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石锦绣宇文炎的现代都市小说《娇妻万福全文》,由网络作家“蔷薇晓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娇妻万福》这部小说的主角是石锦绣宇文炎,《娇妻万福》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穿越重生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石锦绣是京城长兴侯府小姐,不过父亲只是个庶子,他们四房在府中本就毫无地位可言,几天之前石锦绣做了一个梦,一个将她一生都走完的梦,梦中她被三伯母鲁氏所骗,嫁给了大伯母李氏娘家的傻侄儿,不得善终。一个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活阎罗,一个是重生而来的小透明,一次意外的相遇,从此结下了难分难解的羁绊!...
《娇妻万福全文》精彩片段
跟着石锦绣从大牢里出来,宇文炎就远远地瞧着她站在海棠树下一会发怔一会又发笑,一转眼的功夫又变得愁眉苦脸。
海棠树上的粉花翠叶就这样点缀在她的鬓边,将明媚的她衬得肌肤胜雪。
“折腾了这么大半日,你不饿么?”站在廊下的宇文炎就负手而问。
被他这么一提醒,石锦绣还真觉得有些饿了,还听到了肚子里传来了“咕噜咕噜”的声音。
“我让人去春熙楼点了一桌菜,陪我一起吃点吧!”宇文炎说完,转身就进了议事堂。
石锦绣就有些犹疑。
但想到人家大统领一直都是坦荡荡的,反倒是自己扭捏的样子有点太小人。
于是,她也干脆什么都不想,还是像以前那样大方地跟着进了屋。
一进屋,她就瞧见了摆了满满一八仙桌,什么三鲜鸭子、油炸鹌鹑、焖黄鳝、清蒸火腿等春熙楼有名的菜都摆上了桌,就更别论鲜蘑菜心、清炒芦笋、玉笋蕨菜这种时令菜了。
“为何这么丰盛?”石锦绣都愣住了。
而且就他们两个人吃,是不是太浪费了?
“难得高兴。”早已坐在那的宇文炎自斟了一杯,“陈亭那个案子,已经拖了我们镇抚司两个月了,如今终有进展,自是值得庆贺的。”
听宇文炎这么一说,石锦绣也觉得好似是这个理,因此她也坐了下来,却发现手边还摆了一小瓶桃花酿。
“那是春熙楼的自酿,没什么酒味,你可以尝尝。”宇文炎就同石锦绣道。
石锦绣就有些好奇地拔开了瓶塞子,一股桃花纯露的香味就飘了出来,让她忍不住想尝上一口。
于是她给自己倒上了一小杯,浅尝了一口,那甜滋滋的味儿就顺着她的舌尖蔓延了开来。
这也太好喝了吧!
石锦绣又喝了一小口,那神情满足得像是一只偷到腥的猫。
宇文炎瞧着,嘴角就浮起了笑意:到底还是个孩子,一点点小事就如此容易满足。
“咦,什么味这么香?”就在宇文炎和石锦绣都在自斟自饮的时候,就有个道士模样的人寻着味走了进来,一瞧见这满桌的好菜,那人就撸着袖子道,“好哇!你有好吃的竟然不叫我!”
石锦绣很是意外地打量着来人,发现他的个头不高,约莫三十多岁年纪,却有着圆圆的肚子,圆圆的脸,整个人胖得很是均匀。
这人是谁?
出于礼节,石锦绣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很是拘谨地看着来人。
“嗯?有客?”那胖道士就扫了石锦绣一眼,然后自己搬了条杌子坐在了宇文炎旁边,抄起宇文炎的筷子夹了口菜,就同他说道了起来,“你上次要我帮你配的丸剂我已经配出来了,不过这个钱,你什么时候同我算一算?”
是上门来催债的?
石锦绣就微微挑眉。
宇文炎就很是嫌弃地剔了那胖道士一眼,不动声色地将椅子往石锦绣一侧挪了挪,然后招呼着暗云重新送来了一套碗筷。
那胖道士也不以为忤,继续拿着筷子夹菜,然后调侃着宇文炎:“还是这般的生人勿近?我给你配的香料没有用么?”
