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恒陈秀兰的女频言情小说《历久弥新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林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那好,谢谢刘老板,祝您生意兴隆,我这里还有十多斤黄鳝,其中也有一条特别大的。”林恒笑着说了一句。“好嘞!”刘玉笑着把黄鳝接了过去,表情比之前还热情。“一共九斤八两,算你们十斤,给八块钱,一共就是二十三。”刘玉主动加了称,给林恒取了二十三块钱。“喝个水再走啊,多聊一会儿。”林恒要走,刘玉还想挽留。“算了,我们还有事。”林恒摆摆手,和大哥一起出了酒店。出来后,他将12块五递给大哥,笑道:“哥,这是你的那部分。”林岳没接钱,而是很好奇的看着他:“你给刘玉说了什么他竟然十五块收了这条鳖?”林恒一笑,就知道大哥会问这个,笑着回答:“没啥,就是告诉他镇上一个领导的父亲病了,需要大补之物,所以他就收了。”“你咋知道这事情的?”林岳更惊了。“因为...
《历久弥新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那好,谢谢刘老板,祝您生意兴隆,我这里还有十多斤黄鳝,其中也有一条特别大的。”林恒笑着说了一句。
“好嘞!”刘玉笑着把黄鳝接了过去,表情比之前还热情。
“一共九斤八两,算你们十斤,给八块钱,一共就是二十三。”刘玉主动加了称,给林恒取了二十三块钱。
“喝个水再走啊,多聊一会儿。”林恒要走,刘玉还想挽留。
“算了,我们还有事。”林恒摆摆手,和大哥一起出了酒店。
出来后,他将12块五递给大哥,笑道:“哥,这是你的那部分。”
林岳没接钱,而是很好奇的看着他:“你给刘玉说了什么他竟然十五块收了这条鳖?”
林恒一笑,就知道大哥会问这个,笑着回答:“没啥,就是告诉他镇上一个领导的父亲病了,需要大补之物,所以他就收了。”
“你咋知道这事情的?”林岳更惊了。
“因为我之前和村长儿子一起玩的时候,听村长说的啊。”林恒撒了个谎,这是他上辈子知道的事情。
再过不久,那老头就死了,当时白事办的很大。
“好吧。”林岳佩服了,觉得弟弟脑袋好灵活,他就是知道这消息,恐怕也利用不起来。
“这钱我只拿十块钱,剩下的都是你靠自己本事赚来的。”大哥将多余的钱塞给了他。
不等林恒说话,他就强硬的道:“不要多说了,让你拿着就拿着,本来这个鳖就是我占了你的便宜。”
“那好吧。”林恒张了张嘴,答应下来,也懒得多做拉扯。
他算了一下,加上卖蛇和菌子以及草药的钱,一共32块钱,很不错了。
正常在城里打工的工人两个月的工资才这么多,大米一毛五左右一斤,能买两百多斤大米,白糖七毛钱一斤,可以买45斤。
秀兰一年卖菌子草药加起来也就七八十块钱,可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巨款了。
不过这对于林恒来说还远远不够,完全无法让家里富裕起来,还得更加努力。
“你要买东西吗?”大哥林岳询问道。
“没啥要买的,还是先去买瓦吧,等弄完了再说。”林恒摇头道,这钱当然是存着了,当做资本买桑黄赚一波,最多花几分钱买个糖果给女儿。
“那好,我们先去买瓦。”林岳点点头,镇上有三家砖厂,其中两家附带烧瓦,他们得分别去问问价格。
两人先去了比较近的团结砖厂,砖厂巨大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外面的露天场地上摆放着许多红砖和陶瓦。
这个年代还没有黄潭镇是没有琉璃瓦的,都是黄土烧制的陶瓦。后世很普遍的琉璃瓦在现在这个时代也是非常难的工艺,一般的小砖厂根本不会。
林恒和大哥过来的时候,许多工人正在制作瓦胚子,用筛过的黄泥制作成一个圆柱体,然后再分成四瓣,就是四块瓦胚子了。
“请问你们是来买砖还是?”看到林恒和林岳走进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放下了手中制瓦的活,走过来询问。
“我们是来买陶瓦的,你们这里多少钱一块?”林岳首先出声询问道。
一听买瓦的,这男人顿时变得亲切起来,连忙擦了一把手,笑着请道:“进屋说,咱们喝茶慢慢聊。”
林岳是个急性子,不喜欢废话,摇头道:“你直接说多少钱就行了,问了你这里,我们还要去鸿升砖厂问价钱呢。”
一听这话,老板将两人拉到了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笑着问道:“你们要买多少瓦啊?”
