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百味书屋 > 现代都市 > 高质量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

高质量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

堵上西楼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超级好看的军事历史,主角是傅小官傅大官,是著名作者“堵上西楼”打造的,故事梗概:穿越古代地主家的傻儿子,傅小官对此很满意:不用权谋,不用厮杀,守着一方土地就能逍遥快活;可为什么他突然就深陷泥潭——朝堂风云,内忧外患,诸事缠身……这不是他一个小地主该承受的啊!快离他远点!公主殿下你也不行!说好的君子动口不动手你……...

主角:傅小官傅大官   更新:2024-05-15 18:3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傅小官傅大官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由网络作家“堵上西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超级好看的军事历史,主角是傅小官傅大官,是著名作者“堵上西楼”打造的,故事梗概:穿越古代地主家的傻儿子,傅小官对此很满意:不用权谋,不用厮杀,守着一方土地就能逍遥快活;可为什么他突然就深陷泥潭——朝堂风云,内忧外患,诸事缠身……这不是他一个小地主该承受的啊!快离他远点!公主殿下你也不行!说好的君子动口不动手你……...

《高质量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精彩片段


虞问筠坐于窗前,任由江风拂面。

细细回想上次临江之行,本意是出来玩耍一番,也顺便为书兰瞧瞧那个叫傅小官的少年。

听过了他的很多故事。

原本临江一纨绔,因轻薄书兰而被打,甚至还留下了脑疾这么个毛病,却因此而开了窍,变了一个人。

为了考校他的才学,自己举办了上林洲诗会,这人却没有来,而是派了个丫头送了一首诗过来。

说不上不敬,但那时自己的心里是不欢喜的,虽然没有亮明公主的身份,可亲王府的面子也放上去了呀。

然而那首诗的出现却将自己的那些不欢喜一扫而空,那是多么惊艳的一首诗啊!

那么,那会是多么惊艳的一个人呢?

这便有了第二天她亲自去了傅府,然后见到了那个人。

一脸阳光,颇为帅气,整个人给她第一眼的感觉便是干净、恬淡,舒心。

他就坐在那棵树下,随意的煮着一壶茶,随意的请他们入座,随意的说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切让她很舒服,没有上京那些少年身上的故作姿态,也没有礼仪枷锁,一切随心,便是淡定从容。

而今想来,这便是平等了。

就像他见那位匠人一样,在他的眼里,自己或者世子与那匠人并无二致,无高低贵贱之分,也无阶级门户之别。

这便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虞问筠无法为傅小官定义,就是觉得此人和她所接触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他酿出了可以媲美添香的酒,这本不算得什么,但他写出了令上京疯狂的书——至此,虞问筠才知道自己临江一行对这少年之所见,不过冰山一角。

难怪书兰总是会说那人真的很有趣——虞问筠对这有趣一词的理解是,每每能出人意料,处处有惊喜,天天有新意,大致如此,那人也确实如此。

那么,自己究竟是不是喜欢他呢?

虞问筠无法回答。

如果自己真的喜欢上了他,求父皇一道旨意很容易,但书兰岂不是会恨我一辈子!

一声叹息,终究心有灵犀一点通之人是傅大官,那便放弃。

尚贵妃看了看女儿的神色,皱起了眉头,似乎一切并不是如自己所想象的那般。

她以为上次临江之行女儿是看上了傅小官,虽然这傅家是商贾之家,但对于皇室而言,根本不会在乎你是什么家。

你再大的地主,也是皇家的佃户,你再多的银钱,也比不过皇室的内库。

所以身份不是问题。

而傅小官之名已传遍上京,就连国子监祭酒上官文修对此人也是大加赞赏。

其一是他的那句入了圣学的言语,其二便是他所著之红楼一梦一书。

这少年没有功名,却有才学,正是女儿的良配,所以她没有反对在临江暂留,她想要看看傅小官的品貌。

而现在看女儿之神色,似乎其中另有隐情,难不成那小子还看不上自己的女儿了?

上京三美,傅大官,虞问筠,燕小楼。抛开九公主这一身份,对于女儿的容貌才学尚贵妃是充满绝对自信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待到了临江,且先看看再说。

……

楼船于申时抵达上林洲,停靠在了此处亲王府独有的码头。

闲亲王带着一家子和秦老以及知州刘之栋等人早已在此迎接。

众人见礼,闲亲王领路,将尚贵妃和九公主引至江边一处新院。

“年初便听闻娘娘计划回乡省亲,便建了这处院子供娘娘歇脚,娘娘瞧瞧可还满意?”

