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永明李善长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剧透朱标之死,朱元璋疯了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朱永明李善长》,由网络作家“煮茶煮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你真的有加强皇权,稳固皇权的办法?”朱元璋有些震惊了,虽然是他询问的朱永明,也想从朱永明口中得到一个办法。可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抱什么希望。在他撤掉丞相这个职务之后,他就一直在想重新建立一个代替丞相的职务。可是一直都没有想到什么办法,他也询问过好多人都没有得到一个办法。没有想到朱永明就有。这一刻,他更加的看重朱永明了。不仅仅朱元璋震惊了,朱标,李善长,徐达三人都震惊了。他们以前也被朱元璋询问过,可他们都没有想到任何办法。丞相这个职位在华夏传承了上千年,不是那么好代替的。短时间之内,谁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我有办法,而是历史中就有。”“明成祖创立内阁之后,内阁在华夏历史中存在了很久。”“内阁制度不仅能够很好地起到了参...
《开局剧透朱标之死,朱元璋疯了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朱永明李善长》精彩片段
“你真的有加强皇权,稳固皇权的办法?”
朱元璋有些震惊了,虽然是他询问的朱永明,也想从朱永明口中得到一个办法。
可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抱什么希望。
在他撤掉丞相这个职务之后,他就一直在想重新建立一个代替丞相的职务。
可是一直都没有想到什么办法,他也询问过好多人都没有得到一个办法。
没有想到朱永明就有。
这一刻,他更加的看重朱永明了。
不仅仅朱元璋震惊了,朱标,李善长,徐达三人都震惊了。
他们以前也被朱元璋询问过,可他们都没有想到任何办法。
丞相这个职位在华夏传承了上千年,不是那么好代替的。
短时间之内,谁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是我有办法,而是历史中就有。”
“明成祖创立内阁之后,内阁在华夏历史中存在了很久。”
“内阁制度不仅能够很好地起到了参政议政,帮助皇帝进行决策的作用。”
“而且还能够降低皇帝独揽大权的可能性,避免了皇帝做出错误的决定。”
“但也算是限制了皇权。”
“尤其是内阁发展到后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力。”
“因此后来有一位皇帝创立了军机处来制衡内阁,内阁的权利也逐渐被皇帝收拢到手中。”
军机处?
这是什么机构?
听上去和战事有关?
难道是利用武将,或者勋贵来对抗文官的内阁?
朱元璋闻言,思索了一下,想到。
不止朱元璋是这样想的,朱标,李善长,徐达三人也是这样的想法的。
毕竟能抗衡文官的也就是武将,勋贵了。
而且军机处的名字中有一个‘军’字,让人一听就和军事有关。
朱永明的接下来的话,也证实了他们的猜想。
“军机处,本意就是办理军机事务的地方,因为当初朝廷对西北用兵。”
“为了及时处理军报,防止机密泄漏,开始设立“军机房”,不久改称“办理军机处”。”
“战事结束后,原本作为临时机构性质的军机处并没有被裁撤,职权反而大大扩充,“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军机处内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
“军机大臣,正式称谓是“军机处大臣上行走”,俗称“大军机”。”
“由皇帝的亲信各部尚书,侍郎,总督等官员奉特旨担任,有些也由军机章京升任,人数无固定限额,任期亦无固定期限。”
......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完全属于皇帝直接掌控之下。”
“算是皇帝的私人的秘书处。”
“同时,军机处在权利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构,可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设立的机构地位,”
“另外军机处没有什么固定的办公场地,军机处官员也没有什么正式品级和俸禄。”
“军机处的人员完全就是皇帝决定的......”
朱永明缓慢的给朱元璋,朱标等人讲述着军机处地 制度和作用。
一个临时机构,没有固定人员,没有品级,位卑而权重......
这的确是一个加强皇权,稳固皇权的办法!
和内阁相比,的确比内阁更能加强皇权,稳固皇权。
而且还不会威胁到皇帝的权力。
同时,还能减少内部争斗和官员们争权夺利......
