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百味书屋 > 女频言情 > 重生后再嫁高门,她摆烂了全局

重生后再嫁高门,她摆烂了全局

山山不见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古代言情《重生后再嫁高门,她摆烂了》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姜姩祁珩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山山不见”创作的主要内容有:我的父亲曾救过太守一命,太守为报恩,让二儿子娶了我。农户女嫁富家子弟,我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对象,可是,豪门的日子岂是那么好过?我收到了接连不断的嘲讽和讥笑!就连下人都看不起我,对我鄙夷不屑,三个妯娌更是不屑与我为伍,处处看我笑话。为了不被看不起,我努力学管事,学掌家,每天累的团团转,还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后来我的公公登基为帝,我的丈夫被封为王爷,我更是受到了妯娌们的亿万恶意,我一病不起,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进京团聚,而自己一命呜呼!再睁眼,重回十五岁,这次我要做自己!可是夫家人求着娶我怎么办?...

主角:姜姩祁珩   更新:2025-04-24 19:3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姩祁珩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后再嫁高门,她摆烂了全局》,由网络作家“山山不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重生后再嫁高门,她摆烂了》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姜姩祁珩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山山不见”创作的主要内容有:我的父亲曾救过太守一命,太守为报恩,让二儿子娶了我。农户女嫁富家子弟,我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对象,可是,豪门的日子岂是那么好过?我收到了接连不断的嘲讽和讥笑!就连下人都看不起我,对我鄙夷不屑,三个妯娌更是不屑与我为伍,处处看我笑话。为了不被看不起,我努力学管事,学掌家,每天累的团团转,还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后来我的公公登基为帝,我的丈夫被封为王爷,我更是受到了妯娌们的亿万恶意,我一病不起,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进京团聚,而自己一命呜呼!再睁眼,重回十五岁,这次我要做自己!可是夫家人求着娶我怎么办?...

《重生后再嫁高门,她摆烂了全局》精彩片段


永安村,姜家一家人正在宴请大姑母带来的客人,十九岁的秦长平和他父母,二姑母和三姑母也来了,带着各自的儿女。

姜小麦害羞的躲在屋里,身上穿的新做的衣裳,头上戴着两朵粉嫩的娟花。

“姩姩,你有没有去看看,他长的怎么样?”问出这句话,姜小麦羞红了脸。

“我也没见着人。”姜姩爱莫能助的摊开手,姜小麦面上有点失落。

“我替小麦姐姐去看看!”姜豆和姜芽姜粒手上握着糖酥,欢喜的跑出去。

三个小孩一进门,都挤到秦长平身边去,秦长平趁人不注意,轻戳一下姜粒的小胖脸蛋,软绵绵的。

“大哥哥,姐姐让我来看看………”姜粒一开口,姜豆忙捂她嘴。“别说,让爹娘知道会打我们。”

姜芽和姜豆拖着姜粒跑开了,秦长平憨笑着挠挠头。

三个小孩跑回东厢房。“小麦姐姐,我们见着他了,他长的好高,脸黑黑的,眼睛小小的,胳膊和腿长长的。”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描述,姜小麦一脸惊悚,黑脸,小眼,这得丑成什么样?

“姩姩,穗穗,你们俩陪我过去看看。”

姜小麦拽着姜姩和姜穗往堂屋去,三人躲在堂屋门口,探头往里瞧,长辈们都坐着聊天,姜余姜米和姜丰陪着秦长平喝酒,姜穗指着秦长平小声道:

“那个是秦长平,长的挺正的,不算丑嘛。”

姜小麦双手扒着门,歪头探过去,高大挺拔的身材,脸庞硬朗,他好似察觉到有人看他,转头和姜小麦对视上,姜小麦脸颊轰的一下红了,似受惊的兔子,提着裙子往屋里跑。

“小麦,你怎么跑了?”姜姩和姜穗追上去。

秦长平耳尖也红的发烫,原来她就是姜小麦,他将要提亲的姑娘。

两家人聊的很愉快,秦长平的父母想早点定亲,问过秦长平后,秦长平憨笑着点头。

“我没意见,都听父母的。”

姜大娘和姜大爷都很满意,点头同意婚事,两家开始商量成亲事宜,乡下人家成亲很简单,选日子下聘礼,再选个吉日,请村里人吃个饭,这婚事就算成了。

秦家还专门请了媒人来提亲,姜二娘笑着拜托媒人也给自己女儿说个亲。

“就选个老实的,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男人就行。”姜二娘说出自己择女婿的标准。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媒人自卖自夸。“这方圆十里的亲事,八成都是我撮合的,个个过的幸福如意。”

“那敢情好,拜托王媒婆了。”姜二娘笑的合不拢嘴。

姜姩戳一戳自个儿亲娘,姜三娘看向她,“咋了?”

