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百味书屋 > 现代都市 > 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完整版

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完整版

rs90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无广告版本的军事历史《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朱英蒋瓛,是作者“rs90”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饭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大明何以就富庶了?”老朱好奇地看着朱英。朱英淡然一笑:“爷爷啊,你这是被表象给蒙蔽了啊!我说的富庶是大明的富人富庶,而非百姓富庶。自古以来天下贫富差距就一直存在,而大明尤大,富人极富,穷人又穷,倘若要做到爷爷您说的那般天下皆富,那以目前大明的施政之策,富户怕是要富上天去了!”老朱听着朱英的话不由微微皱眉,随后看向朱英:“乖孙,你......

主角:朱英蒋瓛   更新:2024-04-04 21:4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英蒋瓛的现代都市小说《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完整版》,由网络作家“rs90”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广告版本的军事历史《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朱英蒋瓛,是作者“rs90”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饭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大明何以就富庶了?”老朱好奇地看着朱英。朱英淡然一笑:“爷爷啊,你这是被表象给蒙蔽了啊!我说的富庶是大明的富人富庶,而非百姓富庶。自古以来天下贫富差距就一直存在,而大明尤大,富人极富,穷人又穷,倘若要做到爷爷您说的那般天下皆富,那以目前大明的施政之策,富户怕是要富上天去了!”老朱听着朱英的话不由微微皱眉,随后看向朱英:“乖孙,你......

《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完整版》精彩片段


身为帝王,富有四海,从未有听过儿子孙子说过什么给自己养老的话,毕竟这天下都是自己的,谁能给自己养老?可没想到自己隐藏身份之后反倒是....

老朱能感受到朱英的真挚,心中暖洋洋的....

......

朱英将赚取的两万两直接分润了一半给了老朱。

对于银钱,朱英并没有那么执着,身为穿越者,还怕赚不到钱吗?

赚钱的意义在哪里?

不就是为了和家人分享,让身边的人过上好些的日子吗?

上一世自己就是个孤儿,这一世认了个爷爷,可能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想要借势,再加上一点可怜孤寡老人的心思,可当看到老爷子不遗余力地给自己撑腰,连贴身护卫都全都派来保护自己,给自己帮忙....朱英事实上已经从心底里认可了这个认下的干爷爷。

“老爷,这也是小爷的一片孝心,要不您就收下吧。”

蒋瓛适时开口。

“是啊老爷,有醉仙酿在小爷缺不了银钱,现在那酒楼掌柜还等着我们发货呢。”

王潮开口。

而王潮的话也是给在场的众人给提了醒,老朱看向朱英:“对了乖孙,你这酒水还有多少?”

“具体不太清楚,生产的事情这几天都是蒋叔在管。”朱英看向蒋瓛。

“回禀小爷,第一日有三十个兄弟用器皿产酒,总共产了五百四十斤醉仙酿,第二日又打造了四十副器皿,第二天第三天总计产出酒水两千五百斤,算上第一日的约莫有三千斤的库存。如今已经全部装入酒瓶,总计三千多瓶酒水。”

“三天便酿了三千多瓶?”

蒋瓛话刚说完,老朱已经被惊呆了!

一瓶酒水赚十两银钱,三千瓶....那就是...三万两?

我的乖乖....

老朱一算直接傻了眼....

“蒋叔,去把那三千瓶全拉出来给送去吧。”

“对了。售价还是一样,二十两银钱,各个酒楼不得随意提价。”

朱英开口道。

“是。”

蒋瓛点头称是带人前往地窖。

而老朱则是一脸的困惑:“乖孙,这一次性拉三千瓶出去...这能卖掉不?”

朱英看了老朱一眼,微微一笑:“爷爷啊,你当真是小看了我大明的富庶啊!”

“啊?咱大明富庶?”

老朱有些不敢相信。

大明什么时候富庶了?

自从开国以来,虽然说大明经过自己兢兢业业的多年治理已经初现平安之相,但要说富庶....老朱觉得定然是没有的。

要是大明富庶何以每年国家的税钱都不够花?每年收上来的税不过两千多万两,相较于宋时那是远远不如,各地不是洪灾就是旱涝,民不聊生不至于,但也就是在朝廷的不断救济下勉强过上裹腹的生活而已。

这是老朱理解的大名,也是老朱眼中的大明。

“我说爷爷,大明富庶很奇怪吗?”

