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百味书屋 > 现代都市 > 回到大唐继承大统全文免费

回到大唐继承大统全文免费

大王叫我来吃斋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叫做《回到大唐继承大统》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军事历史,作者“大王叫我来吃斋”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李泰李世民,剧情主要讲述的是: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穿越到大唐,还成了二皇子,李世民的好大儿……奈何皇兄烂泥扶不上墙,他只能被迫继承大统,然后被迫一路翻盘、打造出了一个千古第一盛世……【fq】...

主角:李泰李世民   更新:2024-10-10 07:4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泰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回到大唐继承大统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大王叫我来吃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回到大唐继承大统》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军事历史,作者“大王叫我来吃斋”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李泰李世民,剧情主要讲述的是: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穿越到大唐,还成了二皇子,李世民的好大儿……奈何皇兄烂泥扶不上墙,他只能被迫继承大统,然后被迫一路翻盘、打造出了一个千古第一盛世……【fq】...

《回到大唐继承大统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夜是漆黑的,灯笼是素白的;房檐是静止的,滴水是流动的;声声乱蝉鸣,阵阵意难平。

刚下过雨的地面很是湿滑,轿夫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李承乾坐在轿子里,困得直揉眼睛。

陈文刚送走李泰,就见一乘小轿朝甘露殿这边走了过来,不知道是什么人大半夜的来见皇上,他干脆就站在门口等着。

小轿停稳,小太监一掀轿帘,李承乾弯腰走了出来,陈文急忙小跑两步,到近前躬身一礼:“太子殿下,您怎么过来了?”

“父皇安歇了吗?”李承乾抬头望向院内,看得出来屋里还亮着灯。

“尚未,您稍候,我这就去通报。”陈文见太子旁边的小太监手里提着一个食盒,猜度他也是来给皇帝送吃食的,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天,然后转身走了。

李世民明明很困倦了,就是不想去睡,他随手拿起一本奏折,漫不经心的看着,陈文悄悄的走过来,不远不近的躬着身子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来了。”

“哦?”李世民多少有点意外的问了句:“你不是说他早就睡下了吗?”

“刚才确实是睡下了,我问的很清楚。”陈文想了想,又补一句:“太子殿下带着个食盒,想是给您送夜宵来了。”

宫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最傻的都快成精了,每一句话都不简单,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许多的含义。

陈文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就是陈述了一个事实。

事实上他向李世民递出了两个信号,一个是太子早就睡下了,他要是心里有你,早就应该过来,而不是睡醒一觉再来给你送夜宵。

另一个是太子来便来,他为什么还带着个食盒?他应该是知道四殿下来送过面皮汤了,他才急急忙忙的赶过来。

也就是说李泰送食物过来那是情之所至,而李承乾则是不甘人后。更深层的意思就是在提醒李世民,李承乾对李泰的一举一动都很清楚。

李世民又不是傻子,他想到的比陈文想到的更深,此时他才明白李泰为什么宁可出家,宁可去守陵了,看来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是既不想离父亲太远,又害怕遭太子猜忌,不得已才动了放弃皇子身份的念头。

“叫他进来吧。”李世民放下本就无心看的奏章,自己的儿女众多,但真正让自己牵心的不多,也就是长孙皇后所生的这几个嫡子嫡女。

皇位只有一个,这也不能轮流坐庄,为了不再出现兄弟相杀、骨肉相残的夺嫡之争,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将才八岁的李承乾册立为太子。

这些年为了培养一个好的接班人,李世民在李承乾身上付出的心血,堪称叹为观止,李承乾也的确很出色,无论才华还是德行都受到群臣称赞。

李世民的这几个嫡子嫡女,他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个个都是心肝宝贝,也真的是个个都出类拔萃。

其实李世民最盼的就是他们手足相亲,最怕的就是他们兄弟间会生出二心来。长孙皇后在的时候,他们全都承欢膝下,一派亲睦和谐。

这皇后才去世一天,他就看到了老三的心机、老二的委屈、老大的算计。捏捏眉心,感觉好疲惫。

李承乾提着食盒,缓缓的走到李世民面前,躬身一礼:“父皇,夜深了,您饿了吧?”说着把食盒放到了桌子上。

他刚要掀盖子,忽听李世民说道:“别拿了,我不吃。你这么晚过来,有事吗?”

“没有,就是惦记着您没吃东西。”

“净惦记些没用的事,我衣食冷暖还缺人照顾吗?你把自己照顾好就是给我省心了,这么晚不睡,身体熬得住吗?”