姜姩:“………”

人家亲娘都盼着给女儿挑个好夫婿,她娘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她的婚事。

“娘,我也要挑个好夫婿,最好早点嫁出去。”姜姩凑到她耳边,小声道。

姜三娘一脸无奈。“你才十五岁,急什么,过两年再说,爹娘还想多留你两年。”

姜姩急啊,怎么能不急,万一祁珩如上一世般,再来向她求亲怎么办,如果她早早嫁出去,就不信祁珩会要一个二婚的农女。

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还真让她挑上一个看的顺眼的男子,她去后山挖野菜时见到的。

她挖野菜时,一只兔子蹦到她身后,莫修齐举箭射中,姜姩一回头,与莫修齐对视,第一眼,姜姩就觉得这人气质好干净,长的也好看,斯斯文文的对她揖礼。

“抱歉,打扰姑娘了。”

“没事。”姜姩与他交谈几句,才知道他叫莫修齐,前几日举家搬迁到这里,和父母住在永安村后山一座荒废的猎户院里。

“姑娘也是永安村的村民?”莫修齐问。

“对,我叫姜姩,就住在山下。”姜姩提着菜篮子,与他边走边聊。

姜姩正想多聊几句时,姜豆跑上山来找她。

“姩姩姐姐,你快回家看看,有媒人带聘礼来给你提亲了。”

“什么?”姜姩拧着眉,脑中一下炸开,上一世也是这几天祁家的媒人上门。

“不行!我得赶紧回去阻止!”姜姩把菜篮子塞姜豆怀里,飞快往家跑,莫修齐提着兔子回家。

一进门,院子里摆了几箱聘礼,件件是奇珍异宝,姜姩心凉了半截,果然是祁家的人,堂屋里传来媒人的声音

“姜老爷子,老太太,你们家三姑娘有福了,太守大人托我为他二儿子提亲。”

“太守大人?”姜家人震惊的尖叫出声。

“我们不认识什么太守大人,你是不是走错门了?”姜老大疑惑的问。

姜姩脸色大变,闯进堂屋,冲爷爷奶奶和父母喊一声。

“我不嫁他!”

姜姩大喘气,额头上的汗一滴滴往下落,姜家人都看向她,“姩姩,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姜姩走到娘亲身边。“什么太守大人之子,我反正不嫁。”

媒婆笑着一拍大腿。“祁家人托我来提亲时说过,太守大人就是姜三爷前段时间救的人,为报恩,想娶你女儿过门。”

“原来他是太守大人。”姜老三憨实的摆摆手。“他已经给银子了,这恩情已经还了,不用再报恩了,我女儿是农户,配不上太守之子。”

“祁家人说了,之前给的银子也是聘礼,还是新郎官亲自送来的。”

“什么!”姜家人齐齐震惊,还救命之恩的银子怎么成姜家姑娘的聘礼了。

“无耻!”姜姩咬了咬唇,斥骂。

“爷爷奶奶,爹,娘,姩姩不想嫁,高门大户的规矩太多,我无法适应。”

姜老爷子眼神安抚她,对媒婆道:

“承蒙太守大人看重,只是我这孙女不通文墨,又不懂规矩,配不上太守大人家的公子,劳烦您回了太守大人,上次祁家送来的银子,请您一并送回,用了几十两,我们日后会补上。”

上一世,爷爷也不许她嫁祁家,与她说了其中利害关系,无奈她自己同意,执意要嫁祁珩,爷爷只能顺从她,这一世,她再也不嫁了。



姜姩倚靠在贵妃榻上,面白如纸,神情恍惚的看着窗外丫鬟下人们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的搬东西,胸口憋的喘不上气,屋里也死气沉沉的。

