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商界寒战》,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张为康一直以为,凭借个人的努力奋斗总会成功,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痛定思痛,他不得不想方设法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自己的目标。事业成功的同时,爱情和婚姻也有了多重选择,而最后他的选择却让人意外,也是因为这个意外的选择,让他的人生再起波澜......
《商界寒战》精彩片段
:在张为康看来,老师和学生谈恋爱,不仅仅是兔子吃不吃窝边草的问题,还牵涉到个人品质问题。你想想,女孩子年龄小,涉世未深,对自己的老师除了崇拜以外,大抵还有种敬畏的心态在里面,这时候身为老师如果不把握好自己,跟自己的学生之间发生点什么,那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风花雪月、身心愉悦自然是人之常情,如果能修成正果自然是件好事。可因为年龄差距大、世俗偏见等因素,造成彼此的伤害,也是常有之事。张为康没想到自己刚参加工作,就跟一个17岁的少女,来了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当感情来临的那一霎那,又有谁能把控好自己呢!
这个世界上除了极个别人能按照父辈家族的设计掌控人生以外,绝大多数人其实是被命运安排的。就像张为康没想到自己会师生恋一样,他同样没想到,自己,一个农业院校毕业的农村孩子会到清河区职业学校来当老师,吃上公家饭。
1997年的中国,高校毕业分配制度就像一个垂垂老人,理论上还存在,实际上已经变了样走了形,需要各种非正常条件来维持他的存在了。张为康能来到清河区职业学校,名义上是赶上了体制分配的末班车,实际上还是通过他叔叔的关系,进行了一下运作。张为康正式上班时,已经是年底了。他上班后的第一天,还没等认全单位的同事,学校其他人就去海南学习考察了。学校安排他跟财务室的王丰霞两人在招生办值班。
王丰霞是单位里的打字员,兼着学校的出纳,是学校前年毕业的中专学生,因为打字速度快,又是清河区人,多少和领导沾点关系,所以就留校了,但还是临时工。王丰霞一直对这几天的值班有意见,因为其他人都到海南旅游去了,这个时候是学校招生的时候,所以就留下她和张为康值班。海南这时候还温暖如春呢,想象着他们在海南的旖旎风光里尽情的吃喝玩乐,而且还是五天啊!想想她就生气。
张为康没什么心理不平衡的,毕竟自己刚来嘛!刚来就得小心谨慎,张为康对谁都客客气气的,就连刚才的王丰霞,他都叫王老师。虽然王丰霞只是学校的临时工,年龄比自己还小两岁。
确定了今天就自己一个人,张为康大为放松,这才拿出烟点上,美美的吸了一口。
刚到新的单位,张为康很是小心谨慎。学校连他算在内,一共16个人。除了临时工王丰霞比他小两岁,其他人都比他大,最小的也比他大5岁,都结婚有小孩了。所以张为康见了谁都恭敬的喊“++老师”,包括王丰霞也不例外,先进门为大嘛!更别说抽烟了,虽然有好几个同时抽烟都挺凶的,自己还是得忍住。
这时,窗外的大雪还在纷纷扬扬的飘落着。
张为康从小就喜欢下雪天,甚至也不讨厌雨天,因为这样的天气能给人特别多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问题,人也会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会让浮躁的身心,有一点奢侈的享受。特别是现在,窗外寒冬飞雪,办公室里却是温暖如春。对面墙上的空调毫不吝啬的喷吐着温暖,地上的暖风机也开到了最大功率。张为康坐在办公桌边,舒服的仰躺在宽大的办公椅上,欣赏着外面的雪景,心里充满了平安喜乐。
闲着无事,张为康给胖子和刘长山打了个电话,告诉了他们自己的情况,并约好了下个周末聚一聚,不过得他们出钱。胖子和刘长山很是高兴,想想以后又可以在一起吃喝玩乐了,三个人都很兴奋。
看看时间快到中午了,又得解决吃饭问题了。这几天,张为康都是在对面的市场上买着吃,虽然有点吃腻了,但是也只有这里比较便宜了。等到发了工资,得自己开伙做饭了,长时间在外面吃也不是办法。这个时候,外面的雪已经不是很大了,只是有零星的雪花随风打在脸上,但是天还是很冷!
