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郭小米徐静安的其他类型小说《六零年,穿成了心机女主的垫脚石郭小米徐静安全局》,由网络作家“月藏云那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转眼又过了4天。徐静安早上刚到单位,跟她在同一办公的张环张大姐就问:“静安,听说了没?徐静安一头雾水:“听说什么?我刚来。”“韩主任的爱人来看他了。”张环把凳子往她这里拉了拉,悄声说着:“今天韩主任都请假了,两口子是真不容易。”“韩主任是什么时候来单位的?”徐静安也低头悄声回话。“去年十月,”旁边接话的王美丽是去年招进来的。“对!过年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人在单位过得。据说他老婆要来,但是主任没让。说是带着7个孩子坐火车不安全。”张环加以肯定。“年下都想回家过年,可不就火车站人多嘛!”徐静安接话道,“这两口子就这么分居两地?”“人倒是好过来,这属于夫妻投靠。可工作就不好安排了。”张姐从柜子拿出茶缸倒上水。对面的焦大姐也端着茶缸,吹了吹,...
《六零年,穿成了心机女主的垫脚石郭小米徐静安全局》精彩片段
转眼又过了4天。
徐静安早上刚到单位,跟她在同一办公的张环张大姐就问:“静安,听说了没?
徐静安一头雾水:“听说什么?我刚来。”
“韩主任的爱人来看他了。”张环把凳子往她这里拉了拉,悄声说着:“今天韩主任都请假了,两口子是真不容易。”
“韩主任是什么时候来单位的?”徐静安也低头悄声回话。
“去年十月,”旁边接话的王美丽是去年招进来的。
“对!过年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人在单位过得。据说他老婆要来,但是主任没让。说是带着7个孩子坐火车不安全。”张环加以肯定。
“年下都想回家过年,可不就火车站人多嘛!”徐静安接话道,“这两口子就这么分居两地?”
“人倒是好过来,这属于夫妻投靠。可工作就不好安排了。”张姐从柜子拿出茶缸倒上水。
对面的焦大姐也端着茶缸,吹了吹,轻吸了一口接着说:“所以现在面临着两种局面:想夫妻孩子大团圆,就没工作。不舍得工作的,就得牛郎织女鹊桥会。”
接下来一上午,办公室里都在讨论韩主任两口子。
宿舍楼
“要不,我和孩子们还是过来吧。”韩主任的老婆郭彩霞,心疼的看着丈夫:“你看,你都瘦了。”
“舍得工作了?”韩义微笑地看着自己妻子。
“不舍得也不行啊。咱们两口子还能一直这样?”郭彩霞把洗干净的被面往晾衣绳上放,韩义在旁边搭把手。
“孩子们也都想你,每天都问什么时候能看到爸爸?”
韩义往周围看了看,低头在老婆耳边悄悄地问:“那你呢?想没想我?”
郭彩霞笑着瞪了一眼,胳膊肘轻轻顶了下丈夫的腰,扭身进了宿舍。
韩义眼睛弯弯,满脸带笑地跟了进去,锁上门…
中午下班后,约莫着时间,徐静安回宿舍拿上饭盆。出来的时候,正好和郭彩霞在宿舍楼的拐角处迎面碰上。
徐静安朝对方笑了笑:“是郭大姐吗?”
“对,妹子你怎么称呼?”郭彩霞说话也和气。
“大姐,我叫徐静安,这个月刚来。您叫我小徐就成。”
“行,小徐,今天食堂中午有土豆炖鸡块,快去吧!”
“谢谢郭大姐,不耽误您时间,我现在得去打饭。回头我再找您说说话。”
郭彩霞听后,眉头动了动,也笑着回话:“我这两天都在,你什么时候来都行。”
郭彩霞一回到宿舍把这事告诉丈夫韩义。韩义拿毛巾帮媳妇把手上的水擦干净:“不用多想,总会知道的。”
郭彩霞想了想:“那今天晚上,我下去走走,你晚点下来。”
两口子之间的默契尽显,韩义点头表示明白。
吃过晚饭,徐静安站在窗边看着窗外。天色渐暗,看到郭彩霞一个人出来,赶紧下楼假装偶遇。
“郭大姐,巧了,咱们俩一块走走?”
