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广杨安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杨广杨安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乱了方寸”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毕竟后世那种古法造纸的体验馆还是不少的,有些刚上小学的孩子都会去那体验体验。“树叶,杂草,树皮??”杨广他们一惊。他们尽管也不清楚那些世家大族到底是怎么造纸的,但却也知道,他们每年都会收购不少的麻头,渔网这些用来造纸。而要是这样的话,杨安这法子的成本,肯定是要比那些世家大族低太多的。成本低,这赚钱是必然的。不过对于皇帝来说,赚钱与否其实都是次要。最主要的还是打破世家大族对文化传承的垄断。一想到这,杨广立刻就对杨安问:“如何造?这个具体要如何造?”“就是啊安儿,这个,到底要如何造?”萧皇后她们也追问。这要是杨安真能造纸,那绝对是世家大族的噩梦。“额,这个,把那些东西浸泡,捣碎,分离,晒干就行了啊。”“这会天黑了,明日我给你们演示下。”...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杨广杨安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毕竟后世那种古法造纸的体验馆还是不少的,有些刚上小学的孩子都会去那体验体验。
“树叶,杂草,树皮??”
杨广他们一惊。
他们尽管也不清楚那些世家大族到底是怎么造纸的,但却也知道,他们每年都会收购不少的麻头,渔网这些用来造纸。
而要是这样的话,杨安这法子的成本,肯定是要比那些世家大族低太多的。
成本低,这赚钱是必然的。
不过对于皇帝来说,赚钱与否其实都是次要。
最主要的还是打破世家大族对文化传承的垄断。
一想到这,杨广立刻就对杨安问:“如何造?这个具体要如何造?”
“就是啊安儿,这个,到底要如何造?”
萧皇后她们也追问。
这要是杨安真能造纸,那绝对是世家大族的噩梦。
“额,这个,把那些东西浸泡,捣碎,分离,晒干就行了啊。”
“这会天黑了,明日我给你们演示下。”
杨安愣了下说道。
他对这些技术是不会有所保留的,毕竟一来可以改变历史,二来嘛,也能赚点钱帮助他们造反。
但杨广却迫切道:“不用等明日了,你现在就给吾造,你说需要何物?吾现在就让人去给你弄来。”
杨广是真要确定一下自己儿子说的是否为真了?
不然他感觉,他这一晚上都别想睡觉了。
“对对,安儿你说你需要何物?我们现在就让人给你弄。”
萧皇后她们也跟着开口,以至于杨安都嘴角抽搐,心里很想问一句,我到底还是不是你们老杨家唯一的苗了啊?
这怎么还不让人休息了?
可再一想,总归这也是为了他们的造反大业赚钱,杨安就点头道:“那行吧,那让人去河边捞点那些烂树叶,杂草也行,总之一定要湿的,越湿越好。”
“哦对了,顺便再给我准备一口大锅,石碾,铁锤,光滑木板这些。”
杨安这是打算借灯造纸了。
听的杨广他们也心里一喜,杨广立刻就对身边的给使营士卒道:“听见了吗?还不快去给吾儿准备?”
“是,老爷。”
那几个给使营士卒领命,大概两个时辰后,他们就拉着一车的湿漉漉的树叶,野草,还有其他杨安需要的其他东西回来了。
而杨安也这才让他们把那些树叶洗干净后,放进锅里煮烂,又用铁锤砸成纸浆。
等到纸浆弄好,他亲自对纸浆进行了分离。
分离完成,这才把那些待凝固的纸浆铺在了早就准备好的光滑木板上,然后笑着道:“这样就差不多了,只需等纸浆凝固干了就行。”
“不过这大晚上的可能有点慢。”
“若是想快的话,周围点些火把应该能快点。”
杨安就随口一说而已,可杨广却瞪了一眼身边的给使营士卒,呵斥道:“还愣着做甚?火把。”
“是。”
那些给使营士卒赶紧呼呼啦啦的去点火把了,看的杨安也一脸无语,对着杨广道:“爹,您就这么着急吗?”
“这也不差这一晚上吧?”