太守府里却像过年一样充满欢声笑语,三年前,她公爹祁太守起兵造反,如今终于攻下京城,登基为帝,特地派人回来接家眷们。

祁太守有四个儿子,姜姩是二儿媳,其他三个儿媳都是世家贵女,门当户对,只有她,姜姩,是农户的女儿,门不当户不对。

姜姩的父亲曾救过祁太守一命,祁太守为报恩,让二儿子祁珩娶了她。

农户女嫁给贵族子弟,简直一步登天了,村里的村民们无不羡慕姜家人,羡慕姜姩的好命。

可是,不通文墨又不懂规矩的农家女嫁入世家贵族,岂是那么好过,接连不断的嘲讽和讥笑,就连下人都看不起她,对她鄙夷不屑,三个妯娌更是不屑与她为伍,处处看她笑话。

为了不让祁珩蒙羞,也为了不给乡下的父母蒙羞,她逼着自己学习,学认字,学算账,学管家,学礼仪,还抢着侍奉婆母,所做的一切努力却被别人当笑话看了去。

每天不停的轴转,差点把自己逼疯了,怀的第一个孩子也因她的忽视流掉了,孩子流掉后,祁珩沉默很久,她那段时间又怕又伤心,怕祁珩会休了她,每天过的战战兢兢。

妯娌又对她落井下石,冷嘲热讽,她被逼的几乎活不下去。

背后什么难听的话都有,说她粗鄙,说她比不上大家闺秀的一根手指头,她憋着气样样都想做到最好,想证明自己,在婆母那里,却还比不上其他儿媳一句讨喜的话。

所有人都说她配不上祁珩,甚至当着她的面说,姜姩自卑到无地自容,好像所有的努力一瞬间破防,委屈,憋屈,不甘。

她一直劝自己,不要在意别人说的话,只要祁珩对她好就行,成亲多年,祁珩身边只有她一人,没有乱七八糟的通房侍妾,她该知足的。

自从公爹派人回来接人,她也欢天喜地的收拾东西,好几个月没见祁珩,心里想的紧,然而,四弟媳一句无心的话让她一病不起。

“二嫂,你也要去京城啊,二哥如今不比从前,他被封亲王了,身份比之前还高贵,你一个农户之女,如果识趣的话,就该主动与二哥和离,免得到了京城徒添笑话。”

“这农户女配王爷,太好笑了!”四弟媳带来的丫鬟们捂着嘴偷偷的笑。

姜姩胸口又闷又疼,一口血吐出,晕在地上,四媳妇见她吐血,吓的落荒而逃,如果被老二那个煞神知道自己欺负他媳妇儿,绝对不会轻饶了她。

姜姩一病不起,身子一天比一天虚弱,她的婆母,如今的皇后见她虚弱的样子,让她留在太守府好好养病,带着三个儿媳妇和一众孙子孙女往京城赶去。

姜姩不甘心的扯着身下的被子,唇角咬的出血,眼神死死盯着着门口方向。

厚重的大门“吱嘎”一声关闭,所有人都走了,独留她一人。

恍恍惚惚间,她好似看见没出嫁前的自己,无忧无虑的自由自在的奔跑在田野上。

“臭丫头,你把我的禾苗踩了,赶紧上来!”姜姩回过头,不远处站着一个气急败坏的男子,那是她六叔。

姜姩红了眼眶,临死前,怎么见到六叔了,六叔是祖母的老来子,比他们孙辈的孩子们大不了几岁,小时候没少在一起打闹。

“六叔!”姜姩跑过去扑到他怀里,哭的停不下来。

“六叔,你是来接我回家的吗?”

姜六叔吓一跳,他没惹这祖宗吧?

“我不就说了你一句吗,至于哭成这样吗,你爹娘和你哥如果知道我把你骂哭了,还不打死我!”

姜姩把眼泪鼻涕全擦在姜六叔身上。“六叔,还是你对我好,我以后再也不欺负你了。”

“姜姩!”姜六叔咬牙切齿的看着身上的不明之物,一脸嫌弃。

“你用什么擦鼻涕?这么埋汰,以后哪个男人会娶你!”

“六叔,你在说什么,我已经嫁人了呀。”姜姩抬起头,眼神迷茫的看着他。

姜六叔仰头哈哈大笑。“呦,小丫头想嫁人了。”

姜姩越来越懵,六叔说话好生古怪,她环顾四下,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绿色的小禾苗随风摇曳,三三两两的农户人家在田里弯着腰插秧。

“这是……”姜姩心头越来越古怪,好真实的梦境,与她小时候奔跑过的田野一模一样。

她又看向姜六叔,分明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模样,不确定的问。“六叔,你今年多大了?”

“十七啊!我多大你不知道!”姜六叔伸手摸她额头。

“没发烧啊。”

“你十七,那我现在十五岁喽。”姜姩指着自己的鼻子问,她比六叔小两岁。

“这不是废话吗!”姜六叔扛着锄头,一手扯她胳膊。

“快中午了,赶紧回家,我快饿死了!”

姜姩晕乎乎的被他带回家,一路上,村里路过的人都跟他们打招呼。

自从嫁人后,她很少回来,太守府里规矩甚严,她也怕被人说闲话,与村里的村民们从不来往,此时,姜姩看每个人都好亲切,笑着与人打招呼。

“七伯父!”

“阿方婶!”

“小虎子!”

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是虚幻吗,这也太真实了,难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临终前,她最盼望的是回永安村,回到这个生她养她的地方。

永安村宁静祥和,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落错落有致的篱笆房屋,大多数人家养了鸡鸭鹅,叽叽喳喳的叫,还夹杂着几声犬吠之声,此时已至午时,不少人家炊烟袅袅升起。

到家门口时,姜姩心生胆怯,不敢迈进去,姜六叔一把扯她进门。

“你到底怎么了?自己家都不敢回了!”

姜六叔放下锄头,去井边打水洗脸,一个步伐矫健的老太太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一盘菜,中气十足的喊一嗓子。

“都回来了,开饭了!”

