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红军杨秋雁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作品重回78,我靠赶山狩猎致富》,由网络作家“工程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工程狗”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重回78,我靠赶山狩猎致富》,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穿越重生,刘红军杨秋雁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红军的拳头,紧跟着一个半步崩拳打向刘红军的心口。刘红军手拳化掌按住刘红波的半步崩拳,也已崩拳对崩拳,拗步崩拳抢占中路。形意拳脱胎于枪法,奇正相合,以拳为枪,抢占中路,贴身靠打。形意拳讲究的就是中路为王,近身搏杀。每一招每一式都凶险异常。兄弟两个,你来我往的打作一团。用的都是形意拳,都熟悉对方的套路,就看......
《热门作品重回78,我靠赶山狩猎致富》精彩片段
第二天,刘红军早早起床。
收拾完之后,刘红军来到院子里,开始练功。
站完桩之后,开始打拳。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上一世,刘红军的形意拳坚持练了几十年。
“咱兄弟俩过过手啊!”刘红波也跟着活动了一下筋骨之后,对刘红军招招手道。
“好啊!我看看大哥,这几年,是不是把功夫落下了!”刘红军笑着摆出一个请教的架子。
“哈哈,我的拳脚可没有落下,让我看看你这两年进步如何!”刘红波说着也摆出架势,让刘红军先攻过来。
“大哥,注意了!”刘红军喊了一声,一个弓步直拳打了过去。
这是问路的一招,也是试探。
刘红波抬手就是劈拳,一掌拍向刘红军的拳头,紧跟着一个半步崩拳打向刘红军的心口。
刘红军手拳化掌按住刘红波的半步崩拳,也已崩拳对崩拳,拗步崩拳抢占中路。
形意拳脱胎于枪法,奇正相合,以拳为枪,抢占中路,贴身靠打。
形意拳讲究的就是中路为王,近身搏杀。
每一招每一式都凶险异常。
兄弟两个,你来我往的打作一团。
用的都是形意拳,都熟悉对方的套路,就看谁的招式变化快,用的更加灵活。
刘家传承的形意拳不是后世广为人知的形意十二形,而是更为狠辣,更为贴近实践的形意五行拳。
形意五行拳分为: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
其中的崩拳就是号称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半步崩拳。
打了半个小时之后,谁也奈何不了谁,最后还是刘红波率先叫停。
后退一步,躲开刘红军的一记炮拳,“停!
你小子,进步挺大啊!
再有两年,我还真打不过你了!”
“都是大哥让着我,留着手呢!”刘红军谦虚了一句。
实际上,刘红军留着力气呢,不然刘红波真接不住他一拳。
通过这次对练,刘红军对自己此时的实力,也有了一些了解。
不知道是不是穿越的福利,他的体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只不过,刘红波一直留着手,他也留着手,具体增长了多少,刘红军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数。
刚刚对练,出了一身汗,刘红军拿着毛巾到西屋里擦了擦,又换了一身衣服才出来。
刘红军先去喂了梨花和大黄,然后才洗手做饭。
吃完饭,刘红波该走了,晚了赶不上小火车。
太平沟十八个屯子,出行最主要的工具就是林场的小火车,一早一晚有两趟通勤车。
