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百味书屋 > 现代都市 > 皇帝互换朝代:我刘禅这次赢麻刘禅王承恩全文

皇帝互换朝代:我刘禅这次赢麻刘禅王承恩全文

用户15221576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精品古代言情《皇帝互换朝代:我刘禅这次赢麻》,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刘禅王承恩,是作者大神“用户15221576”出品的,简介如下:刘禅以为自己死了,谁知道再睁眼却成了崇祯皇帝。没有继承任何记忆的他,看着满朝文武陷入了沉思。额?相父不在,那我只能自己先开局了!一连串不按套路出牌,搞懵了所有朝臣,却意外让朝堂获得平衡。此刻,相父终于传过来了。于是,君臣携手,张开一张大网,将阉党、东林党全部铲除,大杀四方……剩下的日子,咱们躺平了!...

主角:刘禅王承恩   更新:2024-10-14 07: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禅王承恩的现代都市小说《皇帝互换朝代:我刘禅这次赢麻刘禅王承恩全文》,由网络作家“用户15221576”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古代言情《皇帝互换朝代:我刘禅这次赢麻》,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刘禅王承恩,是作者大神“用户15221576”出品的,简介如下:刘禅以为自己死了,谁知道再睁眼却成了崇祯皇帝。没有继承任何记忆的他,看着满朝文武陷入了沉思。额?相父不在,那我只能自己先开局了!一连串不按套路出牌,搞懵了所有朝臣,却意外让朝堂获得平衡。此刻,相父终于传过来了。于是,君臣携手,张开一张大网,将阉党、东林党全部铲除,大杀四方……剩下的日子,咱们躺平了!...

《皇帝互换朝代:我刘禅这次赢麻刘禅王承恩全文》精彩片段


孙传庭已经是第二次从陛下嘴里听到“相父”两个字了,而且,他第一眼看到陛下,就仿佛看到了阿斗的影子。

心中惊疑不定,激动不已。

此时的孙传庭,已经不完全是原来那个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吏部郎中孙传庭,而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魂穿到孙传庭身上。

就在前段时间刘禅穿越成崇祯的同一时间,不知什么原因,诸葛亮也同时穿越成孙传庭。

不过,幸运的是,他拥有诸葛亮和孙传庭的所有记忆,完全无缝衔接。

要说前世的诸葛亮对谁最有感情,毫无疑问就是刘禅,他对刘禅的感情,甚至超过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回诸葛亮到新野,刘禅在同年出生。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西取巴蜀,四岁的阿斗就常常跟在诸葛亮屁股后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刘禅为王太子,12岁的刘禅就跟着诸葛亮学习《申子》《韩非子》等书,教导刘禅治国理政本领。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嘱咐刘禅要事诸葛亮如父。

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整整11年时间,刘禅事诸葛亮如父,诸葛亮视刘禅如子。

人的感情其实很奇怪,自己付出的越多,对那人的感情就越深,无论爱情亲情友情皆是如此。

对于这个从小看着长大,悉心教导十多年的阿斗,诸葛亮赔上了几十年的阳寿,替他打理朝政,南征北战,呕心沥血,自然感情深厚。

如果这个陛下真的是阿斗,大明如此复杂险恶的环境,阿斗怎么可能守得住?

既然老夫也穿越过来,这就是天命,让老夫再续前缘,继续辅佐阿斗。

前世大汉国力太弱,人才紧缺,曹魏几代明君,文臣武将众多,再加上十州庞大的资源,老夫实在有心无力。

但这一世,大明有一万万人口,两京十三省庞大的土地,虽然病入膏肓,但基础尚在,老夫一定辅佐阿斗,再现大汉辉煌。

穿越这事儿太过惊世骇俗,孙传庭(诸葛亮)也不敢完全确定,这个陛下就是阿斗,当然不敢随便暴露自己的身份。

但他已经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辅助陛下,将大明江山从病入膏肓中拯救出来。

想到这儿,他再次将自己的计划跟刘禅和袁枢详细分析了一遍,经过孙传庭详细地分析,刘禅已经完全听明白了。

他又想起来前世战败投降的屈辱,与其窝窝囊囊地当几十年皇帝,然后再次成为亡国之君,不如奋力一搏。

他站起身来,恭敬地对孙传庭深施一礼。

“朕决定按先生的谋划,再造大明江山,恳请先生出手相助。”