想到这里。
朱元璋就有些兴奋的思考了起来。
一旁的朱标也同样的思索了起来。
心中也带着一些震撼。
他跟着朱元璋已经处理了很几年的政事,对于各种官制,各种机构的作用,有着很清楚的认识。
因此很能理解军机处的设立的好处。
不过李善长,徐达就有些不太舒服了。
这军机处完全就是皇帝抢夺了内阁的权力,军机处完全就是为了皇帝在服务。
这军机处可以说就是皇帝的小朝廷。
如果这个皇帝贤明,那么什么时候都没用。
可要是皇帝就如同朱祁镇那么愚蠢,废物,那么朝廷也就完了。
当然他们能想到这一点,朱元璋,朱标也能想到。
“军机处这个制度是很好,也可以加强皇权,稳固皇权。”
“但所有权力都在帝王手中。”
“皇帝贤明也就没有什么事情,可要是皇帝是个昏君,这天下不就完了。”
“所以我觉得内阁还是要建立。”
“皇帝贤明可以用军机处制衡内阁,皇帝要是昏君,内阁也可以制衡军机处。”
“互相制衡,达到一个平衡,这才是长久之计。”
朱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看法其实就是给朱元璋说的。
这次朱元璋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朱标的看法。
毕竟朱永明说的土木堡之变,叫门天子朱祁镇,让他知晓,他老朱家的皇帝不是个个贤明的。
不过他觉得建立军机处的皇帝,是一个有本事的皇帝,这个后代子孙不错。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
建立军机处的皇帝根本就不是他的子孙。
建立军机处的是满清皇帝雍正皇帝。
军机处设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当时清政府正与准噶尔部进行战争。
由于战争期间军情紧急,情报需要高度保密,而当时的内阁距离皇宫较远,容易导致军事机密泄露。
因此,雍正皇帝决定在隆宗门内设立一个临时性的秘密参谋部,最初称为“军需房”,后改为“军机处”。
满清可是覆灭大明的朝代,更加是异族。
也是朱永明不喜欢的朝代,不止朱永明,华夏人都不喜欢满清。
“大哥说的不错,军机处就是皇帝制衡内阁的,因为内阁后期权力太大,已经威胁到了皇权。”
“没有内阁的存在,军机处也就没有必要存在。”
“因为军机处要是在昏君手中,那么朝廷就是昏君的一言之堂了。”
“历史告诉我们,皇权是一定要被限制的,制衡的,因为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是贤明的君王。”
“只有朝廷有机构限制和制衡皇权,朝堂才可以稳定长久。”
“大明后期有好几位皇帝都常年不上朝,可因为有内阁的存在,朝堂依旧在运行着。”
朱永明说出朱标离世的话后。
在场的众人都愣住了,这种气氛,哪怕是看不见东西的朱永明都感觉到了。
他还有些好奇,朱总和导演这是怎么了?
可是他不知晓的是,此刻,朱元璋直直的盯着他,好似下一秒就会弄死他。
愤怒、威严!
这就是朱元璋身上散发出的气息。
他不相信,他不相信朱标会英年早逝,他会老年丧子。
李善长,徐达也是异常的震惊,不过他们心里更多的是想着。
朱永明说的那句。
‘太祖晚年大肆屠戮功臣,跟随太祖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基本被太祖杀了个精光。’
这是他们可以听的吗?
不过这一切都是在太子朱标死后事情,只要朱标没有死,就不会发生。
想到这里李善长,徐达两人同时看向了朱标。
可是现在朱标是一脸惊愕的表情,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死在父亲前面。
更加没有想到自己死后,父亲会大肆屠戮功臣。
“你竟然敢说咱儿子英年早逝。”
朱元璋对着朱永明低吼道。
朱标死后,朱元璋却没有打算从自己的年轻力壮的儿子中再找一个继承人。
而是选择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朱标的偏心到了何种地步。
现在朱永明说出朱标英年早逝,他怎么可能接受的了。
“朱总,这也不是我说的,历史就是这样子啊。”
朱永明早就听说这朱总是白手起家,有些土鳖,现在看来这文化是真差。
而且还入戏!