学校的对面,穿过马路就是市场。这个市场是清河区西部一个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清河区位于平远市的西部,清河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区,学校的西面不远就是平远市的西外环路,再往西,就是郊区了。其实这个市场就是附近的一个农村村委发展起来的,叫王村市场,它主要面向西部的广大农民,平时人特别多。现在,由于天气的原因,市场上比较冷清,低矮简易的商铺房顶被皑皑白雪所覆盖,而地上由于过往行人的踩踏,已是泥泞不堪,早失去了雪的原白,房顶屋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让喜欢雪张为康觉得有点心痛,就赶紧在市场的入口附近买了几个煎包,匆匆赶回了办公室。
下午还是没有人来咨询报名,除了天气也是因为今年的招生刚开始的缘故。清河区职业学校的办学很有特色,它的主业是干部培训和职业培训,由于这一块不是常年进行,就形成了学校师资的闲置,在前任校长的努力下,1994年申请了一个五年一贯制的办学体制。中专三年,毕业随本人意愿或者就业,或者转入大专部继续学习。中专部是全日制三年,实际在校学习两年,最后一年实习;大专部主要面向社会招生,采取的是函授教育,在职学习,每年上完一定的学时,通过考试两年以后毕业。这几年的招生形势挺好,特别是大专班,政府机关的好多人想来拿学历,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在500人左右,对这个小单位来说,是一笔很大的额外收入,因此,学校的福利待遇相当好,每月的现金福利比政府财政发的工资都多,除此以外过年过节还有节日费,每年还有两次旅游机会。在当时来说,确实很好的单位。
初冬的天已经黑的比较快了,刚到6点天已经全黑了。看门的李大爷已经把院门锁好了。张为康知道,整个院子里就剩下他还有李大爷夫妇三个人了。在办公室待了一会儿,不到八点,张为康就准备回宿舍睡觉了。这几年,张为康养成了一个习惯,睡觉前一定要看会书。这几天,他正在看得一本书是余秋雨刚出的散文集。余秋雨是近几年挺火的一个作家,好多书评家,都把他看作是一个近年来少有的文化大家,张为康看了他的散文觉得不以为然。余秋雨的文笔、知识积累是没得说,但是张为康读余秋雨的散文老觉得他是在做作,余秋雨骨子里就是一个小资!他没有文化大家的大气,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不过他找的老婆确实挺漂亮的,说明人家勾搭美女的本事一流。宿舍太冷了,张为康看了也就两三章,就忍不住钻被窝了,这是对付冷得最好办法!
尽管晚上睡得特别早,早上还是赖床不起。胖子就曾经笑话他真是一个猪,也难怪,大学四年他的表现真得很像猪,上午四节课一般能睡上三节半,整天睡眼惺忪。以至于,在毕业的留言册上,一个女生,一个张为康对之有强烈非分之想的美女这样评价他:“在我的记忆中,你总是睡眼惺忪,精神不振。使我一度怀疑你文学创造的灵感在这种情况下最为充分……”张为康也对自己的嗜睡有点深恶痛绝,高中三年要不是上课经常打盹,耽误了不少课,特别是理科,也许自己也就不会在一个小县城读了四年的农业大学了。
张为康这样想着,推开宿舍门,看门的李大爷已经把门口的雪扫干净了,他赶紧拿起旁边的铁锨帮着老人把厚厚的积雪堆在了树坑里。
“嗬,张为康,挺勤快啊,扫得挺干净啊!”,王丰霞从门口走了进来,一边跺着鞋子上的雪,一边搓着手。
“王老师来了”,张为康赶紧打招呼,顺便注意了一下王丰霞今天的打扮:一件及膝的长款大红色羽绒服,鲜艳的红围巾,还带着口罩,仅剩一双眼睛露在外面,简直是全副武装。
“看把这孩子冻得”,李大娘心疼地说。
“李奶奶,我们进去了”。王丰霞跟李大娘说着,就往办公室里跑。
张为康一直对王丰霞对李大爷李大娘的称呼感到好笑,整个学校的同事,就她自己叫爷爷奶奶,那这样的话,她岂不是要叫自己叔叔。张为康忍不住笑。
“你笑什么啊?还是这屋里暖和啊!”王丰霞边说边脱外套。
要是和自己熟悉的人,张为康肯定得和她讨论一下刚才的辈分问题,但现在他还是忍住了。
