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类型连载
朱雄英朱元璋是小说推荐《大明重生,我开启大明日不落》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风薇雨”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一绝醒来,竟然穿越成为了大明皇太孙朱雄英。不仅如此,他还觉醒了词条系统,可以看见各种信息。不过刚刚穿越就发现自己被人故意传染天花,我堂堂大明皇太孙,居然也有人敢害我?从这天开始,朱雄英开始了他的崛起之路!朕,朱雄英,为大明再续国运!这日月所照之处,皆插满大明的旗帆!...
主角:朱雄英朱元璋 更新:2025-01-15 22:26: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雄英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重生,我开启大明日不落》,由网络作家“风薇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雄英朱元璋是小说推荐《大明重生,我开启大明日不落》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风薇雨”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一绝醒来,竟然穿越成为了大明皇太孙朱雄英。不仅如此,他还觉醒了词条系统,可以看见各种信息。不过刚刚穿越就发现自己被人故意传染天花,我堂堂大明皇太孙,居然也有人敢害我?从这天开始,朱雄英开始了他的崛起之路!朕,朱雄英,为大明再续国运!这日月所照之处,皆插满大明的旗帆!...
“平日里难得见上一面,咱也能过几天谈怡弄孙的日子。”
朱元璋一锤定音,笑眯眯的瞧着朱雄英,眼中尽是疼爱。
要知道,作为嫡长孙,朱雄英在他眼中的地位可是从来不低的。
看到朱雄英的气色确实不错,朱元璋这才放下了心。
有了朱元璋这话,还想再开口说些什么的吕氏终于彻底断了心思,干笑着和朱标一同行礼告退。
看着吕氏远去的身影,朱雄英不由得咧嘴一笑,心中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
或许是离了吕氏的手掌心,朱雄英这一夜睡的格外安稳。
次日一早起来也没忘了正事儿,径直前去给马皇后请安。
“祖母,孙儿来给您请安了。”
还未走进宫中,朱雄英便听到了马皇后的咳嗽声,心头不由得一揪。
虽然现如今马皇后的病症还未显露太多,但深知实情的他一听到这声音便是一阵紧张。
“怎的来这么早?”
“可是已经用过早膳了?”
看到朱雄英前来,马皇后停下了咳嗽,笑眯眯的开口问道。
虽然这几日确实有些身体不适,但也不至于在孙辈面前让他们担忧。
“已经用过了。”
“祖母,孙儿生病这段时间可是受了不少苦,若是能够懂些医术就好了。”
“可否给孙儿找些医书和药材?哪怕只是滋养体质也是不错的。”
朱雄英凑到马皇后身边笑嘻嘻的开口问道,说的也是有理有据。
然而听了他这番话,马皇后却是不着痕迹的微微皱起眉头。
“多学一门医术虽然好,但也非人人都能精通。”
“你若是想学,先叫些太医传授罢了,你的身体还需要休养,别让这些事情牵扯了精力。”
马皇后微微颔首开口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叮嘱。
要知道,朱雄英可是嫡长孙,在他们眼中默认今后是要继承大统的。
际时国事繁重,岂能浪费心思在这些琐事上?
“祖母放心,孙儿一心向学,学医只是想调理一番体质罢了。”
“若能学到一技之长,也能更好地为祖母分忧。”
听到朱雄英这话,马皇后心中顿时一软,见孙儿恳切的模样,不由得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的话,便叫太医来好好传授一番。”
“来人啊,把孙太医喊来。”
马皇后话音刚刚落下,便有宫人急忙去安排。
仅仅是片刻之后,孙太医便拎着药箱急匆匆的赶来。
“微臣见过皇后娘娘,见过殿下。”
孙太医行礼之际不忘了摸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听说太子孙想要学医......万一出了点儿什么事儿,自己这脑袋还能保得住吗?
“起来吧,不必多礼。”
“这两日我研究医书搞了张方子,还要劳烦孙太医给我抓几服药了。”
朱雄英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拿出了那张提前准备好的药方。
孙太医闻言先是愣了愣神,随即伸手接过。
半夏......三七......甘草,虽然前面的药材都是常用药,但到了这后面却不由得使他神色一愣。
川贝母、白花蛇舌草、丹参......这几味药材却是就连库房中都没多少。
“殿下尽管放心,微臣定然全力以赴。”
孙太医眼珠子一转开口说道,心中却是琢磨着这药方。
他从未见过这则方子,根本就不可能是从哪则医书上抄下来的。
难不成是朱雄英自己写的?