这是真当自己是朱元璋了啊。
“上位,上位。”
李善长闻言,连忙上前拉住朱元璋,可他的力气哪里能拉住暴怒的朱元璋。
还是徐达,朱标上前帮忙,一起把朱元璋拉走了。
在离开的时候。
李善长还对朱永明,说道:“你先好好休养。”
嘎吱。
等听见门关了的声音之后。
朱永明才坐回床上,喃喃自语道。
“这都是什么事啊,一个百亿身价的大老板还会入戏。”
“看来以后在朱总面前要小心一点。”
“不过这导演不错,可以和他搞好关系。”
“可惜我的眼睛目前看不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完全恢复。”
说到这里,他用手抚摸了一下眼睛上的纱布。
眼睛没有什么刺痛的感觉,有的只是冰冰凉凉的感觉。
也不知道敷用了什么草药,没有什么中药的味道。
不过能给上百亿身价的大老板看病,这医术应该没的说。
所以对于他眼睛的伤势,他真的不怎么担心。
现在朱永明思考的是怎么才可以快速的融入到这里。
......
“父亲,你这是做什么,孩儿现在不是好好的在这里。”
把朱元璋拉出来之后,朱标就低声的抱怨道。
随后又拉着朱元璋向前走几十步,确认朱永明听不见之后,继续说道。
“父亲,你不能这样,你这样我们还怎么引导话题,刚刚左丞相问的好好的,你就要插话。”
“看看现在的结果,今日已经不能再说什么了。”
朱标和朱元璋说话一直都是这样。
朱元璋做的不对,他就敢说。
可李善长,徐达可不敢。
“上位,息怒,刚刚的情况微臣也是......”李善长的话还没有说完,朱元璋就打断道:“好了,咱家不怪你。”
被朱标说了几句,他已经冷静下来了,不过脸色愈发阴沉。
今日他心情可谓是大喜大悲。
大喜的是被朱永明的夸赞,大悲的就是朱标英年早逝的事情。
“你们认为他所言可真,可信?”
李善长,徐达听见朱元璋这冰冷,深沉的声音,内心一颤。
朱元璋对待朱标是什么态度,他们太清楚了。
可是该说的必须要说。
“上位,从臣刚刚的试探来看,臣知晓了很多事情。”
“第一,他确实不是大明人,也不知晓自己的处境,更加不清楚自己已经在大明皇宫了。”
“第二,他确实是一个戏子,来培训的,他很重视这次机会。”
“第三,他把上位认错成了朱总,这位朱总他应该没有见过,身份,地位要比他高很多。”
“第四,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在影视培训基地,我们都是影视培训基地。”
“第五,他可能真的是后世之人,他说的很多词汇,他的物品,我们都不认识。”
“第六,他学过史记,很懂我朝的事情,这一点很重要。”
李善长没有回答朱元璋的问题,而是利用得知的信息分析了一番。
不过他内心已经有些确信朱永明就是后世之人了。
朱永明说的信息也让他心惊胆颤。
“上位,我仔细观察过他的表情,动作,他没有说谎。”
徐达没有多余的话,他已经相信朱永明就是后世之人了。
他看过太多的人,也经历过太多。
一个人有没有说谎,他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朱永明没有说谎。
其实他已经后悔今日进宫了,本来朱元璋没有叫他来,是他自己进宫遇见了。
现在他已经骑虎难下了。
他和朱元璋是发小,对朱元璋太了解了。
如果朱标真的死了,那些事情真的会发生的。
“父亲,这人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必须要隐瞒身份,也不能让他知晓他的处境。”
“这样我们才可以从他的口中知晓很多有用的事情。”
朱标见李善长,徐达都相信这人是后世之人,于是也说道。
其实此刻他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
如果朱永明是后世之人,那么他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自己也会英年早逝。
这一点朱元璋也想到了。
虽然他也有些相信,朱永明是后世之人,不过他现在最为在乎的就是朱标的事情。
所以他一脸阴沉的对着李善长说道。
“咱不管他是不是后世之人,咱家就是想从他口中知道出标儿是怎么死的,什么时间死的!”
“这个人目前只有咱们知晓,咱不想让其他人知晓。”
耻辱!
前所未有的耻辱!
大明的荣耀,大明帝王的尊严!
就被朱祁镇这样嚯嚯了!
此刻朱元璋双目充血,盯着朱永明,一字一句的问道。
“你......说什么?”
“朱祁镇这狗东西,都做了什么?”