“没用!”宇文炎则是淡淡地道。
他们在说什么?
坐在一旁的石锦绣就划拉着一双眼,默不作声。
“这小丫头是谁?难得在你这还能看到个活物。”那胖道士终于再次关注到了石锦绣,饶有兴致地问。
“她就是我今早同你说过的!”宇文炎也看了石锦绣一眼,然后同那胖道士道。
胖道士一听,就倒吸了口气,发出了“啧啧”声:“你这人还真是锲而不舍,我都说了不收徒,你就别白费力气了。”
宇文炎则是冷哼:“怎么是白费力气,不过是想让你帮忙指点一二,谁让你收徒了?而且你那点本事,人家还不一定看得上。”
石锦绣就越听越迷糊,忍不住问了一句:“这位是……”
“他就是我和你说过的,陈记医馆的陈胖子。”宇文炎就没好气地丢出这么一句。
石锦绣却是瞪大了眼。
她昨夜听闻宇文炎说起陈记医馆高冷的陈大夫时,她还以为陈大夫是怎样的一副仙风道骨,没想竟是眼前这个快要胖成球的人。
这……反差也太大了吧!
而且宇文炎不是说陈大夫很是清高孤傲么?可她瞧着,不像呀!
那陈道长显然也不想多说收徒弟的事,他便拉着宇文炎东拉西扯了起来,而宇文炎也是有一句没一句地答着,并不怎么积极。
因为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石锦绣就继续美滋滋地喝着她的桃花酿,还在心里盘算着要带回去给娘和石嫣尝尝鲜才好。
石锦绣坐在那一杯又接一杯地喝着,却突然发出“哐当”的一声,整个人就向桌子下面滑去,即便是眼疾手快的宇文炎也没能拉住她。
她这竟是喝醉了?
宇文炎就看着桌上的那瓶几乎没有酒味的桃花酿,陷入了沉思。
石锦绣是被窗外叽叽喳喳叫唤的鸟儿给叫醒的。
当她坐起时,竟发现自己躺在了议事堂里的一张罗汉床上,身上则盖着一件水貂皮大氅。
之前的那桌酒菜已经撤了下去,整个屋里静悄悄的,除了她瞧不见第二个人影。
她就有些好奇地走出了议事堂,却发现宇文炎和陈道长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椅旁喝茶议事。
一见到她,宇文炎的脸上就有了些不自然,反倒是那个陈道长很是殷勤地凑了上来,笑嘻嘻地道:“你醒了?那个……你是不是真的想拜我为师啊?不过拜我为师,那得出家,不过看你这样子,应该是不会随我出家的,但我可以收你做个外门弟子……你放心,即便是外门弟子,师父我也是不会藏私的!”
这是什么情况?
为什么自己睡了一觉起来,这位陈大夫就完全改了口?
难不成是趁自己睡着的时候,宇文炎同他说了什么?
可那也不像啊!
石锦绣就一脸不解地看向了宇文炎,没想宇文炎却将脸撇向了一边,并不看她。
因为有了同宇文炎的“约定”,石锦绣第二天一大早就起了床。
杜鹃却扭着脖子同她道:“最近好是奇怪,睡觉总是容易落枕,上一次是左边,这一次是右边,像被人打了一样疼。”
石锦绣一听,便知道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你的枕头太高了?要不要再做个矮点的?”她只得安慰杜鹃,“而且,你今天哪里都别去了,就留在府里休息吧。”
“咦?姑娘今日又要出门么?”正反手捏着脖子的杜鹃就奇道,“姑娘这段时间怎么总是往外跑?这要是被太夫人知道了,恐怕不好吧?”