“乖孙,你可别诓咱,咱时常听朝廷里的人说这银钱不够用,那银钱不够用,此地贫困那边又困顿的,大家过安生日子吃饱饭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大明何以就富庶了?”

老朱好奇地看着朱英。

朱英淡然一笑:“爷爷啊,你这是被表象给蒙蔽了啊!我说的富庶是大明的富人富庶,而非百姓富庶。自古以来天下贫富差距就一直存在,而大明尤大,富人极富,穷人又穷,倘若要做到爷爷您说的那般天下皆富,那以目前大明的施政之策,富户怕是要富上天去了!”

老朱听着朱英的话不由微微皱眉,随后看向朱英:“乖孙,你说的这话咱怎么有些听不懂呢?这贫富差距咱能理解,可为何咱大明就尤大了?”

朱英看着一头疑惑的老头子,也不藏着掖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实造成这样的局面其实也怪当今陛下,当今朝廷的政策有些局限,而这局限是因陛下出身决定的。当今陛下见识短浅啊。”

“小爷....”

一旁的王潮听着朱英的话刷的一下脑门上的汗就流了下来。

原本微笑的老朱脸色也骤然难看了起来....

“让咱孙说!”

老朱看了王潮一眼,王潮打了个哆嗦不敢再言语。

朱英看了王潮和老朱一眼,撇了撇嘴:“我说爷爷,你们也太胆小了吧?当今大明又不兴文字狱?这大街上议论朝政的人多了呢,咱陛下虽然是底层出身,但对于普通百姓还是非常容忍的,不会因言获罪。”

王潮一脸便秘的模样。

是,陛下是容忍,陛下是不因言获罪,可小爷你这当着陛下的面指着陛下鼻子骂就有点....

虽然王潮心里很想出言提醒,可一旁站着的老朱就像是一把宝剑一样直接抵住了他的咽喉,不敢说....这是一个字都不敢说啊....

而老朱听到朱英的话却是脸色稍稍一缓:“咱孙说的不错,这当皇帝的要是天天和百姓计较那便也没有什么大出息了,朝堂之上不可妄言,朝堂之下畅所欲言么。”

“乖孙,你说当今陛下见识短浅这咱就不同意了,陛下身居高位,何以就见识短浅了?”

被孙儿指着鼻子说老朱倒是不生气。一来不知者无罪,二来么....这不是咱大孙么,被大孙说两句有啥的?

不过被说成见识短浅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老朱不由为自己争辩反驳。

朱英听闻莞尔一笑:“爷爷,我不说别的,我就从这户籍上来说。我大明朝户籍总共分成了三大类,农户,工商户以及士族户。管中窥豹,从这里就能看出我们这位陛下对于大明的未来畅想了。”

“我们这位陛下是希望百姓各司其职,是以农户只能务农,商户只能经商,士族只能读书从政,是也不是?”

听朱英这话老朱不由一愣,随后眼前一亮:“就从这户籍中孙儿你便能看出当今陛下的意图?不错,确是如此。这难道不好吗?”

对于朱英的话老朱心中惊讶。

从一个国策中看出自己的意图想法,这已经不是一个小商人的能力了,这是一种政治智慧啊!敏锐的政治嗅觉!好像....貌似....咱这大孙有点聪明?


想到朱允炆继位,老朱的头就更大了....

这死的就不止蓝玉一个人了,整个淮西的老臣都得解决了行....

朱允炆的母亲吕氏背后可没有什么背景,和朱允熥不同,朱允熥背后站着常家,常家在淮西集团里算得上是根深蒂固,除了蓝玉这实在是能力过强的不好驾驭,其他人应付着都还行,他们至少都是支持朱允熥的。可要是朱允炆就不一样了....

.....

老朱越想越头疼。

太子刚死的时候光顾着悲怆了,这些一切后事都没有考虑,如今见到了蓝玉才猛然惊醒。

“标儿,你可真是给咱留了个大难题啊.....”

就在老朱思绪万千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时候,蒋瓛带着几个锦衣卫抬着一个木箱就走了进来....

“臣蒋瓛,拜见陛下!”