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声音之中有带着无尽的愤怒,以及一些其他复杂的感受。
朱标,徐达,李善长等人也都是盯着朱永明,他们眼中充满了极度的不可置信和愤怒。
朱永明虽然看不见,也可以感觉到众人的愤怒。
明粉,都是明粉啊!
当初他第一次在书中看见这段历史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愤怒。
作为一个明皇室的后代子孙,他是真的想捶死朱祁镇。
“朱祁镇,在被瓦剌生擒,俘虏之后,瓦剌人原本是想斩杀他的。”
“可在看见朱祁钰穿着不一样,觉得朱祁镇是大明勋贵,就立刻上报了上去。”
“随后他们在明确俘虏之中确认了朱祁镇的身份。”
“这个时候瓦剌的首领也先大喜,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可以俘虏大明皇帝。”
“他亲自接待了朱祁镇,并好好的招待了朱祁镇。”
“朱祁镇因为溃败早就饥饿的不行了,就在土木堡,在瓦剌疼屠杀大明将士之中,大口吃喝。”
“吃饱喝足之后,也先带着朱祁镇去了宣府,大同等大明边防,让朱祁镇去叫开城门。”
“而面对这个要求,朱祁镇竟然同意了。”
“因为朱祁镇怕死,他害怕,他不同意,瓦剌人会伤害他。”
“就这样他来到城下,让守城的将士们开门迎接他这个大明天子。”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叫朱祁镇为‘叫门天子’原因。”
“因为他真的为敌人,叫开了自家的城门。”
虽然朱永明了解这些事情,也很早就看到过这段历史,可每次说起的时候。
他都感觉到了异常的耻辱,异常的憋屈。
或许这也是因为他爷爷总是说他们是朱明皇室后裔的关系吧。
历史中,被敌人生擒俘虏的皇帝不是没有,但被生擒俘虏之后,帮敌人叫开自家城门的只有朱祁镇。
随着朱永明说完之后。
朱元璋双目更加的血红,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冰冷的气息,身体也不受控制的颤抖了起来。
“畜生!”
一声怒斥,让四周冰冷起来。
被敌俘虏,还帮助敌人叫自家城门。
这个畜生!
害死了那么多的君臣,那么多君臣战死,轮到他自己的时候,他却不敢以死谢罪了。
哪怕他不敢以死谢罪。
那就安静的当个俘虏,硬气一点。
怎么还能做出这等厚颜无耻之事,这畜生,到底有混蛋啊!
该死!
真是该死!
朱元璋一直以来,最看不起的就是大宋的那些皇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之外。
他觉得其他大宋皇帝都是软骨头,没有一个像男人。
尤其是宋徽宗赵佶,朱元璋更加的鄙视。
这家伙丢尽了汉人的脸面,丢尽了帝王的脸面。
他一直都认为,宋徽宗赵佶是唯一一位混蛋皇帝,没有那个帝王比他更差了。
结果没有想到,他自己的后代之中,竟然出现了一个和宋徽宗赵佶差不多的混蛋皇帝。
甚至他觉得朱祁镇还不如宋徽宗赵佶。
起码宋徽宗赵佶被金人俘虏之后,没有帮助金人叫开自家城门。
这个畜生!
被一个太监吹捧一下就敢御驾亲征。
他也不想一想他有没有那个本事,哪怕你没有本事你就不要瞎指挥。
可没有本事还要瞎指挥。
结果累死千军,害死数百文武大臣,勋贵!
自己被虏,还不敢自杀,以死谢罪,甘愿落入敌人手中。
甚至为了活命,还帮助敌人叫开自家城门!
这个畜生怎么就没有被人杀死呢!
哪怕是被敌人杀死也好啊!
大明的荣耀!
老朱家的气节!
都被这畜生丢光了!
咱老朱家怎么会出现这个一个玩意?!!
这真的是他老朱家的子孙吗?!
如果朱祁镇现在就在朱元璋面前,朱元璋一定来一个清理门户,亲自动手解决了他。
此刻,朱元璋怒气冲天,可因为朱永明在,又不能发泄出来。
只能双目通红,满脸怒气的坐在这里,一句不语。
他是没有说话。
但徐达这个武将却忍不住了。
“废物,真是一个废物皇帝!”