“奶奶。”姜姩哽咽着叫一声,姜老太太放下盘子,随手抄起身上的围裙擦着手。

“傻站着干什么,去厨房端菜,一个个的就知道好吃懒做,我都懒的骂你们!”

“哎!我去端菜!”姜姩红着眼睛笑了笑,抬步往厨房走去,厨房柜子上放着两盘青菜,一盘蒸的干巴巴的红薯。

姜姩一手端一盘菜,刚转身,一道瘦弱的身影挡在跟前。

“阿姩姐姐,咱奶做了什么好吃的。”

“姜谷,你小子吓我一跳!”

姜谷是四叔家的大儿子,今年十四岁。

爷爷奶奶一共生六个儿子,三个女儿,除了六叔,叔伯姑姑们都已成家,大伯二伯家的儿子也已经成家,姜姩父亲排行第三。


媒人好说歹说,姜老爷子就是不同意这桩婚事,媒人只好带着聘礼和五千两银子回去。

抬装银子的箱子时,姜家四媳妇拦着不让抬。

“爹,人家太守大人派人来提亲,这多好的一门亲,您为什么不同意,若不是我女儿还小,我都想应下这门亲。”

“就是!”姜五媳妇眼巴巴的看着姜姩。

“姩姩,上次祁二公子来送银子时我见过,长的仙人之姿,家世又高,你有什么不满的。”

姜姩脸色一沉。

“五婶,高门大户是那么好进的吗,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女,进了门,背后肯定被人耻笑,祁家的女人个个是高门贵女,我这个什么背景都没有的农女却与她们地位相等,说不定人家会觉得这是耻辱,就是欺负死我,谁又敢说什么!”

姜老爷子怒吼一声。“老四老五!带你们媳妇回屋!”

姜老四拽着自个儿媳妇回屋。

姜五媳妇吓的的也不敢再说,姜老五扯着她胳膊回屋,边走边训。

“你瞎掺和什么,和你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姜五媳妇小声嚷嚷。

“那可是五千两银子呐,说不要就不要了,太守大人当初说这是报救命之恩的钱,转头又成了姩姩的聘礼,这不是耍人嘛!”

“你快闭嘴吧,祖宗!”姜老五捂着媳妇的嘴进屋。“背后议论朝廷官员,你胆子真大。”

祁太守府。

祁家人看着被退回的聘礼和银子傻眼了,祁太守又问一遍。

“你说,姜家人不同意此婚事?”

“是,大人。”媒人也是感到不可思议,这么好的亲事姜家为什么会拒绝。

“姜老爷子说,他孙女不通文墨,不懂规矩,配不上贵府二公子,姜姩姑娘本人也表示不想嫁入祁府,她高攀不起。”

“算他有自知之明。”祁夫人挑了挑眉。

祁太守嗤道:“你还有脸摆谱,姜家女不嫁给你儿子,我们全家都犯欺君之罪,下个月的婚事去哪找个姜家女。”

祁夫人顿时噎住,“不如让我娘家侄女冒充姜家女与阿珩成亲。”

祁太守脸色铁青。“你是嫌我们祁家人死的太慢吗,骗了太子一次又一次,你有几个脑袋担的起!”

祁夫人缩着脑袋,不敢再言语,心里却憋屈的慌,她儿子俊美如玉,光风霁月,博学多才又谦谦有礼,那姜家女凭什么看不上她儿子。

祁珩面无表情的看着退回来的银子,沉默不语,媒人抬手指着装银子的箱子。

“姜老爷子还说,这些银子他用了几十两,他日后会想办法还回来。”

“老爷子太客气了,是本官对不起他,哪里还能让他还银子。”

祁太守面露愧色,这些银子本是他报答救命之恩才给的,情急之下,成了儿子的聘礼。

祁珩起身,面向祁太守。“父亲,我想去姜家一趟,见见姜家三姑娘。”

“也好。”祁太守指着箱子。“把这些银子带上,这是还救命之恩的钱,聘礼我们再另下,收这钱,我有愧。”

“是。”

祁家几兄弟也都意识到紧迫感,老四祁洵拽了拽二哥的袖子。

“二哥,你好好和二嫂谈,一定让她答应嫁到我们家来,等她进了门,我把她当祖宗伺候着。”

老三祁墨也跟着点头。“我也是,我只认姜家女做我二嫂。”

老大祁霁走到祁珩面前,凑近他小声道:“老二,会哄女人不,我教你几招?”