尚贵妃亲切一笑,对闲亲王说道:“你怎如此客气起来了?可还记得我当年来临江,那诗会也是在你这上林洲举办的呢,都是一家人,万万不可生疏了。”

“那时的娘娘还是齐州第一才女,现在的娘娘可是尚贵妃,臣不敢逾矩。”

尚贵妃没有再纠结此事,只是觉得数年过去,物是人非。

她和秦老彼此见了礼,问道:“听说秦老您在这结交一名小友叫什么来着?”

“回娘娘,他叫傅小官。”

“哦,对,写红楼一梦的傅小官。秦老慧眼如炬,此子极有才学,连陛下也极为赞赏,能否请这人前来,让本宫瞧瞧。”

刘之栋心里一惊,这傅家小子的名字已上达天听了?

秦秉中回道:“这是我这小友的福分,他可不知道娘娘前来临江,也正好才从下村回来,倒是遇见了机缘。”

随后秦秉中叫来祝语,拿了他的名帖去傅府请了傅小官。

当傅小官赶来上林洲时,此处院子里正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就这样上了二楼。

于是,所有的视线便落在了傅小官的身上。

傅小官径直而行,在中间站定,对居于上首头戴凤冠身穿明黄凤袍的尚贵妃恭敬的行了一礼,言道:“小民傅小官,拜见贵妃娘娘。”

“你且抬起头来。”

“嗯,不错,去那边坐下。”

傅小官退到最后一张椅子处坐下,这才看见尚贵妃身边坐着的那个女子。

那女子也看着他,四目相对,傅小官便笑了起来。

他朝那女子眨了眨眼,那女子也向他眨了眨眼,傅小官觉得颇为有趣,想着这女子的身份应该很高,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千金。

虞问筠也觉得这人果然有趣,居然向她眨眼睛。

这些小动作没有逃过尚贵妃的法眼,她依然在和众人聊天,心里想的却是女儿竟然与这混小子认识,而他居然敢在我的眼皮底下挑逗我的女儿!

一个念头便在尚贵妃的脑海中升起,她决定考教一下这少年,于是她看向了傅小官,说道:“红楼一梦你写的很好,这便是才学。这处院落新建,本宫刚看了看,缺了一副对联,你能为本宫写一副吗?”

傅小官原本还在寻思怎么才能把那女子给叫出去聊聊天——这里聊天的氛围太过正式,看起来随意,但言行间却根本无法放开,他不太习惯这样的场合,却没料到这尚贵妃忽然不知道哪根筋短了路,居然要他写对联!

尚贵妃的题已经出了,虞问筠抿嘴儿直笑,希望他此刻能够有灵光一现。

其余诸人也都看向了傅小官,想着这么突然的一个对联,可是不太好写的,且看看他如何应对。

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是夜,三人喝光了那一坛添香酒,当朝大儒秦秉中与傅小官兄弟相称,董书兰对傅小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却又多了两分迷糊。

借着酒兴,傅小官大吹了一次格物——在别人看来就是旁门左道的东西,可在傅小官说来,却是了不得的大事。

这……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啊?

秦爷爷既然说那一句为天下人指明道路的话能入圣学,这便是读书人毕生的追求了,可他偏偏不读书,反而只想当个逍遥小地主,还醉心于所谓的格物。

傅小官走后,秦老和董书兰喝茶到很晚,所谈全是围绕着傅小官。

“胸有大志愿,却如此行事……非常人能够办到。以傅小弟的才华,他若愿意读书,金榜题名御前奏对根本不是难事。”

“可他却放弃了这条千万人所选的路。”这便是董书兰最不明白的地方。

“如他所言,大道万千,他选了一条极少人走的路,这才是他的大智慧。书兰,试想他也和那些学子一样读圣贤书参加科考……哪怕最后中了状元,是不是也没什么惊奇的地方?”

是哦,这家伙诗词信手拈来,对读书之道认识无人能及,这便是文魁,如文曲星下凡,他若中状元……好像是理所应当之事。

“可他选择了格物,他说的那些东西我是不了解的,甚至有些大逆,比如地球是圆的,比如光线会折射,比如……那稻谷居然能够杂交,生成的种子可使稻谷的产量翻番,如果是别人说起,我免不了训斥几句,可他说起,我偏偏就信了。”

董书兰笑了起来,“毕竟是小道。”

“我不这样看,如果他说的那些和他没有说的那些,他真的实现了,所产生的价值无与伦比。那么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他这是不是同样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呢?我以为还不止,他若成功,会开辟出一番别样的绝学……那是开山立派之大成就,那是要成圣的啊!”