在杨安看来,自己这便宜老爹,着急的有点过了。
“哎,安儿啊,你有所不知,咱们家里有个书局,可是没有造纸的技术,这就导致爹这些年,被那些纸坊坑了不少钱啊。”
“这现在看到这技术了,爹自然着急。”
杨广也叹息一声,痛心疾首的道。
这位皇帝陛下,还真是在骗儿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以至于萧皇后她们都以手抚额,心里琢磨着,这要是以后杨安恢复记忆了,知道自己父皇这么骗他?
杨广都要让杨安这逆子给气的脑仁疼了。
你说你老实在邙山待着,赏赏花遛遛鸟不好吗?
实在不行你玩几个女人也不是不可以。
可你这天天怂恿着朕这个皇帝自己造自己反怎么回事?
这历朝历代,也没君王这么干过啊。
“陛下,息怒,息怒啊。”
“三皇子也就脑疾未愈不知自己身份,否则断然不会如此啊。”
杨六五也赶紧劝阻。
其实这事吧,他也觉得离谱。
可这是皇帝的家事,他可不敢多说。
他现在能做的,也就尽量让陛下消气,可别因为这事迁怒他,把他给砍了就行。
“哎,罢了罢了。”
“既然他想招,那你就给他招吧,朕倒也想看看,他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能给朕练出啥样的兵来?”
“不过这些人不要从佃户里招,那些佃户还要负责皇庄农事。”
“正好你所供职的左备身府最近有批新卒,你就从其中挑出一千二百人给他带过去吧。”
杨广叹息一声,有些无奈。
他承认自己的三子有识人之明。
不然又怎么可能对宇文述以及关陇的情况看的那么清楚?
可这训练新卒?
杨广还真不觉得自己儿子有这本事。
第一次学骑射,就把脑袋给摔坏了。
这样的人,你说他能训练新卒?
谁信啊?
“诺。”
杨六五行礼,随后才问:“那陛下,那臣现在就去办?”
“嗯,去吧!”
“记住了,三皇子的身份,要保密。”
杨广颔首,等杨六五离开,这才揉了揉眉心,对殿外的太监道:“来人,给朕传观王。”
“诺,陛下。”
殿外太监应声,杨广才又拿起奏疏继续批了。
不过也没批多久,差不多半个时辰后,隋观王杨雄就已经到了。
刚到,看见杨广正在批改奏疏,杨雄行礼道:“陛下?”
“嗯,族兄来了啊?给观王看座。”
杨广点头,等杨雄坐下,才看着他问:“宇文家和杨素家的事,你都知道了吧?”
“听说了,三皇子明察秋毫啊。”
杨雄回道,心里对杨安的睿智佩服到了极点。
“呵呵,明察秋毫是明察秋毫,可却也给朕出了个难题啊。”
杨广有些得意的笑笑。
“难题?”
“陛下指的是,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和左路先锋的人选吧?”
观王杨雄一怔,很快就试探道。
他和杨广君臣多年,自然明白杨广此时心思。
“对,如今宇文述和杨玄感已经死了,这行军大总管和左路先锋的位置,就得重新挑选合适的将领了。”
“族兄以为,何人可堪此重任?”
杨广点头。
灭一个勾结异族的宇文家是小事。
但为东征挑选合适将领却是大事。
“这个。”
观王杨雄斟酌了下,才道:“左路先锋,臣以为荥阳郡守张须陀可堪此重任。”
“张须陀此人作战勇猛,为人忠贤,陛下也都知道。”
“至于行军大总管一职,若是关陇没有反意,常年镇守太原与突厥作战的唐国公李渊合适。”
“毕竟我朝其他能盖过他的将领,都已经上了岁数,行军大总管需总览全局,且辽东又是苦寒之地,老将未必能吃的消。”
“但现在,关陇那既然有了二心,那就只能从麦铁杖和鱼俱罗中选一人了。”
“不过最终要用谁,还得陛下圣裁。”
杨雄笑着说道。
要说大隋的猛将,那确实不少。
如同杨素,韩擒虎,苏威,裴矩这些人都算是。
但他们大多都是跟随先帝开国的,老的老,死的死。
就连他自己,今年都已经七十了。
故此这会,这能选的还真不是很多。
“嗯,族兄说的也在理,那就下个月小朝会,把这事定下来吧。”
杨广嗯了声,随后就又和杨雄说起了杨安想招募士卒训练的事。
而他们说着杨安时,杨六五也已经按杨广的吩咐,从他供职的左备身府挑选了一千二百名新兵,换了常服,带他们朝邙山庄子赶去了。
到了邙山,杨六五才对那一千二百人道:“记住了,从这一刻起,你们将不是左备身府护卫皇宫的士卒,而是这邙山庄子的佃户,佃户明白吗?”