蒋瓛的声音惊醒了思考中的老朱。

看到蒋瓛,老朱一脸的疑惑,随后豁然起身:“可是咱乖孙出事了?”

老朱十分紧张。

自己让蒋瓛跟着刚失而复得的孙子,可这会儿蒋瓛却出现在了这里.....

这容不得老朱不多想....

“陛下,小爷好着呢。”

“那你好好的入宫作甚?还不回去好好看着?咱乖孙要是出了什么事咱扒了你的皮!”

老朱有些生气。

好家伙,自己让你好好的保护咱乖孙,你居然敢偷摸回宫?

万一咱乖孙出了点什么意外怎么办?

咱已经亏欠够多了!

老朱心里早就已经下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以后都不能让自己这亏欠良多的长孙再受委屈!

“陛下,臣此番入宫为的就是小爷的事儿啊。”

“小爷那边臣已经安排了锦衣卫日夜看守,绝对不会出问题。”

听到蒋瓛的这话老朱才稍稍松了口气。

安排了锦衣卫保护?这还差不多。

恢复了冷静的老朱也注意到了被几个锦衣卫抬到房中的破箱子....

“这箱子是?”

老朱疑惑地看向蒋瓛。

“启禀陛下,这箱子是小爷让臣挖出来的,里面是小爷这些年攒下的银钱。臣挖出来之后想了想觉得还是让陛下您先看看。”

“哦?英儿还有积蓄?”

老朱笑着起身,饶有兴致地走到了木箱子面前。

“嘿嘿,皇爷,您指定想不到小爷他攒了多少银钱!”

蒋瓛见老朱也不生气了,赶忙凑到近前。

老朱淡淡地扫了蒋瓛一眼:“你啊你,还和咱卖起关子来了?”

“要不皇爷您猜猜?”

蒋瓛笑着说道。

“猜就猜,英儿八岁得了失魂症流落民间,一个八岁孩童能有几个银钱?咱猜...二十两!”

老朱笃定道。

“皇爷您忘了小爷的宝贝了?”

蒋瓛提醒。

老朱一拍脑门:“咱怎么忘了?这小子还能卖酒啊,那咱猜一千两,对,一千两!”

在老朱看来,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一千两已经是巨款了。见识过那酒水的品质,老朱这才大胆猜测了一波。

蒋瓛没有回答:“皇爷要不您自己看看?”

“看看就看看!”

老朱哼哼唧唧的上前,一把掀开了箱子....

伴随着箱子打开,里面码的整整齐齐的一万两纹银就赤裸裸地显露在了御书房中....

老朱当场就愣住了....

.....

足足过了好一会儿老朱才从震惊中回过神,看向蒋瓛手指着箱子。

“这...这....”

“这是咱孙儿的银钱?”

老朱不敢相信。

万两!

这箱子里足足有上万两!甚至更多!

作为皇帝,老朱自然是见过世面的,区区万两银钱压根不足以引起他的震惊,可关键要是再联系上朱英的身份,还有朱英的遭遇.....这就足以让人惊叹了!

“这是咱...咱乖孙攒下的?”

老朱重复着一句话,言语之间全然都是不可置信。

一个八岁得了失魂症独自在民间流浪的小孩,十年间攒下了万两家财?

这....

老朱完全不敢相信,这超乎了他的想象。

想想自己当年,多么窘迫?都直接进寺庙当和尚了,那都吃不饱呢,结果自己这孙儿.....

“皇爷?”

“皇爷?”

蒋瓛轻声的呼唤将老朱从惊愕中拉了出来。

目光看向蒋瓛,老朱逐渐恢复冷静.....

“恭喜皇爷啊,小爷这般有本事,还是皇爷您生的好啊!”

蒋瓛一记马屁拍过去,老朱显然是听出来了,但这听着就是舒服啊。

是啊,咱的种好啊!要不怎么别家的娃娃没有这本事呢?

“英儿他让你把钱取出来他要做什么?”

老朱看着蒋瓛。

万两银钱的家底一炮取出来,老朱心里也是好奇。

蒋瓛自然是知无不言。

“皇爷,小爷他想扩大生产,投钱弄酒厂哩,还有就是让臣带人去找应天府的各大酒楼洽谈生意....”

“弄酒厂?洽谈生意?”

“什么生意?”