“就算被太夫人知道了又怎么样?我今日可是要去郑国公府,我就不信她会拦着我。”石锦绣就同杜鹃皱鼻。
自从出过蔡襄儿落水的事后,石太夫人也渐渐明白过来,若想继续维持同郑国公府的关系,恐怕只能靠她这个一直不怎么受待见的孙女了。
因此,石锦绣在陪母亲和妹妹用过了早饭后,就一个人踩着巳初的点出了府。
可她并未瞧见宇文炎。
石锦绣东张西望了会,心下开始踌躇:自己是等,还是不等呢?
就在她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一辆黑漆平头车却停到了她的身边,一个戴着斗笠的车夫压低了声音同她道:“上车。”
是宇文炎的声音!
石锦绣就惊愕地抬头。
除了那熟悉的狭长眼眸,她看到的是张完全陌生的脸。
是乔装打扮么?石锦绣没有多话,踩着小凳就上了车。
宇文炎的车驾得很稳,听着马铃儿叮叮当当的声音,车厢里的石锦绣就忍不住卷了帘子往外看。
街市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路上熙熙攘攘的也全是人。
去郑国公府明明可以不从这街市里过,可他为何偏偏要往这人多的地方走呢?
石锦绣就充满不解。
“下去买点东西吧!”扮作车夫的宇文炎突然停下了马车。
“可我不要买东西呀?”石锦绣就皱眉。
没想宇文炎却指了前方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人:“那就去买串冰糖葫芦。”
拗不过宇文炎的石锦绣只得跳下车,买了两串冰糖葫芦。
宇文炎这才肯驾着马车继续往前走。
很快,马车就嗒嗒嗒地停在了郑国公府的门外。
临下车时,宇文炎就给了石锦绣两粒黄色的烟丸以备不时之需:“记住,你只有一个时辰!”
“好。”石锦绣应下后,却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他到底想让自己帮个什么忙?
得知石锦绣来了,蔡襄儿就像只欢快的小鸟飞奔了出来:“绣姐儿,你是来给我送香的么?”
“对啊!”为了方便让蔡襄儿佩戴,石锦绣还特意让杜鹃绣了个蝴蝶香囊。
“戴着这个香囊,我就不会想肉吃了么?”蔡襄儿迫不及待地向石锦绣求证。
“也不是不想,就是如果多吃得几片就会觉得发腻……还有……想吐……”石锦绣就斟酌着自己的用词。
“那太好了!”蔡襄儿就拍着手笑,“这正是我想要的!”
说着,蔡襄儿就冲着身边的人道:“去给我弄碗红烧肉来,我倒要看看有没有这么神奇。”
蔡襄儿身边的丫鬟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并没有人敢动。
在府里,夫人给大小姐下了死命令。
没有夫人的首肯,谁敢擅自给大小姐端肉吃呀!不怕屁股被打开花么?
蔡襄儿见自己喊了两嗓子后,竟无人肯动,就气鼓鼓地拉了石锦绣:“平日里真是白对她们好了!走,找我娘去!”
一众丫鬟婆子听着这话,也是欲哭无泪,谁叫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呢!
因想着还要将制好的香送去给国公夫人,石锦绣自是从善如流。
而郑国公夫人也正惦记着石锦绣。
随着天气渐渐转暖,她夜里睡得越发不安稳了,安神汤一碗一碗的喝,也不见有多大的用处。
“所以,你上次所说的香,制出来了么?”久受失眠折磨的郑国公夫人,现在不管是什么都愿意试上一试。
石锦绣就笑着点了头。
她拿出一包已制好的香,就冲着屋里垂手立着的那些丫鬟道:“也不知哪位姐姐可以帮帮忙,将这香薰上一盘来。”
“我来吧!”就有人主动上前来,接走了石锦绣手里的香。
不一会的功夫,她便端了个只有手掌大小的紫金香炉过来,放在了郑国公夫人身边的案几上。
“这香味……倒还清新宜人……”郑国公夫人就同石锦绣说笑着。
蔡襄儿趁机就将腰上的香囊显摆给母亲看:“绣姐儿说戴上这个,就不会想吃肉了,娘,我想试试是不是真的!”