“你会?”祁珩挑眉轻嗤一声。

祁霁:“………”

祁珩往外走,祁洵拦住他。

“二哥,你换身好看的衣裳去,穿白色,你穿白色最好看,说不定二嫂见你长的貌美如花,就心动答应你了。”

“多事。”

祁珩淡淡的瞥他一眼,越过他往外走,两刻钟后,祁珩穿着一袭月牙白广袖交领云纹长袍,腰束简单的白玉带,看上去肆意又洒脱。

去之前,祁珩从柜子里拿出一枚羊脂白玉簪子,这是祖父送他的,让他送给日后相伴一生的妻子。

骑马到永安村,姜家门口坐着几个小孩在玩石子,祁珩下马询问。

“小孩,你家有人在吗?”

姜粒和姜芽抬头一看,欢喜的叫起来。“大哥哥,我记得你,你是上次来我们家送银子的人。”

“是我。”祁珩招手,让手下把箱子抬进去,几个小孩跟着一起进去。

“爷爷奶奶,大哥哥又来送银子了!”

姜家男人们都下地干活,家里只有女人,大家一听都跑出来,姜穗和姜姩也走出来。

看着银子又回来了,除了老爷子和三房,其他人都喜不自禁。

“爹,祁二公子又送银子来了。”四媳妇又惊又喜,三媳妇瞪她一眼。

祁珩对姜老爷子拱手。

“老爷子,晚辈祁珩,上次冒然派媒人上门提亲,是晚辈礼数不周,这次上门道歉,请老爷子收下这银子,这不是聘礼,是还你们对父亲救命之恩的银子,还请老爷子不要再推辞。”

姜老爷子实在想不通,堂堂太守之子,为什么非要娶他的孙女不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巧了,三房的人也是这么想的,姜姩眉头紧皱,上一世嫁入祁家后,也没什么事用的上她,怎么就非她不可了。

姜老爷子还是那套说辞,说他孙女愚钝,配不上祁二公子。

祁珩没接话,只问一句。“可否让在下与姜三姑娘单独见一面?”

姜老爷子脸色一黑,他们虽是农家人,家里姑娘也不是谁都可以随便见的,传出去,名声还要不要了。

祁珩在姜家人身上扫视一圈,眼神落在姜姩身上,凭直觉认为,这是他今日想见的人。

姜姩垂着眸,悄悄挪动步子,站在母亲身后,避开他的视线。

“三姑娘,可否与我单独谈几句?”祁珩眼神直直的望向她,姜姩装听不见,默不作声,祁珩对她揖一礼。

“三姑娘,在下有事恳求,只说几句话,绝不会有冒犯之处。”

姜家人的目光都放在姜姩身上,姜姩压力好大,良久,慢吞吞的迈出步伐。

“好,我就听你说几句。”

“多谢。”

姜姩带着祁珩来到后院,地上晒着从后山挖来的中药,面对他时,总是不自在,姜姩索性不看他,低着头把晒过的药材翻来翻去。

“你要说什么。”

祁珩对她揖礼。“请姑娘答应嫁我,我向姑娘保证,此生只娶你一人。”

姜姩转过身看他,问出心里一直以来的疑惑。“你为什么一定要娶我,别说你看上我这种话,打死我都不信。”


姜姩一愣,脸颊绯红一片。“你别没事找事。”

“什么叫没事找事。”祁珩道,“这个问题应该很容易回答吧,你就直接夸你相公就好了。”

姜姩抬眸看他,男人一脸自得傲娇样,恍然大悟。

“方才有人夸你了,把你捧的飘飘然了。”

“胡说!”祁珩一脸正色。“我是那种人吗。”

“你是。”姜姩贴他耳边道:“因为你闷骚。”

祁珩:“……”

院子里,即将出门的姜小麦给姜家人下跪,拜别家人,姜大娘红着眼擦擦泪。

“起来,走吧,别误了吉时。”

新郎官带着新娘子上花轿,秦长平对着众人拱手告别,带着新娘子吹吹打打的往回走,待人走后,姜家人顾不上伤感,笑着招待来前来帮忙的亲戚朋友们。

姜六叔姜野鹤找到祁珩。“阿珩,祁太守让我找你报名投军。”

此事祁珩早已知晓,“我知道,待会儿六叔跟我一起走,我带你去报名。”

“好。”姜野鹤欢喜的应下。

姜奶奶最疼这个小儿子,舍不得他去受苦,姜老爷子板着脸训斥。

“妇道人家懂什么,对小六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跟着祁太守以后能混出个样来,家里有他五个哥哥种地就行,不用他管。”

酒席散后,祁珩带着姜姩和姜云野离开,回到汝阳郡,祁珩把姜姩送回府,带着姜云野去卫营。

“六叔,我把你安排在一队卫营,我以前也在那里待过,每天都要操练,一开始可能会不太适应,过两三天习惯就好了。”

“好,我会尽快适应。”姜云野虽说是长辈,却比祁珩还小两岁,乖的跟弟弟似的,跟着祁珩往卫营走去。

祁珩以前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们看见他跑过来。

“阿珩,你怎么来了?”好兄弟尚德笑着打招呼,祁珩道:

