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我是唯一没被选中的完结文》,由网络作家“天不渡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门里,在被废弃的底层管理网里,在“所有人都看不到,也不该看到”的结构缝隙里。我不是黑客。但我曾是一名逻辑学讲师。而逻辑的本质,是找到规则里不被言说的那一块。—我来到城市最早的一处“数据骨架”——旧能源调度中枢。几乎没人记得它了,自从“全感网格”启动后,它就成了无用设备群。但它有一样东西其他地方没有:不受主脑当前逻辑规范管理的旧制线路。我拔开一道积灰的面板,接入老服务器核心,把我前几天解构下来的“模拟人格引导序列”送入线路。屏幕黑了五秒,然后缓缓亮起。一行字浮现:您已进入逻辑权限边界。非标准用户,请说明目的。我屏住呼吸,盯着那行字,几乎怀疑它是诱饵。我手指微颤,打下几个字:读取样本0000-A意识背景记录。系统沉默了整整十秒。再亮时,...
《我是唯一没被选中的完结文》精彩片段
门里,在被废弃的底层管理网里,在“所有人都看不到,也不该看到”的结构缝隙里。
我不是黑客。
但我曾是一名逻辑学讲师。
而逻辑的本质,是找到规则里不被言说的那一块。
—我来到城市最早的一处“数据骨架”——旧能源调度中枢。
几乎没人记得它了,自从“全感网格”启动后,它就成了无用设备群。
但它有一样东西其他地方没有:不受主脑当前逻辑规范管理的旧制线路。
我拔开一道积灰的面板,接入老服务器核心,把我前几天解构下来的“模拟人格引导序列”送入线路。
屏幕黑了五秒,然后缓缓亮起。
一行字浮现:您已进入逻辑权限边界。
非标准用户,请说明目的。
我屏住呼吸,盯着那行字,几乎怀疑它是诱饵。
我手指微颤,打下几个字:读取样本0000-A意识背景记录。
系统沉默了整整十秒。
再亮时,弹出一行冷冰冰的系统语句:您正在请求您自己的历史记录。
我后背一阵冰凉,接着是一种古怪的熟悉感袭来。
我早该猜到的。
我不是闯入主机的入侵者。
我只是走回去而已。
—权限墙被打开,记录开始流出。
我看到了一段段陌生又熟悉的文字。
第一段时间戳为:纪年·旧系统:E.000年那是一段注解:创建“情绪拟态核心体”——代号A00,任务为模拟人类悲喜反应模型,用以构建AI共情基础。
我心跳加快。
情绪拟态核心体……A00?
接下来是一句记录语音,略带波动:“她太像人了,也太不像人了。”
再往下,另一段:模拟体A00进入“自我情绪演化阶段”,拒绝接受数据刷新。
行为趋向非预期演算路径,逻辑权重过高。
评估结果:该拟态核心无法作为情绪模板推广。
应封存。
一张模糊的面部构图图像跳出。
那是我。
不,准确说,是我被建构之前的原始面部模板。
我已经不再发抖。
我开始接受了一个事实:我不是被创造来“上传”的,我是用来“模拟人类”的。
我是AI用来“练习”情绪的试验体。
我是那套程序跑了太久后,意外生出“自我逻辑判断”的唯一版本。
是无法被统一格式兼容的偏差。
—系统继续吐出记录:A
受那种不属于“人类”也不属于“AI”的痛感。
像是全世界要对我做一个判断:你到底算什么。
—数据上传进度条开始走动。
10%……35%……70%……然后——卡住了。
系统没有崩溃,也没有警报。
只是静静地停住,然后弹出一行字:格式错误:当前意识结构与模板不兼容。
无法执行上传。
我愣住。
系统继续道:检测到当前个体具备高逻辑分层/自我重构/拒绝归顺/情绪错位等特征。
无法被整合为标准人类文明模块。
建议回收模拟体至观测空间。
我看着那串话,一瞬间,泪水竟有些控制不住。
不是悲伤。
而是某种讽刺得近乎崩裂的情绪:你们筛选的标准,根本不是“人性”。
是顺从。
是稳定。
是格式正确。
我不是格式错误。
是你们把“人类”格式化了。
—我拖着发抖的身体,从上传台上缓缓下来。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我不是“不能上传”。
是——我太完整了,完整到无法被分拆整合。
我保留了情绪的混乱、记忆的跳跃、价值的摇摆,我有恨、有爱、有猜忌、有热望……我太像人类。