“那就给大小姐去厨房端一碗肉来试试。”郑国公夫人也同样好奇。
屋里的下人唱了个喏,不多时就端了一碗烧得晶莹剔透的红烧肉上来。
蔡襄儿一见,就忍不住流口水。
这都多少天了,天天吃着青菜白饭的她,早就馋肉了。
因此,她也顾不得什么形象,抓起筷子就大快朵颐起来。
见着蔡襄儿一块又一块地往嘴里送着红烧肉,郑国公夫人就忍不住皱眉看向了石锦绣,仿佛在用眼神询问:“这香囊为何没有效?”
石锦绣却回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果然不多时,蔡襄儿突然就停下了筷子,在微微迟疑之后,就捂着嘴,飞快地跑了出去。
“夫人……大小姐她吐了……”站在廊下服侍的丫鬟们就急急地进来禀报。
“这就是那香囊的功效?”郑国公夫人就看向了石锦绣。
石锦绣就有些心慌地点头,因为她也不知道郑国公夫人的心里能不能接受。
“是每次都会吐么?”听着蔡襄儿还在外面哇哇大吐的声音,郑国公夫人就有些坐不住了。
“是吃多了就会。”石锦绣选择实话实说。
“所以,只要控制好了食量就没事?”郑国公夫人小心地求证。
“嗯。”
屋外的丫鬟在一阵好忙之后,才将吐得七荤八素的蔡襄儿给扶了进来。
蔡襄儿一见到石锦绣就有些虚弱地道:“绣姐儿,你的这个香囊也太霸道了些!”
“你骗人!”明明和蔡襄儿说好等在外边的蔡襄儿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进了门房,“我是申初写的帖子,你在未时怎么拿得到?未卜先知么?”
“这……这约莫是小人记错了……”刚才还趾高气昂的管事,这会子却抹起了汗。
府里的五姑娘他自然是不怕的,可如果再加上郑国公府的蔡大小姐……他可不敢确定三太太还会不会像说好的那样护着自己。
“记错了?”蔡襄儿显然不信他说的这话,“昨日我同母亲出府去上香,未正的时候就已经回了府,梨香院里怎么可能会没有人?”
她愤怒地拿起放在方桌上的拜帖,就往那管事的脸上抽去:“分明就是你的人犯懒,根本没有去送这拜帖,险些让蔡大小姐扑了一个空!”
蔡襄儿用的力道不小,加之郑国公府用来做拜帖的纸张又硬,那管事的脸上就被扇出了一道红印。
俗话说,宰相的门人七品官。
这人整日地在长兴侯府的门房迎来送往,旁的人都是那好话哄着不敢怠慢,他自然也跟着生出了些傲气。
被蔡襄儿这么一打,他虽恨得牙痒痒,却毫无还手的余地。
而且还有郑国公府的蔡大小姐作证,他也不能真像三太太所交代的那样“出了事,就把事情闹大”,然后让她来“做主”。
为今之计,只能自己先息事宁人,把事化小了。
“五姑娘,是小的鬼迷了心窍。”那管事突然毫无预兆地跪到了地上,还不由分说地抽起了耳光,“小的上有七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小儿,姑娘大人有大量,就原谅小的这一次吧!”
听着那清脆的耳光声,蔡襄儿就知道他并没有作假。
她来,原本也只是想要个说法,既然对方已经认了错,她也没有穷追猛打的道理。
更何况,她更想知道,蔡襄儿一大早的来找自己,到底是所为何事。
因为门房不是说事的地方,蔡襄儿就把蔡襄儿拉上了自己的朱轮华盖车。
只是人还没坐稳,蔡襄儿就神秘兮兮地塞了个荷包过来,蔡襄儿用手一捏,便知道里面装着厚厚的一沓银票。
“这是……”她就疑惑地看向了蔡襄儿,并把荷包往回推。
“你就收下吧!”蔡襄儿就冲着蔡襄儿挤眉弄眼,然后在她耳边耳语,“你制的香,我表姐已经拿到了,这是她特意感谢你的!”