“行啊,小徐。”两人边走边聊,走到操场,周围一个人都没有。
徐静安知道时间有限,于是开门见山地说:“大姐,今天您一来,办公室里提起您和韩主任的情况,都说你们两口子不容易。”
“现在,谁家过日子都不容易,”郭彩霞丝毫不落人话柄。
“当时我一听您的情况,就有一种感觉——这是命运安排好的。”
“怎么会这么想?”郭彩霞诧异的看着眼前的姑娘。
“我想跟大姐你换工作。”徐静安也回的直接爽快。
“什么?换工作?”郭彩霞怀疑自己听错了。她以为对方想要求老韩办事,她想先看看情况,不管行不行的一律不让老韩粘手。
刚到拐角,突然从里面冲出来一个人。只听“咚”的一声,她就感觉被一股大力撞的头眩眼花,身体不受控制的往后倒去。
“对不住,对不住。姑娘,你没事吧?”对方一把拉回她,急切的问。“我有急事才跑得快了,没注意人。”
“啊,你别动,我头发被你挂住了,”徐静安歪着头,用手按住被扯的生疼的头皮,不得不喊。
刚把头发解开,就听“快!他刚才从这里跑过去了。”一阵脚步声从远处传来。
对方呼吸急促,徐静安也吓得下意识抬头去看对方。两人的目光相对,都愣了一下。
沈和急忙一把抓住她往旁边的过道夹缝跑去。这条小道本就暗,夹缝更是处于黑暗之中。这个夹缝只有30公分宽,穿过去有个能站下两个人的角落。两人侧着身子一起挤在里面。
“人呢?明明就看到他从这里跑了,一转眼就不见了。给我仔细找,我就不信,他还能飞了?”
听到外面人的话,徐静安屏住呼吸,紧张的心都能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外面的人来来回回好几趟,两人面对面站着,不敢出声,都能感觉到对面呼出的热气。
“走!先撤,我们去别的地方找找。”
人走后,两人谁也没动。果然过了10几分钟,又回来了。“看来真没在,呸!让他跑了。”呼啦啦一群人又走了。
两人不敢动,继续挺着。30分钟后,这群人又来了,“老大,还是没找到。”
“让咱们的人把周围圈起来,再等等。是,老大!”
危险暂时过去,“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去?”徐静安悄声问。
“再等等。”沈和小声回道。
周围再次安静下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徐静安感觉腿都麻了,想动动腿,结果一动就能与对面沈和的腿相碰,徐静安尴尬的不行。
今天沈和本来是来相亲的,虽然他当时听后犹豫一下拒绝了。可她妈已经和表姨说好了,姑娘都过来了,不管成不成他于情于理都要过来见一见。
谁能想到今天突然加班?紧赶慢赶想着从小道过来抄近路,谁知碰到地下交易。一群人vs他一个人,他不跑能行吗?
忙中出错,撞到了前几天见过的一位姑娘。这时再跑来不及了,留姑娘自己一人,那更不行啊!当时顾不上多想就拉着那姑娘躲起来。
现在两人面对面站着,稍微动动就能碰到彼此。沈和能感觉到对面姑娘的紧张和不安。
处于黑暗之中,嗅觉、听觉和感观在无限放大。对面姑娘身上传来跟上次茉莉花香不一样的味道,甜甜的皂香味儿和茶叶味儿。嘴里呼出的气他都能闻到甜甜的橘子味儿。
徐静安从来没有觉得时间过的这么慢过。听到沈和的呼吸声越来越急促,心跳声越来越大。她下意识的想往后撤,谁知一动就又碰到了对方,吓得整个人都僵住了。
“咕咚”吞咽声清晰的传到耳边。
沈和现在突然明白过来:梦中的那个姑娘虽然看不清脸,但他现在无比确定就是对面的那个女孩。
心中无数个想法,现在只能死死按住。就算他想追求这个姑娘也要出了这里才行,而不是现在。此刻的任何话语都是在诱导,在恃强凌弱。
现在这种情况如果他问了,对面姑娘不管愿不愿意,心里怎么想,都不好拒绝。他是男人,想追求自己喜欢的姑娘,就像所有雄性一样拼命的展示自己的优势,用尽自己的一切方法手段来得到她。
一路上火车晃晃荡荡的,出了火车站再坐公交车回到学校。老师才让同学们各自回家。
徐静安偷偷看了下时间4点10分。赵晓芳一下午一直心不在焉,时不时的注意着大门口。
徐静安他们一进校门口,她就知道了。
赵晓芳赶忙向班主任老师请了病假。然后悄悄地跟着徐静安去了钢厂。找到郭厂长拿到录取名单,《财务室招工名单》上——徐静安的名字赫然在列。
赵晓芳这才真正放下心来。
两人把工作的事情弄好,赵晓芳又一再的谢过郭厂长才出来。
明天《招工告示》上,录取的名字就换成了赵晓芳。跟徐静安没有半点关系。
“叮——”脑海里响了一声,紧接着空间变大了,变成了10米*10米*3米。
果然徐静安猜的没错:只要改变了书中与自己有关的事,就会有奖励。
徐静安把赵晓芳递过来的毕业证放入书包再偷渡到空间。然后跟着赵晓芳来到她家附近。
“静安,你看我家就在二楼楼口。”赵晓芳指着,紧挨着西墙第一排的那栋家属楼。
“今晚7点,钢厂里放电影。到时候,楼里九成的人都会去。”
“我会跟他们说,要等同学晚点再去。你7点多的时候,直接来搬东西。”
徐静安点了点头:“行,我记住了。现在我先回家,吃了饭再来。”
赵晓芳看着徐静安离开后,也脚步轻松的往家走去。
…………………………………………………………………
徐静安一进家属院就有人打招呼。
“静安回来了?”