“若敢有说错一字者,军法从事。”
这会的杨六五,身上自带一股杀气,和平日在杨安面前动不动让人踹一脚的样子全然不同,吓的那一千二百人也立刻应声:“诺。”
“嗯,如此,就随某进去吧。”
杨六五恩了声,就带那些人进了庄子。
到了庄子里,杨六五让他们在一片开阔地等着,自己则是去了杨安的小院。
只是才到院外,他就看见杨安正好从里面走了出来。
看到这,杨六五立刻上前:“郎君。”
“嗯,你回来了?”
“某让你通知的事,你通知到了吗?”
杨安嗯了声,一边摩挲着自己下巴,一边随意问。
“通知到了,并且小人已经将一千二百男丁都带了过来。”
杨六五一笑。
“啥,都带来了?速度这么快的吗?”
“在哪呢?快带某去看。”
杨安愣了下,有些意外的看着杨六五。
这家伙,看来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嘛?
“就在前面庄子空地上,郎君......”
杨六五指了指,还想说郎君要是想去,小人带路呢,却见杨安嗖的一下就朝那边跑了过去。
直到一会,亲眼看见了那一千二百人,杨安才瞪大眼睛对杨六五问:“这就是你招的佃户?你是咋做到的?这些人个个龙精虎猛的,而且还这么一会就搞定了?”
在杨安看来,就算从佃户里招,没有个三五天都困难吧?
可杨六五这?
“嘿嘿,这个,那还不是郎君你给的用度多吗?这些人平日里能吃饱就不错了,现在郎君管吃管住还给钱,这么好的用度,报名的人自然就多,这报名的人多,那挑出来的肯定也就好了。”
杨六五咧嘴笑笑,主打一个陪皇子演戏。
听的杨安也点头,这才满意道:“嗯,说的也有理。”
“既然如此,这是某给这些人准备的训练手册,你就负责照着这上的方法训练他们吧。”
杨安说着就把他找出来的杨家军训练指南拍在了杨六五手上,道:“所有训练,一律按照手册上严格执行,敢更改一处,某就打断你腿。”
“呵呵,小人不敢。”
杨六五嘴角抽搐笑笑,心里有些瞧不上。
但却也不敢多言,只能无奈翻开。
只是刚翻开,当看到第一页那醒目的几个字时,他却浑身一震,满脸不可思议的看向杨安,说话都有些不利索的道:“郎君,这,这……”
只是干着干着,当看到这庄子墙角的玫瑰花开了,杨安却愣了下,立刻对着不远处给工匠们打下手的杨六五道:“杨六五,现在是几月?”
“五,五月,今天是五月初一,郎君怎么了?”
杨六五怔了怔,不明白自家郎君怎么忽然问这个?
“五月?”
“哎呦夭寿啊,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快快快,你赶紧去给某找快肥力好点的田,顺便再把某房间角落那半袋种子取来。”
杨安怪叫一声,随后又改主意道:“算了算了,你去找田吧,要肥力好点的上等田。”
“那些种子的事你不用管了,笨手笨脚的要是把种子给某弄撒了,那可就亏大了。”
这话说完,杨安就一溜烟朝自己庄子的小院跑去了。
没办法,不跑不行啊。
去年冬天的时候,他在洛阳城看到有西域那边的商人在卖白叠子,也就是以后的棉花。
他就把那差不多二斤的棉花全买了,准备留种种下的。
可那会是深冬,已经过了棉花种植的季节。
无奈的他只好把种子保存了寻思今年再种。
这他娘的。
要不是刚才看见兵器坊那边的玫瑰花开了,他才想起来棉花好像要种了,搞不好今年又要错过了啊。
杨安跑的哼哧哼哧的。
看的杨六五也一脸懵逼,但还是立刻去按照杨安说的,给他找肥力好的上等田了。
咱杨六五,永远是郎君最听话的仆人。
而杨安也总算在一会之后,找到了他去年留的那半袋棉花种子。
“呼,还好还好,现在种上,今年冬天就不用挨冻了吧?”
