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卫宁霍去病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阅读穿越大汉,马踏全球》,由网络作家“她的剑在哭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是卫宁霍去病的小说推荐《穿越大汉,马踏全球》,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小说推荐,作者“她的剑在哭泣”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初登大宝,于霸上祭祖后折返皇宫,暂居平阳公主府。是夜,平阳公主献歌女卫子夫于刘彻,恰逢卫子夫月事,其孪生三姐卫平君替代卫子夫侍奉汉武帝。月后,卫家三娘子卫平君人间蒸发,成为卫家一桩不为外人知的千古迷案。。……十四年后,卫宁穿越大汉,成为一名村民,应召入伍。他从一名瘦弱的新卒,一路杀到狼居山,立下不世之奇功。在回到长安,论功行赏的时候,汉武帝看到了卫宁脖子......
《全本小说阅读穿越大汉,马踏全球》精彩片段
第三日傍晚,天色有些阴沉,春末的第一场雨眼看就要在定襄落下。
百姓们雀跃欢呼,在这少雨的北方,一场春雨对他们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
卫宁手持雨伞,朝灭胡园走去。
……
灭胡园是定襄为了纪念几年前大汉第一次对匈奴胜利建设的园林。
这里面清楚的用石碑记录了从秦到汉,匈奴和中原的关系,囊括了匈奴的发展历史,匈奴人和中原的战役等等历史文献。
秦子榆今天穿了一席黑红交加的长衫,她的身材很苗条,配合深色系的长衫,不仅凸显身材,更显得皮肤十分白皙。
她站在灭胡园的门前,左顾右盼,却迟迟未见到卫宁。
田似蕊站在秦子榆身旁,心情却莫名有些沉重,她想劝一劝秦子榆莫要害了那个傻小子,但始终没说出口。
反正她已经提醒过卫宁了,或许那小子今日不会来了吧。
“子榆,我们进去吧,你在等谁吗?”
秦子榆道:“等一个朋友,我和他约好了。”
他今日怕不会来了,田似蕊心中暗暗的想着。
但凡是个正常人,恐怕也不会来了,前日她与卫宁说过其中的利害关系,除非他想死,不然他今日断然不会过来。
周围的文人们路过秦子榆和田似蕊的时候,都会若有似无得多看秦子榆一眼,主要秦子榆今日的装扮实在太惊艳,又加上她本身容颜极好,怎能不会引人关注。
“子榆,他应该不会来啦,咱们先进去吧。”田似蕊劝说。
秦子榆摇摇头,笃定的道:“他是个守信的人。”
你才和他接触几天啊?你就知道人家的性子?
田似蕊心中吐槽。
下一刻,她惊愕的长大嘴巴。
远处,卫宁今日穿了一喜青色粗布麻衫,虽然衣衫比较廉价,但能衬托出卫宁高挑的个子。
第一眼望去,他压根不像军中的士卒,更像文质彬彬弱不禁风的文人。
他还真敢来?
不要命啦?
田似蕊有些无语的苦笑,前日我已经和你说过赵刺史家长公子的狠厉,你非要挑战他的底线,那我也没办法了。
她认为自己已经问心无愧,做到了她该提醒的所有。
秦子榆眯着水汪汪的桃花眼,少女背着手,踏着轻盈的步伐朝卫宁走去:“你来啦?”
卫宁:“不是约好的吗?”
“我应该没迟到啊。”
秦子榆嗯嗯的点头,道:“是我来早了,走吧,咱们进去。”
“好。”
卫宁和秦子榆并肩朝灭胡园内走去。
田似蕊呆呆的站在原地,看着两人的背影。
少年比少女高上一头,郎才女貌,郎君面相俊朗,身材笔挺,娘子身材窈窕,貌若桃花。
金童玉女般的登配。
可惜啊。
田似蕊摇摇头,不过很快似乎想起什么,哎,不是,你们不等我?你们就这么走了?那我走?