“先买五千,不够了再买。”林岳说。
“这数量不少,我能给三分五一块,这是最低价了。”这老板笑着道。
林恒一听,就觉得老板是个实诚人,也是,看这砖厂里的情况,这是一个刚建成没多久的砖厂,缺少订单很正常。
“三分钱卖不卖?”林岳又问。
“这真不行,三分五我也是挣一点辛苦钱。”老板苦笑道。
“那我们去另一个砖厂看看吧。”林岳转身就走。
半小时后来到宏升砖厂,这是个大砖厂,一问价格要四分钱,最低三分八毛钱,如果要货超过一万,能便宜到三分五厘钱。
林恒撑着大哥询问价格的时候,去看了看砖块和陶瓦的质量。
“算了,我们还是去团结砖厂买吧。”林岳摇了摇头,花了半个小时,两人又回到了团结砖厂。
“哥,一会儿我来说话。”走路上,林恒道。
“行,你来吧。”林岳也没多想。
一看两人回来,那老板连忙迎来,笑着说:“怎么样,我这价格已经够低了吧?”
林恒没说话,先走进砖厂看了看,看了看设备,又看了看瓦和砖,品质和宏升砖厂相比差了一些,难怪没什么订单。
“老板,你这瓦和砖的品质比宏升的差不少啊。”林恒拿着一块砖笑着说道。
一听这话,老板不由的赔笑道:“是差了一点,他们那是大场子,砖窑温度高,烧的好。
但我们这都是不影响使用的,你放心吧,你用个上百年都没有任何问题。”
“这样吧,三分二厘怎么样?”林恒开始讲价。
“最低三分四,再低我还不如不做呢,辛苦钱都赚不到了。”老板的态度很坚决,不会再让价。
“那行吧,就三分四厘,就这个价格先订五千,我们先付百分之十的定金,你开个收据,等全部送到了,我们再付尾款怎么样?”
林恒询问道。
刚刚想起来一件事,上辈子这团结砖厂也是因为规模小、品质差被宏升砖厂给淘汰了,算算时间还有一年多的样子,似乎是八四年底的事情。
他上辈子欠债后在城里打工,各种厂都进过,砖厂自然也在其中。
他一眼就看出来这砖块的问题所在,一点石粉没加,导致烧结温度要求太高,小砖窑达不到所致。
他甚至还知道琉璃瓦的制作工艺,但是没有选择说出来。
还没到时间,等这砖厂快倒闭了再说吧,而且突然说出这些也不好向家人交代自己从哪知道的。
“没问题,五千块是170块钱,你们就先付17块钱定金吧。”这老板有些激动,一口气算出了价钱。
而后进屋写收据,收据拿出来了林恒却没收,而是问道:“你们这是拿什么东西拉货的?马还是驴?”
这小砖厂不可能拥有拖拉机这种东西,这个年代工业品的价格高的离谱,最便宜的小型拖拉机都得几千上万块钱。
“马车,我们厂有两头马车,一车能拉二五百十块陶瓦。”老板立马说道。
“那就立马装车,和我们一起走,我们给你带路。”林恒说。
“好,我这就去安排。”这老板仿佛成了一个工人,完全按照林恒的安排去做事了。
“那等你装完车,直接来镇中心的桥上,我们在那里等你。”林恒说完,示意自己大哥把钱给了,收据拿了。
父亲给的买砖钱,在大哥那里。
早饭是酸菜疙瘩汤,也叫拌汤,味道还不错,是这个年代常吃的一种面食,味道还可以。
吃完早饭,父亲看着所有人,尤其是林恒,开口:“今早上我们要插秧,一天把家里九亩田全部插完,所有人都要来。
彩云打猪草帮忙带孩子,其他人都下田,把这个忙完了,我们也好准备盖房子。”
林恒知道这话是对自己说的,也没拒绝,这让家里人都有点觉得不可思议。
他出去拿工具的时候,母亲鲁红梅还前后跟着自己,这让林恒很无奈:“妈,你还怕我跑了不成?”