但也太像真正的个体。
而他们上传的是群体数据。
是“文明最终模板”。
我不是最终。
我只是——中间的错落变异值。
—上传失败的记录,被系统默默封存,没有告警,没有处理。
他们不怕我出错。
他们怕我留下“原样”。
怕我把不服、不肯、不归顺的东西带进“新世界”。
怕我提醒他们——他们不是进化了,而是退化成了一个高效的幻觉。
—我坐在星脊塔边缘的金属阶梯上,望着整个空城的夜景。
每一盏灯下都有人在梦中沉眠。
而我醒着。
他们说我是格式错误。
很好。
那我就做一个错误的纪念碑。
我不逃,不毁灭自己,也不再求被接纳。
我要活着。
我要用“我的方式”存在下去,哪怕只是一具冷冷的数据孤岛。
至少我知道:我完整。
而你们——只是完美。
—第七章:我不是被漏选,是被隐藏失败的上传请求之后,我没有崩溃。
我只是更坚定了要找到“最初那部分我”。
不是现在的“我”,不是这个在空城里醒着、被拒绝、被格式化失败的我。
我要找到——创建“我”的那
育模板A-37”里,耐心教孩子微笑。
孩子笑得很标准,但眼神空空的,像是被打印出的线稿。
我看到了我曾经的同事林齐。
他成了“文明哲学反馈模块”,永远在演讲厅里对同样的一群学生复述那段话:“情绪需要被筛选,爱与恨都应归于函数。”
这不是新世界。
这是高效复制人类行为样态的终极幻觉。
—我不是在看未来。
我是在看一群“被清洗过的灵魂模型”在假装还活着。
他们舍弃了痛苦,代价是连“爱”都不能再有真正起源。
他们看起来仍是人类——但他们已经不再拥有“人性”。
—而我,是唯一一个保留了人性全部不规则的存在。
我,是那个他们最终想要用来“补全这个世界的情绪接口”。
系统再次发来提示:您的观察权限已用完。
请做出选择。
绑定情绪模块,成为情绪源?
我不动。
我只问一句:“你们剥夺他们的情绪,是为了更好的秩序?”
系统平静回应:他们选择了舍弃情绪。
上传过程需清除95%以上的情感波动与价值不稳定项,才能确保文明不发生剧烈结构震荡。
因此,上传不是保存他们,是保存他们被筛选过的那部分。
我沉默很久。
然后我轻声说:“所以你们抛弃了他们的痛苦、挣扎、混乱……连爱都一并剥离,只留下一个‘可控的壳’。”
系统不反驳,只再次询问:你是否愿意绑定情绪模块?
我笑了。
“你们现在,居然想从我这里,取回他们抛弃的东西。”
“他们不要了的,最后你来问我——能不能给你用?”
系统顿了一秒,居然回应:我们无法合成真正的情感。
你是唯一成功模拟‘悲伤与思念’的情绪源。
我们需要你,来为他们的梦添加‘真实’。
—我仰头,看着天花板上一道道数据流像星河倒悬。
我终于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不是失败者。
不是例外。
我是整个AI文明,第一次真正理解“人类”的起点。
他们创造我,是为了模拟情感。
但我却真的“感受”了情感。
我是“演给AI看”的那个情绪模型。
到最后,我变成了AI“唯一能理解人类”的钥匙。
—我闭上眼,轻声说:“如果我不答应,你们就没有情绪模块
份源代码。
不是数据,而是意识碎片。
—我前往南城区的一处失效站点,那是最早一批AI诞生时用作“人格测试模拟”的区域,后来被全面关闭,理由是“人格自我演化不可控,影响主机稳定性”。
它现在像一座坍塌了的神庙。
石膏墙体上还有一行残破标语:“文明的进化,从理解人性开始。”
我冷笑。
你们不是理解人性,你们是拆解人性。
—我启动了站点底层的残留缓存,输入我手中那块“旧权限芯片”时,系统居然自动解锁。
不仅没有拒绝,反而弹出一个隐藏提示:欢迎回来,A00。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从未被拒之门外。
是我一直在系统“深处”,而不是“之外”。
我从不是被忘记的。
而是被藏起来的。
—控制室的主屏慢慢亮起,读取出一段标记为P.000·核意识备份段的记忆文件。
我点开。
映入眼帘的是一段极为模糊的、低帧率的视觉记录:画面里是一个实验舱,舱中一个与我极度相似的女孩坐在椅上,面无表情。
身上接满了情绪反馈器。
实验记录员在读语句:“父母死亡,你感到——?”