其他的时候,就要靠双腿,或者马车、驴车了。
刘红军下到地窖里,搬出一坛药酒。
“大哥,这坛药酒你带回去吧!这马上中秋节了,这药酒分一分,也是一件极好的登门礼。”
“这是虎骨酒?”刘红波看了一眼封签,笑着问道。
“嗯呐!”刘红军点点头。
“好东西,大哥就不和你客气了!正犯愁过节不知道送什么东西好呢!”刘红波拍拍刘红军的肩膀,也没有和他客气。
就好像,刘红波接过大五四的时候,也没有和刘红波客气。
他可不是真的十八岁的小青年,不懂人情世故。
别看五六半在供销社就能买到,但是大五四,供销社里绝对买不到。
刘红波给他弄来大五四,也是担了风险,并且送出去大人情才能弄到这把大五四,还有那一百发子弹。
刘红军知道大哥给他大五四是为了什么。
因为刘红波听说了,他要留下来当卫生员的事情,也知道刘红军决定的事情,除了老爹谁也劝不了。
老爹那边又说了,孩子大了,自己选的路自己走。
明显更支持刘红军留下来,不然也不会给刘红军踅摸一条狗,让他送过来。
刘红波眼看没有办法,才给他弄来这把大五四。
有把五四手枪,进山的时候,也多一个防身的手段。
山里的情况复杂,五六半有些时候不一定能够用得上。
“我们屯子快要分家了,等分了家,再需要什么,我进山给你打。”刘红军自信的笑着说道。
“你们屯子也要分家了?”刘红波并没有意外,笑着问道。
“嗯呐!我听杨叔说的,说是关里都已经分田到户了,我们也要分家!”刘红军点点头。
东北并不落后,榆树屯虽然在深山里,但是并不是与世隔绝,每天大喇叭都会带来全国各地的消息。
很多人家,家里也有话匣子,也能听新闻。
榆树屯的工分值还是很高的,一个工分能到一毛五分钱。
再加上夏秋可以采摘一些山货,也能换点钱。
到了冬天和春天,男劳力还可以去林场干零工,拉套子或者打楞堆,也能赚一些钱。
所以,整体上,榆树屯的日子,要比关内的大部分生产队要好很多。
好像,九十年代以前,东北老百姓的日子,一直都比关内好过,除了冷之外,没有别的毛病。
一直到九十年以后,关内才逐渐的和东北拉开了距离,人员逐渐开始往关内转移。
九十年代以后,东北的重工业逐渐没落,各地的林场,也开始大面积,大规模的封山育林,全面开始禁猎。
大量的东北人,开始进关内,讨生活。
这些都和刘红军没有关系。
“等分田到户之后,再进山打到的东西,都归个人所有,以后需要什么东西,让人捎个信就行。”刘红军又说了一句。
“行!你自己注意安全,枪随身带着!”刘红波拍了拍刘红军的肩膀叮嘱道。
“放心,白天我随身带着!”刘红军拍了拍自己的腰。
大五四就被他别在腰上。
等回头,他准备打一只鹿,找人做条鹿皮腰带,刘红波送给他的大五四有枪套,正好可以挂在腰带上。
别问为什么要现做腰带,问就是这个年代哪有什么腰带啊!
大家都拿根绳子当腰带。
刘红军找了一条麻袋,把药酒装进去,又把昨天刚刚熬出来的熊油也给装了进去。
一路把大哥送到村外的火车站。
“回吧!
等中秋节的时候,下山来,咱哥俩再好好的喝点!”刘红波挥挥手,背着麻袋,快步跳上小火车。
“嗯呐!告诉爹,我很好!不用挂念我!”刘红军也挥着手喊道。
看着小火车缓缓开动,刘红军才转身往村子里走去。
回到家,刘红军先走进狗圈,搂着梨花的脖子,轻轻的抚摸着它背上的毛,和它互动了一会,培养培养感情。
不然,还真不敢带出去,不熟悉的狗,带出去就有可能丢在山里。
至于四只小狗崽和两只狼崽,刘红军并没有去抱,也没有过多的亲热。
小狗崽的小的时候,不能抱着,不然很容易养废。
只需要按时喂养,最好是亲自喂养,让它们熟悉自己的气味就行。
有句话叫作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这句话对狗也通用。
有一条好狗带着,小狗崽都不用专门去训练。
和梨花交流了一会感情,其实就是给它梳理一下毛发。
刘红军才出了狗圈,把栅栏门关好。
又来到大黄独自待的大狗圈,继续和大黄交流感情,帮他梳理毛发。
