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瞳华帕朵的现代都市小说《崩坏大团圆最后的戏角全文章节》,由网络作家“时间逆流的赌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广告版本的游戏动漫《崩坏大团圆最后的戏角》,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瞳华帕朵,是作者“时间逆流的赌徒”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健康阳光〇积极向上〇轻喜剧〇无刀,可食用)亲爱的…别这样…不哭了不哭了……我有个请求,那就是…在我离开之前,能陪我跳这最后一次舞吗?...
《崩坏大团圆最后的戏角全文章节》精彩片段
从进场到登台表演,一切都过得很快,快得就像是个过场,像是单独走了一场形式表演。
虽然观众们的态度以及掌声,都很响,很认真。
身处古色古香的景致中,负责表演的瞳华,却很敏锐的捕捉到问题所在。
台下的观众,自表演开始,就一首在或短或长的交流。
虽然很隐秘,但站在中央的她,却能将这些小动作尽收眼底。
表演到了这里,也快到达了末尾。
但也验证了瞳华的猜想…邀请也好,饭局也罢。
不过都是些掩人耳目的手段罢了。
与自己无关,她反倒也不好奇。
踏着最后一缕余音,敛尽莲华,平淡内敛的离开戏台的中央。
即将离场时,又恰似不经意间瞥了眼躲在角落的帕朵。
提醒自己的好队友,在散场休息的时候,不要忘了开始行动。
虽然帕朵平时看着不太靠谱,甚至胆子也有点小。
但关键时刻,倒不至于掉链子……也许到了这时,你可能会有个疑惑?
瞳华是如何知道梅比乌斯的密钥一事?
或者可以换个问题,瞳华就一定知道那个密钥会带在她的身上吗?
事情说来话长,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消息的渠道总不会缺少。
在进入会场之前,她仍不忘嘱托帕朵,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
参与的人员或许不多, 除去一些无关的服务人员,光是安保人员,就足足有40多位。
只要帕朵没有失误,就不会惨遭滑铁卢。
反之,第2天的国际新闻上,就会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知名某某戏角,因某某原因,锒铛入狱。”
但话又说回来……就不能换一个较为平和的接触方式吗?
首先,梅比乌斯,理论上是介于天才与疯子之间。
有些偏执,有些疯狂,只对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物产生兴趣。
……另外,还有些傲娇。
(蛇蛇我啊,可是个好人…但要是上了我的手术台,你可要遭老罪了!
小白鼠~)普天之下,能治梅比乌斯的,非爱莉希雅莫属。
这是个好消息,但坏消息是,爱莉希雅去哪了?
不太清楚。
讨论计划时,瞳华给帕朵准备了两套方案。
第1套方案,就是原版方案,让帕朵去偷梅比乌斯的密钥,然后引到比较隐秘的角落。
届时,暴露的风险或许会放大,但梅比乌斯与梅肯定会发现。
虽说钓上两条鱼的说法很理想,但现实却更加骨感。
瞳华不是文抄公,因为没有答案可抄。
另外,更不是专攻这些科学的天才,很难说,一定会引起梅比乌斯的注意。
差距太大,优势全无。
明显病态的蛇蛇,更胜一筹。
(俗称赌狗心态,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成功了,是伞兵1号,失败了,就首线坠机……可以去打复活赛了。
)第2套方案,就是将她提前写好的小纸条传到梅比乌斯的手上。
内容不详,遇强则强。
节选自奥托主教在主线漫画中,提到的部分关于虚数之树的概括。
从崩坏到虚数空间,再到最后的”树“……虽然省略掉了大部分的细节。
但,梅比乌斯,一定会咬钩的!
(当前信心为60%,成功率50%,另外50%的几率失败)忐忑不安的她,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回到了后台的化妆室。
另一边,混在人群边缘的帕朵,不动声色的开始转移位置。
只等散场休息时,趁着离开的人群,好好的下手一番。
但帕朵菲莉丝不知道的是,在一位年纪较为苍老的物理学家旁,一位紫色头发的女孩默默的注视着她移动。
“……帕朵·菲莉丝?
她准备干什么?
怎么会在这里,难不成是越狱了?”
梅此刻的心情十分复杂,既疑惑又想不通……从发现到确认的这个过程并不长。
她对帕朵菲莉丝的印象, 有些深刻。
从个人行为的角度来说,帕朵的所有行为,毫无逻辑。
(这里特指的是帕朵‘唯手熟尔’的盗术)近乎绝对的理性,让她平等地看待这些事物。
事后,帕朵之所以没有被追究,其中也有梅的功劳在内。
(这也是为什么,帕朵是前一天进所里,后一天赶来的瞳华,却能当场将她带了出来……其中省去了大量的流程和可能出现的麻烦。
)话又说回来……梅的态度,虽然平平淡淡,但还是惊讶于帕朵的出现。
至于目的是什么,这己经不言而喻了。
仅是短暂的观察了一段时间,梅就推断出了绝大部分的有用信息。
况且,己经快到了散场时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然后她会独自跟上去……“梅,你在想什么?”
一道慈祥的声音,忽然在她的身旁响起。
是她的父亲,看着她沉默不语的样子,有些担忧地询问。
或许是出于其他原因,声音中,带着一丝慈祥,似乎是怕打断梅的思考。
他是著名物理学家没错,但他也是一位父亲,培养一个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她的情感。
梅,是一位天才,从来没让他失望。
但自己,也从来没有陪伴过她多时……亏欠?
渴望弥补?
这么说…很割裂,很别扭,对吧?
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但总体归类为两类,一类是理性,一类是感性,无论出于何,都是由个体作出的选择。
他将前半生都投入到了自己的事业,他不想让自己的后半生…也错过孩子的人生。
请不要以狭义的目光,来判断他的情感,即使他是位著名的物理学家。
理性与感性,永远是持平的。
哪怕它会受到外在影响,而出现近乎绝对的倾斜……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件物品。
情感一词,言尽于此。
回过神的梅,望着自己的父亲,那担忧的目光,微微摇了摇头。
“我没事的父亲,只是在想,前些天向您讨教的那个问题。”
闻言,梅的父亲也微微放宽了心,口中低声的呢喃着,“那就好,那就好。”
梅看着自己视为目标,视为偶像的父亲。
平静的脸上,罕见地出现了一丝情绪波动……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开口。
怀揣着欲言又止的复杂心情,静置着这份无可奈何的逝去。
父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