“这是我六叔,以后和你们一起训练。”

“行啊。”兄弟们都笑着叫姜云野六叔,姜云野不好意思的挠头。“叫我名字就好。”

安顿下姜六叔,祁珩往回走,半道上,遇见劫匪抢夺过路的商贾。

“各位爷爷饶命,我愿奉上所有财物,求留我们一命。”

祁珩躲在一旁观察,父亲前段时间刚剿灭一伙劫匪,剩下的劫匪实在软弱不堪一击,被父亲打的不敢下山,自己开荒山种田自给自足。

这些劫匪又是哪里来的。

一般的劫匪只劫财不害命,这帮劫匪抢了财物,把人也绑住抓走了,祁珩悄悄跟上去。

一路尾随劫匪,跟踪到一处杂乱无章的密林,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密林内阴风阵阵。

前方一行劫匪行动自如,祁珩没敢跟太近,怕被人察觉,走了大约百十丈远,祁珩突然听见潺潺水流声,应该快到这些劫匪的大后方了,前方的劫匪也露出肆意的笑。

“这次收获不小,看这人的穿着应是富商,待我们逼他往家里写信,再送几万两黄金过来。”

一道粗犷的声音响起。“洞里的那批货还能不能捞到油水?如果搾干了就转手卖了。”

一道讨好的声音回应。“那些人的家里人送过一两回财物,见不到人就不送了,已经没有油水可捞,不如倒手卖了吧。”

祁珩面色凝重,这伙劫匪劫了人,威胁家里人送财物上门,此事官府竟没收到一点消息,也没有一个家属报官,此事很是蹊跷。

他心里隐隐有个猜测,官匪结合,残害百姓,或许,曾有家属报官,却被官府压下去。

祁珩跟着他们出了密林,眼前峰峦叠嶂,悬崖峭壁之巅百丈瀑布奔腾直下,瀑布前是宽敞的草坪,草坪上成千上万的劫匪手握长刀在训练,个个身姿矫健,招招致命。


“啊?”姜姩肉眼可见的惊慌。“这……不必了吧。”

真的拿不出手,就她上辈子写字的水平,顶多能看明白她写的什么。

“怎么不用。”祁夫人骄傲的扬起头。“我儿的字得到过内阁首辅的夸赞,由他亲自教导你,你的字必定也是流畅自如,入木三分。”

“儿媳实在惭愧。”姜姩脸色爆红,羞愧的低下头。

“你不用自谦。”祁夫人善解人意道。“我知道你刚练没多久,只要坚持下去,假以时日,必定写得一手好字。”

“儿媳真没自谦。”姜姩怕婆母被她写的字气出病来,祁珩就气的不轻,手把手教都没教会。

祁夫人还在自顾言语。“待你练好字,我会请人教你画画和弹琴,我的儿媳妇,出身低微没关系,必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她上一世什么都学会了,差点把自己累死,也没得她几分好脸色,这一世,她什么也不学,就玩,天天玩,练字也是想练就练,不想练就不练。

“你听见没有。”祁夫人叨叨半天,发现儿媳妇在发呆,气不打一处来。

“是,儿媳遵命。”姜姩顺从的应下,上一世她什么都学会了,这一世,做做样子就好,学什么学,不学!

只是吧,她什么都好,就是这个练字,是她的拦路虎,怎么也练不好。

柳氏的丫鬟欣喜的来禀报。“夫人,大少夫人查出身孕了。”

祁夫人愣一下,故作高兴的吩咐下去。“太好了,让底下人好生伺候着,可别碰着磕着。”

“是。”丫鬟退下。

人一走,祁夫人敛了笑看向姜姩,“什么时候你怀孕了,我才是真的高兴。”

姜姩手指抚着肚子,上一世,她流产后,婆母把一切都怨在她身上,怨她没保护好孩子,看她哪哪都不顺眼,婆媳俩本就薄弱的关系急剧下降,最后竟想让祁珩休了她。

“会有的。”姜姩想到曾经素未谋面的孩子,心口一阵一阵的疼,这一次,她一定要把孩子护好。

柳氏怀孕后,祁太守大喜过望,祁霁也难得露出一抹笑,厨房也紧着大少夫人,灶上时常温着各种补品,祁夫人派人叫来儿子。

祁珩这几天忙着那伙劫匪的事,他先派人去杀他们,又派选定的人去救人,那人也机灵,替二当家的挡了一刀,被那些劫匪当成救命恩人带回去。

祁夫人道:“你大嫂怀孕了,你也努力努力,让你媳妇早点怀上,只有你的孩子才是我亲孙子。”

“儿子知道。”祁珩顺从的应下,没必要与母亲在这种事上争辩。“儿子先回去了。”

祁珩回屋,看见小媳妇趴在床上,怀里抱着他送的木兔子,眼睛红红的,比兔子还红。

“姩姩,你怎么了?”他慌张的走过去。

“相公。”姜姩放下木兔子,起身扑进他怀里,祁珩一手搂住她的腰,一手扣紧她后脑。

“怎么了?”