看到陛下竟然对一个臣子行这么大的礼,王承恩和袁枢大吃一惊,纷纷惊呼:

“陛下……”

孙传庭也有些懵逼,虽然这在大汉时期是常事儿,可是,他毕竟也有这一世所有的记忆。

在大明朝,皇帝对臣子行礼,这简直闻所未闻。

他赶紧起身,然后跪倒在地,朗声说道:

“谢陛下信任!微臣一定誓死效忠陛下,帮陛下再造大明江山,鞠躬尽瘁……”

刘禅用手制止了孙传庭说“死而后已”几个字。

今天这就相当于“隆中对”,相父,哦,孙传庭提出大明朝四大危机,三个初步解决之法:平息党争,打造军队,改革税制。

如果能够完成,到时大明朝上下一心,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有充足的财政,如此雄厚的国力,别说恢复大汉荣耀,征服世界都绰绰有余。

这孙传庭就是自己的相父啊,哪能再让他英年早逝?

他双手扶起孙传庭,说道:

“先生,大明江山社稷,就拜托您了。”

袁枢尽管也觉得孙传庭的话很有道理,方案也有可行之处,只是觉得这实在是太过疯狂。

看陛下竟然这么快就答应下来,准备实施了,大惊:

“请陛下三思,私自调兵入京,铲除朝中大半朝臣,这与造反何异?”

刘禅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袁枢,笑道:

“朕是皇帝,造的哪门子反?”

袁枢也意识到自己情急之下,有些词不达意,解释道:

“陛下,此事太过疯狂,一个搞不好,就会天下大乱,还请陛下三思。”

刘禅摆摆手,“朕意已决,袁枢,你不要再说了,你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完善细节?不让这天下大乱。”

袁枢无奈,现在陛下和孙传庭两个疯子,再加上自己这半个疯子,算了,放弃治疗吧。

在一群疯子中,如果自己不疯,那就是个傻子了。

他无奈地对刘禅拱手道:

“既然陛下心意已决,微臣追随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禅听了大喜,拍了拍袁枢的肩膀,笑道:

“这才是朕的肱股之臣嘛!”

袁枢勉强挤了一个笑脸,心里在说,我要不同意,还能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吗?

刘禅看向孙传庭,问道:“先生,我们第一步该做什么?”

孙传庭又摇了摇鹅毛扇,沉思片刻,说道:

“陛下,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先召秦良玉进京。”

历朝历代的史书中,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作为王朝名将,被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她带领白杆兵,三次进京万里勤王,数十次领兵平定叛乱,为大明朝立下赫赫战功,兄弟子侄十多人为国捐躯。

大明朝此时最忠心耿耿、最能打的军队,也就是这支几千人的白杆兵了。

前面孙传庭第一次说到召秦良玉进京,袁枢没有说什么,当时的重点不在这上面。

现在到实施阶段,袁枢反对:

“伯雅,京师有几万京营将士,周边还有那么多军队,对付阉党的一万多内操军,哪里需要如此大动干戈?”

孙传庭摇摇头,“伯应,你能保证京营绝对忠于陛下,一定会听从调遣?你能保证其它军队不趁乱搞点什么?”

袁枢怒道:“伯雅,英国公张维贤提督京营,他是大明朝的定海神针,先帝和陛下登基都是他亲自带兵护送陛下,对陛下的忠心岂容你如此怀疑?”

孙传庭摇了摇鹅毛扇,笑道:

“我从来不怀疑英国公对大明的忠心,但你想过没有,英国公忠于的是大明还是陛下?”