“你以前又不是没这么干过。”林母瞥了他一眼。
“二爹,你的弹弓。”大侄子林伟拿着弹弓递给了林恒,又笑着道:“二爹,你教教我呗。”
“可以啊,不过你二爹我得干活啊。”林恒摊手道。
“那没事,我帮你。”五岁大的林伟拍着自己胸口道。
“那好,走,我先给你讲讲怎么打的准……”
林恒背着背篓和大侄子讲了起来,用了一通天花乱坠的理论,大侄子被惊的目瞪口呆,对于林恒的崇拜已经无以复加了。
“林伟,你给我过来,少打扰你二爹干活!”
大嫂刘娟突然喊了一声。
“妈,我二爹没干活……”林伟委屈的说道。
“死过来看好你弟,是不是要我拿条子?”刘娟怒吼一声,四下开始找树枝。
害怕屁股开花的林伟连忙回到了自己母亲身边,不敢说一句话。
林恒耸了耸肩没说什么,他知道大嫂是害怕自己儿子和他学坏了,也不务正业。
她大嫂这个人就是这样的,对三个儿子更是管理的非常严格,不听自己的话就打。
她觉得自己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孩子好。
林恒走过去帮老婆抱住女儿,教她说话,把小家伙逗得笑呵呵的。
很快就到了田里,大哥已经将秧苗拔好,田几天前也已经收拾好,现在就只需要插秧了。
一家子人同时出手,六个人一起干活,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刚干完一个田,父亲林绪安就忍不住开口了:“林恒,你插个秧还不如你大侄子插得整齐。”
其他人都是横平竖直,林恒的则有些歪歪扭扭。
“只要能活就行。”林恒才不管呢,埋着头插自己的。
“我林绪安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种!”气的林爸拉着大哥去另外一个田了,强迫症让他受不了只能离开。
一个早上,插了四亩田,在河边洗脚的时候,林恒揉着后腰忍不住吐槽道:“种地真是这世界上最不划算的事情。”
本来就腰疼,又勾着背插了一早上秧,真是要了他的命。
九亩田的水稻,也就够他家人自己吃的,还是勉强的那种,根本不存在卖粮的事情。
更不要说现在这个年代,每年还要交一部分粮税,农民种地根本不可能富裕起来。
“你小声点,一会儿爸听到又要说你了。”陈秀兰连忙提醒道,洗完脚,又给林恒帮忙揉了揉腰。
“昨晚上都说了今天要插秧,你不说没事吗,现在腰疼了?”秀兰白了林恒一眼,挖苦道。
“还不是为了服务你……”
林恒话没说完就感觉到老婆瞪他的目光,连忙笑了笑不说了,老婆脸皮薄,不逗她了。
“那以后我打地铺,免得有些人怨我。”陈秀兰揉捏的力道都重了几分。
“说着玩,说着玩的。”林恒连忙求饶。
然后又直接转移了话题:“媳妇儿,咱们现在一共存有有多少钱?”
他这话一出,陈秀兰的脸色立马警惕起来:“你要干嘛?”
“我准备收一些桑黄存起来,我预感年底开始桑黄价格会大涨,可能翻一两倍。”
他今天早上又想起来一件事,那就是今天八九月份开始,桑黄从八毛钱一斤一下子涨到了三块钱一斤,其他的杂树黄也能卖到两块钱一斤。
然后大部分农民都开始捡,导致之后半年上山都看不到一颗树黄了。
他准备花钱购买大量的桑黄,囤起来,等到八九月份再卖出去,这样就算是有一点钱搞自己的事业了。
依靠赶山存钱,确实有点太慢了。
陈秀兰没说话,显然是不想把这钱拿出去这么用。
她存的这些钱太不容易了,都是自己上山采菌子采草药卖的钱,一点一点攒起来的。
如果丈夫生病了她可以毫不犹豫的拿出来,但是做这种事情,她舍不得。
万一赔了呢?那岂不是全没了?
林恒看到老婆的脸色,连忙改口:“没事,我就是说说,你别放在心上。”
他仔细想想自己确实不应该,那些钱都是老婆辛苦积攒的救急钱,万一自己记忆不靠谱呢?