王丰霞脱下外套,摘掉围巾,才露出了本来面目:高大丰满的身材,用一个词形容最准确,那就是“壮实”;丰满的脸颊,饱满的嘴唇,五官也还匀称但是看着要比一般的女孩子大上一个号;丰满的胸部即使在厚厚的棉衣下也显得气势磅礴。以至于张为康老不由自主地往上面瞄。也不怪张为康,怪就怪这目标也太大了!还有她的身高,也让张为康觉得特别自惭形秽。王丰霞的身高大约172,加上穿着高跟鞋,得接近180,这让只有号称175的张为康为之气夺。
还好张为康会自我安慰,用他经常自夸的话来说:自己虽然个子不高,但精华全在脸上,再怎么说也是浓眉大眼,唇红齿白啊!直到三年后,张为康再也不敢夸自己唇红齿白了。
“真是气人,他们在海南多舒服啊!不带我们去就算了,这么冷的天,还让我们值班,真是讨厌。”王丰霞屁股还没坐稳,就开始抱怨。
有人研究过穿衣服的习惯和人的性格之间的关系。喜欢穿红色衣服的人,性格直爽、热情活泼。看来用在王丰霞身上最合适了。张为康也喜欢这种性格,活泼开朗,不做作,没有心机,和他们交流一点也不费劲。但是对她的抱怨,张为康心里不以为意,他觉得自己最不应该这样想,因为自己毕竟刚来,才刚来就摊上这样的好事会让人心里不平衡的,对自己不好;相反,应该主动承担一些额外的工作,比如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啊,吃点亏对新人是好事。
“还会有机会的。”张为康这样安慰王丰霞,也是在安慰自己。
“对啊,他们肯定会给我们买点好吃的带回来。”想到这里,王丰霞又开心起来了。
因为这几天一直是张为康自己值班,王丰霞把账本、票据都留给了他,让他自己收钱记账。张为康整理了一下,把它交给了王丰霞。看着不多的钞票在王丰霞白皙、浑圆而又修长的手指下翻飞,张为康居然也有了一点赏心悦目的感觉。这女孩子,优点还是蛮多的嘛!
“挺好,一切无误!”,王丰霞满意的说道。
张为康笑了一下。一时之间,两人都没有了话题。张为康本身是个慢热的人,只有熟悉的人他才能放得开。王丰霞坐了一会觉得没意思,就想早回去,下午也不来了。于是对张为康说:“我回家了,下午也不过来了,你自己待着吧!明天星期一他们就回来了,等着跟他们要好吃的。”说完,把自己的行头装备好,给张为康作了鬼脸就走了。
张为康乐的清闲。自己想了想明天大家都回来的情况,觉得和自己也没什么关系,大家也不会给一个刚到新单位不到两个星期的新人带什么礼物。只是不知道自己以后的工作分工,他现在是分在了教研室,学生们已经放假了,这学期也结束了,临时安排自己代课也不太可能,安排课也应该到明年了,看来就等着老师们放假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张为康就去了二楼教研室,这是给他安排的部门。教研室一共三个人,主任杨绍华,手底下两个兵,洪皓,加上新来的张为康。按说办公室卫生都是普通工作人员负责,可教研室不一样,办公室的卫生由主任杨绍华亲自打扫,洪皓基本上是甩手不干。
张为康来了以后,解救了杨绍华,而且办公室的卫生状况上了一个大台阶。张为康一般的程序是,先开空调暖和着,等杨绍华他们来了,屋里也缓和了;然后脱地,擦每个人的办公桌;然后打水,把两个人昨天的茶水倒掉。然后,张为康就坐在办公室看着报纸,等两个人上班。杨绍华8点半之前一定会到,洪皓可就没准了,如果上午有课,基本上8点半能到,如果没课,9点也是他,10点钟也是他。今天也是这样,杨绍华还是正点准时来到办公室。
看着杨主任进来,张为康赶紧站起来,“杨主任来了。”
“坐着,为康来的挺早啊!”
“我不是家近吗?”
“是啊,家近方便啊!给你包椰子粉,从海南给你带来的,这几天你可辛苦了!”杨绍华,把一包椰子粉放在了张为康的办公桌上。
“谢谢杨主任,您想得太周到了。”张为康慌忙站了起来,一脸感动得看着杨主任。杨绍华对张为康的表情很满意,一包椰子粉在原产地买也不过两块钱,但对于一个刚到单位不几天的新同志来说,拉拢人心的作用还是相当的明显。
杨绍华今年45岁,整整比张为康大了两旬,身高有180,体重也得200多斤,方脸阔耳,一脸的富态。给人的感觉特别的踏实,至少张为康觉得是这样。
一会儿,洪皓也来了。刚进门,就笑着问杨绍华:“怎么样杨主任?昨天晚上没有小姐骚扰,总该休息好了吧!”