董书兰心里咯噔一下,成圣……这赞美太过夸张,董书兰一时难以想象。

“所以,我这小友,非常人也!”

……

被秦秉中誉为非常人的傅小官,这一晚睡得很香。

卯时刚到傅小官自然醒来,昨晚喝得有点多,脑瓜子有点嗡嗡的。

窗外有淅沥的雨滴声,晨风带着水雾吹了进来,落在了傅小官的脸上,润湿而清凉,倒是令他清醒了几分。

春秀端来洗漱水,他洗漱了一番,在廊坊间活动了一下身子,绕着廊坊跑了起来。

这些日子锻炼他一直没有停过,效果当然是有的,身子骨明显好了许多,但在白玉莲看来,还是弱鸡一个。

白玉莲此刻就站在雨中。

一身黑衣,一把黑布裹着的长刀背在背上,一头黑发在细雨中轻扬,一手拿着个黑色的酒囊,偶尔喝上两口,很有一番大侠的风范。

“我要出去一趟,大约十来天才能回来,这些日子你自己小心些。”

傅小官愕然的停下了脚步,问道:“去干啥?”

“找一个道士。”

“……去吧。”

白玉莲腾的一下飞了起来,一袭黑衣翻飞,便这样消失在了雨雾中。

这特么的!

傅小官有些气闷,继续跑步。

早课做完,洗了个澡,用了早饭,傅小官已经将白玉莲飞起的那一幕给忘记了。

“秀儿,去请易管家和黄管家来,我有事情。”

“哎。”秀儿转身离开,傅小官坐在凉亭里,看着雨滴自亭檐上落下,想着董书兰此刻恐怕已经离开了临江。

这女子……傅小官必须承认老爹傅大官是很有眼光的,因为那句娶妻当娶董书兰。

几次的接触下来,傅小官对董书兰的认知也愈发清晰。

时而知性如那不惹尘埃的莲,时而静默如那幽谷盛开的兰。

这是一名才及笄之年的少女,所表现出来的修养令傅小官刮目相看。

此刻,于临江城东门,一列马车在雨中静立,一名身着白衣蒙着白纱的女子此刻也站在雨中,向那些前来送行的人挥手告别。

她的视线在人群中巡视,最终没有看见那人的影子。

她虽然带着微笑,心里却如这雨丝般……有些落寞。

她的手里提着一口黑色的箱子,她转身上了中间最大的那辆马车,将那沉重的箱子放下,门帘关上,车队启程,迎着江北细雨。

……

傅小官在石桌上奋笔疾书。

黄微和易雨分坐两旁,春秀站在傅小官的身后。

那一张张纸上写着有些怪异的东西,比如:余福记,重新定义白酒标准。又比如:金陵有天香,临江有天醇。天醇美酒,值得您拥有。当朝大儒秦老亲笔为香泉天醇题名。若想狂歌诗百篇,请君畅饮天醇酒……

“这些东西是广告。”

傅小官酣畅淋漓的写了一大堆,然后说道:“我要你们做的是,将这些纸上的所有东西,找人写在红布上。红布要长两丈,宽一米,两边绑在竹竿上,找人给我举着,在临江的大街小巷每天走三圈。要敲锣打鼓,要专门有人吆喝。其中余福记于六月初一隆重推出这几个字要排在第一排和最后一排。”

“另外就是去做一批灯笼,所有灯笼都印上余福记和香泉天醇的字样,全给我隔十米距离一盏竖在江边,我要沿江一路,全部飘着这种灯笼。”

“另外,去订一千个这样的盒子,里面垫上棉布,铺上这种红绸。”

“派人将这几个字交给西坊余记琉璃店和姜记瓷器店,余记那边杯子底下压印天醇二字,姜记的那些瓷瓶,瓶身和瓶底都要分别印上这些字样。另外我订的那批货品质和时间不能有问题。姜记瓷器店交货直接送去余福记,安排人手将酒灌在瓶子里——注意,红色瓶子是装天醇的,一瓶只能装三两,而蓝色瓶子是装香泉的,可别搞错。”

“……”

事无巨细的交代完毕,黄微和易雨取了这些东西离开了后院。

“少爷……真的变了。”黄微低声说道。

“自下村之行,我就发现少爷变了。”易雨笑道。

“如此甚好,二夫人那边……”

易雨仰头望着细雨迷蒙的天空,叹息道:“二夫人那边,一切安好。”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