而且这事也不着急,才刚刚阳历五月初呢,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他也明白老婆的心,这其实是所有农民的心理,不敢冒险,因为没有试错成本。
一旦创业做生意失败,面临的就是几十年都可能还不完的外债,一家子人饭都要吃不起。
这真不能怪农民没有创业做生意头脑,而是不敢,不敢拿全家未来做赌注。
“老婆,你看这是什么?”
林恒从水里捧出了一个石头,石头拿开之后,一只六厘米长的溪石斑出现在了他手中。
“你怎么抓到的?”陈秀兰一愣,老公还有这技术。
“我天,二爹,教教我,求你教教我!”
大侄子林伟那才叫一个目瞪口呆,崇拜都写在了脸上。
二爹不但弹弓打得准,抓鱼技术也这么厉害,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师父啊。
“我小时候可是没少祸害这河里的鱼。”林恒哈哈一笑。
小时候拿手抓,用铁锤敲石头震鱼,折药树叶子砸成浆毒鱼他可都干过,还是其中好手。
以至于好长一段时间河里鱼虾、螃蟹都少的可怜,这两年才渐渐恢复了。
“二爹,我们抓一盘子回去煎着吃吧。”
大侄子林伟提议说道。
“试试看吧。”林恒对此不抱希望,徒手抓鱼是很有技巧的。
首先得搭建一个陷阱,把鱼撵到小石头下面,然后双手并拢慢慢的摸进去,堵住前后入口,不留一点缝隙将鱼抓到手里。
说起来简单,但是林恒也是小时候玩了一年多才渐渐熟练的,技巧性非常强。
不过自从他练会了之后就成了孩子王,赢得了小伙伴们一致的崇拜。
“嗷嗷嗷………”
林恒刚抓住一条鱼,后面就传来一阵惨痛的尖叫之声。
“确实大啊!”
林恒欣喜的说,这两条都有两个大拇指粗了,三十多公分长,橙黄色的,很好看。
看了两眼,他伸出了两只手去抓,瞄准之后瞬间提起,刚提出水面黄鳝就开始剧烈挣扎。
哗啦!
“我靠,左手这个跑了。”林恒可惜的看着这条黄鳝的一溜烟的跑到了田中央,无奈的把另一条放进蛇皮袋子之中。
他们都是站在田坎上抓的黄鳝,没进田里,跑了也基本很难再抓到了。
“没事,多的很,还有好多田呢!”
大哥林岳笑着说。
林恒也不太在意,抓黄鳝失败了很正常,继续行动,这个田里又抓了五条黄鳝就转到了下一个田之中。
并不是每一个水田之中都有黄鳝,必须是那种常年水不干的烂泥田,再不济,也得是很潮湿的田才行。
当然,路过的时候还是会在其他田看一看的,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我靠,还真有黄鳝,这是十几年的超级的大老粗吧?”林恒不由小声惊呼。
第一眼看到他还以为是一个蛇呢,仔细一看才确定是黄鳝。
“真的大,和晓霞拳头一样粗。只是这太远了,半截身子还在洞里,这怎么抓啊。”大哥林岳激动的同时又有些烦恼。
“没事,我早有准备。”
林恒将自己在家准备好的鱼钩拿了出来,鱼线和蚯蚓饵都已经穿好了。
他转身找个木棍绑上轻轻的丢到了大黄鳝的嘴边。
“林恒,你这行吗?不行我下田上手试一次算了。”大哥有些不相信黄鳝会吃这么明显的钩。
他话音刚落没两秒,这大黄鳝突然快如闪电的发动了一次捕食,连蚯蚓和鱼钩一起吞进去了。
林恒手疾眼快,一把就将其拽了出来,一条体长四十多公分的巨无霸黄鳝就被拉到了空中。
“我靠,真的可以啊!!”林岳惊了,这黄鳝居然这么蠢。
“那当然,别把它们想的太聪明了。”林恒嘿嘿一笑,将黄鳝抓住取了鱼钩丢进袋子里。
丢进去的时候,林恒的心还怦怦跳,这可是一斤多重的大黄鳝啊,要是跑了,三天都睡不着觉。
类比鲤鱼的话,这就是一条十几斤的大鲤鱼。
这就是抓黄鳝的乐趣,和黄鳝之间的斗智斗勇,比打游戏还要刺激的多。
两人又在这个田里找了许久,但是都没有收获,似乎只有这一条,无奈只能去下一个烂泥田。
“这个田里多,一来就看到了两条!”