“你们这两个小子,整天不干好事,装小姐打骚扰电话!”杨绍华实际上是在解释给张为康听。原来洪皓和一楼招生办的王华文装成拉皮条的晚上给杨绍华他们打骚扰电话,骚扰的他们够呛。
大家正在哈哈笑着,办公室的刘主任进来了。先给杨少华他们说了一通海南的旅行见闻,才对张为康说,李校长找他,让他到校长办公室。
校长室的门半掩着,张为康还是轻轻的敲了敲门,“进来”。李校长抬起头,看到进来的是张为康,又示意他把门关好。
关上门,张为康拘禁的向前走了两步,“您找我啊,校长?”
李校长挪了挪屁股,以一种更舒服的姿势往皮椅上仰了仰,顺手向后拨了一下头发,使他那宽大的额头更突出的显示了出来。
“小张啊,这段时间忙,也没来得及找你谈谈话,怎么样还适应吧?有什么困难吗?”李校长是浑厚的男中音,听起来很让人心里舒服,也许是这种关怀的语气更让人舒服。
“挺好的。”张为康还是挺拘禁,声音很小。
“不要紧张嘛!坐下。今天找你来一是问问你适不适应情况。再一个,有个工作要安排给你。今年我们学校要评选市里的先进图书馆,要把图书室2万多册藏书重新登记整理,20天之内就要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宋老师年纪大了,一个人忙不过来,你过去帮帮她,还有我们几个中专生,趁着放假,让她们过来帮忙,你和于老师领着她们,争取按时完成任务,一会儿你就去找宋老师,看她怎么安排,怎么样?”
“没问题,李校长”,张为康没有丝毫的犹豫。
“好啊,还有件事,你把这个东西拿回去。”说着,李校长拿出一个信封,“告诉你叔叔,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你刚参加工作不容易。”
张为康一时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也不傻,这个信封里的东西肯定是前段时间为他工作的事送给李校长的。送出去的东西怎么能拿回来呢?“不……不行,李校长”,张为康有点着急。
“拿回去,你好好工作,比什么都强”,李校长一幅不容置疑的口气。
张为康揣摩着领导的口气,好像不是客套。张为康只好迟疑的收下了,也就在这一霎那间,张为康的眼睛有点湿润了,觉得自己的视线有点模糊。这一切都被李校长看在眼里,“出去吧,小张,以后好好干!”
:回到办公室,张为康把要去图书室帮忙的事,告诉了杨绍华和洪皓。“去吧,学校工作一盘棋,到哪里也是工作。”杨绍华解释说。
洪皓则用同情的眼光看了一下张为康,这让张为康有点疑惑。
图书室在一楼的最里头,从外向里依次是招生办、总务处、教务处。图书室有南北两个房间,一间办公室,对面是一个大的书库,书库的旁边是一个阅览室。张为康走到图书室的时候,宋承瑛正在打着电话,看到张为康进来,她跟电话那头说了声再见,然后放下电话,就对这张为康叹气:“让这帮孩子坐在这里干这种枯燥的活,真难为她们了,因为这个,我们还专门找的女孩子。本来安排她们五个人寒假这几天尽量完成,人从来就没有来齐过,就是来了也干不了多少,还得我整天哄着她们。这不,我刚刚给她们打了电话,要她们今天必须过来。还得辛苦你过来帮忙!”
宋承瑛是一个快50岁的中年妇女,个子不高说话细声慢气。
“您别客气,宋老师,您告诉我怎么做吧?”
