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舒久安穆清朗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节阅读重生后,成了摄政王夺权的最强辅助》,由网络作家“银桑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银桑桑”大大的完结小说《重生后,成了摄政王夺权的最强辅助》,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古代言情,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舒久安穆清朗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快速的成长起来,成为穆清岐的左膀右臂,让太后能少担点心。穆清朗的劝慰虽然是让太后安心了一点,但治本不治标。于是,穆清朗又继续说道:“母后,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未来如何全靠自己,现在担心也没什么用。”他觉得与其让大师窥天机,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话,倒不如自己做好准备,防止或抹除那些祸端的出现。道理太后都懂,但这是她多年的心病,是她的执念,不......
《全章节阅读重生后,成了摄政王夺权的最强辅助》精彩片段
“在看什么呢,这么高兴?”
一披着长至脚踝的黑色大氅,领口镶白色狐毛的老妇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穆清朗的身后。
她妆容简单、素净,身上也没有佩戴什么首饰,只是头上插着一墨玉簪。
虽然看着很简朴,但她的一举一动皆透着与生俱来的贵气,很是雍容华贵,旁人一眼便能看出其不是一般的妇人。
听着她的声音,穆清朗下意识的将手中的信收起来,然后转身行礼,“儿臣见过母后!”
“这不是在宫里,我们母子俩用不着那么多礼。”太后上前一步,将他扶起来,然后再一次问道:“你刚才看什么呢?”
穆清朗淡淡道:“不过是一些公事的信件罢了,没什么要紧的。”
太后不信,“真要是如此,你方才为何会看得那般认真,还那么高兴,我都来到你身后了,你竟都没发觉!”
穆清朗自幼习武,身手了得,加上多年行军打仗,反应很是敏捷,寻常只要是这人刚靠近就被他察觉到,可方才太后都走到他身后了,他竟都没发觉,这可不对劲。
而且太后分明看到他对着那东西笑了,太后很了解自己这个儿子,穆清朗性子冷得很,平常都不怎么笑的一个人,居然看着一个东西看得那么入神,还笑了起来。
这要是真的是关于公事上的信件,他可不会如此。
太后很惊奇,也知道那绝对有问题,所以她想要弄清楚。
“老实交代,你方在看什么?不会是那个姑娘给你的情书吧!”
面对太后的追问,穆清朗不慌不忙的说道:“母后,您看出错了,这真的只是公事上的信件。”
随后,他便转移了话题,“母后,您见到无因大师了吗?”
据寺庙里的僧人说,无因大师是今日出关,所以太后一早便等着,就为了见大师一面,现在太后过来了,也不知道见到了没有。
穆清朗一提到这事,太后的注意力立刻便被转移了,神情变得有些沮丧。
“没有,无因大师虽是出关了,但却依旧是不接见旁人,我等了许久一直未等到,只等到住持来劝我回去。”
因为没见到无因大师,太后这才来找穆清朗。
虽然穆清朗不信这些,但看着太后沮丧的样子,也只得开口劝道,“母后,这事靠缘分,强求不得,您不必是太过介怀。”
太后叹了一口气,道:“这我又何尝不知,但这年来我一直惶惶不安,你皇兄本不是当帝王的料,是被硬推上去的,当年的事情又太过复杂,我怕来日会出什么祸端,所以我想找无因大师算算。”
穆清岐是先皇第三子,前有文武双全,德艺双馨,备受瞩目的太子,以及同样出色的二皇子,后有聪明伶俐,备受宠爱的四皇子。
穆清岐夹在中间,显得很平庸,没什么出色的地方,是个容易被忽略的主。
而那时的太后虽是妃位,但出身一般,比不得那几位皇子的生母家世显赫,在朝中也没什么说的上话的人。
因此,穆清岐与其他的皇子相比,是一点儿优势都没有的。
所以当时穆清岐也没多大的志向,就想当个闲散的王爷,接自己母妃出宫奉养,安稳过一生。
却不想计划赶不上变化,皇位之争过于激烈,各种阴谋算计,层出不穷,到最后太子病故,二皇子被废,四皇子被贬。
以至于,先皇快驾崩时都还没有可继位的皇子。
这个时候先皇才想起自己还有个平庸的三皇子,于是,先皇便下旨让穆清岐继位,让大将军和丞相等几个老臣辅佐。
穆清岐继位后,在那几个老臣的辅佐下,没出过什么大错,但也没什么功绩,很是平庸。
而先太子虽已薨逝,但却留有一子,和先太子一样聪慧伶俐,是个潜在的威胁。
因为,当年先皇下旨让穆清岐继位时,先太子的旧部,和朝中的一些老臣,极力上奏,说让先太子的儿子继位才是正统。
毕竟先太子又不是被废,是病逝,他的儿子是皇太孙,是继位的最佳人选。