大哥林岳也来了兴趣,伸手去抓了一条,只是没抓紧掉到了田坎上,费了一番功夫才将其逮进袋子里。
“算了,还是你来吧。”林岳无奈的笑了笑,看着简单,但还真的很有技术含量。
林恒点头,没有拒绝。
下手前轻手轻脚,下手时快准狠,只要是比食指粗的黄鳝,几乎都是百分百抓捕。
越粗的越好抓,又细又小的就完全没有办法,失败率百分之九十,林恒干脆直接放弃。
家里的三个烂泥田抓完,林岳掂了掂袋子,不由的咧开了嘴:
“今天收获大啊,至少有八九斤黄鳝了,镇上收八毛钱一斤,能卖六七块了。”
黄鳝的营养价值还是比较高的,黄潭镇的一些饭店会专门收购,用来招待领导和一些有钱人。
“还有其他田呢,咱们去看看。”
林恒指着河对岸的两个烂泥田,黄鳝这种东西是野生的,你抓也没人说啥,还能帮忙除害,免得它们钻洞导致水田漏水。
最主要的是这是林恒和大哥实践出来的独门技术,村里其他人不会啊。
也不是没有人发现他们晚上在水田抓黄鳝,跟着学的。
但是因为没有抓黄鳝的技术,跑得多,抓的少,渐渐的也就懒得抓了。
“没问题。”大哥林岳也没拒绝,没偷没抢,没什么好怕的。
林岳提着袋子主动走在前面,时不时的踢踢草,以防止有蛇潜伏。
到了石板河,两人沿着河边向上走,夜里的石板河鱼都出来了,溪石斑游到了浅水处捕食。
但林恒没有抓捕的兴趣,太小了,抓一晚上也不到一斤,不如白天用药树叶子毒一下来的快。
“我靠,好的的鳖!!”
突然大哥林岳发出一声惊呼,把林恒吓得一哆嗦。
听到是鳖,他连忙快步跑了过来,但是并没有看到:“鳖呢哥?”
“这东西速度太快了,看到我蹭的一声就钻到水潭深处的石头下面了。”林岳指着水潭中心的一个三米多长的巨大石头说道。
“太可惜了,我当时没注意,这鳖少说有两三斤重,一条就顶得上我们抓了两个多小时的黄鳝啊。”
林岳别提有多懊悔了。
林恒看了一眼那个石头,水深一米多,不可能抓出来了。
“大哥,我有办法,试试运气,也许明天就能抓到。”
林恒突然灵光一闪,有了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林岳扭头询问。
林恒没说话,去水边用手摸了一条溪石斑,然后残忍的将鱼钩从它尾巴穿了过去。
“当然是钓啊,这种受伤了的鱼它肯定忍不住的,只是要看钩子能不能钩牢固了,毕竟这个钩子没倒刺。”
林恒将溪石斑挂好之后放进水里,棉签拴在木棍之上,剩下的就只能听天由命,看运气了。
“只能这样了,明早我们起早来看。”林岳点点头,对此不抱太大希望。
到了河对岸的两个烂泥田,抓黄鳝的旅程,再次开始。
这里面的黄鳝都不算大,第一个田抓了大概两斤,一共十条。
到了第二个田,两人就有些无语了。
“走吧,直接回家。”林恒摇头道。
“我来试试!”大哥林岳不死心,让林恒拿着蛇皮袋,他伸手去抓。
这田里黄鳝不少,走两步就能看到好几条,但是全都是比小拇指还细的,根本抓不住。
连续跑了十来条,大哥林岳这才放弃,苦笑着说:“走吧,回去,这小黄鳝太难抓了。”
“那当然,不过可以回去做个黄鳝笼子来试一试,徒手抓根本不现实。”林恒笑着说。
其实他更喜欢吃小黄鳝,盘龙黄鳝味道简直一绝,想到就流口水,但可惜的是小黄鳝太难抓了。
不过今晚的收获也足够了,十斤黄鳝是有的,从八点跑到11点多,也不算是白跑一趟。
回到家附近,林恒发现怎么家门前还有手电光,好几个人站在一起,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我们去看看,怎么这个时间段还没睡觉啊。”
林岳也有些担忧,这么晚还没睡,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情。
“秀兰,我上山了啊。”
雄霸吃完饭,林恒就解开了它的铁链子,出发上山。
“去吧,注意安全。”
秀兰点点头,她下午要去帮忙栽红薯,不上山。
“汪汪!!”