老朱无比好奇。心里不由可惜。可惜自己有事回了宫,没想到咱这一走,乖孙居然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万两银钱取出来,这看起来是要大干一场了啊!

“那自然就是酒水生意啊。皇爷您想想,就小爷手上的那烈酒方子,要是能多酿造的话这能赚多少银钱?小爷说了,先前是没有靠山,后面没人,生意做大的话担心被人给吞了所以才一直低调,一直隐忍。现在等户籍弄好之后背后又有皇爷您撑着,也是时候大干一场了。”

蒋瓛将朱英和自己说的一五一十地和老朱叙述了一番。

老朱眼中的震撼之色也是愈发浓烈。

原本只是以为自己这失而复得的孙儿只是得了个酿酒的方子,靠着这方子发财,可现在听了这一番有理有据有条理的思路,老朱也是惊讶了。

蒋瓛并没有注意到老朱的表情,此刻的他还在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朱英的计划。

“皇爷,您肯定猜不到小爷他让臣做什么!”

“他让臣去酒楼洽谈生意,刚开始的时候臣以为是小爷想借着臣的势头去让酒楼强买酒水,这臣哪敢啊,虽然酒水是好酒水,可臣一直牢记您的教诲,这仗势欺人之事如何做得?所以臣就准备严词拒绝。可还没等臣开口呢,小爷就先说了他的想法!”

“这想法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臣是万万想不到啊!皇爷您知道什么想法不?”

蒋瓛看向老朱,老朱也看向了蒋瓛,四目相对,老朱的眼神中闪过一抹杀气....

蒋瓛瞬间被吓了一个哆嗦,心中暗道不妙。

不好,自己得意忘形了!卖关子卖过头了....

“有屁就给咱快点放!”

老朱冷哼一声。

听到这话蒋瓛松了口气。虽然语气不太好,但跟随老朱多年的蒋瓛明白,这话一出,自己这事儿也就过了。不敢再卖关子,赶忙开口:“皇爷,小爷的意思是想让臣牵一下关系让各大酒楼可以售卖那醉仙酿,每卖出一份醉仙酿酒楼就能拿一半的银钱,要是卖不出去就全数还回来.....”

蒋瓛将朱英交代的事情给一一如实禀报,而没等他话说完,老朱的眼中已经是精芒大放!

“啪!”

老朱豁然起身,拍案而起。

“好办法!”

这会儿的老朱眼睛里充斥着极为耀眼的光,盯着蒋瓛:“咱乖孙当真是这般说的?”

蒋瓛看着激动的老朱,点了点头无奈道:“皇爷,这办法就算是咱想帮着说也想不到啊....”

“哈哈哈哈,这倒是,你这等狗脑子如何与咱英儿相提并论?”

老朱大笑。

此刻老朱的脑海里还不断回荡着蒋瓛先前说的话....

牵线将酒水放到酒楼,卖了之后再分钱?

“啧啧啧....这办法好,这办法好啊!”

“蒋瓛!”

“臣在!”

“以后咱乖孙要是有什么动静了你务必通知咱!”

老朱此刻的心情难以形容。忽然感觉....貌似自己这个失而复得的孙儿和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是!”

蒋瓛应诺。

“那皇爷,臣就先退下了,小爷那边还等着臣送银钱回去呢....”

“行,去吧去吧。好好帮着咱大孙!”

“是!”


皇宫中。

强行压住自己心中悲伤的老朱再次开始负重前行。

在意识到在自己长子死了之后大明的处境之后,老朱哪怕心中再悲痛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要是再这么下去,没有确立一个好的继承人,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身后事,几个儿子争斗....那不重演了大唐之事吗?这是老朱最不想看到的。

天下重启战火,自己和老兄弟们一辈子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想到这些,老朱没有办法,只能咬牙坚持。

丞相之位早就被废了,老朱将朝中大小事全都抓在手里,堆积了几天的事情一股脑儿的全都甩在了案桌上等待老朱处理决定。就连吃饭的功夫也没有了。

.....