“煌煌大明什么时候被异族这样侮辱过,那个瓦剌在哪里,我现在就去灭了他。”
徐达还是顾忌朱元璋的面子,没有怎么辱骂朱祁镇。
可内心却不知把朱祁镇怒骂成什么样子了。
“徐叔叔,瓦剌是要灭亡的,可这主要原因就是朱祁镇这废物皇帝。”
“他没有一点帝王的骨气,也没有一点帝王的责任,更加没有一点帝王的魅力。”
“他的行为和大宋的宋徽宗何等相似。”
“靖康之耻!”
“让宋徽宗成为了所有皇帝中的耻辱,也让大宋成为了所有人都看不起的皇朝。”
“朱祁镇也是所有帝王之中耻辱,更加是大明的耻辱。”
“大明的荣耀,大明的骨气都被朱祁镇败光了。”
朱标这个温文尔雅的人,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气愤过。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后代之中会出现一个和宋徽宗堪比的人。
这是大明的无耻,更加是他朱标的耻辱。
可惜他不知道,这朱祁镇不是他的后代,是他四弟朱棣的后代。
不过不管怎么算,都是他老朱家的后代。
“大哥说的不错,这土木堡之变就是朱祁镇的责任。”
“他是大明的耻辱,大明皇帝之中最没有骨气的一位皇帝。”
“大明可是华夏历史最为硬气的皇朝。”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这就是世人眼中的大明皇朝。”
“可朱祁镇却丢了大明的骨气。”
“这的确让人痛恨。”
“可就这样,还有一些人在网上为朱祁镇洗白。”
“说什么朱祁镇土木堡大变的主要原因就是朝堂的文管集团和勋贵集团争斗造成的。”
“他们分析的还头头是道。”
“我以前也分析过,也觉得他们说的也有些道理。”
“这种观点,也有很多是支持的。”
......
朱元璋想到那个场面,就露出神清气爽的笑容,说道。
他已经把朱永明当做自己的子侄了,在朱永明认朱标当哥哥那一刻。
朱永明就注定是朱元璋的子侄了。
对待自己的亲人,朱元璋一般都是很宽容的,更不要说朱永明总是说他是老朱家的后裔了。
“父亲,要是永明知晓自己在大明,知晓父亲是圣上,他一定会吓坏的。”
“随后就是下跪在父亲的面前,不停地对着父亲说好话。”
朱标也想到了那个场面,然后笑呵呵的说道。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闻言,大笑了起来。
想到那一幕,他的不爽就一扫而空了。
朱标见朱元璋的心情愉快了起来,便趁机上前,拉拉朱元璋,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李善长,徐达。
意思就是让朱元璋安安李善长和徐达的心。
不要让李善长和徐达胡思乱想,毕竟这两人一个是文官之首,一个是勋贵之首。
要是他们两人有什么不好的想法,或者彻底摆烂,那么朝堂就会出现问题的。
其实朱标不知道的是。
朱元璋有自信,他自认为哪怕李善长,徐达知晓自己想要废除丞相制。
知晓他们今后的结局,他们也不敢有什么不好的心思。
只会更加的小心翼翼。
“咱知晓。”朱元璋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
随后快步走向了宫殿,朱标也快速跟上,李善长,徐达则是麻木的跟了上去。
......
“李善长,徐达,咱就明说了,咱就是想要废除丞相制。”
“咱知晓,你们可能早就有了猜想。”
“今日朱永明的话,更加让你们证实了这个猜想。”
“在朱永明没有来大明的时候,咱就想要废除丞相制。”
“可是咱一直都没有想好废除丞相制之后,用什么制度来代替丞相制。”
“如今朱永明说的内阁制度就很好。”
“咱准备用内阁制度来代替丞相制,在用军机处来制衡内阁。”
“这就是咱要建立内阁和军机处的主要原因。”
“目前你们说朝堂不稳,那咱就等朝堂稳定了再建立内阁,军机处。”
“这一点你们要支持咱。”
朱元璋说的很直白,完全没有顾及李善长,徐达如今的心境!
胡惟庸案爆发之后,李善长很是担心,害怕,于是前往皇宫请罪。
朱元璋没有怪罪李善长,还让他担任了胡惟庸的职位,左丞相。
可他并没有什么实权,丞相的权力基本都被朱元璋收回了。
李善长知晓,这是朱元璋不放心啊!