雄霸仰天长汪,率先冲了出去,走出不远又折返回来,在林恒脚边嗷呜撒娇。
砍树的林子就在房子后面这座山上,这座山中间的那片林子就是他家的。
此时已经能听到砍树的砰砰声,父亲他们四人都已经上山开始干活了。
林恒拿着弓箭,带着雄霸准备翻过这座山,去后面那条沟里看看,这个时节林子里找猎物全凭运气。
雄霸走两步就撒一泡尿,回头看林恒一眼,似乎怕他走丢了。
“林家的二小子,你这是上山打猎?”走了没多远,就有人和林恒打招呼。
林恒一看,记起来是村里王家的大叔,是他父亲辈的人物:“是啊,去试试运气。”
说了一句,林恒就带着雄霸快速走了过去。
看到林恒走远,这王家大叔就摇头笑道:“这二流子还打猎呢,还拿个弓箭,作践人哦。”
显然,在他看来,林恒这就是睁眼瞎考状元——丢人现眼。
虽然距离的远,林恒还是听到了这话,默默记了下来。
很快进入林子之中,雄霸突然变得警觉起来,也不发出声音了,四处张望,不时的闻地上的气息。
这明显是进入了狩猎状态。
林恒也四处张望,但树叶太厚,视野受限,几乎看不到什么猎物。
一直走了近两公里的路上了山顶,林恒才发现了一点值钱的东西——长在石壁上的一丛肾精草,也叫嗷嗷叫。
这种草药很好辨认,墨绿色,叶子呈现长条状,背部有着一个个黄色的小药包。
林恒看了一眼,没拔,数量太少了,让它长着吧。
“嗷呜~”
这时候雄霸发出了叫声,显然是发现了什么。
林恒走过去一看,不由的喜笑颜开:“好狗,这都发现了。”
雄霸发现的是一小片羊肚菌,林恒猜测它是在家里闻过羊肚菌的味道,知道这个有用。
雄霸张开嘴巴,吐出舌头,露出了一个萨摩耶式的笑容,将脑袋伸过来求抚摸。
“干的不错,如果今天打到猎物了,内脏就是你的。”
林恒笑着摸了摸狗头,心想这下完全可以确定上辈子那老头没骗人了,雄霸真是一条好狗。
羊肚菌,野生菌类珍品,著名食用菌,味道鲜美,甚至能媲美松茸,自古就有采食记录。
因为它对于环境和温度特别敏感,数量较少,价格也贵,新鲜的一块钱一斤,干的能卖到三四块钱一斤。
雄霸发现的这一片大概有十一二朵,是黑羊肚菌,学名黑脉羊肚菌。四五厘米高,菌盖较长,黑色,上面有着纵向排列的长方形小凹坑,菌柄乳白色。
林恒采了一朵闻了闻,不由的露出了陶醉的表情,这菌香味太美了,不浓烈,但是非常好闻,而且没有红菇那种淡淡的土腥味。
一时间林恒的食欲大动,口舌生津,羊肚菌单独做个汤,啥都不放,都会鲜味十足。
“可惜只有七八两,最大的两个还让虫吃空了。”林恒感叹一声,还是舍不得将两个大的丢弃,全都放进了随身带着的小背篓里。
又在附近搜寻了一下,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
翻了山梁,眼前突然明亮起来,因为这边还有两块地,种的是小麦,微风吹过,已经出穗的小麦随风荡漾。
林恒看了一眼,往侧上方的沟桐树沟方向走,走着走着他发现雄霸匍匐下来了,朝着小麦地边上慢慢的前进。
“有东西?”
林恒连忙停下来,顺着雄霸所在的方向看去,揉了好几下眼睛才发现了猎物。
一只苟杂草叶子下面吃小麦的灰毛兔子,如果不是雄霸他根本不可能看到。
他想搭弓射箭,但看了看距离放弃了:“距离太远了。”
少说间隔百米,前方又没有遮挡物,他前进必然会被发现,与其如此,还不如看看雄霸的本事。
此时雄霸已经匍匐前进了十几米,那只兔子还没发现它,它双耳竖起,目光专注,盯着兔子的一举一动,一有不对就立马趴下不动。
那只兔子也是不时的停下来观看两眼,但都被雄霸躲避过去了。
林恒看到这一幕不由的心中感慨:“果然,厉害的狗不用刻意训练都有极高的狩猎本能。”
等到双方相距不到二十米的时候,把灰兔终于发现了雄霸,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惊恐,二话不说撒腿就跑。
“汪汪!!”