“考得怎样?”
“省城跟咱们有什么不一样的?”
“那里好玩吗?”
……
徐静安一路嘴就没停过:“婶子”,“大娘”,“嫂子”的回应着。
这个年代没有隐私,但凡哪家有点什么事。一会儿的功夫,就会传得哪儿都是。
徐静安回到家,徐母也是刚进家门。她拿着徐静安买回来的东西,高兴的不得了。
颜色漂亮的花布,图案明显跟本市百货商场的不同。
还有这里不方便购买的点心,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一看就知道不是本地买的!
徐母好高兴,这下不就有面了吗?
徐静安接过厨房的活,赶快做饭。她还没忙活完,徐母不断的催促,要她把买东西开的票据和剩下的钱交还回去。
吃饭的时候,徐建国和徐静萍两人明显心情不错。看来,这次从省城买回来的东西,很是符合两人的心意。
“听我同学说:钢厂今天7点放电影。”徐静安吃了口咸菜,“要看的话要早点去。”
“我去,我去!”
话音刚落,老四徐建设就马上接话,然后端起大海碗大口大口喝粥。
家里的其余人也都加快速度,看样子是都想去。也是,现在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场电影放了又放,就这也很难经常看。
不到7点,家里人都出去了。只听外面你喊我,我喊你的,成群结队的往钢厂方向走去。
徐静安照例留下来收拾家务。
估摸着时间到了7点多钟,徐静安也把门锁上。随后慢慢悠悠地朝赵晓芳家走去。
到了大门口,赵晓芳已经等在那里。
她诧异的问:“就你自己来?”东西不少,重量也不轻。有好多家具还有一台缝纫机。
一个女同学得搬到什么时候?动静太大,到时候弄的人尽皆知。
虽然她赵晓芳不怕,可好说不好听,再传出什么来,让她不好收场。
徐静安马上回了一句:“还有人,他们在后面,一起走怕人太多让人看见。”
赵晓芳提着的心才有了安慰,没那么紧张了。
两人一进家,赵晓芳立马就关上大门。从脖子里拽出一把钥匙,打开嫁妆房的门锁。
开门的时候,徐静安还看到有不少灰尘从门框上落下来。
屋子本身就不大,东西又多,挨挨挤挤一个摞一个,都贴着房顶,感觉这个屋子都满了。
“你们先搬着,我得去后妈她们跟前露下脸,不然她非杀回来不可。”
徐静安:“行,你快点回来,我这里也快。”
赵晓芳从出去到返回来用了一个多小时,头上都冒汗了。
徐静安也早把东西装到空间了。里面放着箱床1.8*2米一张,4扇门的大衣柜一个,4个大樟木箱子,一个梳妆台,一个脸盆架子,一张八仙桌,椅子5张,书桌一张,高凳子一张,矮点的小凳子6个。缝纫机连包装都还在上面。
衣柜,箱子还有箱床里面装满了东西:大到4条八斤重厚的棉被,2条五斤重的棉被,2条四斤重的褥子。2条粉色毛巾被,床单2条,蚊帐一顶,棉布各种花色颜色十几种,装粮食和咸菜的大大小小5个缸和坛子,一个套一个;小到日常用品,做饭用的的大铁锅、蒸锅,炒菜锅,菜刀2个,坐水壶,10个碗、大小不同的盘子,2个暖壶,喝水用的军用水壶,红糖2罐……冯春草把能想到,能买到的都给女儿准备好了。
徐静安还发现坛子里竟然还装着一个小木匣子。木匣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是一对水头极好的紫色飘花翡翠镯;第二层是一对玻璃种帝王绿的手镯。她把两对镯子拿出来敲了一下,声音清脆动听。
坐水壶里有两对用红布包着的金手镯。
徐静安心里由一开始的震惊和兴奋,到现在的酸涩,说不上来的难受。“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再来找我。”
赵晓芳没说别的,抱着徐静安呜咽的说:“谢谢你,静安。”
徐静安安慰地拍了拍对方的后背:“我想我们现在已经是朋友了,不是吗?”