若真是如此,恐怕这位还真的是有些许天赋在身上的。
眼看着药方有了着落,朱雄英便笑嘻嘻的告退。
然而朱雄英却不知道,他前脚刚走,后脚孙太医便将这药方递给了马皇后。
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朱雄英所要的所有药材,竟然全都与马皇后病症的治疗相契合。
“这些药材,恐怕能缓解皇后娘娘的病情。”
“其中几味药材搭配更是精妙,小殿下在医术方面着实有几分天资啊。”
孙太医笃定的开口说道,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慨。
这段时日也有不少太医来为马皇后瞧过,但用药都极为谨慎,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看到了合适的药方。
“这是......雄英要的药材?”
听到孙太医这话,马皇后先是愣了愣神,表情不由得有几分复杂。
“正是如此。”
“微臣稍后将这方子拿回去给同僚们商议一番,若是可行的话......不妨换上此方试上一试。”
孙太医试探着开口问道,虽然他倾向于这方子,但也得得到马皇后的许可才行。
闻言马皇后沉默了一会,最终点了点头开口说道:“照雄英说的去办吧。”
............
............
回到自己宫中,朱雄英倒也没闲着,第一时间喊来了自己的贴身宫女。
身为太子孙,身边多少是要有几个贴身的下人伺候的。
纵然现如今搬来了坤宁宫,自然也是老人伺候着趁手。
“小翠,你过来。”
“你可记得,前几日有谁曾进入过我的寝宫?可否有人送来过什么不同寻常的食物或服饰?”
朱雄英招了招手唤来打小伺候他的小翠,试探着开口问道。
“这......给您送来的食物都经过专人检验过,应该不会有问题。”
“至于衣物,倒是有一件吕贵人亲手织的衣服。”
“只不过您患了会传染的天花,为了避免传播,所有衣物早都被烧尽了。”
小翠虽然不知道朱雄英为何会这样问,但还是坦率的回答道。
闻言朱雄英不由得有几分失望,如此以来又断了线索,只能摆了摆手示意小翠可以走了。
虽然衣服被烧了有些可惜,但就算找到了也用处不大。
没有显微镜,没有任何可以检测出病菌的科技手段,仅仅靠猜测是没用的。
但他这番询问,一开始便不是为了找出什么证据。
要知道......他现在住在坤宁宫,虽然不似东宫那般布满了吕氏的眼线,但马皇后的敏锐亦然不差。
而且朱雄英知道如果只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想要查出来吕氏毒害自己的证据恐怕根本不可能。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马皇后也知道这件事他相信。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3633】
只要马皇后全力调查,肯定能够查出来一些蛛丝马迹。
正如同朱雄英所想的那般,小翠前脚刚走出门,后脚便被马皇后派人请了过去。
“方才太子孙都问了些什么?”
看着神色紧张的小翠,马皇后微微颔首开口问道,态度倒也算的上温和。
听到马皇后这话,小翠也急忙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尽数道来。
当她得知朱雄英询问的内容后,顿时明白了自家孙儿心中所怀疑的,正是吕氏。
“行了,你下去吧。”
“记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本宫今日从未叫你来过。”
马皇后挥了挥手示意小翠离开,心中已经有了盘算。
既然雄英怀疑吕氏,其中定然有他的道理。
至于吕氏,居然想要谋害皇嗣......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妹子!听说太医院那边给你换药了?”
“可是这段时间身子又有什么不舒服?”
朱元璋一下早朝,便径直朝着马皇后的坤宁宫奔去。
马皇后的病症并不严重,倒也不至于倾动太医院上下所有人来瞧,放眼宫中知晓的也没几个。
若不是因为朱雄英有系统傍身,恐怕也不会往肺癌这方面想。
朱标他们来请安时偶尔听到几声咳嗽,也全当换季体虚了。
孙太医是朱元璋亲自安排负责马皇后的病症的,早早便被叮嘱了凡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向他汇报。
小到胃口睡眠,大到换药开方,就没有他不上心的。
“换个药而已,哪里用得着一惊一乍的?”
“你来的倒也正好,瞧瞧这新药的方子。”
看到朱元璋满脸焦急的模样,马皇后的心中不禁有几分感动,随即像是想起来了什么事情一般,从一旁的桌子上拿起药方递给了朱元璋。
纸张一入手,朱元璋脸上便犯了愁。
让他用人打仗行,但一让他看字就头大。
平日里的奏折都是硬着头皮啃习惯了,但这药方......
“妹子你是知道咱的,医术什么的一窍不通啊。”
朱元璋干笑几声来回打量了几遍,半晌也看不出来什么名堂。
“再仔细瞧瞧。”
“雄英的字你都不认得了?”