但先皇觉得他还是个奶娃娃,撑不起江山社稷,也容易让外戚干政,便驳回了他们的上奏,直接下旨昭告天下,让穆清岐继位。
虽然最后结果已定,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放弃。
这些年,随着先太子的儿子、琮王的长大,以及辅佐穆清岐的老臣一一老去,他们的心便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所以,太后一直很担忧,年年都来这清怀寺祈福礼佛,希望佛祖保佑。
直到穆清朗渐渐长大,可以替穆清岐分忧解难时,太后这担忧的心才放下了一点,但她始终不敢掉以轻心。
而现在穆清岐又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这事若是被他们知道了,只怕又会是一番争斗算计。
她希望找无因大师算一算,若来日真有什么祸端,那也好提前准备挨,若没有,也好让她放下心来。
看着太后担忧的样子,穆清朗又继续开劝慰:“母后,皇兄当了二十多年的帝王了,他早就学会了帝王之道,就算来日有祸端,他也知道该怎么做,而我也会一直为皇兄分忧解难,所以您别担心。”
很早的时候,穆清朗就知道太后这些年来的担忧,所以才会努力的习武,让自己快速的成长起来,成为穆清岐的左膀右臂,让太后能少担点心。
穆清朗的劝慰虽然是让太后安心了一点,但治本不治标。
于是,穆清朗又继续说道:“母后,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未来如何全靠自己,现在担心也没什么用。”
他觉得与其让大师窥天机,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话,倒不如自己做好准备,防止或抹除那些祸端的出现。
道理太后都懂,但这是她多年的心病,是她的执念,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打消。
正当太后想要说些什么时,一个侍卫来报:“禀太后娘娘,摄政王殿下,住持求见,说无因大师有请。”
闻言,太后大喜过望,有些难以置信,“真的?”
侍卫:“千真万确!”
得到确定的答案后,太后连忙带着宫人前去。
而穆清朗却很疑惑,刚才不还是不接见任何人的吗,怎么现在就见了?
正疑惑时,却瞧见和太后说话的住持看向了他,于是他便走了上去。
主持看到他过来后,便对他行了一礼,“阿弥陀佛,施主,无因师叔要见你。”
见他?
见他做什么?
不等穆清朗说话,太后便惊喜的应下,然后就拉着他,与主持一起前往无因大师的禅房。
穆清朗知道,见无因大师是太后的心愿,所以便没有拒绝,正好他也好奇无因大师见他做什么?
据穆清朗所知,在无因大师未闭关之前,一直都是别人求见他,他从未主动接见过旁人,这倒是头一次,还真是他的荣幸。
也不知道到底是所为何事?
摄政王府,书房
穆清朗立在窗前,抬头看着阴沉沉的天空,神情有些莫名。
他一晚上没睡,都在想舒久安昨晚说的那些话。
听着那些话,他本该感到高兴的,可实际上却没觉得有多高兴。
起初,穆清朗听到这些时,立刻便想那赐婚的懿旨上写下舒久安的名字,然后将这懿旨传达下去。
等和舒久安成婚后,他们再慢慢的培养感情,他可以努力的让舒久安的心靠向自己。
只是后来一想,舒久安如此理智,那与他成婚后,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一颗心都全然的朝着他靠近!
舒久安或许会真的与他培养感情,心也会朝着他靠近,但对他绝对是有所保留的。
他知道这很正常,也清楚这么一个结果,他应该知足,可他就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
他在想,若是自己这般强求,最后得到的结果会不会对他们都是折磨?
对于自己定下来的目标,他从不会因为一些小挫折就变得犹豫,会一直坚定的往前。
可唯独在面对舒久安的时候不一样,他总是有诸多的顾忌。
想和舒久安在一起的这件事,他还没开始做什么,便遭遇了不少阻碍。
这些阻碍,都源自他对舒久安的在意。
他清楚,若是自己自私一点,忽略这些事情,那这些阻碍都不会有。
想到这里,穆清朗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反正无论他心里怎么纠结,烦恼,他是不可能会放手的。
这时,书房的门被敲响了,穆清朗也收回了自己情绪,变回了那个冷面无情的摄政王。
“何事?”
“王爷,圣上有请。”
穆清朗知道圣上让他入宫是为了什么事,左右不过就那两件,大夫的事情,以及给他相看王妃的事情。
“知道了!”
穆清朗应了一声后,又在窗前站了一会儿,这才换了一身衣物,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前往皇宫。
穆清朗到了皇宫后,就径直的朝着御书房去,可走了几步,便被内侍拦住,然后领着朝别的方向去。
竟是朝着太后的寿康宫去!