“相公。”姜姩抬头看他。“我们要个孩子吧。”

祁珩一愣。“是不是母亲逼你了,你不要在意她的话,我们才刚成亲,不急着要孩子,孩子的事顺其自然就好。”

姜姩摇头。“不关母亲的事,是我想要孩子。”

如果早点怀孕,那个孩子会不会早点来到她身边。

姜姩勾着他脖子往下压,双腿顺势缠上他劲瘦的腰,动作蛮横的压他唇上,急切又炙热,祁珩被她勾起欲念,扣紧她后脑,强势的吻她。

祁珩压着她倒在床上,强有力的臂膀环着她修长的娇躯,一寸一寸攻城掠地,急促的喘息在房间回荡。


祁珩在姜家门口待到下午,姜家人出门时看见倚在树下的男人。

“祁二公子,你怎么还在这里?”姜四媳妇手上抱着木盆子,盆子里放着脏衣裳。

祁珩走过去,“姜姩在吗?我想和她谈谈。”

姜四媳妇为难的回头往东厢房看一眼。“她在屋里,见不见您就不知道了。”

“伯母。”祁珩拱手。“可不可以让我进去?”

他身姿修长,面如冠玉,气质从容淡定。

姜四媳妇以前觉得这高门大户人家的公子们个个眼高于顶,目中无人,这个祁家二公子倒是谦逊有礼,怎么就看上姜姩那丫头了。

“你可以进去,但是姩姩见不见你,就不知道了。”

“多谢伯母。”祁珩又问。“她在哪里?”

姜四媳妇指了指东厢房第三个房间,祁珩笑着拱手。“多谢伯母。”

他大步迈进去,曲指敲门,姜穗喊一声。“谁呀?”

祁珩一愣,这不是姜姩的声音,莫非,他敲错门了。

姜穗打开门,与祁珩四目相对,姜穗双眼一瞪,“呯!”的一下关上门。

“祁家人没走,还进来了。”

姜姩走过来问。“怎么了?”

姜穗拽着她往里走。“那个祁家二公子,他在门外。”

“什么!”姜姩转头看向门口。“他怎么进来了?”

“不知道。”姜穗摇头。

姜小麦走过来劝道:“姩姩,不如你去与他说清楚,别让他天天来了,和官家人打交道,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咱们普通老百姓惹不起他们。”

“好。”姜姩打开门出去,祁珩本是背对着她,听见开门声,转头望去,唇角微微扯出一抹笑。

“姜姩。”

“祁公子。”姜姩走过去,“我考虑清楚了,不嫁你,你们祁家的事,请你再另想法子吧。”

“姜姩!”祁珩心一急,伸手拽住她。“能告诉我原因吗?”

“我们门不当户不对。”姜姩凝视着他,“身份是云泥之别,请你以后不要再来了。”

“我们祁家不在乎这个。”祁珩心急道。

“那是因为你们家遇上麻烦了,所以不在乎。”姜姩直视他。

“若你们祁家万事皆顺,你会甘心娶我吗?”

不等祁珩回话,她肯定的回道:“不会,你想都不会想。”

姜姩继续道:“祁公子,我只想过平平淡淡的生活,以后嫁个普通人家,粗茶淡饭过一生,请你放过我,好吗?”

祁珩攥着她的手腕不放,眼眸紧紧攫着她,带着请求的意味。“姜姩,帮祁家这一次,好不好,求你,以后,我什么都听你的。”

姜姩凑近他,贴他耳边小声道:“我觉得,太子殿下再为难你们,你们可以造反,一定能成功!”

“你………”祁珩震惊万分,眼睛直直的盯着她。

姜姩退回几步,手腕处传来一阵疼痛,疼的她皱眉。

“祁公子,你放手。”

祁珩回过神,低头一看,细白的手腕上一片红,他慌忙松开手。

“对不起,疼不疼?”他从袖口拿出一支雪玉膏,挤出白色的膏药涂抹在她手腕上。

“我的手过一会儿就没事了,别浪费你的药了。”姜姩往回挣脱手。

“别动。”祁珩认真的把药抹匀,她的手腕真的好细,他轻轻一折就碎。

姜姩看着他,想起上一世,她被婆母教导礼仪,每天学贵女们走路,走的脚上起泡,他知道后,亲自给她上药,还去找婆母,不许让她再练。

至于害羞,还真没有,上一世两人同床共枕多年,该看的都看了,该做的也都做了,只抓个手腕,有什么害羞的。

抹完药,祁珩把药膏放她手中。“这药膏你留着,晚上再抹一次,痕迹就会消失。”