打开袋子检查了下,种子都还好着,杨安这才松了口气的去找杨六五。
找到杨六五,跟他一起到了那块田,仔细查看了田的肥力,杨安这才和杨六五一起往田里下种。
“哈哈哈,吾儿这是在种地?”
只是他这边正忙着呢,杨广却已经带着李靖和杨雄过来了。
看见杨安在田里,杨广下意识的就想下去帮忙。
“站住,别过来。”
但杨安看到这却吓了一跳,随后更是对着杨广他们道:“都站那别过来,这里面种的可是能让天下百姓冬天不挨冻的好东西,踩坏了你们赔不起。”
其实杨安也不清楚这棉花种地里怕不怕踩?
可问题是他就这点种子啊,万一踩坏了咋办?
“啥?”
但杨广却一愣,瞬间一个箭步就冲到了杨安身边,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差点没把杨安胳膊给拽下来的大声道:“你刚说啥?可使天下百姓冬天不挨冻?”
“此话当真??”
杨广呼吸都有些粗重的拽着杨安。
能让天下百姓冬天不挨冻的好东西?
这要是真的,那他杨广,可就要远超秦皇汉武了啊。
要知道,冬天冻死百姓这事,几乎每朝都有,每年都有。
远的不说,就说去年。
去年光是洛阳城,就冻死了上千的百姓。
这还只是洛阳一城,大隋那么多城池,杨广都不敢想,想一想就觉得心如刀绞。
但现在。
他儿子居然说有冬天能让百姓不被冻死的神物?
杨广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不只他。
就连李靖和观王杨雄也都神色凝重的看着杨安。
这也就杨安刚才已经说了,这田里种的东西很重要,他们不敢踩。
不然这会估计早就跟杨广一样都冲过去了。
“真,真的啊。”
杨安也愣愣看着自己便宜老爹,然后才赶紧道:“哎哎哎,我说爹,你别激动,先退后,先退后,别踩着种子了。”
杨广也这才怔了下,叹息道:“哎,看来是朕思虑不周了。”
“朕只想着族兄信的过,却忽略了这商贾之道,也不是谁都能行的。”
“那你们以为,谁人可堪此大任?”
杨广思索着看向萧皇后他们。
“这。”
萧皇后他们也皱起了眉头,杨雄和李靖更是很快就摇头,直言不知。
倒是萧皇后,看了下杨广,又看了下杨安的卧房,忽然道:“陛下,臣妾以为,安儿能将这些法子想出,应该也是懂经商的。”
“要不,就交给安儿来办吧?”
“怎么说,这也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商行。”
萧皇后觉得杨安合适。
一来,聪慧。
至于第二嘛,那就是杨安是她和杨广嫡子,这大隋的天下以后都是他的,可以信任。
“不可。”
但杨广却摇头,随后才解释道:“朕虽不知外界是否有人还能认得安儿?”
“可这商贾之事,终究是要在外奔波的。”
“长此以往,若是真有哪个识得安儿,又不开眼的告诉了他的身份,产生了那太医所言的不可预料之事?
“那该如何是好?”
杨广确实怕自己儿子在外面露面多了,被人认出来。
毕竟杨安年幼时,见过他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这要是真有谁把杨安的身份告诉他,杨安一受刺激……
杨广都不敢想会怎样?
“这,这倒也是。”
萧皇后一愣,随后才又再次道:“那要不就让安儿和南阳一起吧?”
“安儿不用在外露面,只需多给南阳帮衬就行。”
“总归,南阳也是咱们长女,且一直待在宫中闷闷不乐,也不像事吧?”