“对,我们是朋友。”赵晓芳抹着眼泪,肯定的说道。
等户口和工作的一切手续都搞定,再搬过去也不迟。省的打草惊蛇,让她们有了防范!
到时候,她赵晓芳办个存折,每月工资存起来,随身带着。到时候吃家里的,住家里的,多好!
过段时间,后妈知道算计了半天,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等她知道的真相时,她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赵晓芳一想到后妈的那张脸,就感觉通体舒泰的不得了。
徐静安走后,赵晓芳把房间打扫干净。屋子里就剩下一辆自行车和一块儿手表了。赵晓芳又把门锁上转身出去找楼下邻居罗奶奶。
记得罗奶奶家有2套房,祖孙三人中孙女还没有找到工作,问问情况。
徐静安走出钢厂筒子楼,就加快脚步往家赶。
她还要趁现在家里没人,好好琢磨一下怎么能更好的利用空间。能不能分成不同房间,到时候做个厨房,卧室之类的。
看到这里,徐静安马上确定了心意。第二套房子最符合她现在的要求。
刚走到胡同口,就看到小两口抱着两个孩子从里面走了出来。
看到脸生的徐静安就问:“同志,找谁呀?”
“同志你好,我叫徐静安。我是刚调到钢厂来的,在资料室上班。”徐静安拿出自己的工作证给对方看,“你们也知道钢厂人多,宿舍住不下,我想着来这里看看。”
对面的小两口一听,面带喜色:“那你可是来对了,同志你到我们家看看。”
两口子又转身往回走,到了最里面打开门,女同志抱着孩子边走边介绍:“我叫秦彩凤,看你年纪不大叫你一声妹子。”
“那我叫你一声秦姐,”徐静安笑着接话道。
“妹子,这房子还是5年前,我们结婚的时候盖的。虽然不大,但是你一个人住足够了。”
徐静安绕着看了一圈确实不错,比刚才在脑海中看到更真实一些。
“妹子,我这院里和厨房都接了自来水,做饭洗衣服都方便。还有就是能在家洗澡上厕所,地下有排水管道,用水一冲干净方便,不用出去受那个罪。”两个孩子不安分扯着身子要下地玩,秦姐把孩子们放到地上让丈夫看着。
“秦姐,你们这是双胞胎呀?”徐静安看着2个一模一样的男孩笑着问。
“可不是,一下子生了两个,一个人都看不过来,更别提上班了。”秦姐虽然嘴上说着抱怨的话,可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现在我们调动工作回老家东北,家里的老人也能帮衬一把,这不房子就闲下来了。妹子你觉得怎么样?”
“大姐,我不说虚的,确实看上了。价钱你想要多少?”
徐静安急着入住,秦姐两口子也是中午12点的火车急着走。
双方谁也没时间磨叽。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这套房子徐静安最终花了300块钱。
60年代房子不能私下买卖,属于国家统一分配。城市里有单位的单位分房,没有的要不就和家人挤在一起住,要不就出去租房。
徐静安和秦姐两口子到了办事处的时候统一口径,说两人是两姨姐妹(两人的母亲是亲姐妹,两人是表姐妹关系)。现在两口子要调回东北老家,正好表妹调过来没地方住,就把房子送给妹子了。
办事处的人什么没见过?可明面上也没有违反政策,秦姐夫又偷偷递了2盒烟。房屋执照最后还是办下来了。
秦姐两口子出来,接过徐静安递过来的钱,就直接去火车站了。
徐静安也转身回去,抓紧时间把房子收拾出来。不然晚上睡哪儿?