虽然钱胜利说梨花是很好的头狗,趟子远,口狠,能人野猪、黑瞎子、狍子、马鹿等野牲口。
但是,刘红军还是想带着进山试试活
只是,现在和梨花还不熟悉,没有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感,还不适合进山,刘红军准备等一两个星期之后,再带着梨花和大黄进山。
今天的气温有点低,刘红军没有坐在院子里看书,而是来到西间的房子里,找出一本医书,看了起来。
刘红军发现,不仅仅是自己的身体力量变大了,就连脑子也变得好使了很多。
这医书,看一遍就能记住,好像印在脑子里似的。
这简直比开挂还牛逼。
此时,刘红军完全就是十八岁的身体,六十岁的灵魂,所以对于宅在家里看书这种稍显枯燥的事情,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厌烦。
相反,还很享受这种感觉。
一动不如一静,人就是需要静下来才好。
静下来,是一件非常有哲理的的行为。
身体静下来,可以养生,延年益寿。
人生静下来,可以更好的思考人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事业需要静下来,才能看清前面的路。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转眼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刘红军收起书,先给梨花和大黄,喂好两条狗之后,才开始做午饭。
至于四只狗崽和两只狼崽不需要刘红军操心,梨花的奶量很足。
尤其是来到刘红军家,吃的好,奶水自然足,六小只吃,足够。
这几天,刘红军都不准备进山,没有猎狗进山很危险。
反正,家里的食物还很充足,药材什么的也都不缺。
今天是九月四号,等十天半个月以后,和梨花彻底熟悉起来,再带着它进山溜溜腿。
猎犬也不能一直关在家里,不然捕猎的技能也会退步。
再好的猎犬,在家里关上一年,也得废掉。
转天一早,刘红军正在院子里练拳。
“汪汪!”梨花和大黄,同时叫了两声。
“红军哥!”杨秋雁站在院门口喊道。
这是农村串门的一种礼节,不能直接往人家院子里闯,再熟也不行。
都要站在门口喊一声,也是提醒主人家把狗看好。
可是这个年代,十七岁已经承担起家里的大部分家务,很多女孩子,十七岁就已经嫁人了,甚至有些都成了孩子的妈。
送走杨秋雁,刘红军看了看锅里,又加了一些水,然后往锅灶里加了一根木柴。
“红军,做饭呢?”一个少妇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走了进来。
“香草嫂子,来了!”看到来人,刘红军站起来打招呼。
“红军,我家你大侄子,不知道吃了什么,从昨天开始,一直拉肚子!”香草有些不好意思的对刘红军说道。
人家正在做饭,她过来说拉肚子的事,实在是不太讲究。
可是,又不能不说。
刘红军倒是不在乎这个,当医生的哪有在乎这个的。
别说这个,上一世,在战场上,打完仗,守着尸体,甚至手上还有敌人的血,不照样拿着馒头往嘴里塞?
一边给孩子号脉,一边开口问道:“拉肚子?拉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的?大便带不带沫?”
“拉的都是稀蹚水,带着黄沫子!”
“吐没吐?”
“没有!”
“没大事,这是痢疾,香草嫂子家里有大蒜吗?”
“大蒜有!”
“有大蒜就行,我先给大侄子扎两针,然后回家给大侄子烤两头大蒜吃了就能好!”
“烤大蒜能管用?”
“能,烤大蒜治痢疾拉肚子一绝!”刘红军笑着说道。
刘红军进屋找出酒精灯和老爹留下的针灸包。
点燃酒精灯之后,先把银针在酒精灯上烤了烤,然后用酒精棉擦拭一遍,在足三里、神悯上各扎了一针。
“好了!回家记得烤两头大蒜吃!”刘红军拔出银针,又对香草交代道。
“嗯呐!我回去就给他烤大蒜!谢谢你啊红军!