马皇后没好气的开口说道,果不其然看到朱元璋神色一怔。
还未等朱元璋开口发问,她便率先将这几日的事情尽数道来。
从朱雄英病好第一时间跑来坤宁宫找靠山,到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医术,再到朱雄英暗中调查吕氏,听得朱元璋面色愈发阴沉。
“好一个吕氏......居然感对咱的孙子下手!”
“常氏去世的早,标儿也没有续弦的心思,前两日还来跟咱商量要不要把吕氏扶正。”
“原本想着家世清白没有外戚之祸,这些年来掌馈东宫也算是中规中矩,没想到暗中居然还有这样的小心思。”
说到最后,朱元璋冷哼一声,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上,眼底的怒火不言而喻。
稍微细想几分,更是令人心惊。
今后朱标当了皇帝,立太子依旧按照嫡长的规矩来。
若是没了朱雄英,常氏从东宫侧妃再顺势成了后宫皇后......那她儿子朱允炆岂不是便成了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好好好!当真是好胆量!好算盘!
“也是委屈了雄英......这些年来在吕氏手底下指不定受了多少委屈,才磨砺出此等心性。”
“后宅女眷之事咱不好插手,还得妹子你多费心了。”
“若是吕氏当真在害雄英,咱定然不会放过半分。”
“至于这药方......若是太医院瞧过没问题,试一试倒也可以。”
朱元璋半晌才将心头的怒气压下去,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
看样子,自己也不能整日做甩手掌柜,多少得盯一盯孙辈了。
............
............
与此同时,朱雄英却并不知道朱元璋已经惦记上了自己。
文华殿中,专门为太孙授课的太傅手握兵书,目光停留在眼前几个稚子身上。
朱雄英身为太孙平日里要做的功课自然是少不了兵法计谋之流,就连年岁尚小的朱允炆和朱允熥也在一旁听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之重,关乎国运,兵法之慎。”
“正合奇胜,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兵法之妙。”
“诸位殿下今后指不定哪日便会披甲上阵征战沙场,兵法之道不可不读。”
“若是有朝一日,敌军来势汹汹,我军人数远不及敌军,但又不得不守城,等待援兵前来。”
“诸位,你们该如何应对?”
太傅微微颔首开口问道,眼神中流露出几分鼓励的神色。
眼前几位殿下年纪虽小,但也都是帝王之家,讲授这些到也不算早。
听到太傅这话,朱允炆和朱允熥翻着眼前的兵书磕磕绊绊,答得简短而模糊。
“依兵法所言,少则守城,调兵遣将,集中优势兵力待援。”
朱允炆低声答道,目光扫过一行便直接读了出来。
“敌强我弱,求稳为上。”
朱允熥的声音紧随其后,一张小脸憋的通红,便再也蹦不出来旁的话。
随着二人话音的落下,太傅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眼前这些皇孙虽然聪慧,但年纪尚小,对兵法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
不过这个年纪的孩子能有这般想法,已经不错了,应当给予些许鼓励。
正当太傅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带孩子时,朱雄英的声音却突然将他从思绪中惊醒。
“守城无错,求稳更无错。”
“但如若敌军的人数确实是我军的数倍......兵法之道,不止是盯着敌我之数,更多的是盯着敌将之性格。”
随着朱雄英话音的落下,太傅先是愣了愣神,随即神色中流露出几分讶异、
“敌军首领是什么人?性格如何?这些才是决定战局的关键。”
“如果敌将是一个谨慎之人,他定会三思而后行,不敢贸然进攻。”
“此时我们可以以声东击西,出其不意,打破敌人稳重的防守,让他无法判断我们真实意图。”
“如果敌将多疑,那么我军可以利用空城计,让敌军产生错觉,认为我军必定有大军埋伏,进而自乱阵脚。”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3633】
“兵法之道千变万化,究竟如何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看吧。”
朱雄英微微颔首开口说道,眼神中流露出几分自信与笃定。
看似轻松的三言两语,却让所有人都听得神情凝重。
“好一个兵法之道,真的还就是千变万化......”
“殿下说的没错,若是当真上了战场,用兵岂止是定死的规矩,战场上的一切,皆是活的。”
“取胜之道,乃是因敌而变。”
太傅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望向朱雄英的眼神中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见解,跳出兵书直击要害,简直是天生的将才!
他们并没有注意到,不仅仅是太傅,站在门外听了半晌的朱标神色中也尽是惊喜。
听着朱雄英井井有条的一番论调,朱标眼眶不由得有些酸涩。
他平日里忙于政事,已经很少有时间去督促孩子们的学业,今日前来文华殿也是忙里偷闲。
没想到自己印象中的稚子,现如今已经到了对兵法战略高谈阔论的年纪。
想到这里,朱标犹豫了片刻,还是没有进门,而是悄悄离开不再打扰学堂。
但即便是回到了东宫书房中,他的脸上依旧带着几分掩盖不住的喜色。
“殿下可是遇到什么好事儿了,竟如此高兴?”