她孤单的看着两人前去的身影,吐了吐舌头。
……
卫宁自然不会将田似蕊的话放在心上,赵刺史的儿子即便再善妒,于他也没有任何关系。
灭胡园的左侧好一些男子和女子们在齐聚,口若悬河的探讨着学问。
不过秦子榆没有带卫宁去左侧,而是带着他朝右侧走去。
右边的绿荫小道人烟稀少,桃花已经凋落,但桃林依旧美不胜收。
越过桃林,就能看到这里堆积着许多石碑。
秦子榆认真的给卫宁说着匈奴的发展历史,以及匈奴各单于的历史。
卫宁听的很认真,他对匈奴的发展和政治民俗都不太明白。
但秦子榆的学问极高,她先后对卫宁说了匈奴最出名的冒顿单于,以及他的‘鸣镝弑父’典故,这是一个让吕雉都不得不忍气吞声的匈奴传奇男人。
在他的带领下,匈奴人彻底走向强盛。
但也因此,匈奴人的野心开始膨胀,此后前前后后对汉朝发动数千次战争,杀害边疆子民数以十万,边塞子民不堪其苦。
而后秦子榆又对卫宁说了这几十年时间,汉朝和匈奴的数次屈辱和亲。
她叹口气,道:“自古女人都可怜,希望卫大将军能尽快打败匈奴,希望我们国家的女人不会在成为为国家牺牲的货物。”
其实汉朝百姓都很推崇汉武帝,尤其是汉朝的女人,他们对汉武帝的战略方向都无比支持。
因为这是足以改变一个朝代命运的决策。
若是和前朝一样,依旧牺牲女人来换取和平,这不知会让多少女子绝望痛苦。
卫宁嗯了一声,道:“一定会打败他们的!”
秦子榆接下来又和卫宁说了如今匈奴当权的伊稚斜单于。
他是前匈奴军臣单于的弟弟,本来军臣单于是要把单于的位置传给儿子于单的。
但是伊稚斜单于发动了叛乱,杀了于单,掠夺了匈奴单于的位置。
卫宁将这些知识一一听了进去,到现在为止,他才知道秦子榆带自己来的目的。
她在给卫宁普及匈奴的过往,以及现在匈奴单于和他麾下的错综复杂的势力。
譬如匈奴的相国、当户们,他们和伊稚斜单于的关系并不好。
伊稚斜单于现在能依靠的只是籍若侯产等亲戚,这些才是他们的亲信。
他们内部也有矛盾。
秦子榆笑着道:“所以如果出兵,先斩掉籍若侯产等人,就能让伊稚斜单于失去左膀右臂,那么其实天子发动这场战争的政治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接下来他们内部就会动荡,这段时间足以让大汉休养生息……”
秦子榆坐在一块石头上,认真的和卫宁说着。
卫宁惊愕的看着她。
秦子榆说着说着,声音小了起来,她盯着卫宁道:“咋啦?”
卫宁摇摇头,道:“没有,我就是觉得你好厉害,居然懂这么多。”
“你为什么不和卫大将军说啊?”
秦子榆笑着道:“我啊,我就是一个小女子啊,哪有资格见卫大将军?”
卫宁:“那为什么要和我说?”
秦子榆:“……”
“因为你是个呆头鹅。”
陈宁:“……”
当然因为我喜欢和你说话,不然为什么要和你说啊?真是榆木脑袋。
这一刀,落在赵策头颅三寸,夕阳残影下,画面定格。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心头惊骇。
若非刀技娴熟,岂能如此收力自如。
若再下去三寸,他们的百人将脑袋要开瓢。
谁也不敢想过这种结局,在此前,他们看卫宁,不过只是一名入伍满月的新卒。
就算他表现的再出色,依旧是个战场新鸟,能有什么本事?
可这风华绝代的一刀下去,所有人将成见全部抛之脑后,有的只是震惊和肃穆。
他们是羽林,在长安他们不知训练多少个年月,付出多少汗水努力,所有人的武技都不弱。
所以他们自然知道卫宁这一刀的分量,清楚卫宁刚才的武技多么恐怖。
他没用全力,他甚至在比拼之前,就从来没有将羽林左骑百人将赵策放在眼中。
他的一招一式都那么闲庭信步,那么轻松,他压根就没重视过这场比试。
必胜的比试,有什么值得重视?
赵策咽了咽口水,他的脑门上已经全部是冷汗,汗珠滴答滴答落地,阳春三月,却如腊九寒冬一般,让他不寒而栗。
卫宁随手将刀扔到一旁,径直插入草地。
“继续训练吧。”
卫宁转身,没有过多的废话,依旧轻飘飘的一句,便独自离去了。
百名羽林呆怔的望着少年离去的背影。
此时,赵策恭敬的抱拳,高呼:“是!卫将军!”
将军吗?
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将军。
卫宁摇摇头。
不过他也知道,这百名羽林日后应该不会在自己面前挑刺了。
他们,需要强者驯服他们。
卫宁那随手一刀,彻底征服了他们,所以他们才会发自心底叫他一声将军,而不是之前的小卫大人。
后方短暂安静,赵策便挥手:“都他娘的愣着干什么?操练!”