“皇爷。”

蒋瓛走入御书房。

老朱放下朱笔抬头,看到蒋瓛的时候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蒋瓛你来的正好,户籍之事就你跑一趟吧,咱想了一下,咱要是亲自跑一趟的话动静太大,对大孙也不好,你就说是奉了咱的密旨,让户部直接给办个农籍。”

士农工商,正经农籍在大明的地位可是很高的。

“是。”

蒋瓛点头遵命。

老朱看向蒋瓛:“咱大孙那边怎么样了?有什么需要的就让他告诉你,你和咱说。”

“启禀陛下,小爷那边一切都好,小爷现在已经买了一处宅院,带着兄弟们开始酿酒扩大生产了,不日醉仙酿就会在各个酒楼销售,以醉仙酿的质量赚些银钱还是简单的。”

蒋瓛一五一十地禀报。

老朱闻言眉头一皱:“买了宅院?这孩子买宅院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咱手头还有不少空置的大宅院....”

老朱嘟囔着,随后看向蒋瓛:“你也是的,这般大事怎么也不入宫禀报一声?净白花钱。”

“陛下,原本小的是想禀报陛下来着,可一来小爷不让,二来您那些房产都是皇家名下的,小的担心.....”

蒋瓛话没有说完,但老朱却是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蒋瓛是对的,皇家的产业每一个地方都是受人关注的,要是贸然牵扯上,万一自己的身份被大孙知道了,大孙还心存芥蒂的话....那岂不是好不容易失而复得的大孙又没了?

面对朱英,老朱的身份瞬间就从大明帝王变成了普通老人,一个愧对孙子的老人....

再者退一步说。哪怕是自己大孙不怪自己,身份一旦公开,那便要卷入皇室之争....若是标儿还在还好,可现在....

在老朱看来流落民间的大孙虽然有些经商能力,可要参与宫闱之争还是能力欠缺的,万一被有心人给一番挑拨....

与其冒这么多风险,不如先维持现状。

“这事你考虑的不错,英儿倒也不缺这置办宅院的银钱。行了,你去户部赶紧把咱大孙的户籍给解决了送去。可莫要误了咱大孙的生意。”

“是。”

......

蒋瓛出手弄个农籍却也是小事,更别说还有老朱密旨了。

户部尚书唐㟒亲自出面办理,在蒋瓛告知是陛下密旨之后唐㟒问也没有多问用最快的速度老老实实地把农籍给办了出来。

户籍一事素来管理严格,匠籍和商籍还好,唐㟒倒也卖出去不少人情,可农籍....这玩意儿老朱可是一直关注的重点,要是自己违规操作一旦被发现,那事情可就闹大发了。所以哪怕是唐㟒自己也不敢轻易给整个农籍,尤其还是应天府的农籍...不过有老朱的密旨就不一样了.....

.....

朱英府宅中。

蒋瓛带着朱英的户籍证明。

“小爷,您的户籍弄下来了。”

蒋瓛将手中的户籍证明交给了朱英。

“这么快?”

朱英停下手中忙活的事情接过户籍证明,不由一愣:“居然还是农籍?”

看向蒋瓛,蒋瓛一脸笑意:“自然是农籍。工商户何以配上您的身份呢?”

在大明生活了十年的朱英明白农籍的珍贵。

首先农籍可分地!只要你有地在,你就能靠地吃饭,勤快些混个温饱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且农户有事报官官府也必然会有所倾向,这是取决于老朱这个上位者态度的,天下官员都知道老朱这个皇帝最重视百姓民生,而在老朱的眼中的百姓民生就是农籍的农户。对于商贾老朱反而是有些厌恶,上位的态度就决定了下面的施法,官员上行下效,农籍的农户在大明建国之初的洪武年间还是生活的很不错的。

其次农籍可入科举!工商户是贱籍,贱籍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科举是什么?几乎可以说是古代普通人完成阶级跨越的唯一途径!而农户,有这个资格!这一点就已经足以证明其地位了。

户口有三种,农户,工商户,士族户。

工商户就是工匠商人为主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农户是以耕种或是从事畜牧等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人。士族户一般就是世家大族或是考取了功名的子弟。三者之间是不能交融的。

在大明,户口是确定你一个人的性质的,讲究各司其职,想要经商只有工商户方可,农户和士族户都是不允许经商的,当然,这两个户籍好处就在于一点——可以曲线救国!没错,农户和士族户是可以变通的。

工商户身份低经常会受到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在经商方面就会非常困难举步维艰,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附,依附于谁?那自然是士族户,所以士族户可以不劳而获。而农户也有同样的作用,只是大部分的农户势力不够,无法庇护商贾。但自己不同啊,自己不用谁依附,咱自己做生意啊!只需要找个代理人,自己身处暗处进行经营即可.....