4月底的天气已经暖和了,水也不凉。都说东北人爱干净,家里收拾的利索。别看秦姐两口子有两个孩子,可家里的家具窗户、厨房都收拾的干干净净。
徐静安大致规整了一下,把自己要用的日常用品和厨房用具都一一摆放好。中午去空间吃了一顿,然后出来拿上篮子出去买点菜。
一夜好眠。
徐静安睁开眼发觉时间快到了,赶快起身。
随意垫补几口,出了家门。路上的人越聚越多,乌泱泱的一大片,走进钢厂。
徐静安到的时候,郭彩霞已经在单位等着了。
“郭姐,抱歉,我来晚了,”徐静安赶快道歉。
“是我来早了,”郭彩霞不介意地摆摆手:“咱们抓紧开始吧?”
徐静安马上变得严肃起来,两人开始认真交接。资料室的东西都有记录,每样都核对一遍,没有问题双方签字后都松了一口气。
浓密的头发,黑亮的眼睛,红红的皮肤,谁见了都得夸一句孩子长的好。
沈母看着这个随着父母优点长的孙女,笑得眼睛都眯住了。
孙子孙女都有了,她能不高兴吗?
徐静安靠在床上正喝着红糖鸡蛋小米粥,沈和进来了。
“怎么样?小车弄好没有?”徐静安忙问。
“我问过王刚,他说做好了。让明天去把车推回来。”沈和回道。王刚也有工作,小车是抽时间做的,用了半个多月呢。
徐静安上班以后为了方便喂奶,还得要沈母带着两个孩子回到钢厂那块儿的房子住。
可到时候用自行车一下带着沈母和两个孩子就不方便了。跟沈和商量,找人用木头打一架1*1*0.5米的车厢。车顶是活的,下雨的时候再安上。到时候,徐静安骑着自行车拉着小车就能走,还安全。
沈和听到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们邻居的王刚就有木匠手艺。
第二天沈和拿了1斤五花肉,就找了过去。
小车推回来后,一家人围着看了半天。小车是用旧家具改的,下面车轮是两个半旧的自行车轮子。木头小车看起来不好看,但表面打磨的很光滑。壮壮看了新奇的不行,放到上面玩的不下来,吃饭都是在车里。
街坊邻居看到后,都觉得不错,王刚的订单都接了5,6个。
出了月子沈和不忙的时候一般他送,最近单位有任务就只能靠徐静安自己了。
徐静安依旧骑着自行车带着沈母和孩子出发了。一路上引得好多人都注目。壮壮扒着车边往外看,豆豆在沈母怀里睡觉。
徐静安正低头使劲登车,就听儿子喊:“妈妈,妈妈快看!”
徐静安顺着儿子指的方向抬头看过去,迎面过来一驾牛车,赶车的大爷和她正好对上眼。大爷新奇的看着登车的徐静安,没想到在城里还能看到同行。
两人错身的时候,大爷拿着牛鞭轻轻摔了一下牛,嘴里喊了声“驾”。壮壮看到后马上拍着车框喊到“驾!驾!”徐静安脚下一滑,蹬空了。
周围的人看到后,都忍不住笑了。沈母赶紧把孙子拉下来坐好。
……
71年1月初
豆豆已经过了百天,徐静安按照惯例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看看身体恢复的怎么样。检查结果不出意外的话,两人晚上就要恢复性生活。
可三年连生两胎,她现在必须要注意避孕并调养身体了。
从医院出来,她兜里揣着两只避孕套。别看少!
55年,我国才建立起第一家避孕套厂子,很快迎来了官方吐槽“太厚、太脆,一用即破,使人非常担心……”
65年实现了套套的全机械化生产,但那时候国内大部分橡胶还得用在国防军工上,套套必须为国防安全让路。
安全套,当时叫“保险套”,很厚,每次使用后洗净擦上滑石粉保存,可以反复使用。
徐静安害怕避孕套不小心掉出来,到时候被人看到不好收场。干脆又把它收到空间里,这样保险。
徐静安刚从医院出来没多久,就听到有人喊“穿上“”快点穿上”,手里举着一件旗袍。
一群胳膊上带着袖标的人围在一起不停的喊着,周围看到的人好多都跑过去凑热闹,人越聚越多。
“不穿,给她扒了。”
“扒光了再给她穿上!”
就听一阵哭喊,过了一会儿围着的人散开。人群中间,一个满脸淤青的中年妇女低着头,脖子上挂着牌子,不停地被推搡着往前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