“大明就是陛下,陛下就是大明,这有什么区别吗?”袁枢有些疑惑。

孙传庭呵呵一笑:“只要是朱家子孙坐在龙椅上,大明依然叫大明,英国公依然是英国公。”

这句话虽然有点绕,但袁枢这下明白了。

一旦京城有变,陛下不能很快控制局势的话,英国公扶持另外一个朱家子孙登上皇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你调秦良玉进京,就是为了防备英国公?”

孙传庭晃了晃鹅毛扇,捋了捋下巴的胡须。

“非也非也,只是为了震慑所有人,大概率是用不上,但必须要有。”



前面王承恩给刘禅讲辽东形势的时候,已经着重讲到了孙承宗和毛文龙,只是没有提这个袁可立。

刘禅看皇嫂和王承恩都同时提到袁可立,好奇地问:

“皇嫂,这个袁可立到底有什么本事?”

张嫣听到刘禅的问题,笑了,那眼神,充满了崇拜。

“前面说了,自从萨尔浒惨败之后,我军节节败退,无论文臣武将,都是谈建奴而色变,几乎从来没有打赢过。”

“但是,从天启二年到天启四年,袁可立以鉴查院右佥都御史担任登莱(山东半岛登州和莱州)巡抚,是我军对建奴的大反攻高潮。”

“他收复辽南金州、复州、盖州、岫岩等地千余里,策反努尔哈赤的女婿、复州总兵刘兴祚。”

“建立东江镇,在辽南海岛建立了稳固的基地,他大力发展水师,登莱水师全盛时期,有战船千艘,牢牢掌控海防。”

“可以这样说,如果当时孙承宗在辽东,袁可立在辽南,再给他们五年时间,一定能将建奴打回建州老家,收复整个辽东。”

刘禅一听,顿时激动起来。

“皇嫂,那如果朕将孙承宗和袁可立召回来,岂不是很快就可以消灭建奴了。”

张嫣摇摇头,长叹一口气。

“现在已经今非昔比,我们错过了最佳的时间。”

“今年年初,建奴四万骑兵攻打朝鲜,朝鲜已经投降建奴,辽南我们只剩下旅顺和沿海诸岛。”

“这几年,建奴实力大大增长,辽东我们已经无反攻之力。消灭建奴,只能徐徐图之。”

“好在是,辽东虽然袁崇焕去职了,但还有山海关、宁远和锦州等坚城,有满桂等武将,辽南有毛文龙的东江镇,辽东还勉强稳得住。”

“现在刚好有机会,能争取兵部尚书的位置,如果能用袁可立整军,魏忠贤搞钱,辽东如果能起复袁崇焕,辽南依靠毛文龙,就能完全稳住辽东局势,其它的,再慢慢来吧。”

刘禅听到张嫣这总结性的安排,总算明白了,就是用好袁可立、魏忠贤、袁崇焕和毛文龙四个人。

“好,朕现在就下旨,召袁可立进京。”

张嫣看看刘禅,心想,哎,这真是个不谙世事的阿斗啊。

如果刘禅知道张嫣此时在想什么,他一定会睁着迷茫的大眼睛说:

“皇嫂,没错,我就是阿斗啊。”

“按照我大明朝的制度,没有内阁和司礼监的同意,陛下的旨意叫中旨,并没有效力。”

“现在内阁和司礼监都被魏忠贤掌控,这事儿你先得召集他们,恩威并用,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们同意才行。”

“还有,袁可立早就决意致仕,你不好好想想办法,一纸诏书也不一定能把他召来。”

刘禅没想到,自己这个皇帝说话这么不管用,朝臣不听他的,太监也不听他的,连一个退休的大臣也敢拒绝圣旨。

这皇帝当的,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找个人斗蛐蛐。

但一想到,如果大明再这样搞下去就亡国了,自己重活一世,会再次当亡国之君,他就不甘心。

尽管现在他心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但皇嫂已经把方法告诉他了,总不能事事都依靠皇嫂吧。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相父。

想到这儿,他站起身,向着张嫣深施一礼。

“多谢皇嫂!朕这就去想办法。”

“等等。”