看到朱标这副模样,吕氏的眼神中不由得流露出些许诧异。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段时间朱标正因为繁忙的政务焦头烂额,今儿个怎的突然变样了?
“我方才刚从文华殿回来,看了看孩子们的功课。”
朱标微微颔首开口说道,很明显是十分满意。
“哦?”
“今日允炆也有去学堂......”
听到朱标的话,吕氏顿时两眼一亮。
然而她一句话还没说完,便被朱标所打断。
“你可知道,雄英小小年纪便对用兵之道有着独到的见解!”
“就连太傅都连连称赞,简直是天生的将才!”
朱标大笑着开口说道,却没有注意到吕氏陡然僵硬的面色。
“原来如此......”
“雄英居然有这样的才学,我先前还真的没看出来。”
“这孩子还真是显山不露水,在咱们面前还藏着掖着。”
吕氏干笑几声开口附和道,手中攥着的帕子都已经皱成一团。
虽然嘴上夸赞着朱雄英,但心中早就想了千万种法子,恨不得直接将朱雄英弄死。
“是啊,孩子也是长大了,不用咱们当爹娘的费心了。”
“雄英都如此努力,我这个当爹的可不能拖了后腿。”
朱标坐在桌案前拿出堆积如山的政务,语气略带几分戏谑的开口说道。
一想到自家孩子有如此卓越的才华,他便浑身的动力,仿佛能再埋头政务大干三天三夜。
眼看着朱标一副认真的模样,吕氏也干脆告退离开,心中尽是烦躁。
纵然她恨不得立马让朱雄英去死,但上次出手失败,导致她一时半会儿倒也不敢冒进。
万一哪步棋走错了,迎接她的便将会是万劫不复。
不......不仅仅是她,还有朱允炆和身后的吕家......
只不过如今吕氏不知道的是自己之前所做的事情已经被马皇后和朱元璋开始怀疑了。
与此同时。
朱元璋听着殿下太傅所说,眼神之中满是喜色。
“雄英真是这么说的?”
“启禀陛下,太孙殿下的确是这么说的,依微臣的拙见太孙殿下在军事上有很高的天赋造诣,日后定是一代名将。”
自从马皇后说了雄英有可能是被吕氏所害之后,朱元璋就让宫里的人都盯着朱雄英,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给自己汇报。
却没想到自己的好孙儿竟然还有如此天赋。
正在朱元璋欣喜之际,朱雄英却走了进来。
“儿臣参见祖父。”
行过礼之后朱雄英又对着太傅恭恭敬敬道:“学生见过太傅!”
看着朱雄英这这般模样,朱元璋十分满意的点点头道:“太傅说你今日在学堂上表现不错,咱问问你那些话你是从何学来的?”
“祖父,那些话都是孩儿自己所想的,儿臣只觉得兵书虽然好,但若只是一味的照搬兵书,那肯定打不了胜仗。”
“不错!”
无论是太傅还是朱元璋都忍不住点点头。
以朱雄英的年纪,能够想到这一层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那咱问你,若是让你打战,你觉得取胜最关键的地方在哪儿?”
朱雄英知道朱元璋这是打算考一下自己,随即开口道:“孩儿认为两军作战,虽然人数装备粮草都很重要,但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应该是人心!”
“哦?”
朱元璋听到此话,顿时来了兴趣。
“若是以多胜少,只能证明将者无过,可纵观历史,能够名留青史的往往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而这些将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把控人心。”
“当年西楚霸王项羽破斧成舟正是利用了将士宁死不屈的人心,诸葛孔明能以空城计骗过司马懿也是因为他生性多疑。”
“而且对人心的把控,不止是对于敌军将领,还要会把控自己的部下,还要知道如何用人,怎样用人。
“行军作战往往考验的是将帅的博弈,就像是下一盘棋,兵马,粮草,人心......这些都是棋子。”
“但是最后谁才能取胜,最关键的还是博弈者,所以人心才是最重要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朱雄英这一番话说完之后,朱元璋顿时直接愣住了。
因为朱雄英所说的正是他这些年南征北战的心得。
无论是自己最开始自己孤身一人到后面拉拢了一大帮追随者,还是后面平定陈友谅和张士诚,他朱重八都不认为是自己比他们更厉害。
他唯一取胜的地方就是他太了解自己的对手了,能够猜到对方下一步要做什么,所以才能够提前部署。
这些道理虽然很多人都明白,可能够真正做到的人却很少。
可朱雄英小小年纪,竟然就能够道破其中本质,这让朱元璋如何不惊?!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3633】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