嫂子来得及,也没带钱,等回头我让你泉海哥给你送过来。”香草说完,抱着孩子开心的往外走。
“不着急。
回家用温水,加一点点盐,喂给孩子喝!”刘红军对着香草的背影喊道。
“嗯呐!”香草抱着孩子,急匆匆的走了。
送走香草之后,刘红军洗了洗手,准备吃饭。
掀开锅,一股肉香扑面而来。
肉炖茄子,泡面饼是绝配。
茄子喜油,用大油加猪肉炖出来的茄子,闻上去都是肉香。
没有滋味的面饼,吸收了茄子的汤汁,那就一个香。
刘红军看了看,里面的汤汁还比较多,反正不着急吃饭,盖上锅盖再焖一会。
进屋找了一本医书,坐在紫衫树下看了起来。
他家里最多的就是医书,也不知道老爹是怎么收集来的。
上一世,因为他去参军,一走就是十五年,这些医书,都被大哥收了起来,等他退伍之后,这些医书因为大哥几次搬家,大部分都遗失了,让他惋惜不已。
看了一会医书,看见锅里的火灭了,刘红军才收起医书,掀开锅,把炖茄子盛到盆里。
东北这边因为吃炖菜比较多,所以家家都不缺盆。
不是瓷盆,而是附近公社用泥陶烧制的盆。
也不知道是因为这是梦境的原因,还是因为重生的原因。
刘红军的饭量变得很大,炖的一锅菜,被刘红军吃了个精光,还吃了五个面饼子。
这面饼子可是不小,每一个面饼子都相当于一个大馒头,东北的那种大馒头,一个馒头半斤重。
刚刚吃完饭,正在刷锅洗碗的时候,钱胜利拎着一块肉走了进来。
“胜利大哥,吃饭了吗?”刘红军赶紧放下碗筷,迎了上去。
“吃了,熊罴拉回来了,这是分给你的!”钱胜利说着把手里的肉放到石桌上。
这是一块,熊罴肚子上的肉。
熊罴肚子上的肉,全都是肥肉,在这个年代,是最受欢迎的部位。
肥肉可以炼成熊油。
熊油炒菜吃,要比猪板油更香。
熊油不仅炒菜好吃,还是很珍贵的滋补中药。
熊油可以强筋健骨,补血补虚,祛风湿,能够滋润皮肤,还能治疗冻疮。
冬天皮肤冻伤了,抹上熊油,很快就能好。
钱胜利给刘红军送来的这块肥肉,能有二十来斤。
这也是规矩,每次打猎之后,村里分肉,打猎的人都是分的最多的。
不然,人家凭什么冒着风险进上去打猎?
当然,这是因为,榆树屯现在还是生产队制度,还没有实行包产到户,没有分家。
猎人进山打猎,要拿猎物顶工分。
每年,生产队都会在秋收之前,组织一次集中的围猎。
一是避免山里的野生口出山,祸害庄稼,二是打点野牲口,给社员补充体力,好在秋收的时候,有力气干活。
“胜利大哥你喝水!”刘红军给钱胜利倒了一碗水,里面放了一点白糖。
“你忙吧,我走了!”钱胜利端起碗,一口气喝干,然后很干脆的转身离开。
“胜利大哥,那些狼骨和熊骨怎么处理的?”
“你要那玩意儿干啥?队长说晚上大锅煮了,给大家改善改善伙食呢。”
“狼骨和熊骨都是药材,我这边肯定要啊!”刘红军说道。
刘红军自然不能说,自己要狼骨和熊骨是为了制作狗粮。
“你不早说,你等着,我回去和队长说,让他把骨头给你留出来。”钱胜利说完就急匆匆的离开。
这个时候,是民兵队最忙的时候。
要一天二十四小时值班,防止野牲口出山来祸害庄稼,也防止野牲口伤到人。
即便是这样,几乎每年都有人被野牲口伤到。
村里有很多寡妇,他们的男人大多数都是被野牲口给伤了。
刚送走钱胜利,刘红军正准备把熊肥肉熬成熊油,一个中年妇女走了进来。
“桂香婶子来了!”看到来人,刘红军只能放下肥肉,和对方打招呼。
“红军!我听说你今天打死一只熊罴和两只狼?”
