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女频言情 > 农场主:本宰相不参与宫斗了完整版

第15章

发表时间: 2025-01-23


“山高水长,云淡风轻......”

“果然,没有被工业环境污染的空气就是好!”

马车上,李善神清气爽,一路欣赏着自然风光,畅想未来的田园生活。

从京城带出来的娇妻美妾,分四个一组,轮流进来伺候他,小日子别提多美了。

另外,随行队伍中,有二十多名保镖好手,安全自然是能够保证。

“来,我给老爷您按按腿!”

“老爷,我喂您吃吃苹果,来......张嘴!”

“......”

如今,李善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左拥右抱,齐人之福。

这种醉生梦死的日子,前世他做梦都梦不到。

只能在心里默念,感谢万恶的旧社会,赐予我这一切......

虽说辞去了官职,但老朱依然保留了他韩国公的爵位,每年足有五千石俸禄。

即使以后什么都不做,也能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

况且,原主发妻早亡,一直没有续弦的打算,只养了堆妾在府里。

她们被李善接手后,由于各方面的满足,对未来又有了无限的希望与憧憬。

几乎每一个,都想得到正妻的位置,翘首以盼。

所以,一路上互相攀比较劲儿,争宠献媚,伺候的格外卖力,生怕遭到自家老爷的冷落。

而这种好事,李善的态度向来是多多益善。

......

他们离开京城那天,是八月初九。

当一行人来到定远县时,居然用了整整十天。

其实,定远县隶属于滁州,距京城还不到二百里。

如此龟速前行,还要归咎于李善的临时起意。

沿途,每当遇到风景优美的去处,他都要游览一番。

所谓登山远眺,临江垂钓,走到地势平坦开阔的地方,还要组织大家,下来野餐。

照这个方式赶路,不慢才怪。

相比之下,远不如古代步卒的常规行军速度(三十里)。

因此,才浪费了许多时间.....

“老爷,你快看!”

这天清晨,李善正蜷缩在马车上,迷迷糊糊的睡着回笼觉。

忽然,管家兴冲冲的跑过来,满脸喜色。

“出什么事了,咋咋呼呼的?”

“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嘶——!”

没一会儿,李善带着些许埋怨,披上外裳,跳下马车。

抬眼望去,不由得暗暗吃惊。

只见前面不远处,就是定远县的城关,巍峨耸立。

此时,城墙下聚集了黑压压一片人影,粗略估计,少说有四五万。

每个人都伸长了脖子,好像在等着什么。

场面之宏大,如果用一句经典台词形容:那就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有生以来,李善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阵仗,心里不禁有些发虚。

往后退了几步,又把管家叫了来,附耳问道。

“喂!”

“老爷我在家乡,没和谁结仇吧?”

“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多人,他们不会是要组团揍我吧?”

没等管家回话,弥漫的晨雾中,远远走来了一个人影,身穿青绿色七品官袍,手里还捧了坛酒水。

那人刚到近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下官定远知县张力,恭迎宰相大人荣归故里。”

“您远道而来,想必口渴了吧?”

“来,先饮一杯家乡的陈年老酒!”

说着,就命身边的随从倒酒,并一路小跑着,亲自送上。

“等等!”

李善一摆手,制止了他的动作。

同时,大脑飞速旋转,思考着各种可能性。

排除掉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后,最终断定,这些人是来欢迎他的。

而眼前的胖子,正是本地的父母官。

也难怪,这么个百里小县,多少年默默无闻。

猛然间,出了个宰相,如今告老还乡,荣归故里,父老乡亲自然觉得脸上有光了。

就像前世,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走出了个成绩优异的娃娃,一朝金榜题名,考上了名牌大学。

村里人都要另眼相待,好好的热闹一番了。

而几百年后的大学生,基本相当于古代的举人,那尚且如此,更何况宰相了?

已经是平常人遥不可及的存在!

念及至此,李善做到了心中有数,上前将张力搀起,脸上笑容浮现。

“张县令,老夫已辞官致仕,余生只想做个清闲散人,何须劳你出城相迎?”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话虽如此,但张力不是第一天做官,深知人脉的重要性。

眼前之人,可是本朝的开国元勋,大明的第一任宰相,且追随朱元璋多年,颇得信赖,能量更是非同小可。

现如今,虽然不做官了,但朝廷里,六部九卿,有很多他的门生故旧,可谓桃李遍天下。

只要说句话,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自己若是能趁机打好关系,攀上高枝,以后绝对会仕途有望,飞黄腾达了!

哪用得着屈居这个小小县城,每天做着千篇一律的事了。

所以,讨好的更加卖力。

“宰相大人,您是皇帝身边的得力重臣。”

“如今,能够不忘故土,回来看看大家,乃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分!”

“得知此事后,咱们全县的百姓都轰动了,纷纷出城迎接,只为一睹您的尊容。”

“下官也在县衙摆了桌酒席,为您和您的家人接风洗尘。”

听到这里,李善暗暗点头。

心里直夸县令会来事。

而且很可能,全县百姓出城相迎的场面,也是他事先安排的吧?

但无所谓了!

反正自己刚刚回来,以后要在这里扎根,少不了和本地的父母官打交道。

所以,听之任之吧!

现在想想,还是小地方好啊,谁见了都要高看一眼。

如果还留在京城,上边有皇帝管着,到处都是他的眼线,干点啥都不自由,连屁都不敢放个响的。

......

当天,酒席散后。

李善一拍脑门!

糟糕!

忘了件大事!

眼下,他们刚刚回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如果住在以前的老宅子,多少有些不合适。

一是离家太久,很多年没人打理,估计早就破败不堪了。

二是随行的人太多,根本住不开。

到头来,还是张县令急人之所急,让出了城中的私人住宅,邀请李善一行人暂住。

可人啊,终究要有自己的房子才安心......

不久,李善斥巨资,在县城郊外,依山傍水的地方,买下了一座宅院,很快搬了进去。

反正终究是要做个农场主的,不如就在此安家落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