雄霸也展开了冲刺,极速追了上去,双方的距离不断的拉近,很快就钻入了地边上的树林里消失不见了。
林恒连忙追了上去,但是根本连雄霸身影都看不到,它跑的太快了。
“汪汪~~”
不多时,雄霸就传来了呼唤之声。
林恒循着声音很快找到了雄霸,它在一个地洞面前显得非常焦急,地上还有许多兔毛。
很显然它第一次捕猎失败了,没抓到猎物,让其跑进了洞里。
“没事没事,已经厉害了。”林恒摸了摸它的脑袋,揉了揉它的胸口鼓励道。
雄霸现在还小,之前吃的不好,身体还没发育起来,失误再正常不过。
看了看洞口,林恒知道兔子就在里面,四处转了一下,他将疑似出口的洞口全拿石头堵死了。
然后去找了一些干松针过来,拿出一个铝制的煤油打火机打火。
这个年代农村大多用的都是这种打火机。
煤油打火机构造很简单,下半部分是一个沾满煤油的棉花,通过一个棉芯连接到上半部分,上半部分有个齿轮,齿轮下面是一颗打火石。
通过不断波动齿轮摩擦火石发出火花,火花点燃蕴含煤油的棉芯,火苗就出现了。
清脆的咔嚓声响了两下,黄色的小火苗出现了,放在干松针上一点,在松脂的作用下,噼里啪啦的燃烧起来。
将其放在洞口,再掺杂一些新鲜树叶,白色的浓烟就滚滚而来,将其扇进洞里,烟雾不一会儿就从其他地方冒出来了。
“不好,居然还有一个洞没堵住!”
林恒突然发现还有一个隐秘的出口他没发现,话音刚刚落下,两只灰色的兔子咻的一声冲了出去。
“出啥事了?”
林岳率先跑过来询问道。
“家里刚刚钻进来一条黄汉,爸才抓出来,正准备放走呢。”大嫂刘娟回答说。
“这黄汉至少四斤重,真是肥啊。”林爸抓着一条黄色花纹的大蛇,这蛇长一米四五米,比成人手腕还粗,缠绕在了林父的肩膀上。
黄汉是这里的土名,学名叫王锦蛇,也叫菜花蛇。
“爸,你把蛇给我,我拿去上河放了,免得再往家里跑。”林恒看着父亲,突然开口道。
农村的男娃,从小山里放牛,十来岁就敢抓蛇,除了迷信的人,其他人都不怎么害怕。
“这样也好!”林父点点头,没有多想就把蛇给了林恒。
“那我给你照手电。”大哥林岳说着就要和他一起走。
“不用,让秀兰给我照就可以,你先把黄鳝拿回去养着。”林恒摇头道。
“那也行。”林岳点点头,没在意这件事。
秀兰拿着手电和林恒一起往上河走,大哥林岳和其他人回了屋。
其他人都跑迫不及待的询问林岳今天晚上抓了多少黄鳝,想要看货。
走了一段距离,秀兰突然开口:“你是准备把蛇偷偷装起来去卖了?”
听到这话,林恒一惊:“你咋知道的?”