“嗯呐!”刘红军点了点头。
然后转身进屋,又拿了一个碗,给对方倒了一碗水,同样加了一点白糖。
白开水加点糖,就是这个年代,村里招待人时,很高的礼节。
“桂香婶子喝水!”
“和婶子还客气啥!
我过来看看,有没有要洗的衣服!
你说说,你爹这一走,就留下你一个人,这日子可咋过啊!”桂香婶子说着,抹起了眼泪。
看的刘红军一阵无语,这话说的,好像他爹没了似得。
这个于桂香是村里的寡妇,三十多岁,正当年的时候,男人进山的时候被黑瞎子给挠了。
同时也是刘红军老爹的铁子,也是他的的帮扶对象之一。
东北话里的铁子,可不是网上说的好兄弟的意思,那都是瞎胡扯的。
东北的铁子,指的就是相好的,情人,北京话叫傍尖儿。
老爹下山去看大孙子,最挂念他的恐怕就是于桂香了吧,
刘红军倒是无所谓,老爹不在,他更自在。
毕竟,他从小没了娘,很小就开始跟着老爹学习中医,十六岁跟着进山打猎,生活很是独立,所以刘红军真没感觉什么。
真正不知道日子咋过的应该是这位桂香婶子。
毕竟,一个三十多岁的寡妇带着三个半大孩子,日子艰难是肯定的。
半大的孩子,出工拿不到满工分,但是吃的却不比成年人少。
白天生活难熬,夜里的日子更难熬。
“就这么过呗!洗衣服做饭什么的我都会,我和杨队长也说了,接我爹的班,在村里当卫生员!”
“那感情好!当个卫生员挺好。
你一个大男人,家务活哪能收拾的过来?回头让你小娟妹妹过来帮你洗洗衣服,收拾收拾房子啥的。”
“不用,桂香婶子,我一个未婚的大小伙子,小娟妹子也十六了,她过来帮我收拾,不方便!
容易招惹闲话,以后,小娟妹子咋嫁人?”刘红军赶紧拒绝道。
之前,于桂香就说过,想要把她闺女许给他,被老爹给拒绝了。
老爹在这方面还是很清醒的,他手里有闲钱,也不缺粮食和肉食,帮扶一下寡妇没事。
不能让儿子跟着受累。
现在,明知道自己快要定亲,还让闺女过来给他收拾房子,打的什么主意,很明显。
“桂香婶子,以前我爹在家的时候,缝缝补补的你也没少帮我们。你以后要是有什么困难,说出来,能办的我一定帮!”刘红军见于桂香还想说话,赶紧打断她,又接着说道。
能帮的一定帮,反过来就是,不能帮的,我也没有办法。
“红军,你和你爹一个样,都是那么仁义!
我知道你可能看不起我,觉得我不正经·······
可是,我一个寡妇人家的,又能怎么办?
这些年多亏你爹帮着我,要不我们孤儿寡母的真不知道日子怎么过。”于桂香说着又抹起了眼泪。
刘红军忍不住暗叹,原来回到这个年代,首先要面对的,就老爹留下的一地鸡毛。
“桂香婶子,小娟他们都长大了,以后日子会好起来的!
正好,刚刚胜利大哥给我送来的熊肉,您拿一些回去,给弟弟妹妹改善改善生活。”刘红军拿起刀,把肥肉一分为二,把其中一半递给于桂香。
“这怎么行,你自己留着吃吧!家里有!”于桂香赶紧拒绝道。
“桂香婶子,你拿着吧!我一个人能吃多少?你家人多,分的那点肉,哪够啊!”刘红军拿了一根草绳,把肉绑起来塞到于桂香的手里。
“你看看,你这孩子,我说过来帮你洗洗衣服,收拾收拾屋子的。”于桂香满脸尴尬的说道。
“没事,桂香婶子,拿着吧!我一个大小伙子,有手有脚的,我自己能收拾!”