至于这代言人么....

朱英看向了蒋瓛....

“蒋叔,麻烦你个事儿嘿嘿...”

“您帮我寻个人,这生意得挂靠一番。”

“成,这个简单。”

......

不大会儿之后,蒋瓛返回,回来的同时还带着个身材瘦小的二十岁左右的青年。

“小人李二牛,见过主家。”

“你是工商户?”

“是的。”

“你从哪里来的?”

“是这位大人将小人买下来的。”

说着李二牛看向蒋瓛.....

朱英看着李二牛满意地点了点头。

“行了蒋叔,以后这生意就挂在二牛的名下吧。”

在大明人口明面上是不允许被买卖的,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不能买卖终生,但签订个五六十年的合同可没人管你,这和买卖也没什么区别了。

一番吩咐之后蒋瓛将李二牛给带了下去....

.....

僻静无人处。

憨厚的李二牛神情一变,变得严肃。

“小人李二牛,见过指挥使!”

蒋瓛点了点头:“行了,日后你便跟着小爷好好做事,多做多看少说,锦衣卫的条例不用我再说了吧?”

“小的明白!”

李二牛,锦衣卫应天府暗卫之一。锦衣卫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机构,在朝中明面上的只是明卫,而在各地还分散了无数的暗卫,这些暗卫以不同的身份分布,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正常生活的时候就和普通人一般无二只需要监察然后将信息定期传回总部即可。而一旦有需要,征召必回。

李二牛原本的身份就是应天府的一个小商贩,卖草鞋的。在蒋瓛受了朱英的吩咐让找个商业代理人之后当即就从锦衣卫暗卫之中进行了挑选,最终选定了明面上身份为破落户的李二牛,卖草鞋卖破产,光棍一个,为了生存卖身打长工这很合理吧?


“乖孙,你告诉爷爷,你这脑子是怎么想的?这法子也能被你想到?”

“不费精力不费时间,就只是让利便有这么大威力?”

老朱发现,真按照朱英这么说的做,不需要多久这醉仙酿之名怕是就要响彻天下了!

这等于就是让利给天下人,让天下豪绅给自己造势啊!

“爷爷,这就是我说的打造完整闭环产业链,商贾看似不事生产劳作,但他们也是整个产业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他们负责了销售,负责了货物运输,路上的风险他们承担,货物价格下跌的风险他们承担了,承担了无形的风险自然也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朱英将自己对商贾的理解给说了出来。

老朱心中不由暗自琢磨了起来.....

这一番话要是换成别人说的,那老朱听了必然会嗤之以鼻,可这话是自己大孙说的...而且又有昨日国策之论....老朱已经开始反省自己对于世界认知的偏差了....

貌似这么一听...商贾还当真有些作用?并非一无是处?

“那小爷,我们就一直不涨价吗?”

蒋瓛听了半天,听得云里雾里的。简单说就是知其牛逼却不知牛逼之所以。听着这话感觉牛逼,却不知道牛逼在了哪里....

和老朱不同。老朱处理了一辈子的政务对于人性,人心,对于天下各行各业都是极为了解的,是寻常人所不及的,所以老朱能听懂朱英说什么甚至可以发散思维,但蒋瓛不行。

朱英摇了摇头:“当然不会,不涨价只是暂时的,因为什么现在需要开阔市场,我们需要把醉仙酿的名声,醉仙酿的销售区域给打开。等什么时候市场彻底打开,那么我们身居产业链上游的优势就出来了。”

“产业链上游?对了乖孙,你说的这个上游和下游是何意?”

老朱再度发问,这会儿的他不像是个大明皇帝,反而像个充满好奇心孜孜不倦求问的好奇老头....

朱英也不嫌烦,仔细解释:“爷爷。所谓上游就是站在了产业链顶端,扮演了顶端角色的商贾有定价权。就比如我们。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利打开市场,扩充下游,也就是帮我们赚钱的人。通过他们让天下人都知道我醉仙酿的名头,而当醉仙酿的名头打出去之后,我们有两个法子可以赚取更多利润。”

“哦?哪两个法子?”