“我没事。”李承乾声音很是哽咽,他抬手捂了捂眼,没有哭出来,却也红了眼圈。

不管怎么说,亲娘死了,心里难过是真的,守了那么长时间的灵,遭罪也是真的。

李世民心里不自觉的就拿他跟李泰对比了起来,李泰表面上下去休息,却在偏殿偷偷的哭了个如痴如醉,大半片的枕头都湿了,当看到自己的时候,使劲的忍着不哭,憋得直打嗝。

在灵堂上,李泰痛哭了两个多时辰,连院里的百官都深受感染,当自己一步迈进灵堂,他马上住声。

李世民都不忍心回想那一刻,他亲眼看到他的青雀儿跪伏在地,双肩有节奏的颤抖,却没有一点声息,他微微抬头,才发现他把下嘴唇都咬出血了。

一个在自己面前忍眼泪,一个在自己面前挤眼泪,这对比未免有点太强烈了。

“没事就回去吧,好好休息,我也要睡了。”

“父皇,你多少吃点吧,保重身体要紧。”李承乾手按着食盒,眼巴巴的望着李世民。

李世民多希望这份浓浓的关切只是出于本心,而没有别的成份在里面:“我刚吃过,你不用担心,下去吧。”

“是,孩儿告退了。”看着李世民带着几分淡漠的冲自己摆手,李承乾的心一紧,他知道自己这是来晚了一步,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恭恭敬敬的躬身一礼,然后默默的转身离去。

来的时候困意朦胧,回去的时候却异常清醒。

李承乾坐在轿子里听着一阵阵的蝉鸣声,特别的闹心,总感觉自己棋慢一招,气恨恨的暗骂了李泰一大通,都是他没事找事,非给父皇送吃食,显得自己不够孝顺了。

光阴荏苒,很快就到了要给长孙皇后下葬的日子。最后一个守灵的夜晚,所有的皇子整整齐齐的分跪两旁。

李世民围着灵柩转了一圈又一圈,虽然人已经死了很久了,可灵柩在这里,就感觉她离自己还不远,明天就要下葬了,这次出门就再也没有回来的时候了。

围着灵柩转够了,就在灵堂中间来来回回的走,逐个观察着他的儿子们,看上去都没什么太大的变化,除了李泰。

自从皇后去世,李泰日渐消瘦,整整瘦了一大圈,原本三角形的脸变成了长方形,肚子都没那么鼓了,至少低头是能看到脚尖的。

“今夜朕陪你们一起守灵,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说。”李世民特意把嫔妃、公主、外戚都打发净了,就想跟儿子们聊聊天。

“父皇。”李承乾直了直身子,低头拱手:“我想为母后守孝三年。”

上次送吃食就晚了一步,这次李承乾一定要抢着先说。果然,李承乾开了头之后,众皇子开始纷纷附和,都争着抢着的要给长孙皇后守孝。

李泰低头不语,就静静的跪着,心里暗自想着“你们都晚了,我早就说过要守陵的话了,守孝算得了什么?”。



两仪殿里笑声朗朗,君臣畅谈古今兴亡之事。

今天的内朝两位皇子都没来听政,太子爷本就不喜欢来,加上前几天受了点伤,更是有理由不来了。魏王则是为了张罗一桌团圆饭而提前请了假。

魏征前些日子提出要修《隋书》,惹得李世民好大不高兴,跟他一顿争吵,好端端要为前朝著书,本朝就没什么值得你歌功颂德的地方了吗?

见李世民如此的抗拒,魏征难得的退步了一次,既然皇帝不同意,那就算了,他便没有再提。

想不到今天李世民主动提出,同意魏征修《隋书》了,这可乐坏了魏征,他笑着谢了恩,顺便问了句:“陛下怎么想通了?”

“哈哈哈”李世民未曾说话先是放声大笑,他一脸骄傲的说道:“青雀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你们觉得如何?”

他说完就开始环视各位朝臣,看他们的反应。

魏征一脸惊愕,李泰的境界明显超出了他的预料,他无声的竖起了大拇指,重重的点头。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傻傻的对视了数秒,还是长孙无忌的脸上先绽放出了舒心的笑容,这个外甥真的成熟起来了。

褚遂良和候君集微愣之后,纷纷啧啧称赞:“咦嘘兮,此言至理。”

“青雀还说你们都是朕的镜子。”李世民伸出食指一指魏征:“尤其是你这个老家伙,你就是磨得最亮的那面镜子。”

众人一听这话全都笑了起来,魏征也不知是笑得还是激动了,老脸竟然飞上一抹红晕。

李世民忽然想起李泰说的那句“你觉得他可憎,一定是你对自己不够满意,他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于是他又指着魏征对大家说道:“别人说魏征做人疏慢,可是我看他竟觉得很是妩媚。”

内朝散了,李世民急忙摆驾甘露殿,他倒不是急着看李泰弄出什么美食来了,而是急着去看两位归宁的公主。

李泰下贴子把两个出嫁了的嫡公主给请回了宫,还请了汝南公主过来,自然也请了李承乾,他今天要在甘露殿跟全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