好不容易,把于桂香送走,刘红军长出了一口气。
面对于桂香,刘红军真的是很别扭。
作为过来人,对老爹帮扶贫寡,并不反对。
毕竟,男人都有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老爹为了他没有再娶,偶尔接济一下别人,也不是什么大事。
村里人都知道,也没有人说什么闲话。
一个寡妇,一个鳏男,也和道德扯不上边。
这些年下来,榆树屯包括附近屯子的人,基本上都欠着老爹的人情。
所以,每年秋天,大家采山之后,都会给老爹送一些过来。
每家送的可能不多,但是加起来量可就大了,比专门采山的人家,山货还要多。
记忆里,虽然老爹今天下山去带孙子,但是附近屯子的人,依然送来很多的山货。
上一世的时候,这些山货,都被刘红军送到了山下,给了大哥刘红波。
这一世,刘红军已经放话,不会去当兵,要留下来当卫生员,估计送的东西同样不会少。
·······
刘红军从米缸里把熊掌拿出来,把外面包裹的黄草纸解开。
放到锅里,加上水,开始小火慢炖。
熊掌虽然好吃,但是处理起来很麻烦。
熊掌分干熊掌和鲜熊掌,两种熊掌的处理方法各有不同。
干熊掌,先要用热水浸泡十个小时,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而鲜熊掌不需要,可以直接放到锅里小火慢炖四五个小时,然后捞出来,趁热把熊掌上的皮毛撕下来。
接着用镊子,把细毛摘干净,再清洗干净,就能进行下一步的烹调。
当然了,也可以用黄泥把熊掌包裹起来,放到火上烤,烤上两个小时左右,拿出来,摆开黄泥,熊掌上的毛基本上都被黄泥沾走,此时再用清水洗几遍。
有人说,新割下来的熊掌不能吃,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大山里,可没有新割下来的熊掌不能吃的说法。
外面说新割下来的熊掌不能吃,是因为他们基本上吃不到。
吃到的都是干熊掌。
干熊掌比较麻烦,需要泡发才能进一步加工制作。
外面烹调熊掌很讲究,而且很麻烦,其实更多的还是为了突出这道菜的珍贵程度。
刘红军炖熊掌,自然不需要那么麻烦。
用熊油炝锅,放黄酱,加入咸猪肉,翻炒出肉香来,然后加入葱姜蒜,倒上料酒,在加一点干蘑菇,加上水,把熊掌放进去炖煮就可以了。
多加一些水,慢慢的炖,慢慢的收汁,等两个小时之后,汤汁收的差不多了,这熊掌也就炖好了。
总之,吃熊掌很麻烦,刘红军吃完饭就开始忙活,等周卫国他们到的时候,还没炖好。
“红军,这熊掌还没炖好啊!”天刚刚黑下来,周卫国等七八个知青来到刘红军家里。
“你以为呢!这熊掌哪有那么容易炖的,我一下午就没闲着,再有一个多小时,就差不多了。”刘红军看了一眼锅里,笑着说道。
“还没好吗?我在院子外面,就闻到香味了!”王跃进往厨房里探头看了一眼。
“没呢!咱们这还是简易的做法,这要是在城里,大饭店里,这道菜得头天就开始准备,然后第二天晚上能吃上。
有些甚至需要,提前两天开始准备。”
看到王跃进往厨房里看,刘红军也没有客气,直接对王跃进说道:“帮我看着好,小火慢炖就行,我先去喂一下我家的狗!”
“行!你去吧!”王跃进坐到锅台前面,认真的看着火。
刘红军拿了狗粮去喂狗。
喂完狗之后,刘红军又下到地窖里,拿了两条咸肉出来。
家里的咸肉也不多了,这几天打了野猪,得留两头,腌起来。
生产队没分家之前,猎人们打了野牲口,都要上交生产队,换工分,当然小的野鸡、兔子之类的拿回家,也没人会计较。
大牲口不行。
必须要上交村里,不然就是违反纪律,要挨批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