是岂有此理?”

高长青见张礼如此不给面子,也是大怒。

两位尚书小老弟相互瞅了一眼:“……”

知道有两位大佬在,没他们什么事,就静静的坐下来做一个吃瓜群众。

张礼:“你个老匹夫……”

高长青“你……”

御书房内两位大佬吵的是不可开交。

众人何时见过这种场景,都惊奇的吃着瓜。

最后实在听不下去的天武大帝,才站出来分解劝说,才以两人共同主持鹤鸣宴,礼部,吏部两位小老弟为辅的方案,劝下了两人。

不然两人都快开始彼其娘之了

一直到深夜,两位大佬带着两位小老弟才喜滋滋的出了宫。

……


虽然如此,看热闹的百姓们也把整个朱雀大街都占满了,足有上万人之多。

“听说今天县尊大老爷要发银子了?”

“今天是开始发银子么,得赶紧找个好位置。”一个贼眉鼠眼,个头不高的汉子朝着前面人群探头探脑。

周围的百姓们闻言一脸鄙夷的打量着他:“你参加守城了么?就想领银子。”

“银子都是发给上城和狄人战斗的勇士。”

“这不是城北的二赖子么?哟怎么着,你也有胆子上城?”

百姓们有认识贼眉鼠眼的汉子的,撇撇嘴。

二赖子不理会众人的嘲笑,说道:“当然,当日守城我还亲自砍下了一个狄人的脑袋呢。”

“就你?哼哼。”众人不屑。

二赖子也不跟他们争辩,直接朝着衙役们守着的入口走去。

看着二赖子跟衙役们说着什么,随后一个衙役翻开一本册子看了看,把守在入口的两个衙役便让开一条道,在众人惊讶,羡慕的目光中,二赖子昂首挺胸的朝着高台下走去,他这一辈子都没这么风光过。

百姓们嘴巴张得大大的……这……还真进去了。

认识二赖子的百姓们都有点不可置信……人憎狗厌的二赖子竟然还有这么一面。

一直到午时下三刻。

一身官服的李牧登上高台,高台上靠后的位置摆放着一张香桌。

李牧站在台边,狭长的眼睛,看着人头攒动的百姓们朗声开口道:“靖北县的乡亲父老们,大家好。”

李牧运才气在身,清朗的声音在百姓们的耳边响起。

“好……”

百姓们也都纷纷回应着。

“咱县尊大人这么年轻呀?”

“是呀,真不敢相信带领百姓们打退狄人大军的县尊大人,竟然如此年轻。”

当初守城的时候,李牧引发天地异象,众人也都只是站在城中远远的看到李牧的身影,再加上李牧刚刚上任不久。

很多根本没有见到过李牧的百姓们,看着高台上年轻的县尊大人,纷纷称奇。

“半旬前,狄人三万大军兵,一路烧杀抢掠,兵临靖北城下,靖北县的士卒,百姓们没有一个退缩,正是因为有您的到奋勇杀敌,所以才守住了我们的家园,”

李牧站在高台上,接过衙役递过来的长香,接着开口道:“这一炷香祭奠战死的英灵们,他们的牺牲换来了靖北县的新生,我们当铭记。”

李牧转身朝着香台深深的弯下腰。

李牧的声音感染着百姓。

此刻,百姓们默然。

李牧在香炉上插上长香后,转身又朝着台下百姓说道:“死者已役,活着的应该更好的活着,台下还有很多靖北县的英雄们为守城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在此李牧也要感谢你们。”

李牧说完,又对着台下的百姓们深深鞠了一躬。

“县尊大人,该说感谢的应该是我们。”

“要不是您死战不退,我们靖北县早就北狄人血洗了。”

“听说,这次狄人来的不止一支队伍,何壁的好几个县都被狄人一天就攻破了,城内百姓们都被屠杀一空,那叫一个惨……”

百姓们被李牧的话感动着,也都朝着李牧行礼。

“如今朝廷的抚恤下来了,本官答应要亲自给诸位父老乡亲们发银子,今天就给大家一一兑现。”

李牧说着,手一挥,十几名衙役抬着一个个大箱子走上了高台。

“这难道是……?”

“这些箱子难道装的都是银子?”

“这得有多少呀!”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