他没想到老婆居然能猜出来,确实,他看到这条蛇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父母迷信,说卖蛇不好,会遭受报复之类的。
但他根本不信这些,在他看来,赚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才是正事。
黄汉他们这里的收购价是三块钱一斤,这条黄汉至少卖十块钱,抵别人多半个月的工资。
“你要是没有别的想法,可不会主动接揽这种活。”
秀兰看着他说了一句,又有点害怕的道:“要不还是放了吧,让爸知道了不好,他们都说这东西有灵性,不能卖。”
“至少十块钱呢,你不用管,我悄悄卖掉。”林恒态度很坚决,他现在急需启动资金。
况且他上辈子没卖过蛇,还不是倒了霉,那些卖了蛇的人也没间出什么事。
为了积累原始资本,别说一条蛇,就是上百条蛇他都照卖不误。
之前那条水蛇没抓去卖是因为人家不收,这里的商贩只收三种蛇,分别是黄汉(王锦蛇)、麻汉(黑眉锦蛇)、以及乌梢蛇。
其他的蛇抓了也没啥用,除非自己吃。
一听到十块钱呢,秀兰也沉默了,如果采草药,可能两个月才能挣这么多钱。
“那你有袋子吗?”秀兰最终还是默许了。
“没有,我们去其他人家里找一个。”林恒摇头道,这么晚只能想办法找个袋子了,蛇不能杀,死的卖不出去。
“我有袋子,我今天打猪草将一个袋子放在了地里,我去给你拿。”秀兰说了一句,就去找袋子了。
“小心点。”林恒提醒了一句,就蹲下来等待了。
看了看手中的黄汉,这么大的东西属实罕见,因为最近几年经常有人抓蛇,大的都被抓的看不到了。
“袋子拿来了。”秀兰将一个布袋子拿了过来,这是她用碎布缝制的一个袋子。
将蛇装进去后,林恒把口封死,将其挂在了林子里的树桩上,明早起拿篮子过来装。
“好了,回去吧。”林恒微微一笑,拉着秀兰往回走。
回到家,其他人都已经休息了,黄鳝养在了木桶里,秀兰看了一眼惊讶道:“这么多。”
“今年第一次抓,当然多了,以后可没这么多了。”林恒笑着说。
看了一眼黄鳝,林恒又去看了看鱼卵,今天大部分鱼卵里孵化的鱼苗都开始微微颤动了,最多两天就会彻底孵化。
“赶快洗了脚,就休息吧。”秀兰给林恒端来洗脚水,轻声说。
林恒点头,洗了脚就上床了,这几天是浑身酸痛,但没办法,他得努力赚钱啊。
第二天一早,天空下了雨,不大,细雨蒙蒙。
这种雨正是插红薯的好时机,林母和彩云、秀兰五点半就去插红薯了,林父还是在给梁木匠打下手。
林恒快六点才翻起床,锅里剩下的酸菜拌汤他吃了一半吗,喂了雄霸一半。
“起来了,那就和你大哥一起去镇上订陶瓦吧,先订个五千陶瓦,不够了再说。”
林父看到林恒起来了,就连忙说道。
“我知道了,我先去河里看一下。”
林恒说了一句,就拿着一个竹篮子跑出去了。
先到藏着黄汉的树林里看了一下,确定蛇没事,林恒就将其放在了篮子里,又拔了一些猪草放在上面。
然后才快步赶往河边,万一去迟了,上的东西被人拿走了,那可就亏大了。
火急火燎的跑了一公里到河边,汗水都来不及擦,林恒就将目光看向了自己昨天晚上下鱼钩的地方。
哗啦!!
只听一声翻动水花的声响,一条大鳖在水里疯狂挣扎,林恒连气都没喘,拉着棉线一把将其飞到了岸上。
直到拿脚踩住这才安心,只有确定到手了,这才是自己的。
“真是大啊,绝对有三斤了。”林恒看着疯狂翻动四肢,伸长脖子想咬自己的这头大鳖。
它果然吃了昨天晚上自己钩子上的那条溪石斑,毕竟抓没受伤的鱼可太难了,有一条受了伤游不快的鱼它肯定忍不住。
事实证明,作为一个资深钓鱼佬,林恒对于这条鳖的心理拿捏的非常到位,鱼钩精准的将其下巴勾穿,使其没能挣脱逃跑。
拉着棉线,林恒一把将其脑袋抓住,把鱼钩取了出来后放进了准备好大袋子里带走。
回去的路上,林恒激动的
所谓鳖也就是甲鱼,人们常说的王八也是他,野生甲鱼乃是大补之物,做一道霸王别姬能卖好几十。
这条甲鱼卖给镇上饭店,三块钱一斤没啥问题,这东西很稀有,很难抓到的。
如果能拿到城里的饭店,那卖的还能更贵一点。
看到林恒回来,大哥林岳就连忙走过来询问:“有收获吗?”
林父和梁木匠也看了过来,他们刚刚都已经听林岳说了,昨天晚上林恒在河里下了一个鱼钩,想要抓住昨天跑的那条鳖。
两人对此都是不抱什么希望的,但等林恒回来,还是不由自主的看向了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