萧皇后是想给南阳公主找个事干了。
她担心南阳公主一直闷在宫里,闷出病来。
毕竟宇文家的事,对她打击还是很大的。
“南阳?”
杨广也思索了下,然后道:“让南阳主外,安儿只负责给她指点,这倒也行。”
“只是安儿这孩子一直以为他是咱家单传,这忽然给他多出来个姐姐……”
说到这杨广都不知咋解释了?
“呵呵。”
但萧皇后却笑了下,道:“这就是陛下您的事了,发挥您骗儿子的天赋不就可以了吗?”
噗嗤。
她的这话一出,李靖和杨雄也绷不住了,杨广更是臊红了脸,一会才哼哧哼哧道:“朕何时骗过他了?朕那只是为了他的脑疾着想。”
“你们说是不是?”
“啊对对,陛下爱子之心,感天动地。”
杨雄他们点头,杨广这才哼了声,丢了一块令牌给李靖,意有所指道:“既如此,那就按皇后方才所言,李靖你立刻持朕令牌进宫,带南阳公主来此,商议商行成立之事。”
“其他人就先歇息吧,等南阳公主来了再议。”
杨广说完这,就让杨六五给他们准备房间了。
李靖也赶紧快马加鞭返回城中进宫。
而时间也这样,很快就又是两个时辰。
此时天都已经快亮了,李靖才带着南阳公主杨玉珠来了庄子。
南阳公主今天穿着一件素白色儒裙,虽然没有了在宫中时那般珠光宝气,但却也多了一种出尘气质。
可她的脑子里,这会却早已经一团乱麻了。
自己的弟弟。
那个小时候一直黏着她的小三儿居然还活着?
只是失忆被父皇送出了宫?
而且最近还一直想着带自己父皇造反?
这些事,李靖已经在会意了皇帝意思后,都跟她说了。
可正因为都说了,她才迷糊啊。
这都怎么回事?
而杨广和萧皇后这会也已经从客房走了出来,看见南阳公主来了,杨广才笑道:“珠儿来了啊?安儿的事,李卿应该都跟你说了吧?”
说完这个,他就又和众人说了下任命荥阳郡守张须陀为东征左先峰,以及一些其他朝廷大事。
等把这些事都商议好了,他才看了眼一直都没说话,只是老神在在的观王杨雄,然后问:“众卿还有事吗?若是没事的话,今日朝会就到这了。”
“启奏陛下,臣有一事。”
而观王杨雄,也这才站了出来,行礼道:“陛下,臣听闻陛下创出了一种猪肉去腥之法,不知是否为真?”
“若是为真,臣恳请陛下将此法公之于天下,那样也可使得我大隋百姓多一种吃食,安居乐业。”
“什么?陛下创出了一种猪肉去腥之法?”
“这,这是真的?”
“陛下,这,这......”
观王杨雄这话一出,那些刚才就被吓了个不轻的朝臣们瞬间更惊了, 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看着杨广,又看向杨雄。
其中鲁郡太守郑善果更是面容严肃的盯着杨雄问:“敢问观王,您方才所言,可是真的?”
郑善果今年四十二岁,个子不是很高,人也有点胖,虽然只是个外臣,但却绝对没人敢轻视他。
因为他出身荥阳郑氏,其母更是清河崔氏的嫡女,可以说,这是一个背后站着荥阳郑氏和清河崔氏两大山东世家的当世大儒。
可也正因为这,他这会才心里有些紧张。
要知道,现在民间流传的那些关于皇帝是暴君,昏君,不顾百姓死活,以及东征必败的谣言,那可就是他们山东和江南的这些世家门阀给造的谣。
甚至就连山东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王薄,其实也是他们安排的人。
他们做了这么多,为的不就是阻止皇帝打高句丽,阻止皇帝整天从他们山东,江南这些世家门阀手上要钱要人吗?
可现在,他们的那些谣言都还没起到效果,皇帝的东征也还正在如火如荼准备着,杨广却忽然搞出来了个能给猪肉去腥的方法?
