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快就知道了:当这个班的语文课代表是很受罪的事。
有一次,她站在讲台前面收拾着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本,准备将它们抱到办公室里去。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材又瘦又高的女生走了过来,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她许久。
那个女生的眼神充满了疑惑和不屑,仿佛在对她说:“就这么个小不点,也能当上课代表?”
这种神态是如此的明显,以至于她毫不费力地就解读出了其中的含义。
回到家后,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
妈妈听后,不禁微微一笑,打趣道:“怕什么呢?
你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啊!
这么小的人儿,居然能够领导其他同学,不是很厉害吗?”
实际上她谁也领导不了,这一点她自己心里再清楚不过了。
最让她感到头疼的事情莫过于上早自习了,每当轮到她领读的那个早晨,她的心情简首糟糕透顶。
初一西班虽然被公认为好班,但也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优秀罢了,其纪律之差实在是出人意料。
每天的早自习仿佛成了一场闹剧,简首可以用“妖魔当道”来形容。
而最先带头起哄闹事的,就是那位钦命班长——校长的公子。
整个教室里一片混乱,喧闹声此起彼伏,甚至连喊话都难以听清,更别提领读课文了。
每次站在台前,她除了饱尝气忿和无力感,就只能苦捱着等下课铃响了。
能给她唯一安慰的就是——英语领读那天也是如此群魔乱舞,看着焱也是饱受折磨,她就会心理平衡起来。
当时还没有考期中考试,没人知道她在语文方面的专长,不服气是正常的。
有一次语文自习课,赵老师让她监督同学默写刚学的文言文。
很多人都不会,她又非常“铁面无私”,作弊没商量,恨得好几个人牙痒痒。
哲——那个清秀白皙的男生在嘟囔:“我们都默写,她怎么就不默?
难道她自己就能一字不差地默出来吗?”
有几个人就跟着附和起哄。
萍听到了,小声地告诉了她。
她很生气,一言不发地拿出纸笔,站在讲台上也默写起来。
写完了,她把自己的纸张和大家的放在一起,让组长们一起改。
她冷着脸厌恶地瞥一眼那个哲,他有些赧颜地笑一下,没敢正视她的眼光。
从此,她每次监督背诵或默写,自己都带头做,为了赌气,也为了让他们没话说。
那次放学时,萍仍和她同路,说:“今天你那样做很解气啊!
看他们以后还瞎起哄不了!
那个哲也真是的,说话油嘴滑舌的。
还总是一下课就往晗那儿凑,我们左邻右舍的女生都背后笑他长像举动都象奶油小生呢。”
她听了扑哧一笑,接口说:“所以有个词叫‘油头粉面’吗!
我最讨厌这样的人了。”
那时的她还没有任何预感,不知道这个“油头粉面”很快会成为她的同桌,并且在很远的未来会牵扯她绵长的内疚与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