问了之后,穆清朗这才知道,原来穆清岐今日找他不是为了商谈什么要事,只是普通的小聚。
昨日给太后设的晚宴,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些不相干的人,穆清岐都没能和太后说上几句话。
而太后一路奔波劳累,很是辛苦,晚宴后,他也不想打扰太后休息。
所以,便在今日空出了时间来寿康宫,再让穆清朗进宫,他们一家人好好的聚一聚。
穆清朗到寿康宫的时候,穆清岐也不知和太后聊了些什么,竟惹得太后笑个不停,那笑声穆清朗在远处就听到了。
直到宫人的通报声响起,这笑声才停下。
穆清朗规矩地朝他们行了礼后,便来到太后的右下首坐下。
“母后,方才你们聊什么呢,聊得那么开心。”
说起这个,太后又扬起了笑脸,“也没聊什么,就是说起你们兄弟俩小时候干的糗事。”
听到这里,穆清朗这才注意到穆清岐的脸色有异,眼里透着些无奈,显然方才是被太后调侃了一番。
身为一国之君,也这般年岁了,还被太后用小时候的事情调侃,也幸好这屋里没别人,不然穆清岐这脸都不知道往哪里搁了。
未免太后的战火波及自己,也拿他小时候的事情来调侃,穆清朗连忙转移了话题。
“母后昨日可睡得好?”
“还好,在清怀寺待久了,回宫来确实是有些不太习惯,但也不碍事,过两日便好。”
太后一年内,就有半年之久的时间都在清怀寺礼佛,这么长时间没在宫里待着,这一时间还需要适应一下。
听到这话,穆清岐便趁机劝说,“母后,儿臣在宫里修建了佛寺,您以后便在宫里礼佛,就不用去清怀寺那么远了。”
太后身体不好,穆清岐是真的不想她在奔波劳碌。
太后知道他的孝心,但这事还真的不是那么好劝说,太后没同意,也没反对,只是说道:“哀家知道,不过这事容后再议,咱们先吃东西,边吃边聊,哀家让小厨房准备了你们爱吃的东西,一会儿可要多吃些。”
说着,太后不给穆清岐开口的机会,便吩咐宫人传膳。
见状,穆清岐只得做罢,以后再提这事。
膳食传上来后,他们三个便暂时抛开身份,也让宫人退下,不用在跟前伺候,像寻常母子一般话家常,东扯一句,西扯一句的闲聊着,气氛融洽且轻松。
本来一切都好好地,可聊着聊着,这话题不知怎么的就偏到了穆清朗的终身大事上。
穆清岐吩咐近身伺候的内侍把一个小册子拿上来,然后递到穆清朗面前。
“清朗,这段时间,皇兄按照你的要求让你皇嫂给你物色了好些适龄未嫁女子,都是大家闺秀,端庄秀雅,都记录在这本小册子上,你拿去瞧瞧,瞧中哪一个,你说,皇兄这就给你赐婚。”
看着眼前的小册子,穆清朗有些无奈。
这事他当初就是为了敷衍穆清岐的,没想到穆清岐速度这么快。
太后知道穆清朗是心思,不想他为难,便将那小册子拿了过来,“这光有小册子可不行,得亲眼瞧瞧才行,等岁朝宫宴时,哀家拿着这小册子一一比对过了才行。”
说着,她又问穆清朗,“这小册子上都是按照你的要求来的,不是随口一说?”
若穆清朗的要求不是随口一说敷衍人的,那么她就能从这方面入手,弄清楚穆清朗喜欢的女子是谁?
看着太后期待的目光,穆清朗只得硬着头皮的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他说的那些要求都很笼统,就算是按照舒久安来的,太后也应该不会猜到是谁。
闻言,太后顿时满意了。
就在这时,穆清朗突然想起穆宸的存在。
昨日在宴会上,是皇后向太后和穆清岐提及,要趁着这次岁朝宫宴给他俩相看王妃。
毕竟穆宸和他一样,府中没有女主人,他们两个也就相差几岁,若是只为他一人张罗这事,有些说不过去,所以皇后这才一起提了。
为了避免不知情的穆清岐和皇后到时候乱点鸳鸯谱,他觉得有必要开口说几句。
“皇兄,给琮王选王妃这事,也要过问一下他的意见,不能厚此薄彼。”
听到这话,穆清岐的表情淡了下来。
“你说的有道理,明儿个朕让皇后召他入宫来一趟,也让皇后按照他的要求,弄一个小册子出来,不然被那些老臣知道了,指不定又得上折子来烦朕。”
到底是先太子唯一的儿子,不能够苛待了。
穆清朗则暗自点头,到时候,无论穆宸找王妃的要求是什么,他都要防止舒久安的名字出现在那小册子上。
等会儿他要去翻翻自己的那小册子,看看有没有舒久安的名字,没有就加上,这样保险一点。
最新评论