“第一就是大量生产醉仙酿,以量赚钱,供不应求是以导致市场价远高于我们的定价,但要是我们的生产能力可以飙升,天下有多少人需要这醉仙酿我们便生产的多少,那价格自然就会跌落,中间给销售酒水的商贾留有一定利润即可,控制市场价格与我们定价之间差距。比如我们卖二十两,而市场上则是卖二十五两或是三十两,这样的利润商贾在市场已经打开的情况下也乐得销售。”

“另外就是酒水这个东西的特殊性,酒越久越醇,这就如同古董字画一般,哪怕是现在买不赚钱,放个五年十年的,那酒水质量就全然不同了....所以在市场彻底打开之后大量生产醉仙酿便无需再担心销售了。此法一出,可在短时间内便赚尽天下酒客之银钱”

“第二种法子其实我更为偏向,那就是始终控制产量,第一种法子时间久了还是会出问题,天下之利皆在供求二字之间,供应充沛之后价格下跌是必然,简单说就是这玩意儿不稀罕了。我这第二种法子便是涨价,但控制产量!让这醉仙酿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能产,但我不产或是产了不卖,酒水储存也方便,卖不掉的就都存着。随着年头上涨质量还提升了。”

小说《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市场价一百两一瓶那咱就将价格提升到五十两,六十两,就是不提到一百,始终给中游和下游留有利益空间,让他们始终在我们的下面赚钱。有利益就有动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忍住赚钱的渴望,将每年的产量控制住。若是天下每年需要醉仙酿为一千,那我们就只卖五百,哪怕我们能产一千五,我们也只卖五百,始终让酒客处于有钱难买酒的状态....”

“所谓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此乃经商之根本。”

朱英意气风发,侃侃而谈....

说的可以说是一个酣畅淋漓!

穿越十年,也憋屈了十年,自己拥有远超这个时代的能力,有远超这个时代的产品,有远超这个时代的想法认知,可偏偏局限于时代,没有背景就等于没有了一切!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这种感觉,不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的。

而如今,自己终于可以酣畅淋漓地大展拳脚了!

一旁,老朱已经听呆了....

自己这大孙,好像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更加优秀!而且是优秀得多啊!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老朱喃喃自语,只感觉越是念叨越是感觉这句话之中所蕴含的道理之深奥....

以老朱的阅历,早已不会局限于话语本身了,在听到这句话的第一时间老朱就联想到他处....

老朱原本沮丧的内心之中顿时升腾起了一股子希奕....

“大孙,昨日你说这朝廷户籍之弊病,咱回去也想了想,确实是如此,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解决的法子.....”

“解决法子?爷爷你不用想了,这玩意儿本身就是无解的。”

“无...无解?”

老朱有些不可置信。

“对啊,你要知道陛下划定这户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稳固天下,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们的后人也在自己的位置上,一成不变。如果一切各司其职没有任何外在风险的话说不定可以成立,但实际上会碰上很多的问题。”

“比如君主昏聩,外敌入侵,天灾人祸,一切的一切都会导致这个体系出现不稳定,一旦出现不稳定的时候,抗风险能力越弱的群体就必然会受到损害,随着日积月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矛盾爆发是必然。”

朱英解释道。

“那咱...咱要是改呢?”

“改?改什么?”

“这制度开始之初就已经注定了结局,因为这天下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也没有千古永固的江山。当今陛下虽然厉害,哪怕是纵观古今也是排的上号的有能力的帝王,可终究是人,人力何以胜天?”

“难道他想凭一人之力算尽千古事,算尽天下人么?”

“制度是人定的,不同的时期需要出现不同的制度,无论是农户,工商户或是士族户皆有其用。”

“农户生产粮食,粮食充沛才能使得天下稳定。工商户促进的是天下经济活力,以农为主稳定有余但爆发不足,而这就需要工商户弥补,就如我大明,重农抑商则朝廷无钱,百姓少银,但粮食充沛,国家安定。而看前朝大宋,商业发达则国有余银,虽人少地小却远富我大明多矣。这就是商户的作用。”

“天下要稳定,那便重农抑商,天下要发展,那便鼓励商业。这些政令是需要上位裁决的。当然,定死也有定死的好处。”

小说《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