“不用了。”姜姩把药膏还他。“我们乡下人没这么娇气。”

“姜姩。”祁珩对她毫无办法,送她什么她都不要,他的家世她也看不上。

不如,来强的,这个念头仅一瞬被他压下去,若强行逼她,以她的性子,弄不好玉石俱焚,只能徐徐图之。

祁珩把药膏强塞给她。“我会再来找你。”

姜姩瞪着他。“你不能再来!来多少次我都不会答应,何必浪费时间。”

“你就这么不想见我。”祁珩嘴角微勾,扬起一抹苦笑。

姜姩嗤笑。“别搞的一副深情的模样,你死缠烂打无非是为了让我帮你。”

自从知道他娶自己的真相后,她怀疑上一世祁珩根本就不爱她,一直在她面前演夫妻恩爱的戏码,越想越气,几乎迁怒到眼前这人身上。

“你走!我不想看见你!”

祁珩微愣,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对他,他从小就讨喜,走到哪都是一片称赞,这种能力怎么在姜家失效了。

“好,我走。”祁珩深深的叹口气,转身就走,走到门口又回头叮嘱她。

“晚上再抹一次药膏,明天一早痕迹会消失。”

姜姩攥紧药膏,冷着脸转身进屋,祁珩挑了挑眉,“脾气真大。”

祁珩走后,姜穗打开门往外探头。“姩姩,他走了。”

姜姩脸色不好,坐在床边缝衣裳,姜小麦坐她对面问她。

“姩姩,你当真对祁二公子一点儿想法也没有?”

“没有。”姜姩摇头。

“他为什么一定要娶你?”姜小麦疑惑的问。

“当然是因为我们姩姩漂亮了,他一见钟情了。”姜穗坐在姜姩身后,探头笑道。

姜姩确实漂亮,鹅蛋脸,白里透红,肌肤娇嫩,看上去水灵灵的,浓黑的睫毛卷又长,圆溜溜的眼睛,灵动又俏皮,唇形饱满红润。

姜姩推开她。“别胡说,人家堂堂太守府的公子,什么漂亮人儿没见过,怎么可能看上我。”

姜姩被贵公子追求的事在永安村传的沸沸扬扬,姜大姑母得知后,带着她十六岁的闺女来姜家。

“三弟妹,听说姩姩被太守府看上了?”

姜三娘气愤道:“大姑姐,你听谁说的,别坏了我家姩姩的名声。”

“这外边都传遍了。”姜大姑母撇了撇嘴。“这等好事还瞒着我,三弟妹,你这是拿我当外人呐。”

“我瞒你什么了。”姜三娘道,“谁知道那太守府在打什么主意,非要来提亲。”

“这么说,三弟妹不想让姩姩嫁进太守府?”姜大姑母双眼发亮,语气不掩兴奋。

“不想。”姜三娘道,“大官家的儿媳妇岂是那么好过的,更何况,我姩姩是农家女子,连个靠山都没有,进了太守府还不被人欺负死。”

姜大姑母连声附和。“三弟妹说的在理,只是,他们是当官的,咱们只是农户,哪能和当官的硬碰,搞不好,惹来杀身之祸。”

“啊!”姜三娘吓的双腿发软。“这可怎么办?”

“三弟妹别担心。”姜大姑母拽过自己女儿秦玉兰。

“让我女儿玉兰替姩姩嫁去太守府,不就全解决了。”

“真的?”姜三娘抓住姜大姑母的手,万分感激。

“大姑姐,以前是我误会你了,你是个好姑母,侄女有事,你是真的帮忙,上次替小麦找个好婆家,这次又帮姩姩一个大忙,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

姜大姑母笑道:“应该的,谁让姩姩是我亲侄女。”

秦玉兰笑吟吟的上前扶起姜三娘。“三舅母,您对外称我是您干女儿,我替姩姩嫁给祁公子。”

“好。”

姜三娘把这事说与姜老爷子和姜三爷,姜老爷子沉着脸问秦玉兰。

“玉兰,你真愿意嫁去太守府?”

“外祖父。”秦玉兰上前行一礼。“外孙女愿意。”

“好,等下次祁家公子再来,我告诉他让你嫁去。”姜老爷子道。

“谢谢外祖父。”秦玉兰抿着唇笑。

姜姩三姐妹得知此事后,态度大不同,姜姩舒一口气,秦玉兰也算半个姜家人,她若嫁,祁珩应该会同意。

姜小麦讥讽道:“什么叫帮姩姩,我看秦玉兰巴不得嫁去祁府。”

“就是。”姜穗接过话。“如果姩姩不同意,说不定她还会想什么损招。”

秦玉兰从小看不起她们,觉得自己是镇子上的人,她们是农户,自觉高人一等,姜穗每次见她高高在上的模样,气的想打她。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