这不是要给杨广再塑功德,让百姓明白,皇帝其实是个好皇帝,只不过是有人在败坏皇帝名声么?
这怎么能行?
“对啊观王,这,可是真的?”
不只郑善果,朝中那些来自山东和江南两大门阀集团的其他臣子们,也都神色凝重的不行。
“额,这个,这个,吾也是听说,你们还是问陛下吧?”
隋观王杨雄捋了捋胡须笑道。
“这,陛下?”
郑善果那些人也很快就目光看向了杨广。
“呵呵,那猪肉去腥之法,朕也才创出来没几天,不曾想居然被观王给知道了。”
杨广也笑呵呵的,这才看着郑善果那些人,脸不红心不跳的道:“没错,朕确实创出了猪肉去腥之法。”
说着,他就让太监把他从杨安那得到的,并且已经誊抄了遍的猪肉去腥之法,递给所有朝臣传阅了遍。
等他们都看完了,杨广才叹息道:“哎,本来这猪肉去腥之法,朕是想等再完善完善以后公之于天下的。”
“但既然观王如此说,那就现在公布吧。”
“农事司主事来了吗?”
“陛下,臣农事司主事薛忠,参见陛下。”
杨广这么一问,农事司主事薛忠立刻就站了出来行礼。
薛忠是个个子很高,额头也非常突的中年,杨广只是淡淡扫了他一眼,就颔首道:“嗯,这事应该是归你们农事司管的吧?”
“既然如此,就由你们农事司来负责推广天下。”
“且慢。”
只是他话才说出,鲁郡太守郑善果却忽然站了出来,道:“陛下且慢,臣敢问陛下,此猪肉去腥之法,陛下可曾多番尝试?”
“也不是没办法。”
“我们可以让西域的那些国家种,我们再从他们手里买。”
杨安淡淡一笑说道。
可杨广却眉头皱了起来,道:“不可,如此那不是资敌吗?”
“那些西域番邦别看他们现在老实,那都是被我大隋铁骑给打的。”
“但要是他们国力上来了,可就未必老实了。”
“故而,安儿你这种向他们买东西,给他们送银钱的行为,与资敌无异。”
杨广是亲自征过西域的。
那些西域诸国的秉性,他比谁都清楚。
“确实,西域那些小国,其实一直都是狼子野心。”
李靖和观王杨雄也开口。
在他们看来,杨安的方法很显然是不行的。
“资敌?”
但杨安却一愣,随后才笑道:“不不不,我这可不是资敌,而是灭国。”
说到这的时候,杨安已经想到了当初英国的那个被称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那东西,可以说是经济战最典型的案例了。
“灭国?”
“这要如何灭?”
杨广和杨雄他们都一怔,满脸疑惑的看着杨安。
“郎君,这?”
李靖也好奇。
“呵呵,这个嘛,其实就是战争的另外一种形式,经济战。”
杨安笑笑,这才给他们详细解释道:“你比如说西域那些国家,咱们大隋高价收购他们的棉花,这样他们就会大量的种植棉花。”
“可是棉花种的多了,他们的粮食就不够了。”
“那时候怎么办呢?”
“我们再卖给他们粮食。”
“久而久之,他们的粮食来源就掌握在我们手上了。”
“只要掌握了粮食来源,他们还敢反抗嘛?”
“反抗就给他们断粮。”
“这粮一断,不费一兵一卒,这国就灭了。”
杨安笑的那叫一个春风和煦。
但杨广他们却齐齐倒吸一口凉气,如同打开了战争新思路一样。
李靖更是佩服的看着杨安道:“妙,妙啊。”
“郎君此法,简直匪夷所思。”
这会的李靖,只觉得杨安才是那战场上无敌的将军。
“哈哈哈,真不愧是我杨家麒麟儿,安儿你是如何想到这法子的?”
杨广也开怀大笑。
这世上,哪有比看到儿子优秀还能让一个做爹的高兴的事了?