饭是很简单的,他这几天让人做了一个铜火锅,还“发明”一个削片器,把羊肉放在室外略冻一冻就可以削成薄片了。

好在芝麻和腐乳都有,他让人弄了些芝麻酱,总算是把蘸料和肉片的问题解决了,让御厨做了些豆腐丸子、肉丸子。

火锅算不上是李泰的新发明,只不过以前人们都是把肉、菜什么的都直接扔锅里,边煮边捞着吃。李泰只是发明了边涮边吃的吃法,因为之前人们弄不出来薄的肉片。

张罗一桌子火锅,李泰发现这个季节几乎是看不到绿色的蔬菜,他忽然又想起了华清池,既然有温泉存在,那为什么不种点反季节蔬菜?

想着想着他乐的嘴角都歪了,一定抽空跟老爹说,把温泉要下来,都种菜得了,别建澡堂子了,烧点水不一样洗澡吗?总不能烧水浇地种菜吧?

李世民进大殿也没让人通报,他自己就走了进来,就想看看他们背着自己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刚走到门口,就听李治大呼小叫,又喊姐姐又喊哥哥的,看来他是很兴奋。两位大公主则一人抱起一个小公主,轻轻的哄着。

“惠褒,你最近很勤谨啊,我这大伤小病的一直也没去听政。”李承乾的手完全的好了,心病却越来越重了,这个李泰一天比一天表现好,让他隐隐的有些不舒服。

“听什么政?我不过是坐在那里发呆,就是去陪陪阿爷,怕他心情不好。”李泰听他这话有点阴阳怪气的,就知道他已经开始猜忌自己了。

“难得你有孝心,怪不得父皇喜欢你。”

“算不上孝心,就是一点私心。阿娘不在了,我就只有阿爷了。与其说我是去陪阿爷,不如说是我离不开阿爷。其实阿爷儿子有的是,不在乎我一个。”

李承乾都忍不住笑了:“你这话说的可真没良心,父皇对你比对我都好得多。”

“吱呀”一声,李世民笑吟吟的推开门,李承乾急忙站起来,带领着弟弟妹妹们上前大礼参拜:“拜见父皇。”

“起来起来,都起来吧。”李世民笑呵呵的看着这一群儿女,全是他的心头肉,所有的嫡子嫡女都在,还有长孙皇后带大的汝南公主,论感情和嫡公主那是一样一样的。

再看屋子的中间摆着一张大大的圆桌,桌子上面一个纯紫铜的什么东西,上面像个锅,锅的中间还有个筒子,下面像个小炉子,炉子里还烧着炭火。

李世民指着桌子,笑问:“青雀,你这是作什么妖啊?”

“庆祝我皇兄痊愈,我把她们都请过来,一起吃火锅。”李泰走过去扶着李世民坐到主位上:“阿爷,咱们今天一家人团坐在一起,高兴吧?”

团坐,这算是个新鲜事。大家的习惯都是盘坐或是跪坐,直腿坐或是侧身坐就算是比较随便的了。

鲜卑人发明了胡床,也就是马札,椅子那是唐明宗时期才有的,像今天这种高靠背的太师椅是宋朝才出现的。

李泰不管那么多,他还是觉得垂腿坐舒服。大家多少有点不适应,尤其两位公主觉得这样的坐姿不雅。

李泰硬把她们按到椅子上:“皇姐,什么事还不得有个发展进步的过程?马就是马,车就是车,是人硬把车套到马上的。原本也没人坐过马车,现在谁会说坐马车不雅?”

“胡说,孔子也坐过马车,都一千多年了。”

“两千年以后,人们会说长乐公主也坐过高背椅,都两千年了。”

椅子的不适应只几分钟就过去了,羊肉片一进锅,顿时人们的感官全都跟着鼻子走了。李泰扔锅里几颗肉丸子,捞出来捣碎,一小勺一小勺的喂两个小公主吃。

李世民第一次如此放松的跟孩子们坐在一起吃饭,平常谁敢跟皇帝同桌而食?一起吃饭也是皇帝高高的坐在上面,其余的坐在下面,都是分桌而食的。

李泰的注意力则更多的放在了李承乾的身上,他知道李承乾是喜欢吃牛羊肉的,只不过他不怎么会吃,自己一定要教会他更多的吃法,让他多多的吃。

“皇兄,这个汤好喝,你看这样调。”李泰舀一勺火锅的汤倒进小碗里,加一小捏盐、葱花、香菜末,这也就是冬天里唯一的一点绿色了,还是用花盆在屋里种出来的。

李泰打个样喝了一口,李承乾有样学样的喝了好几碗,李泰暗自欢喜“喝吧,多喝肉汤,多吃牛羊肉,得机会我再给你弄点海鲜,不吃怎么能得痛风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