于是这一年多他都是兢兢业业,生怕惹出什么事情。
直到朱永明出现在皇宫。
从朱永明口中知晓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让李善长彻夜难眠。
他也有了辞官的打算。
可辞官不是那么好辞官的。
朱元璋,朱标也不会同意他辞官的。
直到今日上午,朱元璋留下他和徐达,说了一些话,算是安了一下他的心。
让他觉得自己的未来还是美好的。
可下午从朱永明口中得知自己的结局之后,他又害怕了,也知晓自己是功高盖主了。
他的死亡结局,不是因为胡惟庸案的牵连。
而是因为他威胁到了下任皇帝的皇权,陛下这是要给下任皇帝铺路啊!
徐达的想法基本和李善长一样。
此刻他们都在想着如何可以避免这样的结局。
可还没有等他们想好如何避免这样的结局,朱元璋就开始对他们推心置腹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目前朱元璋不会杀他们,还需要他们。
“咱知晓你们担心什么,你们不就是担心,咱先磨杀驴吗?”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
“在朱永明来到大明的瞬间,咱大明的历史就改变了。”
“咱能从朱永明口中知晓大明的未来,咱可以避免很多事情。”
“咱也不知晓,以后为什么要大肆杀功臣,但咱不会无缘无故的杀人。”
“这中间一定发生什么事情。”
朱元璋说到这里,看了看李善长,徐达,见他们表情有些动容,于是继续说道。
“咱杀胡惟庸,是因为他该杀,咱用胡惟庸案大肆牵连,是因为咱要清理胡惟庸的党羽。”
“还有清理那些支持推崇‘相权’的官员。”
“只要你们支持咱废除丞相制,建立内阁,军机处,咱有什么理由杀你们。”
“在说咱就算想杀你们,咱妹子会同意吗?”
朱元璋这话说的很直白,也很推心置腹,这话让李善长,徐达很安心。
可这话让朱标很是担心。
朱标觉得此刻应该安慰李善长和徐达,好好安安他们心境。
不应该这样直白的说。
其实这就是朱标太年轻的原因。
李善长,徐达是什么人?
他们是和老朱一起打天下的人,他们都了解老朱。
老朱要是安慰他们,许诺一些好处,他们才会更加的不安。
可老朱要是非常直白的把事情摆在明面上说,这也就是说,老朱是真的和他们说的。
不是只为了安他们的心。
再说朱元璋都提起马皇后了,了解朱元璋的老兄弟都知晓。
只要朱元璋和你说话的时候提起马皇后,那么朱元璋就是在和你推心置腹的说话。
这一点作为和老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他们当然清楚。
“上位,我是支持上位废除丞相制,建立内阁,军机处。”
“而且我也认同上位说的。”
“朱永明来到大明之后,大明的历史就改变了。”
徐达闻言思考了一下,然后上前一步,大声说道。
因为朱永明拿出的背痈药方,他的未来已然改变,所以他相信因为朱永明,大明的历史已经改变了。
再说废除丞相制,建立内阁,军机处,他本身就是支持的。
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稳定勋贵权贵就好了。
这一点他还是有自信的。
“上位,臣也是支持上位废除丞相制,建立内阁,军机处。”
“臣一定会尽全力支持上位。”
李善长虽然还有些担心,不过此刻他知晓自己该说什么。
至于未来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吧!
只要他小心一点,他未来的结局就一定可以改变。
“很好,咱很高兴,你们能这样想。”
“咱在标儿面前对你们说,只要你们不做危害大明基业的事情。”
“咱就不会苛待你们。”
“改天咱约你们和咱妹子一起吃饭。”
朱元璋闻言,站起身来,走到李善长,徐达面前说道。
此刻他说的这一切都是真的。
其实也不知道未来为什么要大肆处死这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
反正他现在是没有准备杀任何一个功臣的。
这其中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让他大肆斩杀功臣的。
可具体是什么事情,他又想不明白。
这些只能寻找朱永明才可以了解。
但目前不适合询问朱永明,所以他只能把这个想法暂时压下来。
其实朱元璋后期大肆斩杀功臣的原因就是为了给朱允炆铺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