刘禅正要离去,张嫣突然叫住了他。

“皇叔,你是我大明的希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你的安全容不得半点闪失。”

“臣妾这里的总管太监,是先帝留给臣妾的,武功高强,对付四五个人没多大问题,让他跟在你的身边,贴身保护你的安全。”

刘禅赶紧说:“那怎么行?皇兄离去,朕没能保护好皇嫂,已经很羞愧了。”

张嫣笑了笑,“皇叔不用担心臣妾这里,臣妾毕竟是先帝的皇后,除了这个陈德润,没有哪个还有这个狗胆。”

“只有陛下安全,臣妾和皇后妹妹才会安全。”

她不等刘禅再次拒绝,对门外喊道:“方正化,进来。”

刚刚在门外站岗的方正化立即推门进来。

张嫣说:“方正化,从现在开始,你跟在陛下身边,贴身保护陛下的安全,不得有丝毫懈怠。”

方正化一愣,“娘娘……”

张嫣打断他的话,“本宫这里没事儿,陛下的安全最重要。”

方正化看张嫣态度坚决,只好领命。

刘禅也就没有再拒绝,行礼告辞,然后带着方正化和王承恩离开了慈庆宫。

刚出慈庆宫大门,刘禅就看见院子里跪了一排人。

有魏忠贤、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内操军首领涂文辅、御马监掌印刘应坤。

除了魏忠贤,其他人刘禅都不认得。

这些人都是魏忠贤的心腹,都有护卫皇宫的职责,慈庆宫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他们难辞其咎。

“陛下,奴婢失职,没有护卫好皇宫,使懿安皇后受惊,请陛下责罚。”

尽管刘禅心里恼怒,但先皇后被调戏,毕竟是宫廷丑闻,现在陈德润已经被砍了,他已下旨封锁消息,自然也不好再过分处罚他们。

突然,他灵机一动,皇嫂说的恩威并施,前面自己糊里糊涂在大殿救了魏忠贤一命,是恩,现在不正好借此机会立威吗?

他怒喝一声:

“魏忠贤,还有尔等,先帝和朕如此信任于你们,你们却玩忽职守,让皇宫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置皇嫂于危险之中,让朕如何信任你们?”

魏忠贤是心里苦啊,这事儿他真不知道。

他怎知道,这个陈德润竟然如此色胆包天,以前调戏宫女也就算了,竟然还敢把主意打到懿安皇后身上。

众人只能砰砰磕头。

可怜的魏忠贤,刚刚包扎好的伤口,又在流血。

“魏忠贤,你说,这件事谁该负主要责任?”

这些人都是魏忠贤的心腹,个个位高权重,他一个也舍不得。

但他心里明白,这么大的事儿,没有人出来顶缸是不可能的。

自己失去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职位,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不能动,田尔耕掌管锦衣卫,也不能动。

涂文辅掌管一万多人的内操军,是他们阉党直接掌控的最大的军事力量,更是不能动。

刘应坤是御马监掌印,虽然非常重要,但御马监都是他们的人,少一个刘应坤,也照样能掌控御马监。

想到这儿,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他硬着头皮说:

“陛下,后宫守卫,御马监应付主要责任,奴婢弹劾御马监掌印刘应坤玩忽职守,应该革职。”

刘应坤一听,心中只觉得一阵阵悲哀,我为你鞍前马后,到头来你却把我卖了。

但后宫出了这事儿,御马监推脱不掉,魏忠贤出面弹劾,只是革职,以后还有机会。

如果得罪了魏忠贤,那可就是丢命了。

刘禅以为御马监既然叫御马监,肯定是跟马相关的,不是驾马车的,就是养马的,不知道怎么就跟内廷守卫相关

不过这不重要,本来也只是小小施一下威。

“好,革去刘应坤所有职务。你们其他人也都有护卫宫廷之责,看在你们平日忠心耿耿的份上,暂时饶了你们。”

“奴婢谢陛下宽恕!”

众人终于松了口气,再次磕头谢恩。

刘禅头也不回地向御书房走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