羽林孤儿们此时才反应过来,忙不迭列阵认真开始训练。
……
声望值+1、+1、+1……
卫宁走在军营内,喧嚣的军营安静了许多,三千步卒早早训练完成,纷纷排队等着吃午膳。
卫宁脑海中的声望值不断响起,最终不多不少的加了100点。
剩余声望值:139。
这应该是方才从羽林身上获取的声望值。
139点实在太少,现在对卫宁来说,除了兑换几支霸王弓的箭矢,也只能给红将军加3个点的属性。
所以他也就没动用这139点的声望值余额了。
在军营内吃了午饭,卫宁便背着手出了军营。
值得一提的是,除非出塞或者遇到战事,一般而言,士卒们不会像后世电视剧里面那种动不动穿一身铠甲。
最次的皮甲一套下来也需要20-40斤,谁也不是傻子,平常无事的时候穿铠甲耍威风。
定襄街肆的下午相对安静。
路上来往的人不多,偶尔能看到路过的行人客商,亦或者铺子前讨价还价的百姓。
卫宁身材高挑,面相俊朗,走在街肆上,偶会引起几名小娘子含羞侧目。
在杀胡街的一处宽阔地带,定襄太守府的人此时正在搭棚施粥。
前几日定襄的惨相发生,让匈奴人入了定襄,数千家庭失去顶梁柱,数百人丧命在匈奴人屠刀之下。
更别提匈奴人烧毁的房屋。
这场灾厄发生,又是数千百姓流离失所,官府不能对这些受灾百姓视而不见。
定襄太守府正在组织施粥。
只是灾民队伍中似乎逐渐开始骚乱起来。
有难民不满定襄太守府的粥,说粥水太稀,又闹事说朝廷拨下来的钱都被太守府贪污了。
定襄太守努力的解释,但百姓却很快骚乱起来。
好在定襄太守还有几分魄力,将那群闹事的人赶走,旋即队伍再次安静起来。
卫宁注意到,这支队伍中,有不少看起来并不像灾民。
他背着手缓缓走到定襄太守前。
定襄太守得知他是军营中的人,便无奈的和卫宁攀谈起来。
定襄郡太守叫秦川,听卫宁说是蓝田人,激动的无以复加,因为他也是蓝田人。
“秦大人,这里排队的人如此之多,好一些人我看并不像难民。”(宋之前不称呼大人,书中取巧)
卫宁开口询问。
秦川无奈点头,对卫宁诉苦道:“本官何尝不知,明明受灾百姓只有数千,这几日来排队取粥的队伍已经破万了。”
“可本官也不能不救济。”
卫宁道:“朝廷拨给你的钱,也经不住这么花吧?”
秦川没否认,愁绪满面的叹息:“经不住。”
卫宁想了想,从地面抓起一点黄沙,然后黄沙顺着手滑落,他道:“你可以试着将黄沙参入粥水中。”
“嗯?”秦川面色微变,道:“这不是让本官成为罪人吗?”
卫宁道:“它最起码可以判断出哪些是真灾民,哪些是假灾民。”
秦川愣了一下,呆怔的看着卫宁,许久后才长舒一口气,道:“多谢卫将军。”
这个道理很简单,当百姓饭都吃不起,当他们开始啃树皮时,还会在乎粥水中有没有沙子吗?
朝廷给定襄拨下来的款项不多,已经快要捉襟见肘了,秦川看在眼里愁在心里。
又加上还有许多混吃混喝的假灾民混入其中,这更令秦太守愤怒的同时又深感无力。
卫宁的话让他当头棒喝。
卫宁对秦川道:“秦大人,乱世要用重点,抓到假灾民了不要草草了事驱赶他们就结束。”
“该要重罚的。”
卫宁没有继续说下去,这也不是他分内事,说多了就感觉有些教训定襄太守的味道。
“卑职走了。”
卫宁拱手,旋即撩袍离去。
秦川呆怔的看了一眼卫宁离去的背影,神色有些复杂。
少年年岁不大,为人处事谦谦有礼,说话不卑不亢,军队里面居然还能出这种人才,这不免令秦太守有些吃惊。
不过他也没有多想,当即命令胥吏们按照卫宁方才的话做事。
几名男子不悦的跳了出来,开始指责秦太守。
但秦川这一次没有惯着他们,当众狠狠打了十大板,人群登时安静,排队的灾民们依旧在排队,但人群却有一小半的人默默离开了队伍。
看着这一幕,秦川叹息道:“人性趋利,如此情况下,竟还有这么多人恬不知耻掠夺他人食物。”
这就是人性的贪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