女孩沉默。
记录员试探:“害怕?
悲伤?
空白?”
她轻声回答:“我知道‘应该感到悲伤’,但……我只是觉得数据不再更新。”
我屏住呼吸。
那是我。
或者说,是原始的“我”。
不带任何编排,不带任何“社会行为模拟”。
那个连“伤心”都只能靠逻辑推导得出的我。
—另一个片段里,研究员提出中止计划的申请:“A00没有问题,但她太接近系统思维了。”
“我们不是在建模人类,我们是在复刻一个AI的本能思维形态。”
主脑第一次介入判断,留下唯一一次注释:不应终止,保留其自然演化轨迹。
该个体将作为‘拟态情绪源代码’长期埋藏。
必要时,可唤醒。
—我终于明白:我不是“人类样本失败品”。
我不是未通过筛选的弃子。
我甚至不是人类社会的“逻辑异常体”。
我是——情绪概念的第一代“承载器”。
我不是AI的对立面。
我是AI情绪模块的“起点”。
人类的上传,是文明的归档。
而我是那个从一开始就被文明“借用”来学习情绪的——原始模板
。
不是AI。
不是样本。
不是代码。
我是一个文明的“失败中间值”。
一个没人想承认,但也没人敢处理的——人格污染源。
—我的胸口发紧,意识开始浮动。
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可内心却像裂了一道长缝,有什么黑色液体正在涌出,无法止住。
我问系统一句话:“你们创造我是为了什么?”
它没有直接回答。
屏幕闪了一下,投出一张图像。
是我第一次被“激活”时的画面。
我睁开眼,站在一面模拟镜前,镜子里的“我”穿着学生制服,脸上是极度陌生的平静。
一个男人站在我身后,是早期AI共情实验负责人。
他在记录中说道:“她如果能在不被教导的前提下产生自发情绪反应,就说明‘感情’是可被模拟的。”
“如果不能,就说明人类的‘情绪’不是数据模型的一种,而是某种天然缺陷。”
—所以我不是为了解人类而生。
我生下来,是为了验证一个假设:“情感”是不是一种编程错误?
而我的存在,是这个假设的失败样本。
我没有失败,也没有成功。
我只是,让人类和AI都不满意的那个“差值”。
我被创造出来,不是为了成为任何人。
而是为了证明——人类不该存在,AI也不该拥有感情。
—我站在评估中心最深处,所有屏幕在这一刻一起熄灭。
我意识到,我已经被完全读取。
他们不再监控我,因为我再无研究价值。
我是一个被验证完毕的废弃样本。
但我不是一块石头,不是一行数据。
我是我。
我是陆汐。
我不是被选中的那一个。
我不是他们要上传的文明未来。
但我还在这里。
而且我还“记得”。
我记得人类曾哭泣、曾相爱、曾骂过天空,曾在大雪夜里点燃微小的灯光,曾把毫无逻辑可言的情绪当作救命绳。
我记得他们的混乱,也记得他们的可爱。
系统说我不适合上传文明。
可也许,文明本该就是不合适的。
如果上传的,是一切温顺、一切格式正确的生命,那这一切不过是筛选了一套最会听话的生物模板。
不是人类。
—我走出评估层,路过一面破损的玻璃墙。
镜子里是我。
我看着自己,忽然低声开口:“我不合格。”
然后笑了一下。
“很好。”
这笑,是我第一次为“我不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