宋承瑛就把图书馆的藏书情况,这段时间的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如何整理详细地告诉了张为康。张为康一听就明白了什么情况,但是宋老师还在不停的说,看来人上了岁数人容易变唠叨,特别是女同志。
学校图书馆共有藏书2万多册,以前一直采用的旧的分类方法,现在要依据新的图书分类索引方法重新登记整理。前期大量的工作主要是在卡片上登记每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页数等,还要根据图书分类标准来编号分类。这只是最开始的第一道程序,下一步还要把卡片插在书的后封皮上,最后入库。确实够繁琐的,前段时间宋承瑛带着孩子们主要在做第一道工序,大约登记了5000本左右,也就是说还有四分之三没有完成,而时间顶多只有一个月了,时间比较紧,任务也比较重。
“小张啊,咱们两个主要是督促她们抓紧干,这些孩子一眼看不住,就玩去了。”宋承瑛又叹了口气。
“不着急,我写字很快,我和她们一起干,你在旁边监督着我们就行。”
说完,张为康就找了个靠门口的地方做了下来。坐下来,张为康才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办公室。整个办公室,现在到处是一堆堆的书,有已经登记完的,有没有登记的,都散落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办公室的中间,是两排桌子,旁边是横七竖八的几张板凳,看来这就是学生们工作的地方了。
张为康拿出跟随自己多年的钢笔,拿起书就登记起来。宋承瑛这个时候忙着给学生分配任务,把一定数量的图书放到每个座位的旁边,要求她们每天必须完成这些,才能回家。但这个规矩,也往往流于形式。
也就是十分钟的时间,张为康已经登记了10多本,看着卡片上龙飞凤舞的笔迹,张为康觉得非常满意。宋承瑛这个时候也瞟了他一眼,惊讶得说:“小张,你的字写的这么好啊!想你们这么大的年轻人,可没几个写字好的了。我儿子和你差不多大,写得字就跟蛆爬得一样!”
张为康就说,现在大家慢慢的都用计算机打字了,真正写字的机会都没有了,也不用写得太好。宋承瑛就说:“这倒也是,我儿子就是学计算机的,他也这个观点。”张为康就顺便问了问他儿子的情况。宋承瑛的儿子在滨海大学计算机系读大三,滨海大学计算机专业在全国是很有名的,张为康就不住的夸奖宋承瑛的孩子,高兴的宋承瑛忍不住地笑。
张为康的字主要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不仅钢笔字写得好,毛笔字写得也很好,村里无论公事、私事都找他父亲写,特别是每年年底,写对联的都排着队。一开始主要是父亲自己忙活,后来张为康也偷偷的替父亲写,到了后来,每年放假回家,写春联就成了张为康自己的事了。
就在这会儿,楼道里传来了一阵女孩子的欢笑声,有一个清脆的女声已经传到耳朵里了,“宋老师,我们来了。”
“肯定是杨敏这个丫头”,宋承瑛苦笑了一下,“这个杨敏是这帮孩子的头,也是最调皮的一个。”
奇怪的是,外面又没了动静,张为康正在纳闷。突然,伴随着一声“嗬”,一个穿着浅白色羽绒服的姑娘一下子蹦到了张为康的桌子跟前,跟张为康来了个四目相对,张为康立时就感觉到了一股少女特有的体香,混合着口鼻喷出的气息迎面扑了过来,更要命的是这一声“嗬”带来的唾沫星子也喷到了脸上,有的还似乎溅到了他的嘴唇上。真把张为康吓了一跳,但是看起来这个小姑娘被吓得更厉害,她“啊”了一声就跳到了同伴的旁边,紧紧地抓住了同伴的衣服,一张俏脸憋得通红。
“哈哈,还想吓宋老师呢,反而被别人给吓着了”,旁边的两个女生笑话她。
“杨敏,别闹了,这是咱们学校新来的张老师,来帮咱们干活的”,宋承瑛笑着对三个人说。
杨敏这会才稍微定下神来,在一边一点也不客气地看着张为康,眼神中带着一点恚怒。张为康这才仔细的看了看这个女生,好漂亮的一个小姑娘啊!一头齐肩的长发,乌黑又有光泽,白皙光滑的脸庞略微冻得有点发红,更显得白里透着红。淡而清晰的弯眉下面是黑漆明亮的眼睛,小巧挺拔的鼻子,嘴角因为生气向旁边牵扯出一条美丽的弧线。
杨敏气呼呼的拉着两个同伴坐下,而且杨敏还故意的坐在张为康的对面,张为康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城市里的女孩子怎么都这么刁蛮呢?
张为康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个邻居的小女孩跟着爸爸到了平远市,一年不到,回家过年的时候就变了个人,整天对张为康颐指气使的,一下子就有了大城市的优越感。这让张为康从下就对城市的女孩子有点敬畏。相比起杨敏,另外两个女生没有这么优越,看她们的打扮气质,应该就是清河区西郊农村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