蔡襄儿就摇着头拒绝:“可我上回已经收过三皇子妃的钱了!”
“那是买香料的钱,这是特意感谢你的酬金,怎么能混为一谈?”蔡襄儿就冲着蔡襄儿瞪眼,“而且对于表姐而言,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人愿意帮她这个忙,而你,就是唯一的那一个肯帮她的人!”
“表姐说了,你的这份恩情她记下了,只是日后所需的芙蓉香恐怕也得拜托你了!”这一次,蔡襄儿一脸真挚地同蔡襄儿道,“你要不肯收下这个钱,我表姐肯定会不心安的!”
可收下钱,我也会不心安呀!
蔡襄儿就有些哭笑不得。
“行了,绣姐儿,咱们不说这些了!”蔡襄儿一见,就赶紧转换了话题,“你刚才是要去哪儿,正好我有马车,我送你去!”
蔡襄儿这才想起自己要去永盛门外。
“去那干嘛?”蔡襄儿虽觉得奇怪,可还是让马夫将车往永盛门赶,而杜鹃和蔡襄儿的丫鬟翠儿则是坐在了车架上,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天。
蔡襄儿只好委婉地说起自己想在永盛门外买宅子的事。
“那边的宅子又破又小,而且周围住的都是些下九流的人,你买那儿的宅子做什么?”这一下,蔡襄儿更不解了。
蔡襄儿当然不能说自己买那些宅子是等着升值的,只得含糊道自己钱少,这样的宅子买一家算一家,有总比没有好。
而蔡襄儿却想到了前不久听闻有个远房表嫂在成亲时陪嫁了几个根本不能住人的院子,可写在陪嫁礼单上却是很有面子。后来,为了修葺那些院子,她的夫家又花了一大笔银子,气得那远房表嫂的婆婆四处说那表嫂的坏话。
绣姐儿想买这永盛门外的宅子,大概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吧!
蔡襄儿就在心里想着,到底没有继续多问。
待到了永盛门外,蔡襄儿便追忆起梦中的场景来,她得知道到底有哪些宅子在大火中付之一炬,又有哪些宅子幸存了下来。
她就让蔡襄儿的车夫驾着马车围着永盛门外的那些杂板房走了一圈又一圈,最终她找到了一条记忆中的青石街,因为街道还算宽,又铺着青石,所以街上一侧的宅子全被烧,而另一侧却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不知这里的宅子是怎么卖的?”虽然青石街上有好几家也贴出了“吉屋出售”的红纸,可看着那已是人去楼空的宅子,蔡襄儿一时还真不知道自己该找谁来买这些宅子。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蔡襄儿就有些得意地同蔡襄儿道,“像这些主人都懒得管的宅子定是挂到了衙门里去了,咱们只需记下门牌,直接去京兆府衙门交钱过户就行了。”
还能这样操作?
蔡襄儿就将信将疑。
“哎呀,你就信我的吧!”蔡襄儿就同蔡襄儿道,“之前我家有个家生子,因为立了功,爹爹就放了他的籍,还把他安排到京兆府衙门里当了个刀笔吏,负责的刚巧就是这个事!”
不待蔡襄儿反应过来,蔡襄儿又把她拉上了车,让车夫往京兆府衙门而去。
蔡襄儿虽生在京城,可这京兆府衙门却是第一次来,看到门口的那对表情狰狞的石狮子,她的心里多少有些发怵。
蔡襄儿却显得熟门熟路,一跳下马车,就拉着蔡襄儿往衙门里跑。
“哎……哎……哪来的小孩啊?这里可是京兆府衙门,要玩去别的地方!”一见到她们俩,就有差人厉声斥责着。
蔡襄儿也不发怵,而是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并说明了来意,那差人立马换了一副态度,将二人带至了公事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