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秋风卷着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低语生命的无常。
我想起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
可欲望是什么?
是活下去的渴望,还是对命运的抗争?
小灰的生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自己的挣扎。
我试着调整自己的呼吸,告诉自己要镇静,可心底的恐惧却如潮水般涌来。
我点亮台灯,翻开一本旧笔记本,上面记着一些零散的句子,其中一句是:“死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
可现在,我却为这只猫的生命而焦急。
第四天清晨,一个女孩敲开了我的门。
她叫小丽,是楼下的住户,听说我在养一只受伤的猫,特意送来一罐猫粮。
她站在门口,穿着简单的毛衣,笑容温暖,像春天的阳光。
她说:“我家也养猫,叫花花,听说你救了一只流浪猫,觉得挺了不起的。”
我有些尴尬,摆摆手:“没什么,只是看它可怜。”
她告诉我,她家的花花也是捡来的流浪猫,起初瘦得皮包骨,现在胖得像个球。
她留下猫粮,叮嘱我如果需要帮助,可以找她。
我谢了她,心里却泛起一丝暖意。
巷子尽头的棋局还在继续,老人们围着石桌,争论着棋路,笑声中夹杂着生活的琐碎。
我看着小丽的背影,觉得世界或许没那么冷漠。
小丽的到来让我振作了一些。
我打开猫粮,试着喂小灰。
它闻了闻,舔了一口,然后又缩回毛毯。
我松了一口气,至少它还愿意尝试。
接下来的几天,小灰的状态有所好转。
它开始吃一点食物,偶尔还会试着站起来,虽然步伐踉跄。
我看着它,心底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
或许,生命就是这样,在最绝望的时刻,总会有一线光亮。
我开始在笔记本上记录小灰的点滴,写下它的眼神、它的呼吸,甚至它的呼噜声。
这些文字,像是对生命的某种确认。
社区里,关于流浪猫的争议渐渐升温。
有人抱怨猫偷吃食物,有人担心卫生问题。
一次楼下聚会,老张带头提议驱赶流浪猫,理由是“影响环境”。
他站在石桌旁,挥着手,声音洪亮:“这些猫到处跑,脏兮兮的,谁受得了?”
我推着轮椅过去,平静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只是想活下去。”
人群沉默片刻,小丽站出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