杨广是皇帝,可同样也是一个父亲。
但杨安却一笑道:“不不不,这可不是我想到的。”
“其实春秋时期,管仲就曾经用过此法。”
“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
杨安说的是管仲对楚国的鹿肉战,杨广和杨雄他们也顿时明白道:“对对对,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确实用过,只是我们这些人忽略了。”
这话说完,杨广才再次对杨安问:“那照安儿你这意思,就是我大隋其实是可以向西域各国高价购买棉花,打这经济战的?”
杨广此时已经打算打这经济战了。
能兵不血刃掌控一个国家,谁愿意提着刀子向前冲啊?
当然,高句丽除外。
高句丽这弹丸小国,杨广势必要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的。
李靖和杨雄也都看向杨安。
“可以啊,别说西域了,突厥,吐蕃,高句丽都可以。”
“只不过得换一种东西而已。”
“你比如说突厥,那就换羊毛。”
“只要我们收购他们的羊毛,他们就会源源不断的养羊,那时候,就是羊吃人。”
杨安颔首说道。
但杨广却一怔,随后问道:“安儿,为何不是收购他们的牛羊,而是羊毛呢?”
“这羊毛也没甚用处吧?”
杨广是觉得,牛羊收来了还可以吃。
羊毛能干啥?
“咋没用?”
可杨安却一笑,这才道:“羊毛是可以制作毛线的。 ”
“只需要弄一台手工纺锤就行了。”
“回陛下,臣是李靖。”
李靖躬身。
“李靖。”
杨广也这才再次一声,然后问:“朕听闻你有良将之才,如今,朕心里有一疑惑,希望你能帮朕解惑。”
“疑惑?”
李靖愣了下,有些不解的问:“不知陛下所疑惑之事为何?”
李靖这还是第一次觐见皇帝。
虽然早就从观王杨雄那知道了,皇帝陛下其实是听闻他有才华,才召见他的,也料到见了陛下后肯定会少不了一番考校。
但却也没想到,皇帝会直言他有疑惑呀?
毕竟作为皇帝,当着臣子的面如此说?
那可是有损帝王威严的啊。
可杨广就这么干了。
不但干了,而且还是在观王杨雄也在场的情况下?
这让他对杨广这个皇帝,心里多少有些异讶。
而杨广则微微颔首,然后道:“那高句丽侵我辽东,戮我黎民,朕欲讨之,卿以为如何?”
他这是打算先看看李靖对东征高句丽的看法了。
毕竟东征之事朝中各大臣看法不一。
有说必须征之者,也有说国虽大,好战必亡的。
更有甚者,居然连孔圣人的以仁德教化之言都给搬了出来。
这让杨广必须要搞清楚李靖到底属于哪一种?
李靖要是也满口仁义道德,那么就算他是杨安举荐的,杨广也不会用。
都不赞同东征了,还想他给你打胜仗?
做梦呢?
“这。”
李靖思索了下,当即回道:“那高句丽王自诩熟知兵事,目中无人,不尊上国,臣愿领兵,为陛下征之。”
他说的铿锵有力,目光坚定。
听的杨广也心中颔首,暗道到底还是自己儿子厉害,举荐这李靖,李靖果然就是支持东征的。
一想到这,杨广才再次问:“可那辽东地处苦寒,且路远道险,若是粮草供给不及,你又该如何?”
这是东征最大的困难,即便当初宇文述已经给出了征调民夫劳役运粮的解决之法。
可杨广心里其实是不怎么满意的。
在他看来,战阵之事,与民夫劳役何干?
故此这会,他还真想听听李靖的想法,看看李靖能不能让他满意?
“以战养战,速战速决。”
李靖也立刻回应道。
事实上,李靖也不清楚他这回答是否能让皇帝满意?
谁让历朝历代,以战养战那可都是要遭人诟病的呢?
尤其是那些文人。
你敢这么打仗?唾沫星子喷不死你。
可在他看来,以战养战却是最好的办法了。
“哈哈哈,好,好,好一个以战养战,速战速决。”
“可,若是御史弹劾你有违天和呢?”
但杨广却忽然笑了起来,随后又继续问。
刚才还对李靖只是一点好感的他,现在却越发觉得这个李靖对脾气了。
因为李靖所说的以战养战,也是他心中所想。
但这方法他不能说。
至少作为皇帝,他不能。
否则,那些御史文人们,估计得一个个拿头撞墙。
但现在李靖却说出来了,这让杨广心里觉得,这个李靖和自己想一块去了。
李靖见杨广脸上露出笑容,心里也稍稍松了口气,道:“回陛下,臣乃武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战场的胜负。”
“至于御史言官弹劾有违天和这事,那难道不是陛下您该考虑的吗?”
李靖微笑看着杨广。
“呵呵,好你个李靖,你居然敢把这最棘手的问题丢给朕这个皇帝?”
杨广呵呵一笑,随后就对外面的太监道:“来人,传旨御膳房,今日朕要与李卿,观王一起坐而论道,让他们整治些吃食来,要快。”
别看他虽然在斥责李靖,但心里却一点也不怒。
因为在他看来,文死谏武死战,这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朝堂生存之道。
文臣无需插手武将的战事,武将也无需介入文臣的治国。
文武各行其道,才是朝局稳定的关键。
这下李靖总算是彻底放下心来,等御膳房的宫人把吃食端了上来,摆好,他就和杨广还有观王三人,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
三人这一聊就是小半天。
直到下午黄昏,李靖感觉自己所知道的兵法谋略,战阵攻伐都已被杨广和观王给掏了个干净,杨广才满意一笑:“好,不愧是吾家麒麟儿举荐的良将啊。”
“李靖,朕欲用你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总揽东征一切事宜,为朕荡平那高句丽,你可愿意?”
杨广这是要直接跟李靖摊牌了。
反正兵法韬略也已经聊了一下午,这李靖到底是不是绣花枕头,他和观王杨雄这种打了半辈子仗的,还是能看出来的。
而且退一步来说,就算他们看走眼了,他儿子杨安还能也看走眼吗?
那可是在他看来,能明察秋毫的杨家擎天柱,架海紫金梁啊。
故此这会,杨广已经不跟李靖玩虚的了。
但李靖却愣了下,然后就好像听错了一样道:“辽,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李靖这会都麻了。
就算知道自己过了陛下这一关,陛下可能会重用自己。
可这,用的也太重了吧?
自己就这么从一个从六品的郡丞,到了总管东征的行军大总管了?
即便按照朝廷法度,这行军大总管只是临时的,其实并无品阶。
可这也是朝中那些三品大员才能担任的职位啊。
而且,按照他对这位皇帝的初步了解。
这位既然能让他做这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那就定然不会让他还只是个小小的从六品郡丞。
别说这位了,换作其他皇帝也不会。
因为,那样没人服啊。
果然。
就在他想着这些时,杨广也已经再次开口道:“对,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兵部尚书,安平卫大将军。”
杨广这是要送佛送上西,直接把兵部尚书和他打算建立的新军也交给李靖了。
在他看来,新军,就当用新人。
可李靖却懵了,直到一会才看着杨广问:“陛下,这安平卫是?”
他虽然以前只是个小人物,可大隋的军制他还是清楚的。
就没有个安平卫啊。
观王杨雄也一愣,不过心里却已经多少有了些猜测。
而杨广则是笑了下,回道:“这安平卫,乃是朕打算创办的一支新军,一支不同于我大隋任何一支军队的新军。”
“这支新军将采用新的兵卒招募制度和训练之法。”
“也将会是我大隋以后的最强尖刀。”
“至于命名安平,则是取以吾儿杨安之名,荡平天下之意。”
杨广眼中如同有着熊熊烈火燃烧一般,心里也在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为自己儿子打出一个大大的天下。
“杨安?”
可李靖却更不解了,这陛下何时又有儿子了?
没听说啊。
陛下长子已故,三子早夭,现在不是只有一子,就是那贪财好色的齐王杨暕么?
这怎么?
“嗯,就是举荐你的人,也是朕的三子杨鸣……”
杨广嗯了声,简单的把他的三子杨鸣当年坠马失忆,被他转移到了宫外,并且改名杨安的事说了下。
说完后又对李靖道:“李靖啊,你能进入朕的视线,可不是朕慧眼识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